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布魯馬迪紐市什麼資源最豐富
擴展閱讀
如何做個公司人力資源 2025-07-27 04:56:18
食用石油有什麼用 2025-07-27 04:42:10
美容工具單品怎麼填 2025-07-27 04:40:11

布魯馬迪紐市什麼資源最豐富

發布時間: 2022-09-02 22:01:42

① 2019年有什麼大災難呢

盤點2019年世界發生的災難,無論是國家還是組織或個人,希望都能牢記歷史,及時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1月25日,全球最大鐵礦石開采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在巴西南部布魯馬迪紐市的一座礦壩潰壩。瞬間,紅色的廢料泥漿像河流一般傾瀉下來,吞沒了大量的居民區,有超過250人死亡,數十人失蹤。據悉,淡水河谷公司在潰壩前就已經發現尾礦異常,但並沒有報告給礦業局。

3月10日,波音737 MAX 8型客機失事,機上157人無人生還。調查得知,雇員沒弄明白技術上的問題,工程師和飛行員忽視安全隱患,美國聯邦航空局將商用飛機認證的部分監管職責「外包」給波音。監管機構明知737 MAX 8機型發生事故的風險高,卻沒下達停飛指令,視旅客生命如草芥。

3月15日,紐西蘭發生一起迄今傷亡最慘重的恐怖襲擊。一名襲擊者攜帶5件武器,在南島克賴斯特徹奇市的兩座清真寺作案,造成5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死傷者大多是移民或難民。據悉,襲擊嫌疑人有種族傾向。

4月21日,斯里蘭卡也遭炸彈襲擊,致25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傷。恐襲不分國界,大部分受害者是平民。

4月15日下午,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約800年歷史的哥特式建築燒到僅有主體倖存。而在10月31日凌晨,日本那霸市的一場大火,幾乎將又一個世界文化遺產琉球王國都城遺址首里城燒成灰燼。

6月24日,墨美邊界河岸一對父女遺體被發現,這位父親帶著2歲女兒希望通過偷渡方式入境美國。

10月23日,英國警方在一冷藏運輸車里發現39具遺體,死者均為越南偷渡者。英美等國家的移民政策變化,讓偷渡事件愈發頻繁,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11月12日,義大利威尼斯遭遇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災。而背後的原因是全球變暖導致地中海海平面上升,可以說威尼斯遭遇的洪災是氣候變化的警告。

② 世界上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誰

那要看什麼資源了。

石油

一、中東波斯灣沿岸

中東海灣地區地處歐、亞、非三洲的樞紐位置,原油資源非常豐富,被譽為「世界油庫」。據美國《油氣雜志》2006年最新的數據顯示,世界原油探明儲量為1804.9億噸。其中,中東地區的原油探明儲量為1012.7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在世界原油儲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東國家佔了五位,依次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聯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的儲量為355.9億噸,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為186.7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儲量為24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美國原油探明儲量為29.8億噸,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沿岸和加利福尼亞灣沿岸,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最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產區。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產油國,但因消耗量過大,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儲量為16.9億噸,是西半球第三大傳統原油戰略儲備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三、歐洲及歐亞大陸

歐洲及歐亞大陸原油探明儲量為157.1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8%。其中,俄羅斯原油探明儲量為 82.2億噸,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產油國,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4.7億噸。中亞的哈薩克也是該地區原油儲量較為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儲量為41.1億噸。挪威、英國、丹麥是西歐已探明原油儲量最豐富的三個國家,分別為10.7億噸、5.3億噸和1.7億噸,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產油國。

四、非洲

非洲是近幾年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地區,被譽為「第二個海灣地區」。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總儲量為156.2億噸,主要分布於西非幾內亞灣地區和北非地區。專家預測,到2010年,非洲國家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 20%。

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蘇丹排名非洲原油儲量前五位。奈及利亞是非洲地區第一大產油國。目前,奈及利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和埃及等5個國家的石油產量占非洲總產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委內瑞拉、巴西和厄瓜多是該地區原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2006年,委內瑞拉原油探明儲量為109.6億噸,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儲量為 16.1億噸,僅次於委內瑞拉。巴西東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資源,是巴西原油儲量最主要的構成部分。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產油國,境內石油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孫盆地,另外,在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和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亞太地區

亞太地區原油探明儲量約為45.7億噸,也是目前世界石油產量增長較快的地區之一。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原油探明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分別為21.9億噸、7.7億噸、5.8億噸和4.1億噸。中國和印度雖原油儲量豐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進口。

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東南亞國家已經成為世界新興的石油生產國。印尼和馬來西亞是該地區最重要的產油國,越南也於2006年取代汶萊成為東南亞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馬來西亞近海的馬來盆地、沙撈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區。

我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在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7.2億噸,佔全國的81.13%;天然氣資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陸架、柴達木、松遼、鶯歌海、瓊東南和渤海灣九大盆地,其可采資源量18.4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83.64%。

有色金屬

鋁:澳大利亞、幾內亞、巴西、牙買加、印度。

銅:智利、美國、俄羅斯、波蘭、哈薩克。

鉛: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中國、秘魯。

鋅: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秘魯、中國。

鎳:古巴、俄羅斯、加拿大、新喀里多尼亞。

鈦:巴西、南非、印度、挪威、中國(含金紅石和鈦鐵礦兩種資源計)。

鎂:中國、俄羅斯、朝鮮、土耳其、巴西。

錫:中國、巴西、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

銻:中國、玻利維亞、俄羅斯、南非、墨西哥。

汞:西班牙、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墨西哥、土耳其。

鎢: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韓國。

錸:智利、美國、俄羅斯、哈薩克、亞美尼亞。

硒:智利、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

鉍:中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日本。

金:南非、烏茲別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

銀:前蘇聯、加拿大、墨西哥、美國、秘魯。

鉑族:南非、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鈷:扎伊爾、古巴、尚比亞、新喀里多尼亞等。

鋯:南非、澳大利亞、前蘇聯、印度、美國。

鈮:巴西、加拿大、奈及利亞、扎伊爾。

鉭:中國、泰國、澳大利亞、奈及利亞、加拿大。

銦:加拿大、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

鉬:美國、智利、中國、加拿大、俄羅斯。

稀土:中國、前蘇聯、美國、澳大利亞、印度。

釩:俄羅斯、南非、中國、美國、澳大利亞。

硼:美國、土耳其、前蘇聯、中國、智利。

鋰:中國、智利、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

銫:加拿大、辛巴威、納米比亞。

水資源

從各大洲水資源的分布來看,年徑流量亞洲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從人均徑流量的角度看,全世界河流徑流總量按人平均,每人約合 10 000立方米。在各大洲中,大洋洲人均徑流量最多,其次為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

