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桂林資源學院什麼時候開學
擴展閱讀
四噸石油多少錢 2025-07-25 20:27:04

桂林資源學院什麼時候開學

發布時間: 2022-08-23 12:24:20

㈠ 廣西師范大學搬遷到雁山校區計劃

部分學院已經搬遷完成。

附:廣西師范大學發布:
截止到7月18日下午,我校生命科學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共計2257名本科非畢業班的同學和生命科學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2013級、2014級全日制研究生共85人已順利搬遷至雁山校區。四個學院分階段、分批次完成了搬遷工作,他們將在一個新的環境繼續學習、生活。

廣西師范大學雁山校區(含廣西師范大學灕江學院雁山校區)坐落在桂林市雁山區雁山鎮雁中路,籌建於2005年12月,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雁山校區定位為包含全校絕大部分學院的本科生、碩士生 、博士生以及學校行政機關在內的主校區。經過5—7年的努力,有計劃有步驟地把雁山校區建設成為布 局合理、基礎設施齊全、環境優雅、建築新穎、有利於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學習生活的花園式校園。

㈡ 北大資源學院的開學時間是什麼時候

確實還不錯,每年的就業率都很高,我是07級的,現在都工作了,到社會上發現並沒有比其他人少學到什麼,現在自己創業,我覺得這個母校的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是很分不開的,不過這個我覺得更多的還是要看個人,是不是去學校好好學習了,不好好學習的一味罵母校不行,我只是覺得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再好的老師,在負責人的領導也不可能是每個學生的私人老師或者是硬把知識往學生肚子裡面塞,再爛的學校也不可能對學生不管不問,所以師資方面我也就不多說了,裡面的老師有負責的也有不負責的,不過大部分還是可以的,實在不行就申請換老師,我大一那會一個英語老師學校就連換了3個,最後把中國語言大學的副院長都換過來了。學費貴這個是事實,民辦學校的學費有幾個不貴的?特別是在北京?我真上這個學校的家庭特別貧困的學生也沒幾個,和我一屆的有一個家庭稍微困難的,學校也都給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以及獎學金等

㈢ 大學新生開學有什麼要注意的

在開學前,需注意:

注意開學時間,按時報到。可以選擇提前一天到達學校,留出空餘時間去准備。家較近的同學,在同市或同省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開學前一天或者當天出發,注意交通情況;離家較遠的同學,特別是跨省情況,一定要提前一周到半個月購買車票,推薦12306官方買票,安全便捷。

2.關於攜帶哪些東西。一般來說,學校內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是有的,過去可以直接購買使用,如果有個人習慣可以攜帶一些輕便的日常用品。床上的被褥等可以在學校購買(有的學校在網上注冊的流程中就有,可以直接選擇購買,沒有的同學就只能在學校買了)質量肯定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如果個人習慣的話,可以選擇自己攜帶,距離較遠的同學不建議,太難攜帶。

3.關於電腦,大一學期准備的大都是基礎課程,對電腦的依賴程度較小,不過若是有特殊情況,偏向計算機類專業的,建議大一可攜帶電腦,其他類可待進入學校後,學習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開學後:

1.可以先在學校校園里逛逛,大致了解一下學校的超市,食堂等需要經常去的地方的地理位置,熟悉一下學校的環境。

2.可以加一兩個本專業的學姐學長,了解一下這個專業的學習情況以及需要提前准備的東西以及有沒有什麼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另外有一些學術上的知識未來也可以適當的問問他們。

3.自己的交流圈要放大放大,別局限自己的小宿舍,小班級,要放眼全校!我們老師曾經說過,大學找男女朋友的話,盡量別找自己專業的,找別的專業的,首先你可以接觸ta們專業的一些知識,偶爾陪陪對象去蹭蹭課,還是挺好的,距離產生美。

大一新生所需資源禮包(各類學習資料和所需軟體等網路網盤資源合集)

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大一新生資源,包含名校公開課,英語四六級,大學專業課的學習課程,以及一些書籍雜志,電腦必備的軟體和教程,還有一些可以學習的興趣技能,應有盡有,豐富大家的校園生活,需要的可以看看。

鏈接:https://pan..com/s/1MaZHDzg8la-JRzQjgBHWlQ

?pwd=2D72

提取碼:2D72

㈣ 桂林工學院什麼時候開學

新生都是在那個時間開學!放心啦!
因為學校建設,所以你們開學比較晚!
我們9月1日就上課了!(我是你學姐)
放心吧!

