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我國的礦產資源在世界排名多少
擴展閱讀
成都纖體產品多少錢 2025-07-23 14:32:02
微信怎麼解綁冠德石油 2025-07-23 14:32:01

我國的礦產資源在世界排名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4-27 03:48:33

1. 中國礦產資源,世界排名第幾

中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三。

中國目前已經發現了171個礦種,探明儲量的已經達到了159種,其中20多種礦的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如鎢礦、錫礦、銻礦、稀土礦等大約12種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儲量佔到了全球12% ,從探明的總儲量來看,我國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們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

我國還有進一步找礦的巨大潛力。表現在:一是,我們國家成礦地質條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礦域在我們國家都有分布,所以我們國家有很好的成礦先天條件。二是,我們國家幾十年來的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已經發現了將近20萬個礦產地,但是目前經過勘探的只有兩萬多,還有90%以上的已經發現的礦產地沒有進行進一步深入工作。

(1)我國的礦產資源在世界排名多少擴展閱讀:

中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1.21萬噸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我國已查明黃金資源儲量達1.21萬噸,僅次於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中國黃金行業整體發展健康平穩,以黃金為主,多金屬開發並舉。2016年我國黃金交易所交易量達2.4萬噸(單邊)、期貨交易所交易量3.9萬噸(單邊)、商業銀行場外交易量0.7萬噸,累計成交量達到7萬噸。預計,「十三五」期間這一數字有望突破10萬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黃金礦產資源豐富,消費需求旺盛,投資交易活躍,在世界黃金產業價值鏈條中佔有重要份額和地位。將黃金作為先導性行業,優先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進行黃金勘探、開采、加工、消費以及黃金投資、交易方面的合作,對促進我國黃金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總量豐富,但人均佔有量不足;支柱性礦產(如石油、天然氣、富鐵礦等) 後備儲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礦產儲量較多;中小礦床多、大型特大型礦床少,支柱性礦產貧礦和難選礦多、富礦少, 開采利用難度很大;資源分布與生產力布局不匹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三 找礦潛力大

2. 我國礦產資源儲量總值居世界第幾位

美國和俄羅斯
我國已查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佔世界的12%,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

3. 中國礦產資源人均世界排名第幾

我一直認為是13 但查來查去都查不到只查到了這些 這個問題很惱火我國煤炭的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焦煤等稀缺煤種儲量更少。礦產資源總量約佔世界的12%,僅次於美國和前蘇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佔有量居世界第53位。 根據《各國礦產儲量潛在總值》的估算,我國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值為16.56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礦產儲量潛在總值為1.51萬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

4. 中國有哪些資源,在世界上分別排行第幾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3種(能源礦產7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89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二位的有:煤、鉬、螢石、硅藻土、鍶、硅灰石7種。這些礦種在數量與質量上具備一些優勢,存在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石油、天然氣、鐵、鎳、錳、鉻、銅、鋁、鉀鹽等優質、大宗支柱性礦產資源相對不足。
中國陸地面積佔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佔有量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的1/3

中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值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不到1/2

中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人均只有1/3

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人均僅為1/4
森林面積居世界第六,人均只有1/5

基本特徵為資源豐富,人均不足

具體:

土地面積===我國國土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佔有的土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數的29%,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人均土地的1.8%、2.4%、7.0%和21.0%。

礦產儲蓄總值===根據《各國礦產儲量潛在總值》的估算,我國礦產資源儲量潛在總值為16.56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礦產儲量潛在總值為1.51萬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世界第53位,而且人均資源數量和資源生態質量仍在繼續下降和惡化。如:35種重要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60%,其中石油、鐵礦、鋁土礦分別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1%、44%、10%。

耕地面積===我國耕地面積142439萬畝,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耕地佔有量1。4畝,只相當於世界人均值的1/3

森林面積===我國人均森林佔有面積為1.9畝,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5

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積量列第7位。

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

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僅在世界排名120位。

河流年徑流量===河流年徑流量:第6位

人均佔有量:第119位
人均河流年徑流量:第88位中國人均徑流量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徑流量的24.7%。

5. 我國礦產源資源情況排名第幾

中國礦產資源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前蘇聯(蘇聯已解體,現為俄羅斯)。

6. 中國的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我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約佔全球的12%,居世界第三位。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的少數幾個資源大國之一。我國已發現171種礦產,探明有儲量的礦產有156種。已發現礦床、礦點20多萬處。截至1996年底,全國全部礦產A+B+C級保有儲量潛在總值為31.06萬億元,A+B+C+D級保有儲量潛在總值為92.13萬億元。雖然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較大,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

7. 我國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27

8. 中國礦產資源世界排名第幾

中國礦產資源總量上排名世界第三。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礦產資源種類較齊全的、礦產自給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礦產資源人均排名第53位。一部分礦種(礦組)的儲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佔有量卻低於世界水平。不過按照45種主要礦產資源價值核算,人均排名在世界第10位。
可見不論從總量還是人均,中國都是資源大國。

據初步評估,礦產資源潛在總值居世界第三位, 20多種礦產在世界上具有優勢地位。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總量大、配套程度較高的資源大國之一。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較大,約佔世界的12%, 僅次於美國和原蘇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從這方面看,中國又是一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中國至少在50萬年以前就開始利用礦產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對礦產資源的大規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國已發現162個礦種,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48個。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鉻、釩、鈦等; 能源礦產有:煤,天然氣、油頁岩、釷等。

9. 我國礦產資源總量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

目前,我國已經探明儲量的礦產有156種,總儲量約佔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
故選:C.

