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中遠海運如何使資源替代成為可能
擴展閱讀
凈水器廠家價格怎麼樣 2025-05-14 00:01:26
物流供應鏈如何降低成本 2025-05-13 23:40:22

中遠海運如何使資源替代成為可能

發布時間: 2022-08-16 02:18:54

① 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的優劣勢

航運界網站2015年8月7日爆出一則消息,中遠、中海成立「改革領導小組」。與此同時,包括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及中海科技在內的五家上市公司相繼宣布停牌,中遠中海在集團層面的合並似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自中外運集團與長航集團合並以來,中遠與中海合並的傳聞就一直沒有停歇過,相關的資源整合最近兩年呈加速之勢。早在2012年10月,中遠和中海簽署了《中海集運與中遠集運內貿航線合作協議》,在內貿東北/華北至福建/汕頭航線上共同投船、合作經營,這是內貿集裝箱領域的航運聯盟。2014年9月,招商局集團與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宣布合資成立國內最大油輪運輸企業「中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1.1億美元。以淡水河谷與中國航運央企合作逐步推進為契機,2015年5月4日,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遠洋的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新加坡成立合資公司「中國礦運有限公司」,專營鐵礦石海上運輸及相關干散貨業務。有了中外運長航的前車之鑒,中遠中海合並會是怎樣的結局?這里給出幾點分析。

1、中遠中海合並與規模優勢無關

通常的認識,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合並而獲得規模優勢,在市場上更具有話語權,但這只是猜想而不是事實。在市場上一個企業是否具有話語權,根本上還是該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是不是別無選擇,即消費者是不是沒有更多的選擇權。如果企業提供的都是同質化服務,並且供給大於需求,那麼市場中更大的企業也沒有什麼優勢,低迷的市場對大小企業都一視同仁。大企業的內部規模優勢能否發揮依賴很多因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馬士基航運既大又好其實並非來自與規模經濟,而是人家的成本控制真的做到位了。寄希望於中遠中海通過合並而獲得因體量更大而生的優勢,這沒有邏輯基礎,同時也難以實現。與此相應的另一個論斷是二者合並而形成壟斷,是否應當進行反壟斷審查?這也是沒有依據的。雖然中遠中海合並了,但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還很多,集裝箱領域二者合並後的運力距離馬士基航運也還差得很遠。同時如果有超額的利潤,也會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這種超額的利潤也不會持久。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企業合並後會產生壟斷。

2、集裝箱運輸領域的聯盟與合並孰優孰劣?

集裝箱運輸領域的單個企業很難實現船舶大型化的規模經濟效應,航運聯盟應運而生。全球前20名的航運公司已經有17家參與到了G6、2M、O3、CKYHE這四大聯盟中,全球航運「四強爭霸」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航空領域也存在著類似的業態。航運聯盟興盛的同時,並沒有看到集裝箱運輸領域的企業合並潮,最近僅有的一例是赫伯羅特航運與南美輪船的合並。集裝箱運輸市場上普遍採用聯盟的方式獲得規模經濟優勢,而不是通過合並的方式獲得相應的規模經濟優勢,核心原因就在於航運聯盟具有較好的靈活性。航運市場的總體供需關系在變化,航運市場的各細分領域的供需關系也在發生變化,占據集裝箱運輸成本很大一塊的燃油成本變化很大,這些都對企業的運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靈活的制度安排有利於企業根據市場形勢變換運營策略,聯盟的對象、聯盟的航線、聯盟的共享相對靈活,更有利於企業在不同環境下獲得較好收益。而兩個企業合並,需要面臨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協調和博弈,成功的概率比較小。在這樣的認識下,中遠中海在集裝箱領域的合並似乎並沒有很好的前景。中遠集運和中海集運先聯盟了再說,也為今後的合並提供參照。

3、集團層面的合並路在何方?

