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廣東廣西多了哪些資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廣東廣西多了哪些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5-09 06:20:52

❶ 廣西的旅遊資源有哪些

廣西的旅遊信通資源:
廣西的園林各具特色,南寧市的公園、植物園以南亞熱帶風光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園多以中亞熱帶風格為主體,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景觀(如岩溶景觀、水體景觀等)和古建築構成各具特色的園林藝術。如柳州龍潭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灕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還擁有隆安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貴港南山一東湖風景名勝區、百色澄碧湖風景名勝區、陸川謝魯山莊風景名勝區、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風景名勝區、鹿寨的香橋岩風景名勝區、北流的勾漏洞風景名勝區、容縣的都嶠山一真武閣風景名勝區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有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容縣經略台真武閣、三江的程陽風雨橋、合浦縣的大士閣、寧明的花山崖壁畫、興安縣的靈渠、中國工農紅軍紅七軍司令部及紅八軍司令部右江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另有220處自治區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有1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即北海的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桂林國家森林公園、南寧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柳州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桂平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上思和防城的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融水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北流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容縣森林公園和天堂山自然保護區,有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即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
南寧是廣西旅遊的集散地,市區內有揚美古鎮、伊嶺岩、青秀山風景區、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大明山旅遊區、人民公園、南湖公園等市內公園;九龍瀑布群森林公園、金倫洞原始石漠山洞、大龍洞景區、龍虎山自然保護區以及昆侖關景區等。
柳州是廣西重要旅遊目的地,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排在廣西第二位,僅次於桂林市。市區有大龍潭風景區,柳侯公園,江濱公園,立魚峰景區,百里柳江,都樂岩風景區等公園景區,北部的三江,融水等縣域旅遊資源豐富,有三江程陽風雨橋景區,貝江景區,丹洲古鎮,大侗寨景區,鹿寨香橋岩景區,柳城知青城,大良石門仙湖景區等。
桂林是著名旅遊城市,與柳州市構成桂北山水民俗旅遊風景區,旅遊資源豐富。有:七星景區、蘆笛景區、世外桃源旅遊區、象山景區(象山公園、濱江公園)、冠岩景區、愚自樂園藝術園、兩江四湖、銀子岩旅遊度假區、古東瀑布、興安靈渠、豐魚岩旅遊度假區、龍勝溫泉、雁山園、經典劉三姐大觀園、蝴蝶泉、穿山景區等。
廣西公園勝景繁多,如蓮花瀑布、試劍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樹、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稱為活化石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桫欏(樹蕨),花中之王金茶花,還有悠久漫遊的千年龜、歡騰的五爪金龍和活潑嬉戲的猴群,主峰蓮花山是桂東南第一峰。 景點地區 景點名稱 景點類別 門票(元) 地址 南寧市 動物園 公園 50 西鄉塘 柳州市大龍潭風景區生態民俗免費柳州魚峰區桂林市 七星公園 溶洞地貌 55 桂林市區 北海市北海銀灘海濱度假免費北海市銀灘大道欽州市 三娘灣野生海豚觀旅遊區 亞熱帶海濱 30 欽州市犀牛角鎮 防城港市白浪灘(又名大平坡)海濱度假免費防城港市江山半島月亮灣西南側6公里處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公園20南寧青山路19號靖西縣通靈大峽谷峽谷地貌90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里的湖潤鎮新靈村柳州市柳侯公園文化古跡免費柳州城中區 中國最高的單體仿古式建築——玉林雲天文化城
中國最大的觀賞石景園--柳州奇石園(42800平方米)
廣西最有人文內涵的公園--柳州柳侯公園
廣西最著名的風雨橋--三江程陽風雨橋
廣西最長的內河大橋--藤縣西江大橋
廣西現存最好的明代四排樓--合浦大士閣
廣西最精巧的名樓--容縣經略台真武閣
廣西獲皇帝賜御書最多的古寺--貴港南山寺
宋代「楚南第一名剎」--全州湘山寺廣西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恭城孔廟
廣西最著名的龍母廟--梧州龍母太廟
廣西最大的私家園林--陸川謝魯山莊
廣西現存最完好的建於明代的山寨遺址--合山思光山寨
廣西楹聯第一村--靈山大蘆村
中國最具旅遊價值古村落--靈川江頭州村
廣西保存最好的古鎮--昭平黃姚古鎮
廣西保留最好的古代縣城--富川舊城
廣西現存規模最大最完好的土司衙署--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廣西最具匠心的石刻--永福百壽岩「百壽圖」石刻
廣西最具豐富內涵的獨字石刻--陽朔碧蓮峰「帶」字
廣西石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桂林桂海碑林
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池石刻平面圖--《靜江府城池圖》
廣西現存最好的明代藩王城--桂林王城
中國現存明代藩王墓數量最多的墓群--桂林明靖江王墓群 廣西最大的隕石--昭平隕石(當地人稱為:銀牛)