森林資源

目前世界森林面積約28億公頃,復蓋率22%,主要分布見圖所示: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5°—10°的地區,在大陸東岸因受暖流影響,其分布可延伸至15°—25°,南美洲亞馬孫流域是世界上最廣闊的熱帶雨林區;非洲剛果盆地、幾內亞灣、馬達加斯加島亦有分布;亞洲馬來群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島南部、印度半島西南南部、斯里蘭卡等地亦有分布。熱帶雨林在高溫多雨條件下,林層眾多,終年常綠,森林資源豐富。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地區的大陸東岸,東部地區,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地區;日本和朝鮮南部;美國的佛羅達半島;墨西哥北濁和巴西東南、澳大利亞東南部也有分布。

溫帶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和日本北部、蘇聯薩哈林島等地;西歐和中歐受海洋性氣候影響的暖濕地區;北美洲五大湖以南密西西比河流域向東至大西洋沿岸,闊葉林有顯的季相更替。夏季濕暖,冬季能耐低溫,夏季溫涼濕潤。

根據《2005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積39.52億公頃,占陸地面積(不含內陸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積0.62公頃,單位面積蓄積110立方米/公頃。從世界各國情況看,森林資源呈現如下特徵:

世界各國森林面積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羅斯(20.5%)、巴西(12.1%)、加拿大(7.8%)、美國(7.7%)、中國(5.0%)、澳大利亞(4.1%)、剛果民主共和國(3.4%)、印度尼西亞(2.2%)、秘魯(1.7%)和印度(1.7%)等10個國家,其中前5個國家森林面積佔全球的50%以上。

生物資源和水資源及森林資源有很大關系,在這就不贅述了。

海洋資源

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總面積17868萬km2,平均深度3957m?,最大深度11034m,體積70710萬km3。?

太平洋中有許多海洋生物,目前已知浮游植物380餘種,主要為硅藻、甲藻、金藻、藍藻等;底棲植物由各種大型藻類和顯花植物組成。太平洋的海洋動物包括浮游動物、游泳動物、底棲動物等,總的數量未見報道。太平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具有開發利用價值,成為水產資源最豐富的洋。太平洋的漁獲量每年在3500-4000萬t之間,佔世界海洋漁獲總量的一半左右。主要漁場在西太平洋漁區,即千島群島至日本海一帶,中國的舟山漁場,秘魯漁場,美國-加拿大西北沿海海域,年魚產量近2000萬t。?

太平洋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主要集中在大陸架石油和天然氣、濱海砂礦、深海盆多金屬結核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產油區包括加利福尼亞沿海、庫克灣、日本西部陸架、東南亞陸架、澳大利亞沿海、南美洲西海岸,以及中國沿海大陸架。濱海砂礦的分布范圍是:金,鉑砂主要分布太平洋東海岸的俄勒岡至加利福尼亞沿岸,以及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沿岸;錫礦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沿海,其中主要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沿海;印度和澳大利亞沿海是鑽石、金紅石、鈦鐵礦最豐富的海區;中國沿海共有十餘條砂礦帶,有金剛石、金、鋯石、金紅石等多種砂礦資源。另外,日本、中國和智利大陸架上都有海底煤田。在深海盆區有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主要集中在夏威夷東南的廣大區域。總儲量估計有17000億t,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2、大西洋。大西洋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洋,面積約9165.5萬km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自北至南約1.6萬km,東西最短距離2400多km。?

大西洋的生物分布特徵是:底棲植物一般分布在水深淺於100m的近岸區,其面積約占洋底總面積的2%;浮游植物共有240多種,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地區;動物主要分布在中緯度區、近極地區和近岸區,哺乳動物有鯨和鰭腳目動物,魚類主要以鯡、鱈、鱸、鰈科為主。大西洋的生物資源開發很早,漁獲量曾佔世界各大洋的首位,本世紀60年代以後退居次於太平洋的第二位,每年的漁獲量2500萬t左右。大西洋的單位漁獲量平均約830kg/km2,陸架區約1200kg/km2。在大西洋中,漁獲量最高的區域是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海域。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陸架區,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和安哥拉沿海是重要漁場。?

大西洋的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硫、重砂礦和多金屬結核。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底石油、天然氣分布區。委內瑞拉沿加勒比海伸入內地的馬拉開波灣。已探明石油儲量48億t;美國所屬的墨西哥灣石油儲量約20億t;北海已探明石油儲量40多億t;奈及利亞沿海石油可采儲量超過26億t。英國、加拿大、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都發現了煤礦,其中,英國東北部海底煤炭儲量不少於5.5億t,大西洋沿岸許多國家沿海發現了重砂礦,包括獨居石、鈦鐵礦、鋯石等。西南非洲南起開普頓、北至沃爾維斯灣的海底砂層,是世界著名的金剛石產地。大西洋的多金屬結核總儲量估計約10000億t,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

3、印度洋。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南極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間,總面積約為7617.4萬km2。?

印度洋也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浮游植物主要密集於上升流顯著的阿拉伯半島沿岸和非洲沿岸。浮游動物主要密集於阿拉伯西北部,主要是索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沿岸。底棲生物以阿拉伯海北部沿岸為最多,由北向南逐步減少。印度洋的魚類有3000-4000種,目前的漁獲量約400萬t,主要是鯷魚、鮐魚和蝦類,還有沙丁魚、鯊魚、金槍魚。?

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沿海等印度洋海域均發現了油氣資源。波斯灣海底石油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萬億m3。印度洋也有多金屬結核資源,但資源量低於太平洋和大西洋。?

4、北冰洋。北冰洋是世界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總面積約1478.8萬km2。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有常年不化的冰蓋。?

