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南水北調人力資源主管工資多少
擴展閱讀
稅務報到費用多少錢 2025-07-22 04:52:26

南水北調人力資源主管工資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7-21 22:02:01

㈠ 國家基本專業檔案目錄(科普)

國家基本專業檔案目錄(科普)

國家基本專業檔案目錄是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並發布,旨在規范和指導各類專業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該目錄涵蓋了人事、民生、政務、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共包括100種專業檔案。以下是該目錄的簡要介紹:

一、人事類檔案

  • 幹部檔案:由中組部主管,主要記錄幹部的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歷、職務任免、考核獎懲等情況。
  • 流動人員檔案:由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主管,涉及流動人員的就業、教育、社保等方面的記錄。
  • 戶籍檔案:由公安部主管,記錄公民的基本身份信息、家庭關系、遷移變動等。
  • 企業職工檔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管,記錄企業職工的工作經歷、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情況。

二、民生類檔案

  • 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檔案:由民政部主管,記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鄉居民的基本信息及救助情況。
  • 傷殘撫恤人員檔案:記錄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的撫恤人員的傷殘等級、撫恤待遇等信息。
  • 殯葬服務單位業務檔案:記錄殯葬服務過程中的相關事宜,如遺體處理、骨灰安放等。
  • 婚姻登記檔案:記錄公民的婚姻登記信息,包括結婚、離婚等。
  • 社會保險業務檔案:記錄社會保險參保人員的繳費、待遇享受等信息。
  •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由衛生部主管,記錄城鄉居民的健康狀況、疾病診療、預防保健等信息。
  • 病歷檔案:記錄患者的疾病診斷、治療過程、醫囑等信息。
  • 移民檔案:由水利部、三峽辦、南水北調辦等部門主管,記錄移民的遷移、安置、補償等情況。

三、政務類檔案

  • 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檔案:由中紀委、監察部主管,記錄紀檢監察機關辦理的案件材料。
  • 事業單位登記檔案:由中編辦主管,記錄事業單位的登記、變更、注銷等信息。
  • 人民檢察院訴訟檔案:由高檢院主管,記錄人民檢察院辦理的訴訟案件材料。
  • 人民法院訴訟檔案:由高法院主管,記錄人民法院辦理的訴訟案件材料。
  • 公安業務檔案:由公安部主管,記錄公安機關辦理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等信息。
  • 社會組織登記檔案地名檔案行政區域界線檔案:均由民政部主管,分別記錄社會組織的登記、地名管理、行政區域界線劃定等信息。
  • 公證檔案:由司法部主管,記錄公證機構辦理的公證事項。
  • 普查檔案:由統計局主管,記錄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等普查活動的資料。
  • 信訪檔案:由信訪局主管,記錄信訪事項的辦理過程及結果。

四、經濟類檔案

  • 會計檔案:由財政部主管,記錄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信息。
  • 土地管理檔案地質檔案:由國土資源部主管,分別記錄土地資源管理、地質勘查等信息。
  • 環保檔案:由環境保護部主管,記錄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資料。
  • 城建檔案房屋產權登記檔案:由住房城鄉建設部主管,分別記錄城市建設、房屋產權登記等信息。
  • 土地承包登記檔案:由農業部主管,記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確權登記信息。
  • 信用檔案:由人民銀行主管,記錄企業和個人的信用信息。
  • 審計檔案:由審計署主管,記錄審計機關辦理的審計事項。
  • 海關業務檔案:由海關總署主管,記錄海關監管、征稅等業務信息。
  • 稅收征管檔案:由稅務總局主管,記錄稅收征管的相關信息。
  • 企業法人登記檔案個體工商戶檔案商標檔案:均由工商總局主管,分別記錄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的登記注冊、商標注冊等信息。
  • 食品安全檔案:由食品安全辦、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等部門共同主管,記錄食品安全監管的相關信息。
  • 林權登記檔案:由林業局主管,記錄林權的登記信息。
  • 專利檔案:由知識產權局主管,記錄專利的申請、授權等信息。
  • 地震檔案氣象檔案:分別由地震局、氣象局主管,記錄地震、氣象監測預報的相關信息。
  • 銀行信貸檔案:由銀監會主管,記錄銀行信貸業務的相關信息。
  • 證券期貨業務檔案:由證監會主管,記錄證券期貨市場的交易、監管等信息。
  • 保險業務檔案:由保監會主管,記錄保險業務的承保、理賠等信息。
  • 測繪檔案海洋檔案:分別由測繪局、海洋局主管,記錄測繪、海洋調查的相關信息。