從航運資源整合的角度來看,各集團公司或者下屬公司出資成立合資公司的路徑已經開展並卓有成效,比如招商局集團與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合資成立的中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再比如中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與中散集團合資成立的中國礦運有限公司。在戰略物資運輸領域的這種制度安排,有利於形成規模化的「國貨國運」船隊,為我國的戰略物資運輸提供可靠的運力,清晰的戰略目標和單一的業務領域也有利於獲得相應的國家政策支持。從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合並來講,涉及兩家集團旗下集運、散貨、油輪、碼頭、物流、貿易、投資等諸多板塊及AH股多個上市主體,利益主體和業務主體多元化,很難實現各方面的利益協調。北車集團能夠合並南車集團是因為其業務基本一樣。借著合並補足資本金、甩掉一些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繼而承擔支撐「海運強國」的重任,恐怕是這輪合並的初衷。可是,混雜的業務領域如何向國家要政策?沒有國家層面的政策推動,二者的合並是否可能?從幾大貨類來看,就剩集裝箱運輸領域的整合了,而集裝箱運輸領域的聯盟應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我國外貿集裝箱運輸市場的份額不高基本不牽涉國家戰略,其核心是航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問題,合並與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並沒有確定的聯系,藉由合並實現我國外貿集裝箱運輸市場份額的提升不切實際。當前集裝箱運輸領域的競爭力來源於成本的控制,包括資金成本、造船租船成本、燃油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乃至制度成本。資金成本與國外企業有優勢嗎?造船的時機是否恰當?造船的船型是否符合未來趨勢?管理中的隱性成本如何降低?市場瞬息萬變,當前國企為了規避關聯交易而建立的制度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中遠中海合並後,如果還是這樣的制度,企業競爭力如何實現?

② 中遠海控股價為什麼長期走弱中遠海控2021季報中遠海控如何變身成為年度牛股

疫情得到好轉後,航運行業也開始得到有序的恢復,中遠海控當然也是,股價也慢慢增長,這只股票是否出色,能不能投資,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在全面剖析中遠海控前,大家可以先參考一下這份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即可查看: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遠海運集團航運及碼頭經營主業上市旗艦企業和資本平台。集裝箱和散雜貨碼頭的裝卸和堆存業務是公司兩個主要的業務。其中中遠海控港口的碼頭組合遍布中國沿海的五大港口群、歐洲、南美洲、中東、東南亞及地中海等主要海外樞紐港。


簡單介紹中遠海控後,下面結合亮點對中遠海控的投資價值進行分析。


亮點一:創新服務模式,規模高速增長


中遠海控"中遠海運集運"與"東方海外貨櫃"雙品牌船隊攜手海洋聯盟各成員,正式推出DAY5產品,牽扯到了聯盟航線40條、412萬TEU運力,航線覆蓋面、交付時效得到進一步提升,贏得不錯的市場口碑。同時,中遠海控中歐鐵路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陸海快線箱量規模分別以54%、79%、20%的增速實現同比高增。


亮點二:集裝箱綜合物流服務龍頭


中遠海控收購重組中海集運、東方海外後集裝箱船運力提升至目前約303萬TEU,份額12.5%在全世界位於第三。在集裝箱碼頭這個方面,2019年開始總吞吐量與總設計處理能力屬於當世無雙。海運與碼頭模塊的優勢是十分強的,將海內外港口碼頭進行參控進而可以使銜接效率得到提升,單箱收入也是可以用龍頭溢價的,由於規模效應+網路效應的影響,佔有成本優勢,利潤率一年比一年誇張。篇幅有限,中遠海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具體情況,都被我寫進了下面的研報里,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深度研報】中遠海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重創了港口航運行業,停工停產,港口堵塞等問題使得航運停滯不前,之後疫情得到了控制,港口航運才逐步運轉起來。因為疫情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全球復產復工慢慢有所起色,進出口數據每年都面臨著大幅度增長。出口表現出的強勁勢頭,使得港口吞吐量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業績也有希望獲得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202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同比上漲133.86%至2066.64點,環比20H2增長92.44%,運價一直在不斷漲高。分不同航線來看的話,地中海與歐洲航線運價提升幅度最顯而易見的,對照二者在20年末的運價指數,21年上半年分別有提升,比例是129.4%和123.5%。全球航運的局勢還是難以預料,有望將集裝箱運價保持在較高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疫情日漸平穩,港口航運將迎來快速的發展,會有不少的好處輸送到中遠海控。不過文章內容存在滯後的問題,大家要是想了解一下中遠海控未來行情的話,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有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分析股票,掌握一下中遠海控的估值水平高低情況:【免費】測一測中遠海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③ 非常24小時電視劇第三部中500萬第幾集