㈤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大一新生什麼時候開學

因各地受到疫情影響,全國各省市的大學開學時間可能有一些變化,有部分的高校已經公布了推遲開學時間的通知,還有一部分的大學還沒有發布最新的開學時間通知,所以大家要做好開學的准備的同時也要隨時關注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官網發布的最新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新生2022開學時間信息。

㈥ 廣西師范大學新生在哪個校區及新生開學報到時間

廣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建設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大學,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遊名城、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學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個校區,校園面積4100多畝。學校現有21個教學學院(含獨立學院——灕江學院),在職教職員工2222人,全日制本科生23330人,碩士生5899人,博士生137人,各類留學生1600多人,函授、業余等學員近14000人。建校8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尤其是廣西培養了30多萬名教師和其他專業人才。

辦學歷史悠久學校創辦於1932年,原名廣西省立師范專科學校,曾六次更名,八次遷址,四度調整。1936年與 廣西大學 合並;1941年,重建廣西師范專科學校,1942年更名為省立桂林師范學院,1943年升格為國立桂林師范學院,開始獨立舉辦本科教育,1946年遷址南寧並改名為國立南寧師范學院;1950年遷回桂林,再次與 廣西大學 合並;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 廣西大學 奉命撤銷,在原 廣西大學 文教學院、理學院的基礎上組建廣西師范學院;1983年更名為廣西師范大學。

在8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始終秉承「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努力培養各類師資和社會所需人才。抗戰時期,與西南師范學院、昆明師范學院一起,成為抗日大後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師范院校,並被譽為「西南民主堡壘」。1943~1978年,是廣西唯一一所培養本科學歷教師人才的高校。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繼承傳統,彰顯特色,引領和服務廣西基礎教育,充分發揮了廣西教師教育的龍頭作用。

文化底蘊深厚悠久的辦學歷史,得天獨厚的辦學環境,名師薈萃的文化傳承,積淀了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

學校王城校區是廣西歷史上最早的文教中心,文脈延續和傳承了1000多年。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顏延之就在獨秀峰下開辟了「讀書岩」,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首次在此交匯;唐代,桂管觀察使李昌巙在此創辦了廣西第一所公學——桂州學;宋代,曾在此建鐵牛寺(元代改稱大圓寺);明代,成為靖江王府,王城由此得名;清代,成為廣西舉行鄉試的貢院;1921年,孫中山策劃北伐,設大本營於此;新中國成立前廣西第二師范學校、國立桂林師范學院相繼在此辦學;1954年成為廣西師范學院所在地。學校充分保護和利用王城的文化資源,使諸如獨秀峰上的摩崖石刻等文物,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也安然無恙,王城成為目前保護最完好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建校以來,楊東蒓、李四光、胡適、陳寅恪、薛暮橋、陳望道、歐陽予倩、譚丕模、陳翰笙、陳岱孫、千家駒、陶大鏞、林礪儒、曾作忠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薈萃學校,執教治學,弘文勵教。他們為學校積累了豐厚的精神文化財富,譜寫了桂林文化城的歷史篇章。這些財富的孕育和積淀,鑄就了學校發揚人文社會學科優勢、服務廣西的辦學傳統和特色,學校因此而成為「人文強桂」的台柱。

辦學條件完善學校三個校區功能布局合理,條件優良。王城校區位於桂林市中心,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歷史、美術、旅遊等專業的教學基地。育才校區位於桂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目前是學校的主校區。雁山校區位於桂林市教育園區,正逐步建設為現代化校園。學校建築面積101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89億元;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重點實驗室,2個廣西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自治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42個校級實習實訓基地。全校圖書館舍總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14.56萬冊,中外文期刊5573種,電子圖書28241.13GB,圖書館被確定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建有球類館、武術體操館、塑膠田徑場等各類現代體育設施,總面積10多萬平方米。學校是CERNET華南地區網桂林主節點依託單位。

學校是廣西實施「人文強桂」建設工程主體單位和廣西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21世紀園丁工程」的技術支撐單位;設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聯合)、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基地、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廣西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廣西高校政工幹部培訓中心、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研究基地、國務院僑辦廣西華文教育基地、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等國家或自治區級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機構。國家文科基地在終期驗收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是全國唯一被評為優秀的地方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科基地。

學科門類齊全學校是廣西具有博士授予權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5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有35個廣西(高校)重點學科,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門類,形成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師范與非師范性專業協調發展、教育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師資素質優良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53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805人,佔52.4%,具有碩士(含)以上學位1229人,佔80.1%。教師中有國家引進海外人才「」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廣西八桂學者7人,廣西特聘專家3人,廣西優秀專家14人,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3人,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4人,廣西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人選2人,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和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劃42人,廣西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及卓越學者計劃人選3人。

教改成效顯著學校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學工作中心地位不斷鞏固,教改成果顯著。近年來獲得24項國家級和200多項自治區級建設項目,其中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課程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所獲國家級標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區同類院校和廣西高校中名列前茅;獲得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現有7個自治區優勢特色專業,11各自治區優質專業,27門自治區精品課程,8個自治區教學團隊,19個校級教學團隊,11個自治區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項目。完成了首次開展的二級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估,深化了本科教育內涵建設。教學成果《以「質量工程」為抓手,推進西部地區高師本科教育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獲得2009年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學校教師在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得27項獎勵,並實現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零的突破。

科研成績斐然進入「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863計劃課題、973前期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92項,獲得各級各類科技經費總計2.82億元;獲得各類科研成果5058項,其中各類著作208部、SCI等三大索引收錄論文585篇。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0項,其中一等獎2項;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46項,其中一等獎6項。學校科研平台建設工作成績顯著,目前,學校現有59個廳局級以上的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其中包括有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重點實驗室,5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4個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單位;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廣西人才小高地,有1個廣西人才小高地共建載體,8個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創新團隊。

