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人人都受其恩惠、受其影響的一種自然資源。每一個人,不論自覺還是不自覺,都直接或間接地在適應它、利用它、改善它、破壞它。嚴格地說,氣候資源是指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活動有利的氣候條件;其不利的氣候條件,常常引起氣候災害。因此,氣候條件,或者說氣候環境,應包括氣候資源和氣候災害兩個主要方面。現在,也有些人把氣候資源和氣候條件等同起來,把氣候災害包括在氣候資源內,把災害看作負資源。當然,氣候資源和氣候災害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轉化。因此,對氣候資源作這些廣義的理解,也還是說得通的。
2. 什麼是氣候資源
氣候資源是人人都受其恩惠、影響的一種自然資源。每一個人,不論自覺還是不自覺,都直接或間接地在適應它、利用它、改善它,同時破壞它。
3. 氣候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1、熱帶季風
包括台灣省的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和西雙版納等地。年積溫>=8000℃,最冷月平均氣溫不低於15℃,年極端最低氣溫多年平均不低於5℃,極端最低氣溫一般不低於0℃,終年無霜。
2、亞熱帶季風
中國華南大部分地區和華東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在4500--80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0--15℃,是副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夏季氣溫相當高(侯平均氣溫>=25℃至少有6個侯,即30天),冬季氣溫相當低。
3、溫帶季風
中國華北地區屬於此種類型的氣候。年積溫3000--4500℃之間,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8--0℃、夏季侯平均氣溫多數仍超過22℃,超過25℃的已很少見,屬於比較溫暖涼爽的。近幾年來,由於氣候變暖等原因,華北南部地區頻頻出現高溫天氣,但平均氣溫仍不超過25℃。
4、溫帶大陸性
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狹義的概念將濕潤的後者除外,中國大部分北緯40°以北的內陸地區都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些地區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氣溫日較差、年較差都很大,如新疆。
5、熱帶雨林
中國南沙群島屬於這種類型的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3)氣候條件和氣候資源的差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東部季風區夏季高溫多雨、西北地區夏季炎熱乾燥、青藏高原區夏季涼爽,降水少。
由於大陸和海洋熱力特性的差異,冬季嚴寒的亞洲內陸形成一個冷性高氣壓,東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對成為一個熱性低氣壓,高氣壓區的空氣要流向低氣壓區,就形成我國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風。
相反夏季大陸熱於海洋,高溫的大陸成為低氣壓區,涼爽的海洋成為高氣壓區,因此,我國夏季盛行從海洋向大陸的東南風或西南風。由於大陸來的風帶來乾燥氣流,海洋來的風帶來濕潤空氣,所以我國的降水多發生在偏南風盛行的夏半年5-9月。
可見,我國的季風特色不僅反映在風向的轉換,也反映在干濕的變化上。形成我國季風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冬干夏雨。這種雨、熱同季的氣候特點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冬季作物已收割或停止生長,一般並不需要太多水分,夏季作物生長旺盛,正是需要大量水分的季節。
4. 氣候,氣候環境與氣候資源分別有什麼含義
氣候、氣候環境與氣候資源這三個科學名詞各有不同的明確含義。它們表示大氣對人類關系中三個不同深度的層次。
氣候是包圍地球的大氣圈的物理化學性質的總稱,屬於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的一部分。氣候環境則只是對人類有影響的那一部分大氣的性質的總稱。由於現在人類文明已經高度發達,幾乎可以說,大氣的任何部分對人類的生存發展都可能有一定影響,所以整個大氣都已經成為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提到氣候環境時,則不言而喻地把氣候同人類生存和發展聯系在一起。如果只提氣候,則僅僅是作為一種自然現象看。因此,氣候與氣候環境在現代並不明顯存在著整體與部分的差別,而只存在著概念上的差別。
氣候資源則指氣候中那些可以被人類開發利用而作為原材料和能源的組成部分,如太陽輻射是植物光合作用和用以乾燥脫水的能源,氧氣是動植物維持生命的大氣成分等。但是,目前,在人類生產與生活活動中主要作為資源考慮的,主要為太陽輻射、溫度、降水和風。這是由於這些要素時空變化大,越來越感到不足,因而需要重視它們的開發利用。
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它的概念與價值是隨著人們的需要和開發利用的水平而變化的。當人類不知道原子能時,放射性物質不會成為資源,氣候也是這樣。在人類尚無生產力的原始社會里,人類還不知道利用氣候資源。雖然適宜的氣候給他提供動植物等食物來源,並使他能夠安全越冬,但他不感到氣候是一種資源,也不會感到需要利用這種資源。但到了人類開始有了農業,他才感到作物生長受季節限制,沒有降水,作物就無法生長,氣候才開始被作為一種自然資源。
5. 氣候的分類
氣候分類是氣候地理分布的綜合歸納方法。為了探索氣候形成原因與利用氣候資源,必須將全球各種氣候狀況進行歸納分類。氣候帶與氣候型的劃分是氣候分類的早期階段,分類是進一步將相似的氣候分成若干層次的大區。
因學科觀點、研究對象和目的或生產上的要求不同,有多種氣候分類,概括起來,主要有:成因分類、經驗分類、成因與經驗相結合的分類。
影響因素