五、文化類檔案

  • 藝術檔案:由文化部主管,記錄藝術創作、演出等活動的相關資料。
  • 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等信息。
  • 電影藝術檔案:由廣電總局主管,記錄電影作品的創作、拍攝、放映等信息。

國家基本專業檔案目錄的制定和實施,對於加強檔案管理、提高檔案利用效率、保障公民權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㈡ 2015五一後國家有哪些法律新出台

一、中央(共9部)
1、中國法院5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立案登記制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15日印發該意見,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意見將於5月1日起施行。
2、國務院批復同意《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方案》
國務院批復同意《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存款保險基金管理工作由人民銀行承擔,要求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存款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認真組織實施。根據國務院工作部署,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對在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進行了大量調查和綜合研究,廣泛徵求了各方面意見建議。目前,《存款保險條例》已公布,將從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那麼如果手上有200萬元,如何保障50萬元以上存款安全呢?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有200萬元的存款,可以分在4家不同的銀行,每家存50萬元,即採用分散存款的方法,根據規定,就能夠享受全額保護。
3、林業局發布《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
國家林業局發布《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加強林業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管理,規范項目建設程序和行為。該辦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國家林業局建立林業建設項目儲備庫,作為林業建設項目決策和年度計劃安排的重要依據。林業建設項目應當符合相關規劃的要求。經批準的林業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審批文件執行,不得擅自調整和變更。
4、《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5月1日起施行
為規范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和審批,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林地,國家林業局特製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建設項目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使用林地的,應當符合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合理和節約集約利用林地。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建設項目限制使用生態區位重要和生態脆弱地區的林地,限制使用天然林和單位面積蓄積量高的林地,限制經營性建設項目使用林地。
5、新《行政訴訟法》5月1日起實施,「民告官」再也不難
從今年5月1日開始,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實施。這部俗稱「民告官」的法律實施,備受政府和公眾的關注。學法網微信號(xuefa5)法律人必備!新《行政訴訟法》首次規定了立案登記制度,明確規定對起訴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這意味著,今後「民告官」將是「零門檻」,這將激發公眾提起行政訴訟的積極性,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必將出現大幅增加,這對依法行政、行政執法以及行政應訴的能力將是一個巨大挑戰。
6、五一起實施旅遊新規 導游有權舉報不文明遊客
國家旅遊局發布《旅行社行前說明服務規范》《導游領隊引導文明旅遊規范》兩項旅遊業行業標准,並將於5月1日起實施。在指導遊客文明出遊方面明確指出,導游、領隊將有權通過旅行社向相關主管部門舉報遊客不文明行為。
7、《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5月1日實施
中國氣象局最近審議通過的《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將於今年5月1日起實施。《辦法》規定,非法發布氣象預報可給予警告,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傳播虛假氣象預報,或擅自更改氣象預報內容和結論,引起社會不良反應或造成一定影響的,由有關氣象主管機構按照許可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5月1日起,導盲犬可帶上火車
5月1日起,經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研究,中國鐵路總公司制定了《視力殘障旅客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若干規定(試行)》並將正式實施。屆時,視力殘障旅客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火車。攜帶導盲犬乘車的殘障旅客必須盡可能在開車前12小時,通過車站售票窗口或12306電話聯系鐵路客戶服務中心,說明攜帶導盲犬乘車的需求。一些具體的規定,可通過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電話和各火車站的服務電話咨詢,也可登錄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查詢。
9、全國稅收征管規范5月1日起全面試行
5月1日起,稅務總局將在全國范圍內試行《全國稅收征管規范(1.0版)》,通過切實規范稅務人,更好服務納稅人。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郭曉林表示,推行《全國稅收征管規范(1.0版)》將給納稅人帶來新的納稅體驗。一涉稅事項更確定。堅持稅收法定原則,所有稅收征管事項皆於法有據。二管理服務更公平。規范稅務機關履行職能,快速響應納稅人的辦稅要求和訴求,防止侵害納稅人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三業務辦理更便捷。切實落實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要求,確保優惠處理流程規范穩定。四辦稅成本更經濟。將需要納稅人跑多次的事項簡化為即辦事項,簡並優化相關涉稅文書資料,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二、地方(共9部)