❷ 關於廣西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桂,位於中國南疆,華南地區西部。廣西地區秦時為桂林郡轄地,故簡稱桂。陸地面積236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境內四周多山,中部為丘陵。多岩溶地貌,河流眾多。

廣西背靠大西南,河流眾多,其中紅水河年平均水量是黃河的2.8倍,被譽為中國水電資源的「富礦」,是中國三大水電建設基地之一。

地理概況

東部與廣東相連,北部與湖南、貴州為鄰,西部與雲南相交,南臨浩瀚的南海,西南部與越南接壤,是西南地區出海通道。廣西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四周山地環繞,呈盆地狀。山地佔39.8%。石山佔19.7%,丘陵佔10.3%,台地佔6.3%,平原佔20.6%,水面佔3.3%。沿海島嶼有697個。島嶼岸線長600多千米,島嶼總面積84平方千米:其中潿洲島是廣西沿海最大的島嶼。

氣候特點

廣西年均溫由北往南從17℃遞增到23℃,1月均溫6~15℃,7月均溫25~29℃。自治區年降水量達1200~2000毫米,多集中在4~8月(桂北)或5~9月(桂南、桂西)。較為常見的災害有旱、澇、寒潮、霜凍、台風、冰雹等,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影響。

自然資源

廣西已探明儲量居國內前十位的礦產資源有錫、錳、銻、銀、鋁土、鉭、鋅、鈦、鉛、汞、鈮、膨潤土、石灰石、滑石、重晶石、石英砂、大理石、花崗石、高嶺土、石膏等54種。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桂西南是金花茶、蜆木、金絲李、擎天樹、肥牛木、蝴蝶果、廣西青梅等多種熱帶、亞熱帶特有珍稀樹種的分布中心。野生動物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達38種,桂西南的白頭葉猴、大瑤山的鱷蜥為廣西獨有的世界級珍稀動物。

交通運輸

廣西區內公路成網,連通各市縣及99.5%的鄉鎮。有8條國道,柳州至桂林、南寧至北海、欽州至防城港高速公路也已建成。湘桂線是廣西最重要的鐵路干線。而南昆線、南防線、欽北線構築了大西南的出海通道。航空運輸方面,桂林、南寧、北海、柳州、梧州等都有民用機場,共80多條航線。

經濟概況

廣西是水稻、甘蔗、麻類、水果、水產品及亞熱帶土特產品的生產基地。除北部少數山區外,作物一般一年兩熟或三熟。自治區森林資源較豐富,並盛產經濟林木。漁業以海洋捕撈為主,北部灣為主要漁場,熱帶海洋資源達149種,各種魚類持續資源蘊藏量達70多萬噸。工業有製糖、食品、電力、有色金屬、建材、紡織、機械、冶金、造紙等門類。廣西電力工業發展迅速,其中水電佔全區總發電量的一半以上。廣西交通發達,已形成以鐵路為骨幹,港口為門戶,公路四通八達。民航和海上、內河航運相配套的綜合交通網,是中國西南的出海大通道。

文化習俗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世居有壯、漢、回、瑤、苗、侗、毛南、仫佬、水等12個民族,還有20多個其他民族雜居。他們在語言、服飾、建築物、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喜慶節日、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調技術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習俗,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花果之城」:南寧

南寧市位於自治區境中南部,地跨邕江。簡稱邕,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駐地。面積22189平方千米。有壯、漢、瑤、回、滿、苗、侗等35個民族。轄6區6縣。市境位於南寧盆地中心。北部橫亘著東北—西南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峰嶺,其中望兵山為南寧市最高峰,海拔1506米,東南為近郊風景區青秀山,西郊主要為海拔百餘米的崗地,中部為平原。邕江橫貫盆地南部,有10多條小支流匯入,邕江南岸是海拔200多米的丘陵。礦藏有煤、鐵、銅、鎢、錳、石油和天然氣等。工業有食品、製糖、機械、紡織、電力、冶金、建材等行業。農業主產稻穀、甘蔗、玉米、木薯、花生,盛產香蕉、菠蘿、柑橙、荔枝。南寧是一座富有南國風光的城市,市區內種有大量果樹和鮮花,被譽為花果之城。