中遠海運造箱板塊再次實現跨躍式發展。
6月2日,中遠海運集團所屬造箱廠生產的第500萬台集裝箱,在啟東箱廠下線,這是中遠海運造箱板塊再次實現跨躍式發展。
據悉,中遠海運所屬造箱廠2011年累計生產100萬箱,2015年累計生產200萬箱、2018年累計生產300萬箱。
此次第500萬箱下線,也標志著中遠海運正深挖所屬造箱廠生產潛能,全力服務「六穩」「六保」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中遠海運第500萬台集裝箱下線
中遠海運集團表示,面對疫情導致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和市場「一箱難求」的局面,旗下所屬各集裝箱製造廠開足馬力,克服原材料供應緊張、成本上升以及用工緊缺等困難,迅速實現工藝裝備技術革新,並持續加大投入,深挖生產潛能,不斷提質增效,全力保障外貿運輸物流暢通,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今年1-4月,中遠海運集裝箱製造板塊完成新造箱34.6萬TEU,同比增長116%。
據了解,中遠海運的造箱業務始於2005年。2019年,中遠海運收購了原香港上市公司勝獅貨櫃旗下的核心主力集裝箱工廠,造箱板塊實力迅速攀升,成為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製造企業。
目前,中遠海運造箱板塊的6家現代化工廠,覆蓋了由南至北的主要港口,並在需求旺盛和運輸便捷的關鍵性區域進行布局,有效控制了運輸成本,提升了區位優勢。
其中,青島啟東箱廠的冷箱產能,更使中遠海運實現了進軍冷箱市場的多元化戰略,契合了市場發展需求,增強了綜合服務能力。
2021年,為了進一步整合內部造箱資源,中遠海運下屬企業中遠海運發展,啟動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項目完成後,上海寰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造箱企業。
此外,中遠海運還注重科技研發,不斷探索集裝箱科技水平提升,豐富集裝箱應用場景,踐行環保生產的社會責任。
中遠海運表示,未來將不斷強化航運產業鏈板塊聯動,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變革,持續提升客戶服務能力。
·END·
歡迎通過留言,提供新聞線索,投稿可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來源:中遠海運
本期編輯:Effy
審發:王禹

④ 中遠海運怎麼樣

中遠是中遠,中海是中海,你的問題有些模糊。中遠就是COSCO,中遠集團,中國第一大航運集團公司,航空母艦式的國企。中海是中國海運集團,僅次於中遠集團的大型國企。都很穩定,如果求職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中遠進入難度頗大。

⑤ 中遠海運怎麼樣

摘要 中遠海運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板塊,致力於以航運金融為依託,發揮航運物業產業優勢,整合產業鏈資源,打造以航運g相關產業租賃集裝箱製造,投資及服務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以市場化機制,差異化優勢,國際化視野建立產融結合,龍龍結合多種業務協同發展的一站式航運金融服務平台,還是很有保障的哦

⑥ 中遠海控 報告今日中遠海控股市中遠海控邏輯

疫情得到好轉後,航運行業也開始得到有序的恢復,中遠海控也是如此,股價也慢慢增長,這只股票是好是壞,能不能投資,下面我來分析一下。在深入解讀中遠海控前,先為大家雙手奉上這份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即可查看: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遠海運集團航運及碼頭經營主業上市旗艦企業和資本平台。公司將業務重心放在了集裝箱和散雜貨碼頭的裝卸和堆存上。其中中遠海控港口的碼頭組合遍布中國沿海的五大港口群、歐洲、南美洲、中東、東南亞及地中海等主要海外樞紐港。


對中遠海控大致了解後,下面依據亮點來了解中遠海控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亮點一:創新服務模式,規模高速增長


