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盤活手裡的資源
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並非經營內行的人,我只能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我認為,如果你手裡有閑余資金或其他資源的話,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來激活。
一、股票投資
如果你有足夠敏銳的市場分析判斷能力,並用熟練掌握股票交易操作技術、技能的話,當然可以進行股票投資。不過,股市有風險,投入需要慎。除非你確有把握,不可過於冒險。另外,不可把全部資金同時押在一家上面。否則,可能出現一夜破產的慘劇。
二、與人合夥
可以作為合夥人投資某些項目,大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與人合夥投資的關鍵問題是,合夥人的誠信問題、項目的可行性問題。現實中,以合夥為名、行詐騙之實的案例,多有發生。所以,也需要謹慎而行。
三、基金投資
基金投資,實質上屬於資金託管性質。基金投資的利潤遠比銀行存款的利息高得多,但不像其他投資那樣利潤豐厚,基金投資的最大好處是風險低,有安全保障。但是,現在投資市場上,各種基金項目,魚龍混雜,有些基金項目運作並不規范,所以要慎重選擇。
四、自己投資經營
選擇合適的項目,自己投資經營,也許是最佳的選擇。但是,自己投資需要考慮項目選擇、人員聘用、經營管理等事項,屬於創業性質,不適合每一個人。不可盲目而為。
總這,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但是,沒有風險就沒有回報,所以,既要謹慎,又要敢於作為。
⑵ 東北旅遊資源有哪些特徵
東北旅遊資源的特點:景觀景點獨特,冬季的冰雪旅遊獨具魅力。
東北旅遊業發展的特點:針對東北旅遊特色優勢,加快北國風光特色旅遊區建設,在「北國風光特色旅遊開發區規劃」的框架下,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東北旅遊業的具體行動方案。突出強調轉變旅遊業發展方式,以更高的站位、更新的理念、更活的機制、更優的環境、更實的舉措實現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的發展格局。力爭再通過五年的開發建設,以及對重點景區、重點旅遊線路、重點旅遊產品的精心打造,真正構建起具有特色優勢的北國風光旅遊全方位發展體系。 在北國風光特色旅遊開發區規劃藍圖指導下,根據開發區的資源稟賦、交通狀況、行政區劃等客觀條件,打造大景區、實施大項目、推動大發展。
⑶ 東北旅遊區主要旅遊資源有那些
1、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名勝區
太陽島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太陽島是一處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構成的多功能風景區,也是中國國內的沿江生態區。2006年,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獲獎名單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太陽島風景名勝區(東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項目喜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太陽島是從滿語鯿花魚的音譯演變而來,太陽島風景區被授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國文明單位、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單位、全國旅遊標准化示範單位等榮譽。
2、長白山景區
長白山脈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長白山脈的「長白」二字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嚮往與歌頌。2010年曾先後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及其天池、瀑布、雪雕、林海等等,曾經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記錄,其中更有中華十大名山、中國的五大湖泊、中國的十大森林等。
3、長春市偽滿皇宮博物院
偽滿皇宮博物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路北側,是由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居住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宮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它是中國現存的三大宮廷遺址之一,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歷史見證。博物院集偽滿宮廷、紅色旅遊、文化休閑區、旅遊商服於一體,是長春市著名的特色人文景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4、五大連池風景名勝區
