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優勢資源在哪裡找到
擴展閱讀
一個種質資源庫怎麼研究 2025-07-11 00:25:07
鑽石9000買的能賣多少 2025-07-10 23:59:19

優勢資源在哪裡找到

發布時間: 2025-07-10 15:30:47

㈠ 香格里拉優勢資源

香格里拉,坐落在三江褶皺斷裂帶上,富含礦產資源,擁有25種礦種,包括金、銀、銅、鐵等。金礦主要分布在甭哥和格咱普朗等地,如甭哥金礦估計儲量1313公斤,砂金則分布在布奶和天生橋,品位1-15粒/30公斤。銅資源類型多樣,如雪雞坪和格咱高赤平等地區。鎢和鈹集中在楚波斷裂東側,麻花坪礦區規模可觀。鉛鋅銀分布廣泛,如格咱亞雜和金江三家村,品位不一,儲量預估豐厚。


地質層中含有豐富的金屬元素,如鉛脈4條,品位1.61%-3.10%鉛和0.86%-2.20%鋅,鐵礦和鈦鐵礦化點也有所發現。此外,大理石資源和植物資源豐富,如岩美枝、白岩子等大理石礦點,以及92種食用葯用真菌和3582種維管束植物。植物種類繁多,如紫葳科滇楸,經濟價值高,用材樹種如雲杉、紅杉,葯用植物和花卉豐富。


香格里拉河流眾多,屬金沙江水系,如金沙江、東旺河等,水能資源豐富。金沙江全長375公里,流量充沛。東旺河發源於稻城,流域面積廣闊,流量適中。尼汝河和浪都河等支流各有特色,蘊含可觀的水能潛力。此外,香格里拉擁有298個高山湖泊,如納帕海、碧塔海等,分布於不同海拔,地貌多樣,有三層剝蝕面、河谷多級谷肩、冰川地貌和湖成地貌,岩溶地貌廣泛,氣候從亞熱帶至高山亞寒帶,變化顯著。


(1)優勢資源在哪裡找到擴展閱讀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區交匯處。雲南省西北部,鄰接四川省。總面積11613平方千米。總人口15.41萬人(2006年),「迪慶」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世人尋覓已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㈡ 尤溪縣資源優勢

尤溪縣的資源稟賦豐富多樣,展現出顯著的發展潛力。首先,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達到31種,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輝綠岩、石英石等22種已進入開發利用階段。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鉛鋅礦,儲量高達2000萬噸,是華東地區輝綠岩地帶的佼佼者,為當地經濟提供了堅實的礦產基礎。


水力資源同樣不可小覷,尤溪縣作為全國首批初級農村電氣化縣和全省農村初級水利化縣,年平均降水量達到55.5億立方米。境內四條水系皆源於閩江,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蘊含著巨大的水力發電潛力。據統計,可開發的水力裝機容量達到81.67萬千瓦,為能源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生態資源方面,尤溪縣是全國南方集體林區改革的重點縣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試點縣。全縣有248466.67公頃的林地,森林覆蓋率高達72.6%,豐富的森林資源為當地生態建設提供了綠色屏障。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646萬立方米,毛竹立竹量更是高達5526萬株,每年可採伐30萬立方米商品材和500萬根商品竹,顯示出良好的林業經濟效益。


(2)優勢資源在哪裡找到擴展閱讀

尤溪縣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三明市東部,地處閩中、戴雲山脈以北,毗鄰閩清、永泰、沙縣、大田、南平、德化,素有「閩中明珠」之稱。全境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全縣區位優勢明顯,資源豐富、交通便利。近年來,通過確立"建設型興工業縣、打造朱子文化城」的發展定位,實施項目帶動追趕戰略,全縣上下形成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工業開發建設成效顯著,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

㈢ 優勢礦產資源

泰國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西部盛產與花崗岩和熱液活動有關的礦產(圖5.4),局部見有層狀鉛鋅礦床。這種成礦環境延伸到馬來半島南部,但那裡的砂錫礦(陸上和海上)、重砂礦物和硅砂礦床的分布更為廣泛。北部平原地區和中部地區產有為數眾多的古近紀煤礦和粘土礦床,其次產出石油,而更年輕的沉積物則是建築用砂和粘土的來源。再向東,與平原毗鄰的山鏈以及東北部高原由部分火山岩和淺成侵入體組成,局部含金。其他部分是產有石灰石和大理石、頁岩和石膏的古生代沉積岩。

