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寫資源什麼用
擴展閱讀
抖音哪個工具可以寫字 2025-05-15 04:19:39
廢銅爛鐵哪裡可以看價格 2025-05-15 04:14:35
報考石油大學多少位次 2025-05-15 03:57:11

寫資源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2-08-18 07:14:21

❶ 地球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提供的資源及它們的作用 重點是作用 我們老師說要寫什麼資源什麼作用

地球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空間、資源和環境,提供了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這些資源與我們的衣食住行緊密相連,有些資源除了直接給人類提供生產生活的材料外,還具有生態價值.有些資源可再生利用,有些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如果沒有這些資源,人類將無法生存.

❷ 關於可利用資源作文怎麼寫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們珍惜、節約資源時喊的一個口號。可是,又該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節約資源呢?為什麼要大力推薦節約呢?下面請聽聽我的心聲吧!

先說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為2100多立方米,只佔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別是西部地區缺水非常嚴重,一些山區地方連人、畜飲水都非常困難。

我國的用水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比如: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浪費現象,如果發現水龍頭壞了,要及時修理,避免損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別小看廢棄的電池,因為一粒紐扣電池會污染600噸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裡,水將無法飲用。我們應該把電池收集起來,送往回收站,這樣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電池得到回收,一舉兩得。大家不能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要行動起來呀!

不僅僅要節約用水,還要節省森林資源。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相當於世界森林平均覆蓋率的61.52%;全國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森林蓄積分別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質量不高,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這就是森林資源向我們發出的警報!我們要節約利用森林資源,首先,不能亂扔稿紙,也不拿沒寫過的紙張折飛機之類的小工藝品,更不要亂砍亂伐,任意踐踏花草樹木,要植樹造林,愛護花草樹木;不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紙杯、木塊等等。在學校,我們要建立「綠色銀行」,撿起以前丟棄的紙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時,自帶勺子、筷子。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利用我們有限的森林資源。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電。電,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但是我們要節約用電,因為電幾乎是由燒標准煤產生的,而在我國儲藏的煤只夠開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該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首先,從自我做起,我牢記「人來燈開,人走燈滅」,盛夏時節,開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適合就可以了。平時的照明燈,盡可能用節能燈,因為普通燈泡把大量的電能轉化為了熱量,只有小數轉為光線,而節能燈把電能幾乎轉化為了光明。

「珍惜資源,崇尚節約」,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為了我們的明天更美好,請快快行動起來吧!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是地球母親,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春天。4月22日,當第37個「世界地球日」踏著春天的舞步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想一想:我們應該如何善待地球母親,應該怎樣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萬里春光。

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是這個春天的主旋律。

但是,當前在我國,無論土地資源還是礦產資源,其保護、利用和永續利用的形勢,都不容我們樂觀。我們不得不問一問:地球的春天,是永遠的嗎?

盡管我們實行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亂占亂用農地和基本農田的事,還時不時地發生;我們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鋼筋混凝土鋪就的「大餅」,仍在一個勁兒地向四面八方擴張,吞噬著周圍的萬頃糧田……

盡管礦產資源供給已經成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瓶頸,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費和破壞資源為標志的無證小礦山,仍在不停地亂采濫挖;即使在大礦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開采方式也還在繼續;亂堆亂放的尾礦,不但使本來可以利用的礦產資源慘遭拋棄,還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變為摧毀田地、莊稼和百姓生命財產的殺手;礦山采空區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不但使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也威脅著他們的居住安全;我們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可生產和生活用水還在被隨意地揮霍著,珍貴的地下水被過量開采或者污染著;我們的能源已經十分短缺了,可雨後春筍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費著油和煤炭資源……