五大連池風景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黑河市西南部,五大連池風景區,主要由五大連池湖區及周邊火山群地質景觀、相關人文景觀、植被、水景等組成。五大連池風景區獲得的稱譽有: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遺產。1719年至1721年間,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個相互連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連池。
5、凈月潭風景名勝區
凈月潭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12公里,面積200平方公里,有水面4.3平方公里,風景人工林8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8.6%。被譽為"亞洲第一大人工林海"。區內包括凈月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和吉林省凈月潭旅遊度假區。凈月潭始建於1934年,雄厚的旅遊資源和優越的生態環境已聞名國內外。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9年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6、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大、世界聞名的扎龍濕地,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東南30千米處。總面積21萬公頃,為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是中國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中國首批「世界重要濕地名錄」。扎龍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湖澤密布,葦草叢生,是水禽等鳥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樂園。世界上現有鶴類15種,中國有9種,扎龍有6種;全世界丹頂鶴不足2000隻,扎龍就有400多隻。
7、沈陽故宮博物院
沈陽故宮博物院,原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於1625年(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沈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1961年,國務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沈陽故宮的高台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8、漠河北極村旅遊區
北極村旅遊風景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4最具魅力旅遊景點景區,中國最北的旅遊景區。北極村民風純朴,靜溢清新,鄉土氣息濃郁,植被和生態環境保存完好。每當夏至前後極晝發生時,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像傍晚,又像黎明。人們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籃球,如果幸運的話可以看到氣勢恢弘、絢麗多彩的北極光。北極村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悠久古鎮,逐漸成了一種象徵、一個坐標。每年都有很多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體會那份最北的幸福。
9、鏡泊湖風景名勝區
鏡泊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十佳休閑旅遊勝地。鏡泊湖以湖光山色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質奇觀,及唐代渤海國遺址為代表的歷史人文景觀,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覽、觀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綜合性景區。鏡泊湖婉如一顆璀奪目的明珠鑲嵌在祖國北疆上,以獨特的樸素無華的自然美聞名於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人。距今四千八百年前左右的最後一次火山爆發的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
10、本溪市本溪水洞景區
本溪水洞,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際旅遊洞穴協會亞洲會員單位,是至今發現的世界第一長地下充水溶洞,被贊譽為「鍾乳奇峰景萬千,輕舟碧水詩畫間;鍾秀只應仙界有,人間獨一此洞天」。水洞景區是數百萬年前形成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內深邃寬闊,現開發地下暗河長3000米,水流終年不竭,清澈見底,洞頂和岩壁鍾乳石發育較好,千姿百態,泛舟游覽,使人流連忘返。
11、查干湖旅遊度假區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景區,是國家水利部批準的水利景區。以松原市查干湖為中心,包括周邊文化遺存、漁業文化等為主。水域總面積420平方公里,蓄水量7億立方米,是全國的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大的內陸湖泊,同時還是吉林省著名的漁業生產基地、蘆葦生產基地和天然旅遊勝地。查干湖蒙語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查干湖是中國以蒙古族文化為靈魂、以漁獵文化為特色的湖泊休閑旅遊度假區,查干湖冬捕是吉林八景之一,著名的草原奇觀和蒙古族風情,素以「北國 大湖、塞外風情」而著稱。