「山水甲天下」:桂林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桂走廊南端。灕江中游。春秋時期屬越國,戰國時是楚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桂林郡,桂林由此得名。桂林歷史悠久,文化光輝燦爛。甄皮岩代表了豐富的史前歷史文化,靈渠代表了秦代水利文化,靖江王墓、王府代表宏偉壯觀的明藩王文化,摩崖石刻和山水詩詞代表了異彩紛呈的山水文化。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稱於世。興安、桂林、陽朔等地奇異秀美的景色,綿延一百多千米,構成了絢麗多姿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山形奇秀。石色蒼藍。與石灰岩區域所特有的碧流相掩映。此外還有形態各異的天然洞穴和地下水系。濃郁的民俗風情與嫵媚的山水相映,使山水更加生動,民俗風情更加清麗脫塵。

柳州

柳州市位於自治區境中北部,面積18677平方千米。市境地勢低平,柳江流經市區,形成著名的「江流曲似九回腸」的大灣。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和貨運中心,工業門類齊全,農業主產稻穀。柳州沙塘、鷓鴣江一帶盛產國內外馳名的柑橘、沙田柚等水果。市內有許多名勝,是我國重要的旅遊勝地。

陽朔風光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位於廣西桂林市南的灕江江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陽朔石灰岩地形發育完全,灕江自北向南流貫,風光秀麗獨特。北面的興坪古鎮可說是灕江山水薈萃的中心,有「三岩、五井、十二山」等美景。鎮東北蓮花岩,有古蓮百餘米,蔚為奇觀。

世界岩溶聖地:樂業天坑群

樂業天坑群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天坑和溶洞的景觀,具有極高的科考、探險價值,被專家稱為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中國廣西樂業縣的天坑群是一組岩溶溶洞群。當地人把它們叫作大石圍。它形成於6500萬年前,形狀猶如一個個巨大漏斗,隱藏在群山峻嶺之中。中國科學院的專家確定樂業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它由23個天坑組成。最深的達600多米,淺的也有300多米。其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垂直高度為世界第二。底部分布的原始森林面積為世界第一。另外,大曹溶洞地下大廳是中國最大的地下大廳,長300米,寬200米,最高處達260米,也是世界第二大地下大廳,地下大廳項部距離外界地面只有20米,是一個正在形成的天坑。

柳侯祠

柳侯祠中廳有一座約2米高的柳宗元石刻像,雕刻於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刻像旁邊有20多種歷史石刻,其中以荔子碑最為著名。碑文摘自韓愈贊頌柳宗元德行的文章,是按照蘇東坡手書刻成的,所以有人稱其為「韓詩蘇書柳事碑」。石像附近還有一座柳氏衣冠冢,花崗岩墓碑上刻有「唐刺史柳宗元墓」幾個大字。此外,柳侯祠內還有柑香亭和羅池等建築,據說當年柳宗元就是在這里和朋友吟詠作詩的。祠內還陳列著介紹柳宗元生平及其在柳州的政績的圖表、文字、繪畫等資料。

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真武閣

真武閣位於廣西省容縣城內,是全國四大名樓之一。真武閣始建於公元1573年,是一棟三層重檐樓閣,呈方塔形,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研究發現,全閣用3000條大小不一的格木構件,非常巧妙地串聯吻合;而在二樓上4根內柱承受著來自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房瓦、脊飾的壓力。真武閣是我國古代大型木構建築中的傑作。

眾河之源:大瑤山

大瑤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東的金秀瑤族自治縣。延伸到象州、蒙山、平南等8縣境內,是桂江、柳江的分水嶺。北起荔浦修仁一三江斷裂帶,南至桂平縣石龍附近,長約130千米,寬50千米~60千米。東北一西南走向。西與大明山合成廣西弧形山脈。由礫岩、砂岩所形成的丹霞式地形,風景奇麗。大瑤山一般海拔1200米左右,主峰聖堂山海拔1979米,是廣西中東部最高峰,山頂周圍有數千公頃全國少有的紅岩杜鵑林。大瑤山東南坡是廣西多雨中心之一。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加之植被茂密,成為眾河之源。天然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2300多種,居廣西群山之酋,山中的靈香草是廣西特產。陸棲脊椎動物有370多種,有世界獨有種鱷蜥。大瑤山還是候鳥冬季棲息地。包括雪鳥等數十種鳥類常以萬計在此越冬。

灕江

灕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發源於興安縣貓兒山,流經桂林市、陽朔縣,在梧州市匯入西江。灕江風景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遊區,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從桂林到陽朔,秀麗而澄清的灕江像蜿蜒的玉帶。環繞在蒼翠的群山之中。乘舟泛遊灕江,可見兩岸峭壁屏立,石乳似群龍戲水。風光旖旎。處處充滿著詩情畫意。灕江兩岸著名風景甚多,其中黃牛峽至水落村段是灕江風光的精華所在。因為灕江的水源流經的都是被植被覆蓋的石灰岩地段,不會夾帶多少泥沙,所以水質尤其干凈。?