在土地、礦產資源供求全面緊張的今天,我們必須改變國土資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的現狀。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要求我們在戰略機遇與矛盾凸顯並存的關鍵時期,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廣闊的世界眼光,准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十一五」期間國家立下了幾個必須達到的約束性硬指標:耕地保有量保持1.2億公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預期性)。現在,各級政府和企業正在為實現這些目標努力,我們每一個公民都要為實現這些目標努力。資源短缺、能源危機就在我們身邊,「電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無時不刻在困擾著我們。珍惜資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們擺脫快速發展中的資源困境,走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

珍惜資源,保護資源,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

❸ win32 資源文件都是一行行自己寫出來的嗎看完羅的第五章,感覺命苦啊

不是.可以利用例如RadASM帶的ResEd這類的資源編輯器寫資源文件,很像是高級語言的界面編輯,所見即所得.編輯後可以生成資源文件,羅的書我也在看,我看到第10章了,他介紹這些主要讓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如果搞復雜一點的窗口,沒必要一行行自己寫,但必須懂得資源文件的每一行都是什麼作用,是干什麼的,就是要看得懂.學著就沒錯了.

❹ 10年安徽高考語文作文寫資源綜合利用可離題啊

離題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徽卷作文題。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由此哲理詩引發的思考和聯想寫一文,詩歌體除外。

作品名稱:吳興雜詩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阮元

作品體裁:七言詩

詩的頭兩句刻畫的是河流水系的分形特徵。「交流」、「斜」或多或少已透露出作者對水系不規則性、復雜性的觀察和感受,是對整形幾何觀的某種超越。第二句更是關於水系分形的典型刻畫,准確、生動而富有韻味。「散作」就是分散的意思,從環抱吳興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斷分叉而形成的千溪萬流,整體上構成一幅分支式分形圖。水系的分形造就了居民點分布的分形。自然界的水系本來是由千溪萬澗逐步匯聚而成的,村落是人們擇水而居所形成的,都是一類分形結構。作者採用詩家慣常的人格化手法,彷彿是先有了居民點的分形分布,而後河流為了親近千村萬戶,便從吳興城外的四水開始,逐步分散為千溪萬澗,遍灑人間。水系是自然地理系統的分形,居民點分布是人文系統的分形,兩幅分形畫面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既展示了獨特的美學意韻,又體現了大地的厚德載物。地理分形造就了氣象的分形特徵,地理分形與氣象分形共同造就了生態環境的分形特性,導致動植物的多樣性、差異性、相關性和復雜性,形成植物生態系統的分形特性。詩作的後兩句表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意會到這種生態分形,通過對農作物間種的形象描繪,反映了河流分形帶來的生態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詩作對水系分形描繪的內涵。

這首詩通過寫江南水鄉的優美風光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按客觀規律辦事,「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不能形而上學地搞「一刀切」和絕對化。[

阮元(1764-1849年),清代政治家、文學家,字伯元,江蘇儀徵人。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中進士,第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後升任少詹事,入值南書房。歷任山東學政、浙江學政、戶部左侍郎、浙江巡撫、江西巡撫、兩廣總督等職。在任期間,除吏治軍政之外,編書撰述不輟。在廣東期間,建議禁鴉片,對英商採用較嚴厲的政策。1826年(道光六年)任雲貴總督,隨即又晉升體仁閣大學士。1838年(道光十八年)返揚州定居,先後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去世,謚「文達」。