12、長春市長影世紀城旅遊區
長影世紀城,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際十大影視城榜首、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是長影改革、二次創業標志性工程,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世界特效電影之都」。長影世紀城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東南側凈月潭西畔,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推進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依據自身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把現代電影工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借鑒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和迪斯尼游樂園的精華,延伸電影產業鏈,打造出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開創了中國大電影時代的新模式。
13、清昭陵
1982年國務院公布清昭陵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於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游覽勝地。園內古松參天,草木蔥蘢,湖水盪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
14、千山風景名勝區
千山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17年2月25日,遼寧省鞍山市千山景區新晉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千山1982年被確定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9年確定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文明風景旅遊區。被全國名山考察團的專家認定為具有厚重歷史文化、宗教文化風格的寺廟園林風景名勝區。
15、鴨綠江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鴨綠江中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朝鮮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丹東鴨綠江游覽區位於鴨綠江中心下游丹東市境內,東起渾江口,西至大東港,全長210公里,總面積824.2平方公里(含中朝共管水面),保護區面積200平方公里。鴨綠江流徑丹東市約300公里。此段江面寬闊,兩岸風光秀麗,在入海口一帶,盛產大銀魚。
16、松花湖風景名勝區
松花湖風景名勝區是吉林省著名旅遊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正申報AAAAA)。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南郊,距主城區15公里。水域遼闊,湖叉繁多,狀如蛟龍。湖形呈狹長形,最寬處10公里,湖區面積55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處達77.5米,最大蓄水量108億立方米,松花湖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條件,明媚秀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著名詩人賀敬之游覽松花湖後賦詩:「水明三峽少,林秀西子無。此行傲范蠡,輸我松花湖。」
⑷ 鄉村旅遊如何盤活閑置資源
鄉村旅遊一派火熱之時,數公里之外的大院村也曾嘗試利用閑置農房發展鄉村旅遊,但在發展過程中卻遭遇挫折。大院村書記阮宜保表示,相比較農林村,大院村在自然風光上稍遜一籌,缺乏比較優勢,此前村民利用閑置農房開辦農家樂和民宿,但收益並不及預期。
⑸ 東北城市如何發展旅遊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
旅遊業是資源消耗低、帶動作用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重要產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國正進入大眾化旅遊的新階段,從現在起到2015年,是我國旅遊業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旅遊業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化發展格局和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加速推進,旅遊需求將大幅增長,全國旅遊業增加值預計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左右,旅遊業就業佔全社會就業總量的10%以上。