指影響氣候狀態。決定各地氣候物理條件的因素。這種物理條件主要是指決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諸要素,如緯度、高度、海陸分布、相對海陸的位置、地形等等。此外,海流、穩定性的高、低氣壓的位置、盛行風也可作為氣候因素。氣候是常年變化的,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和物理條件,有時候也叫作氣候因素。在這時候,黃道傾斜,大氣的組成,地殼變動,水陸分布,海流等也構成氣候因素。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就是一個地區形成過程。
各家理論
我國氣候區劃大多是以≥10℃活動積溫或≥10°C日數為主來確定溫度帶界限指標的。在擬定界限指標時,重要依據是植物分布和農業上的差別,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生態氣侯區劃,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態氣侯的內涵。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以≥10℃等效積溫作為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將全國劃分Ⅰ為赤道熱帶、Ⅱ為中熱帶、Ⅲ邊緣熱帶、Ⅳ南亞熱帶、Ⅴ中亞熱帶、Ⅵ北亞熱帶、Ⅶ南溫帶、Ⅷ中溫帶、Ⅸ北溫帶、Ⅹ寒帶等10個一級溫度帶。然後在各溫度帶中根據g干濕氣候型等級,劃分濕潤(M)、半濕潤(SM)、半乾旱(SD)、乾旱(D)和極乾旱(DD)等30個氣候區。西蔵東南端、四川和雲南西部邊境地區,因坡陡峭,某些溫度帶水平面積很小,不在圖上劃出,予以略去。
6. 氣候和氣候資源的區別
氣候是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氣候資源是指人類利用氣候的特點開發出的能源。
7. 氣候條件,自然條件,區位因素的差別
(1) 東西 南北 東西:我國東部主要為平原和盆地、丘陵,屬於季風氣候區;西部為高原山地 屬於非季風區; (或者可回答為:地形因子與氣候因子差異 ) 南北:南部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較好;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 熱條件較差或者可回答為:氣候條件或水熱條件差異 ) (2) 北方地區 ( 華北平原、東北平朦 ) 氣候 < 變暖 ) (3)AC (4) 資源條件,如鐵礦石、煤炭、有色金屬、水能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等豐富。
8. 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區別和聯系
自然資源的概念特徵: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對自然資源,分如下: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環境的概念:自然環境就是指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自然環境不等於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部分,是指那些直接和簡接影響人類社會的那些自然條件的總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有越來越多的自然條件對社會發生作用,自然環境的范圍會逐漸擴大。然而,由於人類是生活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中,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自然環境是不可能膨脹到整個自然界的。
關系:
1.從定義的范圍可以看出自然環境的范圍要大,自然資源屬於自然環境的范圍。
2.要從二者與人類的關繫上出發來說明其差別和聯系。
9. 氣候分類的按資源分類
氣候資源是由多種要素組成的綜合資源。它的各組成部分按不同角度,可有不同分類方法。
(1)要素分類:一部分氣候要素含有重要資源量,按要素分類是氣候資源最基本的分類方法。
植物光合作用
太陽能資源。如太陽輻射中含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生理輻射量,也是太陽能熱水器和日光電池所需的能源。 熱量資源。即以空氣溫度所代表的作物生長所必需的熱能。在農業生產中常以大於0℃或10℃的每日溫度(℃)之積,或稱積溫,作為熱量資源的代表值。
降水資源。為陸地一切水資源的唯一來源。弄清降水資源及其潛力可以提高水資源量在降水量中的比例,更充分地開發可能獲得的自然降水的潛力。
風能。即空氣流動所產生的動力。可以利用作為動力或發電的能源。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材料。這在過去農業生產中並未作為資源量計算。現代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在溫室中二氧化碳缺乏天然補給量時,這一要素才被作為資源而予以重視。
(2)行業分類:人類社會有很多行業,各個行業對氣候都有不同要求。氣候資源的行業分類實質上就是一種應用分類系統。一般說來,在露天作業的行業對氣候最敏感,也對氣候資源的意義認識最早,最為關心。其中有農、林、牧、漁、鹽、交通運輸、旅遊等行業。在室內活動的行業,也因其產品質量同溫度、濕度、空氣清潔度有密切關系,同時又依靠交通運輸獲得原材料、燃料及運出產品,也需要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和避免不利條件,不得不重視氣候資源和災害。
在一個行業內部,也因項目不同而對氣候資源有不同的需求。農業中的小麥、水稻及其它作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氣候資源要求。在醫療中,不同的疾病的醫治都有各不相同的最佳氣候條件。其它各行業的情況也是一樣。正是因為行業內部在氣候資源的要求上很不一致,使得行業氣候資源分類具有多層次性。
氣候資源還可以從其它角度進行分類。雖然一定的氣候資源分類有其特有的目的性,但是這些分類系統之間有一定的互補性。特別是要素分類法與行業分類法之間的互補性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