❸ 廣東和廣西有什麼區別

一、位置境域不同

1、廣東: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二、氣候不同

1、廣東: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2、廣西:廣西地處低緯度,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臨熱帶海洋,北接南嶺山地,西延雲貴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熱帶季風氣候。

三、地形地貌不同

1、廣東: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貫粵西、粵中和粵東北的羅平山脈和粵東的蓮花山脈;粵北的山脈則多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脈,此外粵東和粵西有少量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

2、廣西: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台階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南臨北部灣海面。西北高、東南低,呈西北向東南傾斜狀。山嶺連綿、山體龐大、嶺谷相間,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環繞,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西

❹ ......中國各省份有哪些資源

鐵礦:全國已探明的鐵礦區有1834處。大型和超大型鐵礦區主要有:遼寧鞍山一本溪鐵礦區、冀東一北京鐵礦區、河北邯鄲一刑台鐵礦區、山西靈丘平型關鐵礦、山西五台一嵐縣鐵礦區、內蒙古包頭一白雲鄂博鐵銹稀土礦、山東魯中鐵礦區、寧蕪一廬縱鐵礦區、安徽霍丘鐵礦、湖北鄂東鐵礦區、江西新餘一吉安鐵礦區、福建閩南鐵礦區、海南石碌鐵礦、四川攀枝花一西昌釩鈦磁鐵礦、雲南滇中鐵礦區、雲南大勐龍鐵礦、陝西略陽魚洞子鐵礦、甘肅紅山鐵礦、甘肅鏡鐵山鐵礦、新疆哈密天湖鐵礦,等等。

錳礦:全國已探明的錳礦區共有213處,主要有:遼寧瓦房子錳礦;福建連城錳礦;湖南湘潭、民樂、瑪瑙山、響濤園等錳礦;廣東有小帶、新椿等錳礦;廣西八一、下雷、荔浦等錳礦;四川高燕和轎頂山錳礦;貴州遵義錳礦。

鉻鐵礦:有56處產地,主要是新疆薩爾托海、西藏羅布莎、內蒙古賀根山、甘肅大道爾吉等鉻礦。

銅礦:已探明礦區910處,主要為:黑龍江省多寶山;內蒙古自治區烏奴格吐山、霍各氣;遼寧省紅透山;安徽省銅陵銅礦集中區;江西省德興、城門山、武山、水平;湖北省大冶一陽新銅礦集中區;廣東省石菉;山西省中條山地區;雲南省東川、易門、大紅山;西藏自治區玉龍、馬拉松多、多霞松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舍勒等銅礦。

鋁土礦:有310處產地,主要為:山西省的克俄、石公、相王、西河底、太湖石、郭偏梁一雷家蘇、寬草坪;河南省的曹窯、馬行溝、賈溝、石寺、竹林溝、夾溝、支建;山東省的淄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果那豆;貴州省的遵義(團溪)、林歹、小山壩等鋁土礦區。

鉛鋅礦:有產地700多處,主要為:黑龍江省的西林;遼寧省的紅透山、青城子;河北省的蔡家營子;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音諾、東升廟、甲生盤、炭窯口;甘肅省的西成(廠壩);陝西省鉛硐山;青海省的錫鐵山;湖南省的水口山、黃沙坪;廣東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蘇省的棲霞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廠;雲南省的蘭坪、會澤、都龍;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鉛鋅礦。

鎳礦:有產地近百處。主要是吉林省的紅旗嶺、赤柏松;甘肅省的金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喀拉通克、黃山;四川省的冷水菁、楊坪;雲南省的白馬寨、墨江等鎳礦。

