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青海食鹽資源有多少
擴展閱讀
如何做個公司人力資源 2025-07-27 04:56:18
食用石油有什麼用 2025-07-27 04:42:10
美容工具單品怎麼填 2025-07-27 04:40:11

青海食鹽資源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28 12:09:46

Ⅰ 請問柴達木盆地儲備了世界上的多少鹽

青海——柴達木

柴達木是蒙古語「鹽澤」的意思,它位於青海湖西邊,海拔2600-3000米,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其中察爾汗、茶卡、柯柯、大柴旦、東台吉乃爾、馬海六大鹽湖為重點開發區。這里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裡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從格爾木去大柴旦,所經過的「萬丈鹽橋」有36千米長,它穿過察爾汗鹽湖的鹽殼。

柴達木盆地有三大特點:一是儲量大。據初步勘探結果,柴達木盆地鹽儲量為600多億噸,佔全國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它不僅是中國鹽礦之冠,也是世界鹽礦之冠。這些鹽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架設一座6米厚12米寬的鹽橋,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2000年。二是品位高。東台吉乃爾湖和一里平鹽湖,鹵水中鋰含量比美國同含鹽湖高出10倍,比其工業開采品位高出50倍。三是類型全,分布相對集中,資源組合好。其中鈉鹽探明儲量530多億噸;硼探明儲量1100多萬噸,佔全國總儲量的一半;氯化鎂探明儲量約20億噸。因此,柴達木盆地又稱為「鹽的世界」。
察爾汗
察爾汗是蒙古語「鹽的世界」之意。它位於青海西部的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距西寧750公里。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還出產聞名於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

Ⅱ 我們國家出鹽最多的地方是那裡

青海省是我國生產湖鹽最多的省份,然而,這一產鹽大省的百姓卻未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們吃的不是放心鹽。近年來,由於販運私鹽現象久禁不絕、農牧民貧困和缺乏相應的防範知識等原因,私鹽長期占據農村市場,很多農牧民長期食用無碘鹽和工業鹽,甚至連含有毒素的鉀肥生產尾料也走上了農民的飯桌。目前,青海省已有碘缺乏症患者近18萬人。


有關部門呼籲,當前應盡快加大鹽業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強化鹽務稽查力量,建立各部門聯動制度,嚴厲打擊販運私鹽的不法行為;強化宣傳力度,讓群眾自覺抵制私鹽,確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制販私鹽屢禁不絕

我國一直實行食鹽專營制度,政府通過對食用鹽「加碘」來消除碘缺乏危害。現在市場上所說的「私鹽」,主要是指那些未加碘的鹽或是冒充食用鹽的工業鹽。

不法分子充當食鹽銷售的工業鹽,氯化鈉含量只有50%,也沒有按照規定加碘。人體缺碘,除了會患上俗稱「大脖子病」的甲狀腺腫大外,還會造成新生兒腦損傷和嬰幼兒智力低下。非法商販當作食用鹽販賣的鉀肥廠尾料,含有亞硝酸鈉、砷、碳酸鈉等有害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慢性中毒以及智力下降,嚴重的可致人死亡。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工業鹽價格每噸要比食鹽低500元至700元,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鋌而走險將工業鹽充當食鹽。不法分子手中的工業鹽主要來自兩個渠道:從鹽湖邊偷偷開采;通過不正當手段購買鉀肥尾料。

青海省鹽湖資源豐富,僅柴達木盆地就有30多個鹽湖,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豐富的鹽湖資源成了非法鹽販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非法鹽販只要擁有一輛拖拉機,就可以往返於鹽湖之上,偷采原鹽。一些鉀肥生產企業對生產尾料管理不善,導致生產尾料流向社會,而尾料的色澤和食鹽相差無幾,很難區別,於是被不法分子當作食鹽銷售。

近些年,青海省販賣私鹽現象愈演愈烈。據統計,從2001年到2004年,全省共查處制販私鹽案件800多起,查獲各類私鹽5000多噸。今年前5個月,青海省鹽管部門就查獲了70多噸冒充食鹽銷售的工業鹽。

Ⅲ 青海湖的含鹽量有多高

青海湖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好像一片肥碩的白楊樹葉。湖水微咸帶苦,比重低於海水,略高於淡水,每升水含鹽量為12.5克,屬鹹水湖。湖水溫度較低,冰凍期有4個多月之久。

Ⅳ 石鹽主要儲存在哪些地區

石鹽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食鹽,由於它產於山岩之中,因此又稱為岩鹽。石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它的晶體呈立方體狀,塊大透明,因此古人稱它光明鹽、水晶鹽、玉華鹽、白鹽。石鹽在世界各地都有豐富的儲量。我國四川省的自貢一向以「鹽都」聞名,那裡有厚達40米左右的石鹽。四川攀西地區的鹽源縣的鹽層厚達一千多米;號稱「川東門戶」的萬縣,江蘇淮安縣,湖北省潛江縣等地,石鹽儲量都十分豐富。

波蘭的維利奇卡鹽礦120米深的部位已采完,建成了地下鹽晶宮和鹽礦博物館。四周岩壁上雕刻了立體的動物和人像,在燈光照耀下,輝煌瑰麗,使人感到置身於「水晶宮」中一般,每年有70萬旅遊者前往探奇。這里還特設鹽井醫院,使病人呼吸含鹽空氣,可以治療哮喘病和肺病,療效以兒童患者最高。更有趣的是,那裡的大塊結晶的石鹽中還包裹著海洋植物和珊瑚。這就證明了這一帶原來是一片古海域。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卡爾鹽礦,既是產石鹽的礦井,其空間又用作地下倉庫。這個礦已開采了近60年。離地面200米深處,廢棄了的坑道兩側,有1.5萬個房間,內藏珍貴物品和文件資料。