由於北冰洋處於高寒地帶,動植物種類都比較少。浮游植物的生產力比其他洋區要少10%,主要包括浮冰上的小型植物,表層水中的微藻類,淺海區的巨藻和海草等。魚類主要有北極鮭魚、鱈魚、鰈魚、毛鱗魚,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北冰洋的許多哺乳動物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如海豹、海象、鯨和海豚,以及北極熊等。?

北冰洋的廣闊大陸架區有利於碳氫化合物礦床的形成,目前已發現了兩個海區具有油、氣遠景,一是拉普捷夫海,二是加拿大群島海域,北冰洋海底也有錳結核、錫石及硬石膏礦床。?

③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4

1.區域地質成礦條件分析

巴西地處南美地台之內,覆蓋南美地台大部分。南美地台是由古老的地盾和古生代台向斜共同組成。因此巴西的地質格局可概括為「三盾三盆」。

三盾指的是從北向南分布的三個古老的地質區,即最西北的蓋亞那地盾,中部的中巴西地盾和東部的大西洋地盾,在這些地盾上分布有古老的陸核區和元古造山帶。陸核主要由結晶的高級變質岩,如片麻岩、麻粒岩和紫蘇花崗岩等組成,它們分布於①蓋亞那地盾上的里約布朗庫地區(Rio Branco),②中巴西地盾上的塔帕若斯(Tapajos)地區,大約在17億年以前均已固化。③大西洋地盾上的聖弗蘭西斯科(Sao Fransisco)地區。④托坎廷斯造山帶(Tocantins),⑤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爾馬造山帶(Borborma),⑥曼蒂凱拉造山帶(Mantigueira)。這些造山帶在元古代產生了持續的沉降活動,到寒武-奧陶紀期間隆起為山系並固化,產有現已變質了的磨拉石堆積、火山-深成作用產物和偉晶岩建造。陸核和元古代造山帶共同組成了地盾,其上分布有大量的鐵、錳、金、銅、鉛、鋅等礦產。

三盆指的是在三個地盾之間發育的三個沉積盆地,其性質都屬於古生代向斜,它們是亞馬孫台向斜(Amagona),帕納伊巴台向斜(Parnaiba)和巴拉那台向斜(Parana)稱為亞馬孫盆地,帕納伊巴盆地,巴拉那盆地,在沉積盆地中分布有煤,天然氣,鉀鹽等沉積礦產。

(1)中巴西地盾

亞馬孫河以南巴西領土的西部所處的中巴西地盾由太古界至震旦系變質岩組成。所見中元古代蓋層是亞馬孫克拉通的一部分,著名的巴西卡臘賈斯錳鐵礦就賦存在瓜波雷原始陸核周圍的格拉奧帕拉群(太古界)火山岩系內,該礦床錳、鐵資源量分別佔中、南美洲各自資源量的18.7%和17.5%。

克拉通區除鐵、錳礦外,顯示出良好的錫礦化,早元古代阿拉薩群條帶片麻岩富含浸染狀和蝕變岩型錫礦(巴西米納庫、芒特阿萊格里和諾瓦羅馬),里奧弗雷斯科群磨拉式建造含古砂錫礦,前震旦紀活化(>16億年)及巴西期侵入花崗岩類更盛產錫礦(巴西朗多尼亞等)。

地盾西南緣及其鄰區內發育一套晚前寒武紀含分散漂礫的碧玉碎屑岩,富含鐵錳層,這大概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沉積鐵錳礦(玻利維亞木通-巴西烏魯空),其鐵錳資源量分別為520億和1億噸,約佔中、南美洲各自資源量的50.7%和22%。

(2)大西洋地盾

位於巴西東部的大西洋地盾,由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和曼蒂圭伊拉及博波雷馬兩個巴西期褶皺帶組成。

在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最古老的熱基那和巴薩奧雜岩(>28億年)分別組成熱基納和貝洛奧里芷特兩個原始陸核。兩者周圍均有太古代緣片岩帶發育。前者產銅(卡拉伊巴)、層狀鉻鐵礦(坎波弗莫索和安多林哈)和鎳、鑽、滑石等;後者產錳(拉菲特)和金(莫羅維爾霍)。產於上述花崗質岩-綠岩地體周圍的雅卡比納群和米納斯超群是早元古代冒地槽產物。它們和太古代雜岩一起構成地台的下構造層。雅卡比納群產菱鎂礦和滑石(塞拉達斯瓜斯及聖塞),以及金(鈾)等;米納斯超群則以產鐵錳著稱(巴西鐵四角和伊塔比拉),其中蘊藏的鐵礦儲量佔中、南美洲的29.2%。聖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地處巴西期褶皺帶間,顯示出構造岩漿活化特點,並伴生鉛鋅礦(博圭拉等)。該克拉通的活化性尚表現在蓋層沉積上,區內既有迪亞曼提高原那樣的中元古代含金剛石的典型地台蓋層,也有準地台型沉積(埃斯賓亞蘇群)。在克拉通邊緣見晚前寒武紀泥質-同礫沉積(馬卡烏巴斯群)和冰積礫岩(拉夫拉斯層),以及始寒武紀潮汐相陸源碳酸鹽沉積。聖弗朗西斯科河沿岸的碳酸岩含層控鉛鋅礦,遠景可觀。

曼蒂圭伊拉褶皺帶位於巴西東南部,由三個中央地塊和四條巴西期褶皺組成。博波雷馬褶皺帶位於巴西東北,由五個中央地塊和八個巴西期褶皺組成。上述兩帶的中央地塊分別由太古代博爾巴森納群/曼蒂圭伊拉建造和開科群,以及早元古代帕拉伊巴等群和塞里多群組成;它們都是受巴西運動影響的地台基底的下構造層。基底的上構造層在曼蒂圭伊拉帶為卡烏巴斯群(中元古界)、安德列蘭迪亞群(上元古界中下段)和阿孫奇群/聖克羅群(上元古界上段);在博波雷馬帶則是米阿組和巴扎巴利斯組。在褶皺帶及其邊緣的小盆地內堆積了始寒武紀拉夫拉斯群冰積礫岩、巴姆布伊陸源碳酸鹽建造和少許古生代沉積層,標志地槽的回返。