10. 中國礦產在世界上排第幾

中國資源不但總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人均仍排名第53位,而且按45種主要礦產資源價值核算,人均排名第10位,可見不論從總量還是人均,中國都是資源大國。下面還是讓數據說話吧。

另外,還要澄清一點,由於很多資源主要分布在俄羅、巴西、美國、澳大利亞等人口少、地域大的國家,絕大多數國家人均佔有量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據初步評估,礦產資源潛在總值居世界第三位, 20多種礦產在世界上具有優勢地位。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總量大、配套程度較高的資源大國之一。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總量較大 ,約佔世界的12%, 僅次於美國和原蘇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從這方面看,中國又是一個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一) 優勢礦產 具有世界性優勢的礦產有稀土、鎢、錫、鉬、銻、菱鎂礦、螢石、重晶石、膨潤土、石墨、滑石、芒硝、石膏等礦產,不僅已探明儲量可觀,居世界第 1、2位,人均佔有量超過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資源質量高,開發利用條件好,在國際市場具有明顯的優勢和較強的競爭能力。
具有區域性優勢的礦產有煤、鈮、鈹、汞、硫、螢石、滑石、磷、石棉等 9種,其探明儲量居世界第2、3位。但有些礦產質量較差,人均佔有量低於世界人均水平。
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有鋅、鋁土礦、釩、珍珠岩、高嶺土、耐火粘土等。
(二)探明儲量相對不足的礦產有石油、天然氣、鈾、鐵、錳、鎳、鉛、銅、金、銀、硼等。
(三)短缺的礦產有鉻、鉑、鉀鹽、天然鹼和金剛石等。
二.找礦前景
中國除已探明的儲量外,還有大量未發現的資源量。預測石油資源量 940億噸、天然氣43萬億立方米,地下1000米以淺范圍內煤資源達3.2萬億噸。上述三者已探明的儲量僅為預測資源量的17%、2.2%、28%,金、銅、錳已探明儲量僅為預測儲量的1/4?1/5,仍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從地域上看,中西部地區新增儲量潛力很大。中部內陸地區以能源、有色金屬、貴金屬為主,銅、鋁、金、銀、煤的保有儲量在東、中、西三個地區中居首位。西部地區地域遼闊,人口密度小,鉻、釩、鈦、鎳、汞、鉑、鉛、鋅、磷、芒硝、重晶石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磷礦、鉛鋅礦儲量均大於東部和中部之和,煤、石油、天然氣也擁有一定的儲量。此外,西部地區地質工作程度較低,煤、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貴金屬、鹽等,資源潛力很大。
目前,西部鉛、鋅、鋁土礦、金、煤、磷、硫鐵礦保有儲量增長速度超過東部或中部的兩倍以上,可望發展成為 21世紀中國重要的能源、稀有貴金屬、化工非金屬礦業基地。
在深度上,印度、南非的金礦開采深度已達5000米,中國僅達600?700米水平。開發地下深部資源仍有很大潛力。
在中國,礦產資源替代產品潛力極大。發展方向一是利用其他自然資源替代礦產資源,如以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和水力資源等新能源,降低礦產資源的消耗量。二是以某種礦產 (物)元素替代另一種礦產(物)中的元素,如中國鉀鹽資源短缺,但卻有比較豐富的不溶性鉀資源,如明礬石的保有儲量達1.5億噸,鉀長石保有儲量達1.5億噸,而且分布廣,有可能替代鉀鹽資源生產鉀肥。又如以滑石替代高嶺土作造紙填料等。三是用人工製造的礦物原料替代天然的礦物原料,如用人造壓電石英替代天然壓電石英,人造金剛石替代天然金剛石。四是用其他人造材料替代天然的礦物原料。

中國海域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 除豐富的海上油氣、濱海砂礦外,海水中含量豐富的各種化學元素和大洋礦產資源也可加以利用。目前利用較多的是海水中的鈉、鉀、碘和大陸架中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在未開發的海洋礦產資源中,以深海海底的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海底硫化物礦床最引人注目。80年代後期中國加強了對深海礦產資源的調查,並被列為國際海底礦產勘查開發先驅投資者。

中國有20%的土地上有豐富的風能資源,陸地可開發裝機總量月2.5億千瓦,海上風能則有7.5億的裝機容量,可開發總容量達到10億千瓦。這樣大的儲量讓國外不少專家也發出艷羨的驚嘆。
生物質能也受到了專家們關注。作為一個能業大國,中國僅可用做能源的農作物秸桿就有3.5億噸,而總量相當於5億噸標准煤。
多源電能的前景十分樂觀,但眼下的發展路徑之困卻急待突破。
東低西高的獨特地形使中國蘊涵了巨大的水能,是目前可再生資源的主力軍。
據統計,我國水電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3.9億千瓦左右。但目前僅僅開發了不到1億千瓦,開發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