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當前資源災害有哪些
擴展閱讀
石油一天一般多少噸 2025-07-25 20:47:52
四噸石油多少錢 2025-07-25 20:27:04

當前資源災害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23 13:53:05

❶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
1、洪澇災害
我國典型地區: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2、沙塵暴現象
我國典型地區:西北;華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乾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日數多;地表植被稀少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3、地震
我國典型地區: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形成原因: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害等
減輕災害的措施: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加強國際合作等。
4、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恢復植被

❷ 地球上常見的10大自然災害有哪些

top10:山體滑坡。

top9:雪崩。

top8:乾旱。

top7:野火。

top6:洪水。

top5:海嘯。

top4:火山爆發。

top3:龍卷風。

top2:地震。

top1:颶風。

❸ 災害有哪些主要類型

災害有: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環境災害、生態災害、海洋災害等。
1、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災害,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地質作用或地質現象。地質災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變化規律,既受制於自然環境,又與人類活動有關,往往是人類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
2、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自然災害會造成幾百萬元到幾百億元的損失,同時也會造成災害區內不計其數的傷亡人數。
3、環境災害
環境災害,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環境惡化所導致的災害。主要指人類過度開發資源和排放廢棄物造成的大面積和跨地區的災害。如濫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過量開采地下水、大型工程造成的對環境的危害。
4、生態災害
生態災害是指由於生態系統平衡改變所帶來的各種始未料及的不良後果。與生態沖擊(ecologicalbacklash)、生態報復(ecologicalboomerang)、自然包袱(naturalreprisal)的含義相似。
5、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是指海洋自然環境發生異常或激烈變化,導致在海上或海岸發生的災害。海洋災害主要有災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嘯和風暴潮

❹ 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1、氣象災害和洪水災害:包括台風、熱帶風暴、龍卷風、乾旱、洪澇、寒潮、暴雨、霜凍、冰雹、暴風雪、乾熱風等。
2、地震災害:地震災害包括地震引起的各種災害,以及由地震誘發的各種次生災害。
3、地質災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塌陷、火山、地面沉降等。
4、海洋災害:包括風暴潮、海嘯、潮災、海水侵入、海水回灌等。
5、農作物災害:包括農作物病蟲害、鼠害等。

❺ 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滅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台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7、森林火災

❻ 資源環境面臨的嚴峻挑戰有哪些

資源環境面臨的嚴峻挑戰有:源消耗總量過大、污染減排壓力很大、環境欠帳仍然很多。

資源環境免遭人為破壞,盡量減少自然力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侵蝕,維護資源環境質量達到一定水平之上而採取各種保護性措施所花費的成本就是資源保護成本。

具體包括:資源環境保護重大項目的研究、開發、建設、維護、更新費用,如三北防護林建設費用,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費用等;預防和保護資源環境污染的運作費用;資源環境污染治理的費用;資源環境保護部門的管理費用;為改善和發展資源環境而投入的費用等。



(6)當前資源災害有哪些擴展閱讀:

資源環境的物質分類

1、礦產能源資源。主要指標有:礦產能源資源的儲蓄量、開采量和產生的廢物總量。

2、土地資源。主要指標有:耕地面積的耗減數,耕地質量指數,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指數。

3、水資源。主要指標有:可用地表和地下淡水資源儲量的耗減數,淡水資源污染和水質下降程度,洪澇災害。

4、森林資源。主要指標有:森林面積,森林的採伐量和採伐密度,森林受災面積。

5、海洋資源。主要指標有:近海水體質量,水體污染程度及近海生物資源下降數。

6、草地資源。主要指標有:草地面積,草地面積耗減量,草地質量指數,草地退化(特別是沙化、鹼化)數,草地受災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