(3)亞馬孫台向斜

位於巴西亞馬孫河流域的亞馬孫台向斜,基底為跨亞馬孫構造層,蓋層由震旦系至中-新生界紅層組成。區內主要礦產為1950年發現的第三紀優質鋁土礦和阿爾塔亞馬孫褐煤田。此外,還有有關發現油氣及其遠景的報導。

(4)帕奈巴台向斜

位於巴西帕奈巴河盆地內的帕奈巴台向斜,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沉積。研究程度較低,區內只發現古代煤和少量鈾礦化。

(5)巴拉那台向斜

位於巴拉那河流的巴拉那台向斜大部分分布在巴西境內,區內中生代暗色雜岩蓋和中、晚古生代、晚三迭世及早侏羅世沉積岩廣布。比暗色雜岩年輕的陸相沉積岩亦有分布。主要礦產為古生代煤,有的煤層含放射性元素;此外,台向斜北部巴拉那河支流源頭區金剛石砂礦廣布,侏羅系礫岩普遍含金剛石。

2.資源開發條件分析

巴西的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主要擁有豐富的鋁土礦、鐵、錳、黃金、寶石、高嶺土、鈮、鉭和錫礦床。鎳、鉻、鈦、鉛、鈹、錫、鎢、銅以及鈾、釷、石油、天然氣、煤和金剛石也很豐富。

表111999年巴西主要礦產儲量與儲量基礎

資料來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0

(1)鐵礦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鐵礦儲量超過110億噸,儲量基礎170億噸,居世界前列,據估計鐵礦總資源量有400億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區聖弗蘭西斯科陸核上世界馳名的「鐵四角區」,礦床成因系太古代-元古代沉積變質鐵礦經風化富集而成。巴西最著名的且礦業最發達的米蘭斯吉拉斯州(地名原意是總礦山)即位於本區內。據估算該區已形成了品位在60%以上的富鐵礦石100多億噸。另外在中巴西地盾區有兩個世界級大型鐵、錳礦帶,一個位於亞馬孫東部的卡拉加斯山脈(Carajas),稱為卡拉加斯鐵錳礦帶,其成礦特點與鐵四角區大體相似,其遠景區比「鐵四角」區還要大,已初步探明十幾個礦床,品位65%以上的富鐵礦石在180億噸以上,品位在40%以上的富鐵錳礦石達4800萬噸以上。另一個鐵、錳礦帶是本區西部的烏魯昆礦帶。該礦帶向西延入玻利維亞境內,原始分布面積達1000km2,時代屬元古代,是一種未經變質的鐵錳礦層,共有7個含礦層位,估算含有品位50%以上的鐵礦石100億噸,含MnO240%以上的錳礦石1億噸,但地處邊遠,礦石含磷較高,偏鹼性,給開發帶來一定困難。

(2)錳

巴西有豐富的錳資源,已探明的錳儲量2100萬噸,儲量基礎5600萬噸,是世界上四大錳礦生產國之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卡拉加斯(Carajas)的阿祖爾(Azul)錳礦床,品位很高,且有高品級的電池錳礦石,可以提供大量的錳礦石,地處西部邊陲的烏魯昆錳礦儲量也很大,現已開采。巴西的錳礦床主要分布在阿爾馬帕地區,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州。

(3)鋁土礦

已探明的鋁土礦儲量39億噸,儲量基礎49億噸,居世界第三位,巴西的鋁土礦75%來自於亞馬孫盆地的幾個大型鋁土礦床,分布在巴依亞州,這兒鋁土礦的總儲量估計達到250億~500億噸,值得指出的是這里還有豐富的水資源,發展鋁工業的前景看好。此外,米拉斯吉拉斯州的老的鋁業基地,波蘇斯迪卡爾達斯的鋁業基地也佔有重要地位。

(4)鎳

鎳是巴西主要礦產資源,但由於地處熱帶雨林地帶,地表風化強烈,礦床多為風化淋濾型。已探明鎳儲量67萬噸,儲量基礎600萬噸,居世界第10位。

韋爾梅柳(Vermelho)風化型鎳礦,位於巴西中北部。鎳金屬儲量62.6萬噸,品位1.56%,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礦體位於兩個伸長的小山上,為鐵硅質含鎳紅土,覆蓋於山頂。下伏岩石有:輝長碉、變質輝長碉、蘇長岩、橄欖岩,包括韋爾梅柳Ⅰ和韋爾梅柳Ⅱ兩個礦床。第一期工程設計礦石產量166萬噸/年,初期精煉能力2萬噸/年。

尼克蘭迪亞(Niquelandia)風化型鎳礦,位於戈亞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50萬噸,品位2.1%,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含在粘土和鐵錳氧化物中,礦層厚度約20m。主要含礦礦物有硅鎂鎳礦、鈷土、綠玉髓,及含鎳粘土和鐵錳結核。露天開采,礦石生產能力15萬噸~30萬噸/年。

上巴魯(Barro Alto)風化型鎳礦,位於戈亞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00萬噸,品位1.83%,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含在粘土、鐵錳氧化物及含鎳硅酸鹽的網狀細脈中。主要礦物有含鎳針鐵礦、硅鎂鎳礦及含鎳粘土。設計年產鐵鎳2.27萬噸。

普拉塔波利斯(Pratapolis)風化型鎳(鈷)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西南部。鎳金屬儲量10.5萬噸,品位2.1%;鈷金屬儲量0.5萬噸,品位0.1%,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鎳產在蛇紋岩上面的殘積土內的含鎳硅酸鹽細脈和粘土中。主要礦物有含鎳蛇紋石、硅鎂鎳礦、鎳綠泥石等。露天開采,礦石生產能力600噸/日。