宏觀經濟形勢為東北地區旅遊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前瞻網發布的 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東北地區具有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旅遊資源豐富,東北幾乎囊括了8大類、33個亞類和155種基本類型旅遊資源的全部,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冰雪、大工業、大農業旅遊資源在全國獨具特色;生態環境優越,東北地域遼闊,跨越環渤海和北部極地區,生態類型多樣,環境質量良好,具備生態旅遊和避暑旅遊的極佳條件;區位優勢明顯,東北地處東北亞地區的核心,與俄羅斯、朝鮮、蒙古、韓國、日本等毗鄰,是連接東北亞與歐洲的重要通道,邊境口岸和城市眾多,界江界河魅力獨特,跨境旅遊和邊境風光游潛力巨大;文化特色鮮明,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眾多,保留了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時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積淀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在近現代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中留下了寶貴的紅色旅遊資源。
東北地區旅遊業正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東北旅遊總收入增長速度連續五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008年遼吉黑三省實現旅遊總收入2755.3億元,入境旅遊人數504.6萬人,旅遊外匯收入達到26.1億美元,較2004年分別增長174%,136%,160%。旅遊資源進入深度開發階段,冰雪旅遊、邊境旅遊、草原和森林生態旅遊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紅色旅遊、工農業等專項旅遊快速發展。旅遊業發展對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就業、擴大開放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東北地區旅遊業整體水平亟待提高。東北旅遊經濟總量偏小,產業帶動作用不強,資源優勢發揮不充分,旅遊品牌效應不明顯,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備,商業服務質量水平不高,經營管理比較粗放,區域旅遊合作不密切,體制機制創新不夠。對這些問題,必須通過規劃加以引導,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望採納謝謝
⑹ 東北旅遊資源的主要特點
東北旅遊資源的特點:景觀景點獨特,冬季的冰雪旅遊獨具魅力。
旅遊資源是一個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基礎,東北地區旅遊資源豐富,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自然資源具有原始性,處於未開發和初步開發階段,冰雪資源得天獨厚,人文資源的獨特性表現在少數民族的習慣和風俗上。
(6)如何盤活東北旅遊資源擴展閱讀:
東北旅遊注意事項:
1,低溫的情況下,數碼相機電池續航能力會嚴重下降,建議多准備幾塊電池,另外盡量讓相機機身保持一定溫度,購買相應保溫相機包、給相機貼暖寶寶或者放在身上貼近身體的口袋都是不錯的辦法,手機也是一樣的道理。
2,如果相機鏡頭一直在低溫的室外使用,與室溫相差很大,應在進入室內前將相機、鏡頭密封在塑料袋中。進入室內後,塑料袋錶面會立即出現一層水汽。此時,不要急於將相機、鏡頭拿出塑料袋,需要等相機、鏡頭恢復到室內溫度,塑料袋錶面的水汽完全消失了,再取出相機鏡頭開始拍攝。
3,羽絨服是一定要穿的在毛衣裡面建議穿保暖內衣。普通的雪地靴會滑建議穿防滑的雪地棉鞋。手套可以選擇五指的棉手套或抓絨手套,既方便靈活又保暖如果拍照比較多的話,那一定要買方便操作相機的手套,最好也具備一定的保暖性,或者買雙帶觸屏功能的。
⑺ 旅遊資源該如何開發利用
旅遊資源的價值通常從美學觀賞性、歷史文化性、科學性和奇特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評價。美學觀賞性是指旅遊資源能提供給旅遊者的美感種類及強度,凡是吸引力較大的旅遊資源都必須具有較高的美學觀賞性,如桂林山水、張家界的山石、敦煌莫高窟、雲南少數民族風情等,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歷史文化性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旅遊資源是否與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相關,其遺留文物古跡的數量和質量;二是指旅遊資源是否具有或體現著某種文化特徵,是否與某種文化活動有密切關系,或者是否與文學藝術作品、神話傳說直接相關。科學性是指旅遊資源的某些特性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教學科研方面具有什麼樣的地位,能為科學工作者和探索者提供什麼樣的條件和幫助。奇特性即旅遊資源的特色、個性,也就是「與眾不同」「唯我獨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徵。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根據市場需求,運用適當的經濟和技術手段對旅遊資源進行宣傳、包裝和挖掘利用,使之納入旅遊業范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建立各種各樣的景區景點,如風景區、文博院、寺廟觀堂、旅遊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等。