1、中國首部南水北調地方性法規出爐
山東近日出台了中國地方省份首部關於南水北調工作的地方性法規《山東省南水北調條例》,並將於今年5月1日起實施。規定,南水北調工程水質保護實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南水北調工程受水區以及相關區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質保護目標情況納入對有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考核內容,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考核結果對社會公開。
2、北京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獲通過 將於5月1日起施行
《北京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獲得通過,這意味著該條例正式成為全國首部居家養老服務的地方法規,並將於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政府投資興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包括建立健康檔案、定期免費體檢、對老年人常見病和慢性病進行綜合管理、開展服務指導、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就診和與其他醫療機構雙向轉診、根據需要與社區托老所開展合作以及為老年人提供簽約式醫療衛生服務等。
3、福建將建兩岸快件處理中心
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福建省促進快遞行業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5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是全國第一部以促進快遞行業發展為主旨的省級政府規章,對規范快遞企業運營提出多項措施,並將第五章設立為「閩台快遞合作」專章,鼓勵兩岸快遞行業交流。《辦法》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快遞企業開展對台直航包機,擴大兩岸快件運輸直航范圍,支持擴大對台海運快件業務范圍,增強閩台快遞服務時效性;鼓勵閩台快遞企業相互合作,支持閩台之間相互設立快遞企業或者快遞企業分支機構;支持閩台快遞企業、快遞行業協會建立定期聯絡協調機制,推動同業人員定期對話、互訪交流和業務合作。
4、福建、山東快遞新規5月1日施行,野蠻分揀快件將被罰款
《福建省促進快遞行業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1月16日通過,將於5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辦法》中規定,快遞企業在收寄快件時若野蠻分揀快件,實施拋扔、踩踏等,最高面臨2萬元罰款。同時,《山東省寄遞安全管理辦法》將於5月1日起施行。關注學法網微信號(xuefa5)讓在法律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彎路!其中,要求寄遞企業在分揀、運輸等各環節實行24小時全程監控,監控資料保存時間不得少於30天。寄遞企業應當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寄遞物品投遞安全,應當做到規范操作,嚴禁拋扔、踩踏、坐壓或者以其他危險方式造成寄遞物品損毀,否則將被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5、《山東森林資源條例》出台 禁止擅自在林地建墳墓
森林法規定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山東省實施這一制度以來,對於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條例草案增加這方面的內容。根據這一意見,修改時增加一款,即「省人民政府安排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對公益林所有者、經營者和管護者進行公益林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給予補償。」作為條例草案修改稿第15條第1款。
6、 5月1日起,陝西、香港最低工資標准上調
近日,陝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下發文件,對陝西省最低工資標准進行調整。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准為:
一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准為148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4.8元/小時;
二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准為137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3.7元/小時;
三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准為126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2.6元/小時;
四類工資區:全日制最低工資標准為1190元/月,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准為11.9元/小時。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准從2015年5月1日起執行。
同時,香港也將由2015年5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准,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將會由現時每小時30元(港元,下同)調高8.3%至每小時32.5元。
7、5月1日起,北京地鐵內乞討賣藝最高罰1000元
5月1日起,《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將正式實施,明確視力殘障者可攜帶導盲犬進站乘車。學法網微信號(xuefa5)法律人必備!而在地鐵乞討、賣藝、散發小廣告等行為將會受到罰款處罰。在北京地鐵乞討、賣藝,最高罰款1000元;散發小廣告最高罰款1萬元。
8、北京出租強制報廢8年改6年
5月1日起,北京市更新或新增的汽油出租汽車強制報廢年限將由現在的8年調整為6年,純電動出租汽車、無障礙出租汽車和重大活動保障用出租汽車則不在此次調整范圍內。
9、山東省房屋維修資金新規:1/3業主不反對即可動用
將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版《山東省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規定:反對票低於三分之一就可以動用維修資金;電梯故障停運、地下車庫雨水倒灌等緊急情況可以走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