(5)錫礦

1999年巴西已探明的錫儲量有120萬噸,儲量基礎250萬噸,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2位。主要分布在中巴西地盾地區,基本上沿著亞馬孫盆地南緣分布在具有盛名的朗多尼亞(Rodoma)礦帶。這里在晚元古代時產生了大量的富錫花崗岩和流紋岩雜岩體。僅朗多尼亞地區就出現有直徑20km以上的這種雜岩體20多個,其中有含錫石英脈或偉晶岩脈,也有雲英岩岩株式的錫礦化或錫石浸染礦化。它們經風化以後形成品位很高的砂錫礦床,目前巴西90%以上的錫產量都來自該礦帶上的幾個礦床,特別是80年代發現的皮廷加礦床,它是殘積砂礦或河流砂礦,錫石是唯一的礦物,品位很高,其生產成本很低,在世界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巴西是世界第三大錫生產國,生產量高峰期是1989年為50200噸,1997年降至23187噸。1998年又繼續下降,降幅為23.4%,產量為14607噸,巴西目前錫礦產量大幅度下降主要歸因於一些高成本礦山的關閉,礦石品位下降以及價格不斷下跌所致。目前巴西主要從事錫礦生產的公司有Paranapanema公司,該公司1998年產量為9389噸,Ebesa公司1998年產量為3572噸。Cesbra公司746噸,Best公司230噸,1998年出口錫量為6992噸,創匯3590萬美元,出口國主要有美國,占總出口額的63%,阿根廷佔12%,比利時佔11.5%,智利佔6.2%。

利馬(Lima)熱液型錫、銅、銀礦,位於普諾附近。礦石工業類型錫石-硫化物型。成礦時代白堊紀-第三紀,同聖伊西德羅礦床,地下開采。

朗多尼亞砂錫礦區殘積、沖積砂礦(錫),位於巴西西部。錫金屬儲量33萬噸,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礦體產於含錫花崗岩和原生錫礦之上的風化殼中或沖積層中。錫石分散於砂礫層或風化土壤內,Sn品位0.1%~0.2%,累計儲量達180萬噸。1952年發現,1953年開始用挖掘船采錫,1980年產錫6756噸,占巴西產錫量的80%左右。

布拉斯坎(Brascan)沖積砂礦錫(鎢、鈹、鈮)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雲英岩型,產於前寒武紀巴西地盾上南北向的三疊紀崗雜岩體中。砂礦由原生礦風化剝蝕形成。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2000噸。

貝斯特(Best)沖積砂礦錫(鎢、鈹、鈮)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1%,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錫石-雲岩型,風化剝蝕後形成沖積砂礦和風化殼形砂礦。砂礫泵開采。1982年產錫精礦240噸。

布魯馬迪紐(Brumadinho)沖積砂礦錫礦,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原生礦為錫石-雲英岩型,風化剝蝕後形成砂礦。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精礦3500噸。

帕拉那帕內馬(Parana Panema)沖積砂礦(錫),位於朗多尼亞附近。錫金屬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四紀,與布魯馬迪紐礦床相同。露天開采。1980年產錫石4500噸。

戈亞斯埃斯坦霍(Goias Estanho)砂礦(錫、鉭),位於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州交界處。錫金屬儲量2萬噸,品位0.1%~0.2%,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第三紀、第四紀,原生礦化產於前寒武紀偉晶岩中。砂礦產於沖積、坡積、殘積層中。露天開采。產量為年處理礦石20萬噸。

瓦爾塔格蘭德(Valta Grande)砂礦(錫、鉭),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錫金屬儲量1.3萬噸,品位0.1%~0.3%,礦石工業類型砂錫礦。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原生礦化產於偉晶岩中。在鬆散堆積層中形成了砂礦。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產量為年處理礦石40萬噸。

阿馬帕(Amapa)偉晶岩型錫(鈮、鉭、鈹)礦,位於阿馬帕地區東南部。錫金屬儲量>0.1萬噸,品位0.05%~1.0%,礦石工業類型錫石-偉晶岩型。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偉晶岩脈穿插花崗岩和變質岩,脈寬1~8m,長數十米,具明顯分帶性,特徵礦物是鈮鉭鐵礦、錫石電氣石、矽線石、石榴石。露天開采。年產錫10噸,綜合回收錫、鈮、鉭。

(6)鎢礦

已探明的鎢礦儲量2.0萬噸,儲量基礎2.0萬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地盾上的博博爾馬元古代造山帶的北部,這是巴西最重要的矽卡岩型白鎢礦區-西雷多礦區,已發現有500多個白鎢礦點,目前僅對其中的個別礦點進行了勘查,已知儲量約佔全巴西的70%,產量佔全巴西的80%以上。所有礦點都出現在晚元古代的奎哈巴(Quixaba)組的大理岩質地層單位中,產在構造高地周圍,它與晚前寒武紀的重熔岩漿活動有關。主要礦山有:巴西東北部白鎢礦礦區(Northeast Brazilian Scheelits Province)等。

巴西東北部白鎢礦礦區矽卡岩型鎢礦。鎢金屬儲量1.84萬噸,品位0.30%,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在2萬km2的范圍內,礦層呈U形出露,包括700多個礦床(點),其中30個左右進行過小規模開采。在礦區中部的布雷瑞等3個礦床從1942年以來連續生產至今。

布雷瑞(Brejni)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鎢金屬儲量1.28萬噸,品位0.29%,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含礦層厚約200m,由石英、石榴石、雲母片岩及大理岩組成,位於平卧向斜的西翼,向西南傾斜,較緩,從出露在地表的布雷瑞到西部的博卡德拉日控制延深4km,含礦層寬約400m,其間礦體有重疊、斷續礦區外部有花崗岩體侵入。

巴拉沃德(Barra Verde)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地下開采,規模30萬~50萬噸/年。1984年產精礦559噸,精礦品位WO374.65%。

博卡德拉日(Boca de Lage)矽卡岩型鎢礦,位於巴西東北部。礦石工業類型白鎢礦。成礦時代白堊紀。地下開采,1984年產精礦496噸,精礦品位WO374.5%。

佩德拉普雷塔(Pedra Preta)熱液石英脈及殘坡積砂礦(鎢),位於巴拉州中南部。鎢金屬儲量0.29萬噸,品位0.88%,礦石工業類型黑鎢礦(錫石)。成礦時代前寒武紀及新生代,花崗岩體侵入於變質火山岩層中,附近產有數條含鎢石英脈,經風化後,低窪處有砂礦形成。小規模開采砂礦,原生礦尚在勘查中。