全世界的人每年要吃掉約3500萬噸食鹽。那麼,食鹽是否會被消耗光呢?不會的。因為除岩鹽外,還有海鹽、池鹽、湖鹽、井鹽等。海洋中溶解有2000立方公里食鹽,如果用來修築一堵寬1公里、高280米的牆,可以沿著赤道環繞地球一周!我國青海省的柴達木盆地有24個鹽湖,湖中食鹽儲量400多億噸,可供全世界食用一千多年。青藏公路有32公里穿越察爾汗鹽湖,從路基到路面全面鹽鋪成,被稱為「萬丈鹽橋」。

Ⅳ 中國食用鹽主要來源

我國食鹽的主產地分布很廣,從東北到海南、台灣,從新疆、青海、川藏到內蒙,出產著種類繁多的鹽:海鹽、井鹽、岩鹽、池鹽等。其中遼寧、山東、兩淮、長蘆各鹽場盛產海鹽,自古聞名。

井鹽則以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四川自貢市的自流井最為有名,岩鹽產於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陝西、山西、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很多鹹水湖,盛產池鹽,其中最大的是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池,據統計,僅這一鹽池開采出來的池鹽,足夠我國十二億人口食用四千多年。

食鹽資源有:海鹽、湖鹽、岩鹽(鹽礦);中國是世界上湖鹽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岩鹽礦床資源方面已查明儲量大於100億噸的岩鹽礦床就有10餘個。中國產鹽地並非僅僅東部等沿海地區,連內蒙古、青海都是產鹽大戶。

Ⅵ 青海湖的鹽產量一年有多少

青海湖雖是鹹水湖,但不產食用鹽。青海省的鹽產區主要是茶卡鹽湖和柯柯鹽湖。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是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鹽湖化工板塊中重要組成單位之一,公司主產區茶卡鹽湖和柯柯鹽湖被授予全國首家綠色食品原料(食用鹽)標准化生產基地。產品主要有工業鹽、食用鹽和營養保健鹽三大系列五十餘種,以「柯柯」和「海神」注冊商標的青鹽產品是青海省名牌產品。年各類鹽綜合生產能力為300萬噸(其中食用鹽定點能力為27萬噸)。產品主要銷往全國12個省市區,並出口到香港、日本、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青海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已探明氯化鈉儲量超過三千億噸,可以供全人類食用一萬余年。

Ⅶ 青海湖有多少鹽

青海湖含鹽量不是很高,只是大陸最大的鹽水湖,有三個那麼香港大,青海的鹽主要還是在青海察爾汗鹽湖,那裡的鹽夠全世界吃2000年的

Ⅷ 七十年代青海湖儲鹽量是多少

離開這里。等這次任務世界結束回到都市後你來找我我給你個機會沒有你拿的出手的好東西來換。只要從現在起,你不再說一次絕對。

Ⅸ 青海鹽多嗎在哪裡

青海是產鹽大省,境內有察爾汗鹽湖、茶卡鹽湖、柯柯鹽湖。一個察爾汗鹽湖的鹽可供全世界食用上千年。

Ⅹ 青海湖鹽儲量

青海湖不產鹽 青海產鹽的是青海察爾汗湖 察爾汗湖的鹽可供全世界上千年的使用

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位於青海西部的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鹽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內陸鹽湖之一,距西寧750公里。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

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

還出產聞名於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 鹽湖周圍地勢平坦,荒漠無邊,但風景奇特。風和日麗時,浩瀚的湖面如同一個巨大的寶鏡,放射出銀色的光芒,熱氣騰騰,波光閃爍,真似碧波萬頃的海洋。您若有幸,還會看到變幻莫測的"海市蜃樓",令人神情恍惚。湖中的鹽花,晶瑩透明,千姿百態,有的像珊瑚、寶塔、花朵,有的似星座、象牙、寶石,令人愛不釋手,贊嘆不已,被譽為藍色的花。置身於花叢中,使人遐想無邊,彷彿在仙境中漫遊。 湖中還出產被譽為"鹽湖之王"的珍珠鹽,顆顆純白如雪,粒粒瑩潔如玉。玻璃鹽又稱為水晶鹽,多呈方塊狀,透明如同玻璃一樣,剛出土的玻璃鹽呈黃、橙、藍、粉紅、乳的等色。 察爾汗鹽湖,地處戈壁瀚海,氣候炎熱乾燥。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加之降水量大大低於蒸發量,湖內高濃度的鹵水逐漸被結晶成鹽粒,尤其是鹽湖面被結成1-2米、乃至3-4米厚的鹽蓋,而且異常堅硬。這種鹽蓋承載能力很大,汽車、火車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飛機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蓋工廠。湖上現已建有中國最大的年產100萬噸的青海鉀肥廠。 萬丈鹽橋位於察爾汗鹽湖之上。公路就像一座橋浮在鹵水上面,鹽橋全長為32公里,摺合市制可達萬丈,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素稱"萬丈鹽橋"。它是舉世罕見的一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格爾木至敦煌公路與青藏鐵路穿行而過。 鹽橋的養護方法十分奇特。平時,一旦路面出現坑凹,養路工人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然後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裡滔一勺濃濃的鹵水,往上一澆,鹽粒很快融化,並凝結在路面上,坑凹處便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