圖5.4 泰國地質礦產簡圖

泰國東礦帶地質情況頗為不同。寬闊的東北部高原廣布有岩鹽和鉀鹽,二者均具有商業開采價值,在泰國東北部產出有一些賤金屬、寶石和硅砂礦床。近年的勘查顯示,金礦亦具有較大資源潛力。

5.2.2.1 金屬礦產

在金屬礦產中,通常形成塊狀硫化物鉛、鋅、銅及相關礦產的金屬礦床,斑岩銅礦以及淺成熱液火山岩金礦床亦是近年來發現的重要礦化類型。自從對石英脈中的原生金礦進行調查以來,已發現了許多金礦點,其中有些礦點含高品位礦石。因此,金是可供泰國在不久的將來開發的另外一種有潛力的礦產。

(1)貴金屬(金):現有證據表明,泰國至少有三個重要的金礦化潛力區帶,其中的兩個與二疊紀—三疊紀火山活動密切相關。火山岩主要是流紋岩、安山岩、凝灰岩和集塊岩,含眾多有酸性—中性成分的小型斑岩和次火山岩侵入體。與火山岩有關的礦化以與斑岩相關者為主,礦床類型取決於所侵入的容礦岩石和剝蝕水平。容礦地層中大量的石灰岩,特別是二疊紀的石灰岩,導致了眾多矽卡岩型礦床的形成。第三個區帶與侵入到志留紀—泥盆紀變質沉積岩地層中的酸性侵入岩密切相關。這類金礦化與含錫花崗岩帶密切相關,並形成了熱液脈型、變質熱液脈型和熱液角礫岩型礦床。這些礦床常常受斷裂和剪切帶等構造控制。

在已圈定的三個含金高潛力區帶當中,第一個帶呈弧形,沿呵叻高原西部邊緣分布。該帶的礦化類型有矽卡岩型和熱液脈型兩種。矽卡岩型礦化與石英二長岩至閃長岩成分的次火山和斑岩密切相關,自然金和銀金礦呈浸染狀產於矽卡岩的裂隙和孔隙內,或見於石英脈和網脈之中。伴生礦物因地而異,金常與銅、鉛、鋅和砷密切相關,硫化物含量高。賤金屬和硫化物富集程度沿此帶向南呈降低趨勢,但矽卡岩和接觸交代礦化仍很發育。據泰國礦產資源局對這些礦化的試金分析,基岩樣品中金含量0.8~16.0g/t,最高達90g/t。熱液脈型礦床硫化物含量通常很低,金含量0.6~43.0g/t。由該帶的原生礦床派生的次生金已被當地居民開采,對其品位尚未進行評價,但有些地段金具有很高品位。

第二個帶位於泰國北部,已知礦點沿北東向的晚二疊世—早三疊世火山岩展布。該區的主要斷裂構造仍在活動,形成一個北北西向的走滑斷裂帶,其他斷裂呈北西—南東和北東—南西向分布,這種條件使這套層序中裂隙高度發育,有利於含金礦液的定位。該帶中有一些較著名的金礦床,其中,會甘溫(Huai Kam On)金礦床的含金品位0.03~76.0g/t,最高達600g/t。含金石英礦脈產於火山岩地層中。門坤甘(Mon Khum Kam)金礦位於會甘溫礦床的北西方向,礦化受斷裂控制,具硅化和綠泥石化蝕變,金品位0.03~6.6g/t。其他礦床顯示出幾乎一致的礦化類型,其品位尚未確定,但可以預測其具有較高含金潛力。

第三個帶緊靠泰國的西部邊界。花崗岩侵位於志留紀—泥盆紀沉積地層中,該帶的礦化類型尚不清楚,但有跡象表明礦化與含錫花崗岩帶具有明顯關系。

(2)有色金屬:

銅:斑岩銅礦床位於黎府的普通達埃(Phu Thong Daen)和普辛勒菲(Phu Hin Lek Fai)兩地,其發現顯示出泰國具有較高的銅資源潛力。鑽探提高了礦床研究的詳細程度。在普辛勒費地區的地表發現了磁鐵礦和鐵帽,在探槽所揭露的蝕變閃長斑岩中可以追蹤到孔雀石礦化現象。礦床概略儲量為1500×104t,含銅約1%,遠景儲量約5000×104t。同期,對普通登地區也進行了詳細調查,包括地質填圖、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調查、坑探、槽探和鑽探。在地表見有鐵帽、蝕變凝灰岩和砂岩出露。鑽孔岩心顯示,大量硫化物礦物,主要是黃鐵礦和一些黃銅礦呈浸染狀出現於凝灰岩和斑岩中。普通登銅礦床的證實和概略儲量估計為100×104t,遠景儲量約為1200×104t,含銅約1%。位於湄公河附近的廊開府的安特普隆(Anther Phu Lon)銅礦床具有較高的銅、金資源潛力。具孔雀石染色的鐵帽露頭在地表清晰可見,還可見一些古老的銅礦采坑。該區亦進行了與上述地區類似的詳細勘查。據估計銅礦石,儲量約為1850×104t,含銅品位大於1%,伴生的金、銀品位分別為Au 0.8~1.2g/t,Ag 4~5g/t。

鉛鋅:鉛鋅礦床零星散布於泰國西部以及東北部的黎府,已識別出有石英—硫化物脈型、層控型和矽卡岩型三類礦床,但是有經濟潛力的主要礦床是產於奧陶紀碳酸鹽岩中的層控型鉛鋅礦床,在侏羅紀碳酸鹽岩中只發現少數礦床。常見成礦元素組合有鉛、鋅、銅、銀和Ba。泰國主要的鉛鋅礦床在北部有夜豐頌府邁薩良(Mae Sariang)地區的湄霍(Mae Ho)礦床、清邁府湄東(Mae Toeng)地區的班孟吉(Ban Muang Gid)礦床、帕府隆縣地區的博善格勞(Bo Sam Kleaw)礦床,在南部有拉府班南沙達(Bannang Sata)地區著名的坦達盧(Tham Talu)礦床,在西部有北碧府通帕蓬(Thong Pha Phum)地區中奧陶世石灰岩中約100km長的北北西—南南東向層控型鉛鋅礦化帶。礦帶原生礦物以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硫化物為主,次生礦物有白鉛礦、菱鋅礦等。在其中一個礦山中,3~5m寬的礦帶可追蹤650m,而且鑽孔資料顯示,礦帶垂向延深約200m。

錫:泰國的錫儲量約94×104t。1998年泰國錫生產礦山有30個。泰國錫礦的成因與花崗岩類岩石密切相關,錫礦床通常以高溫熱液礦脈產於花崗岩或其圍岩內。典型原生礦床類型有花崗岩類岩石中的浸染型、接觸交代型、熱液脈型、石英—長石—磷灰石脈型和偉晶岩脈型。次生礦床由原生礦床風化和受侵蝕演變而來,有殘積礦、崩積礦和砂礦幾種類型。泰國重要的錫礦床主要位於泰國南部地區,中部、北部和東部也有發現。

鎢:以黑鎢礦為主的鎢一直是從許多錫礦山回收的,既來自砂錫礦也來自脈型錫礦。鎢鐵礦礦床發現於那空是貪瑪叻府的考順(Khao Soon)地區和帕府的堆溫(Doi Ngom)地區,礦床產於角礫狀硅化泥岩中,附近出露火成岩。白鎢礦發現於清萊府的堆莫(Doi Mok)地區,礦床產於由黑雲母花崗岩與石灰岩—頁岩接觸交代作用而產生的矽卡岩中。

銻:泰國的銻礦床為脈型,沿沉積岩和花崗岩類岩石中的剪切和角礫化斷裂帶產出。礦脈形狀不規則,有時呈囊狀。輝銻礦和黃銻礦為常見礦石礦物。銻礦床主要位於泰國北部,如南邦府、帕府、清邁府和南奔府等。