(7)銅礦

巴西銅礦不太豐富,目前銅礦產量主要來自過去已經建成的中小礦山,其中最重要的是巴伊亞州的卡拉伊巴銅礦。經過重新勘探,銅的礦石量增加到1億噸,品位1%。其次為薩洛博(Sa-lobo)沉積變質型銅(金、銀、鉬)礦,位於巴拉州東南部。目前重大的進展是開發卡拉賈斯的薩洛博3A銅礦。

薩洛博(Salobo)沉積變質型銅(金、銀、鉬)礦,位於巴拉州東南部。銅金屬儲量935萬噸,品位0.85%,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混合礦。成礦時代早元古代,礦區由變質的沉積岩夾少量基性火山岩組成,銅礦化受岩性控制,與含磁鐵礦、角閃石和黑雲母的片岩共生,以3A礦體規模最大。3A銅礦體礦石儲量達12.6億噸(品位0.8%~1%),金、鉬和銀的含量也都較高,精礦中含金10~15克/噸,銀100~200克/噸,鉬2000克/噸,為一層控砂頁岩型巨型銅礦床,產在與元古代含鐵建造相伴生的磁鐵礦片岩中。這兒將成為巴西今後銅礦石的主要來源。附近還有特大型鐵礦,銅礦仍在勘探,該礦由南非英美公司與淡水河谷公司合資辦礦,項目初估耗資源14億美元(包含冶煉設備),完全達到生產能力時,年可加工2000萬t礦石,年產金8噸、銀60噸、鉬100噸、銅15萬噸。

佩德拉韋爾德(Pedra Verde)風化型銅(鉛、鋅、銀)礦,位於塞阿臘州北西。銅金屬儲量9萬噸,品位1.1%,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混合礦。成礦時代元古代,礦體沿不整合面產出,產狀陡。礦化呈細粒分散狀產出,上覆有寒武紀-奧陶紀的沉積。勘探區,未開采。

帕爾梅羅波里斯(Palmeiropolis)火山岩型銅、鋅、鉛礦,位於戈亞斯州南部。銅金屬儲量38.2萬噸,品位0.3%~0.6%,鋅金屬儲量291萬噸,品位3.47%,鉛金屬儲量25萬噸,品位0.3%~0.4%。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元古代,礦床賦存在早元古代角閃片岩中,未開采。

馬拉羅薩(Mara Rosa)火山岩型銅、金(銀),位於戈亞斯州南部。銅金屬儲量81萬噸,品位0.4%。成礦時代太古代,礦床產於太古代火山沉積成因的綠岩帶中,礦床中尚有金儲量61.4噸和銀儲量38.1噸,未開采。

(8)鉛鋅礦

巴西的鉛鋅礦不太豐富,且主要集中在班布伊層控型鉛鋅礦帶上。

瓦贊蒂鋅礦,為巴西最重要的鋅礦山,礦石產在前寒武系的白雲岩或其溶洞中,已知鉛鋅儲量490萬噸,平均品位14%,以鋅為主,幾乎全部是氧化礦石。

莫魯阿古多鉛礦,為巴西最重要鉛礦山,與瓦贊蒂位於同一礦帶上,相距不遠是一種典型的層控鉛鋅礦,礦石主要是硫化物,礦石儲量為1300萬噸,平均品位Pb5.09%,Znl.53%,Cd0.036%,伴生有螢石,在氧化帶中有銀和釩的富集。

博圭納(Boquira)熱液層狀鉛、鋅礦,位於巴伊亞州。鉛金屬儲量18萬噸,品位9%;鋅金屬儲量9.9萬噸,品位2.2%,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晚元古代,礦體呈透鏡狀,產於富鐵建造的片岩內。地下開采,年產礦石15萬~30萬噸。

瓦贊蒂(Vazante)熱液層狀鋅、鉛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鋅金屬儲量315萬噸,品位9%;鉛金屬儲量175萬噸,品位5%,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晚元古代-奧陶紀,礦體呈連續薄層狀,產於白雲岩、灰岩和溶蝕塌陷角礫岩中。地下開采,年產礦石15萬~30萬噸。

(9)黃金

巴西黃金資源豐富。截至1999年底,探明金儲量800噸,儲量基礎1200噸居世界第7位。巴西目前黃金生產主要開採的是砂金,約佔全國金產量的75%。砂金產地幾乎遍及全國,但最重要的產地都集中在亞馬孫地區,塔帕若斯河,興古河,阿臘古艾亞河,馬代臘河等都是重要的砂金產區。

亞馬孫河砂金礦屬殘積型砂金礦床,主要分布在巴拉州。有五個較大的採金點群,包括塞拉佩拉達、塔帕若斯河、庫馬魯、阿爾塔弗洛雷斯塔、進而奧馬德拉等。殘積砂金礦與前寒武紀含金鐵英岩共生,金是通過化學溶解和再沉澱作用從低品位的含金鐵英岩中產生的,主要由粉末狀褐鐵礦、赤鐵礦、錳的氧化物、粘土礦物和滑石組成,有自然金塊、金片和金絲存在其中。還有一種是含金的鐵質角礫岩,由褐鐵礦膠結的岩石碎塊組成。在大部分褐鐵礦是由含鐵建造鐵硅酸鹽和黃鐵礦氧化而成,金在其中呈小片、絲狀體和小斑點出現。位於巴拉州馬臘巴以南90公里的塞拉佩拉達金礦是其中最大的砂金礦山,主要在沖積砂礦和含鐵紅土的殘積金礦中採金,巨大的狗頭金時有發現。該礦床自1980年開采以來,到1983年產金28噸,估計金儲量共約100噸左右。

雅科比納(Jacobina)變質礫岩型金(鈾)礦,位於薩爾瓦多以西300公里。金金屬儲量51噸,品位8.5g/t,礦石工業類型硫化礦。成礦時代元古代,層狀礦體,厚0.5m,脈狀礦體長160m,延深200m,都產在石英礫岩中,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鈾鈦礦組合,鈾0.005%~0.03%。露天開采。