❺ 怎樣寫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作文

就拿中國來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中國的資源卻在直線下降,這是為什麼呢?第一,中國的人口多,可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人們不懂得節約,工廠生產浪費,江水被破壞,大量砍伐樹木�6�1;�6�1;�6�1;�6�1;�6�1;�6�1;就拿水資源來說,有的家庭的水龍頭是旋轉式的,很麻煩,有些人怕麻煩,不用水時也不隨手關掉,更多的家庭水管存在跑、冒、滴、漏等問題,眼看著這寶貴的清水流掉。因此,水資源向我們發出了警報。有一次,一群孩子望著暗溝向井裡排出的污水,傷心的說:「井水不能喝了,喝了會掉頭發。」還有一次,一個城裡的小學生到農村裡去玩,搞得滿臉污泥,他向一個老爺爺要一盆水,老爺爺問:「你要水干什麼?」他說:「洗臉。」老爺爺聽了,生氣地說:「什麼,這么好的水你拿去洗臉,你知道嗎,這一盆水夠我們煮好幾天飯了。」這是什麼,這是水資源向我們發出的警報。如果我們不好好保護水資源,世界上最後的一滴水就是我們的眼淚。那我們該怎麼保護水資源呢?首先得從我們自己開始,隨手關水,不浪費水資源,而且不要亂用水,我們可以用洗衣服的水來澆花,用洗菜水、洗衣水、洗碗水與洗澡水可用來澆花、洗車、擦地板。……為了保護水資源,政府也採取了措施。像青島三面環海,青島政府為了節約啟動了「海水淡化」工程,每年將8億立方米的海水淡化,供給工廠生產,居民洗澡。 因為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技術不先進,生產造成了浪費。再加上我國有些工廠不節約資源。例如,一家鋼鐵生產廠,他們是怎麼生產鋼鐵的呢,一、隨意開采鐵礦。二、生產有限鋼鐵。三、生產大量廢渣,照這樣看,開採的鐵礦既沒有得到太大的利用,而且還造成了浪費,生產出來的廢渣沒有進行開發利用,同時佔用土地,污染環境。這種生產方式我們叫做「粗放式」。我們如果換另一種方式生產,能否得到節約呢?一、我們嚴格開采鐵礦。二、我們採取先進的工藝,盡量多生產鋼鐵。三、產生廢渣作為原料,生產建築材料。這樣一來,產生的廢渣成了建築材料,又不污染環境,不是一舉兩得嗎?而且我們還做到了「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這種生產方式我們叫做「節約式」。 我們不僅要節約資源,還要保護環境。在日常生活中,汽車隨處可見。汽車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方便,但汽車尾氣卻是當今社會最大的污染源,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因此,限制不斷增長的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是保護環境的需要。我們都要養成多做公交車和自行車的習慣。植樹造林是保護環境的有力措施,因為樹木在白天是呼出氧氣,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它可以凈化空氣。因此我們要養成愛護樹木的良好習慣,積極加植樹造林活動。我們還要喚醒人們的意識,制止亂砍森林的行為。此外,我們還要在生活中少用一次性的東西。 我們的祖國雖然地大物博,可我國人口眾多。據調查,我國耕地面積排名世界第四,可人均耕地面積卻排在世界第126位以後。因此要養活這么多人口,我們要愛護耕地,不讓我們的耕地受到污染。還有我們的各種礦產、能源、水等資源,人均擁有量也非常少,我們都要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例如,節約用水、用電,這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做到的。 我讀完《珍惜資源,崇尚節約》這本書,我有深刻的感受,我們如果要節約資源,還得從自己本身做起。除此之外,我還想提以下幾點建議:1、充分利用水資源。2、不向江湖河排放污水。3、工廠生產用水盡量做到重復利用。4、節約用電,做到隨手關燈、少開空調。當然,我想的這些只不過是建議罷了,是治標不是治本。珍惜資源還是要靠大家。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讓我們的地球媽媽變得更美麗,更富饒。

❻ 資源有什麼用

你好!資源就是用來在城內升級建築的,不然游戲都玩不了了。滿意請採納,不懂歡迎繼續追問。

❼ 用project軟體編制一個工程項目時, 裡面的資源都應該寫些什麼謝謝高人

1.資源三種類型(工時資源,材料資源,成本資源)。
2.與工時資源中的「人力資源」為例,在Project中首先要列出參與項目中有哪些人(即人力資源),可在「資源工作表」視圖中輸入。
3.然後就可以將人力分配到具體的任務中了。即為某項具體任務安排指定的人員去完成。也就是,具體的任務是由某個具體的人(資源)去完成的,系統會計算出完成該任務的成本了。
4.工時資源中的「設備資源」也是同理。都需對任務做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