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北極圈的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產品的商標證號寫在哪裡 2025-07-10 21:57:41
集齊鑽石卡怎麼分紅包 2025-07-10 21:48:27

北極圈的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5-07-10 14:25:18

① 北極都有什麼自然資源

北極自然資源:石油、煤、鐵等礦產資源,以及豐富的生物資源。

北極:是指北極附近北緯66°34′北極圈以內的地區。冬季,太陽始終在地平線以下,大海完全封凍結冰。夏季,氣溫上升到冰點以上,北冰洋的邊緣地帶融化,太陽連續幾個星期都掛在天空。北冰洋中有豐富的魚類和浮游生物,這為夏季在這里築巢的數百萬只海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海豹、鯨和其他海洋動物的食物。

② 雖然北極表面盡是冰雪,深處卻有豐富的金礦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北極地區雖然表面貧瘠,但是卻蘊含著尚未被利用和發現的豐富資源。

北極地區資源

1、自然資源: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漁業資源。盡管現階段開發油氣資源在技術上不可行,但全球變暖正在使北極地區冰面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消失,油氣開發今後可能會趨於可行。

2、旅遊資源:在北極點附近,每年近六個月是無晝的黑夜(10月至次年3月),這時高空有光彩奪目的極光出現,一般呈帶狀、弧狀、幕狀或放射狀,北緯70°附近常見。其餘半年是無夜的白晝。

3、生物資源:海洋生物相當豐富,以靠近陸地為最多,越深入北冰洋則越少。鄰近大西洋邊緣地區有范圍遼闊的漁區,遍布繁茂的藻類(綠藻、褐藻和紅藻)。海洋里有白熊、海象、海豹、鯨、鯡、鱈等。苔原中多皮毛貴重的雪兔、北極狐。此外還有馴鹿、極犬等。

北極地區的具體定義:

北極地區是一片浮冰覆蓋的海洋——北冰洋(占總面積的60%),其周圍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凍土區。總面積為2100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總面積的 1/25。

北極圈以內的陸地面積約為800萬平方千米。其陸地部分分屬於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瑞典和芬蘭八個環北極國家。

主要海域有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和白海。著名的北極磁在西經102°54′,北緯78°12′。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地理為亞、歐、北美三大地區所環抱,近於半封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極地區

③ 北極苦寒,卻有豐富的油氣資源,石油天然氣真是古生物變的

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被稱為「化石能源」,科學家說它們是遠古時期生物殘骸沉積形成的。說起石油,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沙特,因為在中東地區許多地方「往地上砸個坑就能冒出油來」。但是你知道嗎?在北極的一些地方,愛斯基摩人在營地旁邊隨便撿塊「黑土」就能生火取暖,因為那就是從地底滲出來的石油!有朋友問,地球的北極向來天寒地凍,許多地方寸草不生,不適合生物生存,為什麼在北極圈裡有許多油氣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北極國家似乎有抽不完的石油和天然氣?難道石油真的與古生物無關?

北極到底有多少石油和天然氣?沒有人知道准確的答案。這里太寒冷,人們只勘探了一小部分區域。地質學家們估計,北極未勘探儲量超過900億桶(約122億噸)常規石油、48萬億立方米常規天然氣和440億桶天然氣液體,分別佔全球未勘探油氣儲量的16%、30%和26%,這一筆巨大的財富就埋在北極厚厚的冰蓋之下!

這么多的石油和天然氣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它們真是古代生物變化而來?古代生物又是如何在北極酷寒條件下生存的呢?

在大約5500萬到4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我們的地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那時候亞洲與北美洲之間還有大陸相連,北冰洋在陸地與格陵蘭島的包圍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湖泊,並且這是一個溫暖的湖泊。

因為地球傾斜角度、繞太陽軌道進動、加上地殼板塊移動造成頻繁火山噴發排出大量二氧化碳(這是一種溫室氣體),始新世早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高達3500ppm,是今天的9倍。多種因素疊加,使當時的地球溫度比今天高許多,北極平均氣溫達到13 ;而在最熱的20萬年時間里,北冰洋的平均溫度高達23 ,與今天我國南海差不多!

在如此高的氣溫之下,地球上沒有一處地方會被冰川覆蓋,北極更是草肥水美,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格陵蘭島到阿拉斯加,從北歐到今天俄羅斯的北部再到加拿大的北部,到處都是密集的棕櫚樹林,地面是繁茂的蕨類植物、雜草和苔蘚,水面則被厚厚的滿江紅覆蓋。

滿江紅在今天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很常見,它的英文名叫Azolla,是一種水生蕨類植物。由於葉子在秋天會變成紫紅色,因此被稱為滿江紅。

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滿江紅繁殖速度極快,它的生物量每3到10天就能翻番,直到覆蓋所有水面,葉片層層疊疊,連蚊子都沒辦法找到空隙產卵,因此滿江紅又有「蚊子蕨」之稱。

滿江紅佔領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間,但它並非一無是處。滿江紅的大量繁殖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它葉片里邊共生了一種古老藍藻,這種藍藻細菌能吸收空氣中的氮,將它轉化成氨供滿江紅生長所需。這種遍布北冰洋水面的水藻每公頃能吸收15噸碳和2.5噸氮,同時釋放出氧氣,而當它們死亡時下沉,就把碳和氮以有機物的形式帶入到水底。

北冰洋的四周有許多江河將淡水和泥沙補充到海里,海面是溫暖的淡水,海水的下層則是冰冷缺氧的鹹水,微生物極少,沉入水底的滿江紅殘骸不會被分解,年復一年,海底堆積的滿江紅越來越多。

經過幾千萬年的累積,北冰洋海底的動植物殘骸達到數百米甚至上千米厚,這些殘骸被泥沙掩埋覆蓋,有機物在沉積岩層巨大壓力下分解、升溫,慢慢變成了石油和天然氣。

實際上在更早的白堊紀和侏羅紀時期,地球也經歷過非常溫暖的時期,北極地區在此期間同樣是動植物繁盛,海洋和海盆的淺水區域有大量浮游生物繁衍、死亡並沉入水底形成油氣埋藏。

隨著億萬年間地殼不斷運動,歐亞大陸與北美洲分開,部分地殼隆起變成陸地,油氣順著岩層的縫隙向上擠出形成易開採的油氣層,但有更多石油和天然氣深埋水底。俄羅斯擁有北冰洋沿岸最漫長的海岸線,自然也有了數不盡的油氣資源,只是因氣候寒冷、勘探不易,許多油氣田依然不為人所知。

北極地區勘探和開採油氣的成本是其它地區的兩倍以上,當國際油價處於低位時,相關國家在北極開採的積極性不高,而一旦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在這里的生產活動就會活躍起來。由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深層油氣的開采意味著全球碳排放增加、氣溫升高又會導致北極地區凍土加速融化,更多被困在淺表土層的甲烷被釋放出來,更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始終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對難題。

#俄方警告:禁俄石油將引災難性後果#

#美媒:拜登決定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