莫洛韋洛(Morro Velho)沉積變質型金(銀、砷)礦,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東南。金金屬儲量450噸,品位12.31%,礦石工業類型硅質礦。成礦時代太古代,層狀礦體,與含赤鐵礦、石英電氣石岩整合產出,圍岩是絹雲母片岩及鈣質頁岩。礦物為石英、電氣石、白雲石、黃鐵礦、毒砂組合。地下開采,年產金5噸,選廠日處理礦石2090噸。

(10)鈮、鉭、鈹、鈦

上述資源在巴西都很具有遠景,且這些稀有金屬礦床主要和內生碳酸鹽和稀有金屬花崗岩有關。目前除鈮之外,其它礦物由於某些條件的限制,勘查和開發都有限。巴西一直是國際鈮礦石的供應國,約佔西方各國鈮供應量的80%左右。著名的阿臘沙礦山是50年代發現,60年代探明的與內生碳酸鹽岩有關的燒綠石礦床和磷灰石礦床,後來又發現了幾個同一類型的礦床。礦床經風化淋濾作用以後,Nb2O5品位可達2%以上,磷灰石品位雖不高,但易於采選,還可回收鉭、釷、鈾、稀土等元素。此外,近年來又發現和開采了亞馬孫地區的,也是與內生碳酸鹽岩有關的巨型塞斯拉戈斯鈮鉭鐵礦。由於資源條件好,世界上其它國家很難與巴西競爭。

鉭是巴西的一個有遠景的稀有元素,主要作為鈮和錫礦山的副產品而生產。

鈹在1970年以前,硅鈹石尚未得到利用時,巴西的綠柱石曾經是國際鈹礦石的主要來源,年產綠柱石精礦3300噸,佔西方世界綠柱石產量的一半,是西方世界的最大的生產國,幾乎全部出口供應美國。在美國利用硅鈹石生產鈹取得突破以後,巴西綠柱石精礦產量急劇下降到1976年的726噸,此後其產量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目前保有鈹儲量14萬噸,約佔世界已知鈹儲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最重要的礦山是博阿維希塔,礦床產於元古代含鈹偉晶岩中,年產綠柱石精礦300噸,目前仍是巴西綠柱石的主要產地。

巴西鈦礦石的儲量很大,以含鈦量計達3500萬噸,佔西方世界的第一位。主要是與鹼性岩有關的以銳鈦礦為主的礦床。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塔皮拉和戈亞斯州的卡塔朗等礦床,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大型銳鈦礦礦床,塔皮拉礦床擁有礦石儲量3.2億噸,含TiO216.3%。

(11)寶石

巴西的寶石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主要產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寶石品種很多,以祖母綠、綠柱石、黃玉、彩色電氣石和石英類寶石最為重要。

大西洋地盾上的曼蒂基爾元古代造山帶的中北部,有巴西最重要的寶石區,盛產多種寶石。它與經強烈變形、重結晶、混合岩化、花崗岩化形成的偉晶岩有關。這種寶石形成條件在巴西比較普遍存在,在東部亦有許多寶石產地,但是最重要的卻是本區。據認為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寶石產區之一。這里還有國際知名的綠柱石礦山,曾是世界主要的鈹的來源之一,只是近年來由於硅鈹石礦床的開發,才降低了它的重要地位。

巴西的金剛石主要產在米納斯吉拉斯州,馬托格羅索州和戈亞斯州,都是砂礦。產品中寶石級約佔三分之二。

非金屬礦產水晶資源在巴西十分豐富,1982年證實的儲量達1400萬噸,擁有世界已知水晶儲量的絕大部分,礦床主要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戈亞斯州,產在遭受元古代構造-岩漿活化的古老地盾區。水晶礦床與高硅質變質岩中的石英脈和礦化帶有關,以大量的礦巢、礦囊和礦化裂隙出現。

(12)鈾礦

巴西為了發展核電能源,從1962年起開展了系統的鈾礦勘查工作,到1984年共發現了7個主要鈾礦床,確定了儲量為鈾30萬噸,其中一個是塞阿臘州的伊塔泰亞(Itataia)礦床,它是富鈾磷塊岩型礦床,確定儲量為鈾91200噸;另一個是1977年發現的拉戈阿雷亞爾(Lagoa Real)瀝青鈾礦床,估計屬鈾礫岩型,確定儲量為鈾52440噸;目前已經開採的是波蘇斯邊爾達斯礦床(Pocos de Caldas),位於米納斯吉拉斯州,它是與鹼性環狀雜岩有關的鈾礦床。巴西這類鈾礦床比較多,已探明的可回收的鈾儲量為74064噸。就巴西古老的地盾來看鈾礦資源還有很大的潛力。

波蘇斯迪卡爾達斯(Pocos de Caldas)沉積型鈾(鉬、鋯、釷)礦,位於巴西東部。鉬金屬儲量3.5萬噸,礦石工業類型細網脈硫化礦、氧化礦。成礦時代白堊紀,鉬礦化見於含鈾礦的復雜有機質的鈣質砂岩中,主要礦物為瀝青鈿礦,其次為黃鐵礦、輝鉬礦。礦山日處理礦石2500噸,副產品回收鉬。

④ 西亞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 ),主要分布( )在及其沿岸地區。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亞的( )資源

西亞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 石油 ),主要分布( 波斯灣 )在及其沿岸地區。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亞的( 水 )資源。

⑤ 黑龍江「最大」的湖泊,面積比2個深圳市還大,風光秀麗資源豐富

像杭州的千島湖,該湖形呈樹枝型,湖中有大小島嶼超過一千個,因此得名。千島湖中島嶼形態各異,分布有疏有密,羅列有致,是我國的著名 旅遊 景區,甚至於2010年被評為了國家AAAAA級景區!

其實這些「湖泊美景」我國還有很多!這就讓我英格蘭傑給大家介紹一處位於我國東北的知名湖泊,該湖泊還是黑龍江「最大」的湖泊,被認為是遠離喧囂的「 旅遊 凈土」!

這座湖泊就是黑龍江的——興凱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密山市,由大興凱湖與小興凱湖組成。其中小興凱湖東西長35公里,南北寬4.5公里,面積176平方公里;而大興凱湖南北則長達100多公里,東西寬達60多公里,面積更是達到了4380平方公里。比兩個深圳市的面積還要大!