校園文化繁榮學校校園文化傳承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弘揚「獨秀精神」和「樂群文化」,以校園文化藝術節和校園學術科技節為龍頭,以「一院一節一特色」活動和社團特色活動為依託,連續舉辦15屆「創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和創業計劃競賽,打造了以獨秀大講壇、獨秀嘉人女生節為代表的「獨秀」校園文化品牌集群;發揮學校學科優勢及師范教育資源,搭建公益志願思想引領平台,打造萬眾愛心學校、「小黑板計劃」、「小螞蟻」行動等小系列「樂群」志願公益品牌集群,我校志願公益組織服務覆蓋面已達廣西68個縣,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社會影響廣泛。學校是「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1次,三等獎2次,學校的社會實踐工作也連續多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等部委的聯合表彰,連續三屆榮獲全國、全區大學生藝術展演一、二等獎及優秀組織單位,學校團委是全國全區「五四紅旗團委」及團中央學校部定點聯系單位,並榮獲全國「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萬眾愛心學校曾榮獲全國「志願服務優秀項目獎」;學校被授予全國首屆「紅十字模範校」榮譽稱號,學校紅十字會曾榮獲「全區優秀志願服務組織」,是廣西高校系統中唯一獲此榮譽的單位。學校成立了廣西高校第一家,全國第六所高校大學生廉潔社團——灕江廉潔文化社,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灕江廉潔文化社等多個社團曾榮獲全國、全區「優秀社團稱號」。

出版社成績卓著學校出版社2009年6月完成改制,成為廣西出版界首家集團,也是我國第一家地方大學出版社集團。截至2010年底,學校出版社總資產達4.15億元,凈資產達2.52億元,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3.04億元,且呈逐年遞增態勢。新聞出版總署於2010年7月發布的《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表明,我校出版社在我國圖書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中排名第6位,在大學圖書出版社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中排名第2位。

國際交流廣泛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努力推進辦學國際化進程。截止目前,先後與4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約200多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積極推進師生互派、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開展學分互認、學位聯授校際交流與合作辦學項目。學校留學生規模不斷拓展,近10年來共接收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15,000餘名。學校目前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獎學金」、廣西政府「東盟獎學金」留學生接收單位,同時也是廣西唯一榮獲教育部批準的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高校和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學校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印尼瑪琅國立大學和越南河內大學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學院。每年選派優秀師生到海外擔任漢語教師志願者和開展漢語教學實習,同時接收世界各地師生來校開展各類培訓及語言文化交流活動。學校十分重視東盟教育研究,成立了「東盟教育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和「印尼文化中心」,定期召開東盟教育研討會,出版了一系列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2010年建成的"越南學校學校紀念館"成為了中越人民緬懷歷史、傳承友誼的良好平台,不斷擴大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育人質量較高"十二五"以來,學校不斷探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新路子;本科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累計通過率保持在70%以上,其中2010屆達到71.07%;本科生共有4619人次在自治區級(含)以上各類學科(技能)競賽中獲獎,其中全國性獎勵526項,取得國家專利39項;330項優秀大學生科研項目獲得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其中60項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22個班級被評為自治區先進班集體(標兵),85人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學生幹部標兵、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2999人次獲各類獎學金;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穩定在85%以上,其中2011年達到92%,在區內高校排名前列;研究生共有400人次在自治區級(含)以上各類學科(技能)競賽中獲獎,其中國家級獎勵37項;研究生參加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共286項並取得了11項國家專利;5個班級被評為自治區先進班集體(標兵),21人次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學生幹部標兵、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畢業生。研究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0%左右,研究生學位論文自治區"雙盲"評審優秀論文總數連續7年位居全區第一,優秀率連續6年位居全區第一。

社會聲譽良好學校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黨委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榮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工作先進單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安全文明校園」「綠色大學」等稱號。學校教務處連續3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學校高教研究室連續3次獲「全國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稱號。科研處被評為「全國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科研管理(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先進集體」「全國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團隊」。

;

㈦ 我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的新生,請各位學長、學姐給點入學經驗哈!

被子外面有賣了,帶個羊毛墊子、雨傘。還有防過敏的葯。因為那經常下雨,你開學的時候正好趕上雨季。所以要防潮。軍訓可能會到部隊,有點辛苦,電腦可以帶,但勸你還是去那幾個月在帶吧!防曬霜得准備,給舍友准備點吃的,最好是特產。錢不要拿太多,因為你不適應,會花超。最好是只拿半個月的生活費,快用完在跟家裡說,因為很多同學都是一個月的半個月花完,最後慘兮兮的。拿到生活費後,在飯卡里多存點錢,記得卡的編號,丟了好補。記得辦理圖書館閱讀卡。這樣你吃飯就不愁了。多帶點衣服、鞋吧!想著什麼東西去了再買,絕對會花超的。手機在家買好,去那辦個卡,有校園通,不出楊凌打電話都很便宜。最好辦個農行卡,因為學校門口就是農行。

㈧ 雲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開學時間

您好,大概在25號到27號之間,可以致電這個學校,詢問具體時間,祝您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