⑻ 東北旅遊資源那麼好,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宣傳不夠,東北地區的旅遊規范問題也不合格。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的旅遊資源其實非常好。如果能夠大力發展起來的話,旅遊行業能夠促進東北經濟的發展。雖然很多遊客非常期待到東北遊玩,但東北地區的旅遊資源的開發程度並不高,旅遊規范也不夠健全,這也導致很多人到東北旅遊的期待不能在現實中兌現。
一、東北地區的旅遊資源確實非常好。
每當大家提到東北地區的時候,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東北二人轉,其次會想到哈爾濱的冰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北地區的旅遊資源非常多,旅遊資源的深度也足夠強。雖然東北地區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但很少有人專門到東北遊玩。
綜上所述,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⑼ 如何破解北方冬季旅遊淡而不旺
一到冬季,北方各地紛紛採取打折、促銷等手段吸引遊客,但效果不佳。除了擁有陽光、沙灘的海南和東北地區的冰雪游之外,北方大多數城市,尤其是中原省份都進入了旅遊市場的「半休眠」狀態。冬季是北方旅遊的淡季,也是制約北方旅遊發展的瓶頸。北方冬季持續時間過長,不僅造成旅遊客源不足,旅遊收入降低,而且增加了旅遊景區的運營成本和維護成本。這種現狀對旅遊供應和需求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導致諸如旅遊市場營銷策略、勞動力市場、金融及利益相關者的管理等運作的變化。
北方的冬季旅遊淡季不旺的主要原因為:一是旅遊季節性因素。冬季水瘦山寒,森林、草原等旅遊吸引物因為氣候的情況,景色變得乏味,吸引力減少。即使人文旅遊資源,因為沒有自然資源的輝映,吸引的遊客也大量減少。二是交通不便。冬季北方降雪較多,而且積雪不容易消融,特別是山路的積雪,給戶外交通帶來很大不便。正因受氣候和交通條件的限制,旅遊團急劇減少,自駕車出遊的規模也明顯減少。三是時逢年底人人工作忙,距離春節長假太近,航班、火車等一票難求。春節從經濟上、時間上、交通上都一定程度地削減了人們出遊的慾望。三是人為因素。北方旅遊資源豐富,但是缺乏准確的、針對性的產品設計,資源的整合與營銷宣傳。
旅遊季節性是北方旅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固有現象,季節性的波動給北方旅遊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制約著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預防旺季客流井噴,加強淡季旅遊市場開發是北方旅遊季節性調控的重點。在北方,冬季是旅遊的淡季,但也是體驗地域差異最強烈的季節。破解北方冬季旅遊蕭條,使淡季不淡的有效方法有:
——開展地區反差大的旅遊項目,凸顯冰雪、陽光、溫泉的特色。打造氣候、地理、風俗、文化反差大的旅遊產品,比如,推出北方人游新馬泰、斯里蘭卡、馬爾地夫、澳洲、印度等境外旅遊,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南方境內旅遊;南方人游東北冰城哈爾濱、新疆等雪域旅遊。東北的冰雪旅遊起步早,宣傳好,遊客知曉率較高,冰燈冰雕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同時也搶佔了市場,使得陝西等地的溫泉、冰雪旅遊產品吸引力不強。因此,其他各省要做大冬季冰雪、溫泉旅遊品牌,發揮「近」的優勢,引導中短途遊客就近旅遊。積極開發冬季旅遊精品線路,推出冰上娛樂項目等一批具有市場吸引力的冬季旅遊產品,深入挖掘冬季滑雪資源、溫泉資源、濕地候鳥棲息地等資源,開發冬季旅遊產品。
——制定季節性價格,開展冬季惠民旅遊。藉助交通票價打折優勢,景區可以實行門票、酒店等低價策略,利用價格差異分流客源市場,引導客源從旺季市場分流到淡季。目前北方大部分省區各旅遊部門在應對旅遊淡季時還表現出方法不足。只有少數景區實施淡旺季價格,大多數景區只是一個價格一年四季執行。所以景區應該大力度推出減免門票等優惠政策,或者將同類旅遊資源進行聯通打包優惠,實行「一票通」政策,並配套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主動發力,助推冬季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發展博物館、地宮等人文景點旅遊,古民居民俗旅遊。陝西是個文物大省,博物館、地宮陵墓碑刻等多在室內,不受季節影響,門票降價優惠,特設旅遊專線,定會促進旅遊。另外開展廟會民俗旅遊。依託地域特色民俗活動、傳統節慶、民間宗教等文化資源,通過開發一系列民俗觀光、集市與祭祀活動、休閑娛樂、文化體驗、特色餐飲等冬季旅遊產品。這樣既盤活了旅遊資源,又解決了客流因季節分布不均的問題。
——發展會議旅遊、商務旅遊、購物旅遊、美食旅遊等。會議、展覽、商務旅遊一般是受旅遊季節性影響較小的旅遊產品,可以調節旅遊淡旺季。穩步提升會議與商務旅遊產品,推進節事活動與演藝節目的有機結合。積極開發聖誕節和元旦購物旅遊。
——用溫室農業來引爆景區冬季旅遊的熱情。溫室設施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溫室種類的不斷發展與功能的不斷延伸,溫室逐漸由單一的農業種植功能,發展成為以溫室設施為載體的觀光農業旅遊。以陝西為例,楊凌的農業博覽園、動植物科技展覽園、種植園種類齊全,圍繞在西安市周邊的現代農業觀光園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冬季旅遊、休閑、採摘好去處。室外冰雪連天,室內瓜果飄香,綠色盎然,足可以引發火熱的特色旅遊。