鉬礦:有產地222處,主要是吉林大黑山;遼寧省楊家杖子、蘭家溝;陝西省金堆城;河南省欒川等鉬礦。

鎢礦:探明產地252處,主要是江西省西華山、漂塘、大吉山、盤古山、畫眉坳、滸坑、下桐嶺、巋美山;福建省行洛坑;湖南省柿竹園、新田嶺、瑤崗仙;廣東省鋸板坑、蓮花山;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明山、珊瑚;甘肅省塔兒溝等鎢礦。

錫礦:探明產地293處,主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珊瑚、水岩壩;雲南省東川;湖南省香花嶺、紅旗嶺、野雞尾等錫礦。

汞、銻礦:探明汞產地103處、銻產地111處。主要是貴州萬山、務川、丹寨、銅仁;湖南省新晃等汞礦,湖南省錫礦山、板溪;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廠;甘肅省崖灣等銻礦。陝西省旬陽汞銻礦。

金礦:探明礦區1265處,主要有黑龍江省烏拉嘎、大安河、老柞山、呼瑪;吉林省夾皮溝、琿春;遼寧省五龍;河北省張家口、遷西;山東省玲瓏、焦家、新城、三家島、尹格庄;河南省文峪、桐溝、金渠、秦嶺、上宮;廣東省河台;湖南省湘西;雲南省墨江;四川省東北寨;青海省斑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希、哈密等金礦。

銀礦,探明產地569處,主要有陝西省銀硐子;河南省破山;湖北省銀洞溝、白果園;四川省砷村;江西省貴溪;吉林省山門;廣東省龐西洞等銀礦。

稀土、稀有金屬: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801)、山東省(微山)、江西省(贛南、宜春)、廣東省(粵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富蘊)等地。

❺ 廣東和廣西哪個比較富裕

1、廣東,簡稱「粵」,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廣州。因古地名廣信之東,故名「廣東」。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21個地級市、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在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廣東也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考古證實廣東於先秦已存在高度文明,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早在3000~5000年前廣東就已經形成以陶瓷為紐帶的貿易交往圈,並通過水路將其影響擴大到沿海和海外島嶼。改革開放後,廣東成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和引進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驕人的成績。自1989年起,廣東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居全國第一位,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8,已達到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廣東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廣東珠三角9市將聯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2020年,廣東省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

2、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南寧市,位於中國華南地區,廣西界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8′-112°04′之間,東界廣東,南臨北部灣並與海南隔海相望,西與雲南毗鄰,東北接湖南,西北靠貴州,西南與越南接壤,廣西陸地面積23.76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4萬平方千米。廣西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中的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現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總體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類構成。廣西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地跨珠江、長江、紅河、濱海四大水系。截至2019年末,廣西下轄14個地級市,50個縣,12個自治縣,9個縣級市,40個市轄區;常住人口4960萬人;生產總值21237.1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7.74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7077.43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10771.97億元,增長6.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2964元,比上年增長5.1%。截至2020年11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實現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廣西境內的壯族人口也整體脫貧。地區生產總值:22156.69 億元(2020年)。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❻ 兩廣都是南方沿海省份,為何廣東發展的要比廣西快

廣東廣西也稱兩廣,相對於其他並稱的省份來說,廣東和廣西的差距是最大的。比如按照經濟來看,2019年廣東GDP為10.7萬億,而廣西是2.1萬億;同樣並稱兩湖的湖北是4.58萬億,湖南是3.97萬億,河南河北分別是5.4萬億、3.5萬億,山東山西分別是7.1萬億、1.7萬億。可以看出來,兩廣是差距最大的,8.6萬億,比一個山東省的GDP還要大。

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地理條件、歷史因素等等也有,這些原因綜合之後導致了兩個地理位置相似但是經濟差距很大的情況出現。

❼ 兩廣特產(廣西廣東)

廣西素來有「特產倉庫」之稱,因為廣西地處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夏季長而炎熱,冬季偶有奇寒,干濕季節明顯。廣西由於夏長冬暖,大部分地區可以連作,有多種熱帶、亞熱帶作物,山區亦有溫帶作物。稻米種植遍及全區,有適應不同自然條件的各種品種,是我國稻米主要產區之一。廣西礦產豐富,有鋁礬土、石油、錳、水晶、錫、鎢等,錳礦儲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分布在桂平、來賓、大新、欽州地區。石灰石分布極廣,質量甚佳。沿海有海鹽。廣西盛產沙田柚、荔枝、龍眼、菠菜蘿、羅漢果等。特產桂皮、八角、茴油、田七、蛤蚧及柳木、松香、拷前、「南珠」等。本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鋁土、錫、銻、鋅、鉛、石灰石等。工業以冶金、機械、製糖、罐頭食品為主。傳統手工藝品有壯錦、瑤綉、貝雕、芒編等。還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業及工藝品生產,名產有靖西、忻城、賓陽的壯錦,賓陽的瓷器及竹紙、夏布等。
廣東特產紅茶、「香蕉、甘蔗、荔枝、菠蘿」四大名果、粵綉、牙雕、端硯、陶瓷等。
龍眼是廣州等地區的特產水果。龍眼果殼橙黃形圓,肉雖薄於荔枝,但晶瑩透白,漿汁飽滿,甘甜如蜜。帶殼的龍眼果經焙曬加工成龍眼乾,便於儲存。龍眼乾(俗稱桂圓肉),是一種開胃健脾、補虛益智的名貴滋補品。龍眼樹是一種多年生常綠喬木,壽命甚長,能連續結果百年以上。