興凱湖是中俄邊界上的淺水湖,以盛產「湄沱之鯽」而聞名,興凱湖湖水清澈、風光秀麗,因此擁有「北琴海」的美譽!

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離得很近,景觀卻各有不同,小興凱湖魚躍鳥飛,帆影點點,湖面平如明鏡,而大興凱湖則天水一色,無邊無際,氣勢磅礴!

興凱湖是夏日度假、休閑 養生 的 旅遊 勝地,這里擁有罕見的原生態濕地環境,已成為攝影愛好者心中的攝影天堂,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影視劇組到來拍攝外景!

在這里我要分享一下有關興凱湖的「有趣」知識!

興凱湖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湖泊,該湖是因造山運動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構造湖!興凱湖水量豐富,其正常水位時,湖面面積約為4010km², 約為兩個深圳市那麼大(深圳市面積約1997.47平方千米)!

興凱湖整體大致呈橢圓形,北寬南窄,又有點像大家熟知的樂器「月琴」,所以該湖也有「北琴湖」之稱!

在這里要特別說一下,興凱湖的湖床坡度很緩,從而形成了廣闊的岸灘,這些岸灘擁有肥沃的土質,絕大部分布滿草叢。另外在湖的西岸和部分西南岸是高地,有些地方布滿了茂密的闊葉樹叢,是很好的林木資源!

興凱湖生態系統良好,湖中有多種水產資源,是黑龍江省主要水產養殖基地之一,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大白魚和白蝦!

特別是被列為四大淡水名魚之一的「大白魚」,更是產量巨大!

大白魚魚大肥美、肉嫩味鮮,每條輕則5斤,重則更達10斤,是到興凱湖不得不品嘗的美味之一!除此之外,鰱花、鰲花、鯽魚、湖蝦等也都是興凱湖的珍貴特產!

所以說興凱湖真是一個生態很好的湖泊,為當地帶來了好的草地與林地資源,更重要的是擁有豐富的水產!

分享了興凱湖的「知識」之後,我英格蘭傑要給朋友們介紹一下興凱湖的景觀了!

興凱湖景觀眾多,其中最特別的是,這里是一處「觀鳥」的好去處!

興凱湖地處東北亞候鳥大通道,每年4月有大量來自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甚至日本群島等地的候鳥遷徙至這里。這些鳥翱翔幾千公里北遷到興凱湖,高峰期日過往量甚至達到十多萬只,正是這一壯觀景象,成為了興凱湖的一景!

這些候鳥中還有不少珍貴的品種,例如白肩雕、東方白顴、丹頂鶴、白頭鶴等等。所以興凱湖也成了「拍鳥」攝影人士的天堂!



興凱湖除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觀鳥地之外,夏天的興凱湖還是我國著名的 旅遊 避暑勝地。

夏日的時候,興凱湖這里空氣清新、氣溫涼爽,湖水碧波盪漾、風景秀麗、美不勝收,遊人可來到這里泛舟湖上、或者垂釣湖邊、又或者策馬奔騰於青青綠草之上,興凱湖真是一片遠離喧囂、寧靜致遠的 旅遊 凈土!

中國黑龍江最大的興凱湖,你們來這里遊玩過了嗎?興凱湖這里不僅大,而且風景還十分美,資源也很豐富,真是夏日 旅遊 的最佳之地!

大家對黑龍江 旅遊 資源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留言區給我留言!

謝謝您的點贊!關注英格蘭傑,一分鍾了解城市 旅遊 文化!

⑥ 通遼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什麼啊煤、稀有金屬還是天然氣……

恩...是稀土,稀土資源是最豐富的,因為有科爾沁沙地

⑦ 卡達的什麼資源最為豐富呢

卡達是亞洲西南部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波斯灣西南岸的卡達半島上,與阿聯酋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海岸線長550公里。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6℃;冬季涼爽乾燥,最低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僅125毫米。

【國名】卡達國The State of Qatar.代碼QA。

【面積】11521平方公里。

【人口】164萬(2008年)。外籍人約占人口總數的70%,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葉派佔全國人口的16%。

【語言】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

【宗教】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葉派佔全國人口的16%。

【首都】多哈(Doha),44.6萬(2006年)。外籍人約占人口總數的70%,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東南亞國家。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什葉派佔全國人口的16%。

【國旗】是一面由白栗兩色組成的旗幟,兩色之間成鋸齒狀(共九個白齒)。1971年7月9日啟用。白色代表和平,栗色代表歷史上戰爭。九個鋸齒代表在1916年與英國簽署的保護協約(卡達是該區簽署該種協約的第九個國家)。

【國徽】兩把阿拉伯彎刀象徵捍衛祖國的獨立和自由;白色帆船象徵不斷發展的海上貿易和漁業生產;兩棵椰子樹象徵豐富的自然資源;環繞著繪有國旗圖案的圓形飾帶上是阿拉伯文國名「卡達國」。

【同北京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4小時;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國家元首】埃米爾兼國防大臣及武裝部隊總司令哈馬德·本·哈利法·阿勒薩尼(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1995年6月27日即位。

【主要城市】多哈、姆塞義德、沃克拉、霍爾、拉斯拉凡、北方城、杜罕、,歐姆巴布、歐姆薩拉穆罕默德、歐姆薩拉阿里、扎巴爾、富瓦利特、魯瓦斯、渥開爾、阿布薩摩拉、塞勒瓦、蘇達利爾。

中東小國,人口不多,淡水資源嚴重缺乏。但石油資源十分豐富。現在利用石油財富大力發展其他產業。

⑧ 百色什麼資源豐富

百色鋁土礦資源豐富。

百色市是西南地區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航運、口岸「五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成為中國與東盟雙向開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全國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同時也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區域。

自然資源

百色市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鋁土礦、煤、錳礦、石油、金、銅、銻等查明資源儲量在廣西佔有重要位置。截至2016年,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36種,重要礦區(床)198處,其中大型礦區(床)29處,中型礦區(床)50處,小型礦區(床)119處。最具優勢的礦產資源有鋁土礦、煤礦、錳礦、金礦、銅礦和銻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