(3)黑色金屬(鐵):泰國的鐵礦床已勘查多年,但用大規模鑽探進行了詳細調查的只有黎府地區的少數礦床,如普揚(Phu Yang)、普昂(Phu Ang)、普勒(Phu Lek)和普夏(Phu Hia)等礦床。這些都是接觸交代型礦床,鐵以赤鐵礦和磁鐵礦形式產出,礦床內以及附近地段和鑽孔中見有侵入岩。四個礦床的儲量約2720×104t,含鐵52%。北碧以北55km的考溫格龍(Khao Uem Kruem)礦床首次勘查於1961年,根據5年後的詳細鑽探數據估計,儲量為480×104t,含鐵40%。另一個鐵礦床是華富里府的考塔圭(Khao Thab Kwai)鐵礦床,是該區最老的鐵礦山,儲量約760×104t,估計含鐵44.4%。

5.2.2.2 化學工業礦物(原料)

隨著泰國國內經濟建設對礦產品需求的增長,許多工業礦物的開采活動相應增加,如鹽類礦物石膏和鹽(岩)等。過去10年期間,這些礦物的產量高速增長。自1990年以來,它們成為泰國礦業生產總值的主要貢獻者。由於亞太地區(含泰國)社會經濟的變化,礦業生產的未來可能仍將依賴於工業礦物。

(1)石膏:泰國的石膏礦石儲量巨大,迄今為止,已在黎府、披集府、那空沙旺府、素叻他尼府、那空是貪瑪叻府發現了石膏,然而只有前四個產地在開采。披集府和那空沙旺府的礦床儲量估計為9900×104t,素叻他尼府和那空是貪瑪叻府的礦床估計儲量為7000×104t。泰國東北部黎府的班旺沙蓬縣所產石膏的可能儲量約3500×104t。所有石膏礦床位均於平原區或稍有起伏的地區,偶見露頭。礦體常位於半固結—未固結的沉積物下,厚4~15m。石膏質量一般較優,平均品位大於96%。

(2)鹽(岩):泰國塊狀鹽(岩)礦床產於其北東部呵叻高原的白堊紀地層中,呵叻高原為一中新生代厚層紅色碎屑岩建造,中部為普潘隆起所隔,分割成南部的呵叻盆地和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鉀鹽層賦存於上白堊統—古近系馬哈沙拉勘建造中,分布面積24900km2。沙空那空和呵叻兩個蒸發鹽盆地發現於1973年,60000多米的鑽孔揭示出馬哈沙拉勘建造包括三個蒸發鹽地層,即上部、中部和下部鹽層;最下部地層厚130m,含光鹵石、商業性含鉀岩鹽和普通岩鹽,其上的兩個地層均為普通岩鹽,估計儲量為2400×108t光鹵石,70×108t鉀鹽和18×1012t岩鹽。

呵叻盆地面積為17000km2,其中鉀鹽層分布面積15100km2,鉀鹽層平均厚度23.29m,K2O平均品位8.64%,埋深132~532m。盆地有那隆、孔敬、暖頌及南丘克礦田。沙空那空盆地面積33000km2,其中鉀鹽層分布面積9800km2,鉀鹽層平均厚度43.21m,K2O平均品位9.91%,埋深90~465m。盆地有烏隆、廊開、哇倫等鉀鹽礦田。泰國呵叻高原大部分含鉀礦物是光鹵石,鉀鹽僅分布在幾個大礦田中。

㈣ 怎樣知道自優勢優點特長資源

首先要對自己了解,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的知識,特長,生活環境等等各方面都要心中有底,土話就是說,自己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一定要心中有數。不要去做自己一點也不會做的事。

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命運就會對他特別的優待,不斷地去嘗試自己做什麼最拿手,就算失敗了也不低頭,不怨聲怨氣,這里失敗,換個方式,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的優勢,取得成功。

你也可以認真的聽取別人的意見,旁觀者清,你自己完全不知道你能做什麼,你的優勢在哪,你可以讓你身邊的人,當然最好是你的朋友和身邊的親人,只有朋友和親人了解你有時比你自己還要多。

多多聽取朋友和親人的意見,發現自己的優勢並好好利用它,你就成功了。自信,你自己對自己都沒有信心,還能讓別人認可你嗎。一定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行,在你確定下來做這樣事時,自己對自己說我一定行,我一定會把這件事做得完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