❽ 通稱兩廣的廣西,廣東 為什麼經濟差距這么大

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政策因素

在中國這樣一個政策影響力大過天的國家,國家政策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決定性的。長期缺乏國家政策支持是廣西如今大幅落後於廣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改革開放之初,廣東就擁有了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同時廣州、湛江均為沿海開放城市。

相比之下,廣西僅有北海一個開放城市,也只是近些年國家經濟逐步發展後,才有了東盟自貿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地區政策,而這相比廣東,確實差距很大。

2、商業氛圍與開放程度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最主要的就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從中觀察,越是開放的地區,越是具有創業精神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相應地也就越高。在歷史上,廣東就是商業氛圍極其濃厚的地區,悠久的商業培育了發達的市民社會,相對於讀書學習,廣東地區在很大程度上更看重個人在經濟上的成就,而這也就鼓勵了他們從小賺錢的商業意識。

而相比之下,廣西的社會氛圍較為保守,較為缺乏敢想敢乾的精神,盡管廣西的博白等地由於較為靠近廣東的原因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多外出闖盪,但整體上,廣西整個社會的思想相較於廣東而言還不夠開放。

3、地理位置

盡管廣東、廣西在位置上毗鄰,但其地理位置還是有許多區別。廣東海岸線漫長,港口眾多,為其發展外向型經濟奠定了基礎,眾多港口為其物資集散,發展航運、物流等行業提供了幫助。臨近港澳台外加開放型港口,為其帶來了大量的華人華僑投資,而伴隨這些投資而來的除了資金還有管理、技術、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革新。

相比之下,廣西南部與越南接壤,邊境是非較多且其他地區多數是內陸地區,對外溝通不變,缺乏大規模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落後於廣州也就不足為奇。

4、區域地位

廣東和廣西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由其省會和首府影響,廣州是中國的南大門,華南地區的核心城市,是華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城市覆蓋和服務的范圍廣泛,相比之下,廣西首府南寧城市級別較低,輻射覆蓋面較小,對資源的集聚和吸引能力不如廣州,這也是廣西經濟較廣東落後的重要因素。

5、社會文化因素

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民族成分復雜,各種方言、民族語言交織,其邁向現代社會的步伐相對較為緩慢。

❾ 為什麼廣西經濟和廣東差距這么大廣西有那麼好的條件

第一,廣西條件並不好。山多地少,海岸線沒有廣東多,開放港口少;地理相對位置偏僻,不像廣東那樣靠近港澳。廣西是少數民族地區,在語言、文化上,有一定的缺陷。
第二,資源優勢並不等於產業優勢。我們有水電、礦產等方面的資源,但是如何通過提升技術、創新管理,提升開發水平,促進經濟發展,還需要很長的過程。廣東雖然資源相對少,但是國內外的資金以及一流的技術、裝備、人才、管理都集聚到那裡,就形成了巨大的生產力。
第三,人的因素比不過別人。廣西人普遍有自卑心態、思想解放不夠、「創業、創新」的精神還需要加強。廣東人想創業、會創業,粵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浙江的發展也是得益於一幫浙商的示範和帶動。廣西就是缺乏積極開拓創新的「桂商」。

❿ 廣西和廣東距離那麼近,為何經濟發展差距那麼大

原因:

1:廣西古代歷史上經濟發展比廣東遲。

2:近代廣東又比廣西早,近代廣東就發展了近代工業,開放通商口岸,開通對

外貿易,廣西的沒有。

3:廣東地區屬沿海開放區,改革開放時就·設立經濟特區,還有香港澳門靠近,投資多,還有國家政策的優惠。

4:廣西的教育落後,教育是根本。所以導致整體素質跟不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