——發展「夕陽紅」旅遊、寒假修學旅遊。細分客源市場,以寒假學生、夕陽老人群體為重點。中國現在的退休人員已經成為社會的主流群體之一,他們大部分身體健康,有時間有錢,思想開放,熱衷旅遊,瞄準他們,實施優惠政策,設計夕陽紅旅遊專線。同時,藉助寒假,針對學生開展歷史文化巡禮旅遊,把學生從網路的虛擬世界帶往知識豐富的自然界。
——建立科學的旅遊信息共享合作機制,加強冬季旅遊推介。北方的景區應與區域間旅遊部門、旅行社、旅遊門戶網站等加強合作,實現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以及旅遊信息管理部門之間的旅遊信息及時通報、互通有無,實現旅遊信息共享,及時發布旅遊信息,引導冬季旅客流入。大力發展旅遊文化區域間、城市間、景區間的聯誼與推介活動,以地區為團體,統一由設計公司策劃,統一營銷,突出特色,集體亮相,提高北方冬季旅遊在性價比上的吸引力。
——加強旅遊交通建設。針對冬季旅遊的特點,配置適合於冬季冰雪運行的車輛,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提示,完善冬季交通救援體系,使自駕車遊客,進得來,游得暢。
如果北方把旅遊資源和自己的特色結合起來,創新思路,冬季旅遊市場的難題將有望破解。綜觀全國,山東、寧夏、四川等地已經成功完成冬季不淡的轉型,實例證明,冬季旅遊也是可以創造出巨大利潤的。北方大力推進冬季旅遊,對於促進旅遊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季節與區域平衡、推動旅遊產業協調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⑽ 東北旅遊區發展概況如何,應怎樣進一步開發
(一)加強旅遊區域合作,打造大東北旅遊品牌
旅遊區域合作是提升旅遊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實現互惠互利、促進共贏的有效形式,也是打破地區界限,建立統一旅遊大市場的重要途徑。東北,曾創造過輝煌的歷史,正孕育著新的生機和活力。東北發展潛力巨大,三省地域相接,自然條件相近,資源稟賦相異,具有地域上的整體性、文化上的同源性、產業結構的互補性,而且人文相近,情感相親,習慣相似,具有打造東北區域經濟共同體和旅遊共同體的深厚物質基礎、社會基礎和思想基礎。堅持旅遊區域合作的發展戰略,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攜手發展、實現雙贏」的原則,加強區域聯合,做大東北旅遊經濟。首先,編制區域發展規劃,統一整合旅遊資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是對區域旅遊發展的戰略定位,是旅遊發展空間布局和發展要素組合的科學界定,是進行旅遊資源整合的前提和依據。目前,東北三省都有各自的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而在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中,共同打造大東北旅遊品牌缺乏協調和統一。加之區域合作尚未形成,進而導致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機的整合、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如紅色旅遊資源三省均有,需要統一規劃,科學整合,穿點連線,編制精品路線;冰雪也是三省的主打產品,但存在著差異性和獨特性,應聯手共同打造冰雪香格里拉的旅遊精品。因此,制定一個大東北區域旅遊發展規劃十分必要。其次,注重區域旅遊的聯動開發與協作開發。東北地區旅遊資源蘊涵豐富,既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又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同時還有承載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厚重歷史的紅色旅遊資源。三省的紅色旅遊資源大都處在自然景觀秀麗之地,與其他資源相伴而生,珠聯璧合。在開發紅色旅遊產品的同時,注重與綠色生態和冰雪產品整體推出,做到「紅」「綠」「白」結合,優勢互補,統一整合資源、整合體制、整合機制,把三省的紅色旅遊資源整合成為具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在更廣闊的視角內謀劃東北旅遊的大發展,推動當地經濟建設。第三,藉助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產業政策,開展區域聯合,加強同遼寧、黑龍江兩省的旅遊合作,實行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交流,組合東北跨區域的專項旅遊線路,共同打造中國大東北旅遊精品。積極規劃並推出一批跨省區的旅遊線路,以更寬的視野、積極的態度、務實的措施,進一步推動「東北四城市」、「東北三地五方」等旅遊區域聯合體向縱深發展。近幾年,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四城市的聯合促銷,東北「三地五方」聯合打造冰雪香格里拉品牌都取得了較好效果。我們還應進一步學習借鑒「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區域合作的經驗,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聯手打造無障礙旅遊區,形成「泛東北3+1」的大旅遊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