中遠海控"中遠海運集運"與"東方海外貨櫃"雙品牌船隊攜手海洋聯盟各成員,正式讓DAY5產品出現在人們面前,涉及到了聯盟航線40條、TEU運力412萬,在航線覆蓋面、交付時效這些方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市場反響良好。同時,中遠海控中歐鐵路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陸海快線箱量規模分別以54%、79%、20%的增速實現同比高增。


亮點二:集裝箱綜合物流服務龍頭


中遠海控收購重組中海集運、東方海外後集裝箱船運力提升至目前約303萬TEU,份額12.5%處在全球第三名。集裝箱碼頭方面,2019年開始總吞吐量與總設計處理能力天下第一。海運與碼頭方面擁有很強的優勢,把海內外港口碼頭進行參控後可以提高銜接效率,單箱收入都可以用龍頭溢價,因為規模效應+網路效應造成的改變,享有成本優勢,利潤率大幅度上升。因為篇幅有限,關於中遠海控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情況,我在下面的研報里已經准備好了,可以收藏起來:【深度研報】中遠海控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重創了港口航運行業,停工停業,港口堵塞等問題讓航運無法更進一步,之後疫情不斷消退,港口航運才漸漸的運作了起來。由於疫情的控制很有成效,全球復產復工逐步開展,進出口數據一年更比一年高。出口的強勢表現帶來了港口吞吐量的快速恢復,港口航運相關企業業績也有機會實現迅速增長。202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同比上漲133.86%至2066.64點,環比20H2增長92.44%,運價持續上漲。通過不同航線來分析,地中海與歐洲航線運價上漲幅度最明顯,21年上半年與20年末的二者運價指數相對比之後,發現分別提升了129.4%和123.5%。全球航運有著焦灼的局勢,集裝箱運價有很大可能可以維持在高價。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疫情日漸平穩,港口航運有望可以得到迅速發展,會有不少的好處輸送到中遠海控。不過文章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對中遠海控未來行情比較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移步到下面的鏈接中,這里有經驗豐富的投資顧問幫你看股票,搞清楚中遠海控的估值具體在什麼水平:【免費】測一測中遠海控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⑦ COSCO(中遠航運)主要是走什麼航線為主

COSCO(中遠航運)主要已海洋航線為主。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或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航運產業集群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簡稱集團)核心產業集群,包括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油氣運輸(油運、液化天然氣運輸)、客輪運輸以及碼頭運營等業務。當前,集團正致力於鞏固和發展全球第一大綜合航運企業。

(7)中遠海運如何使資源替代成為可能擴展閱讀:

控股上市企業

中遠集團是中國最早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之一,在境內外控股和參股的有:中國遠洋、中遠投資、中遠太平洋、中遠國際、中遠航運和中集集團6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國遠洋」在香港聯交所一上市,就被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中遠太平洋」和「中遠投資」憑借出色的業績進入國際資本市場藍籌股行列。

⑧ 中遠海控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647.16億元,是如何做到的

中遠海控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647.16億元,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的成績首先是因為中遠海控長期著眼於海運的發展,其次是中運海控的客戶源很穩定,再者是中遠海控進行了長期的拓客,另外是中遠海控公司堅持降低公司內部的成本。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中遠海控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647.16億元是這樣子做到的。

一、因為中遠海控長期著眼於海運的發展

首先是因為中遠海控長期著眼於海運的發展,對於中遠海控負責人而言他們不僅沒有在海運最難的時候放棄了對應的海運發展,同時還始終堅持了對應的海運擴大對應的規模發展,從而實現了對應的長期發展

中運海控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發揮自身的優勢,不斷地拓展更多的發展道路。

⑨ 中遠海特未來發展前景

這次疫情過後,航空運輸慢慢得以恢復,並一步一步的向前發展,在股票市場上表現得很活躍,在所有的股票中,中遠海特的走勢排名最靠前,受到廣大投資者的關注。接下來,學姐就帶領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中遠海特是不是真的值得投資。在正式研究中遠海特之前,學姐將之前整理好的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名單拿出來與大家分享,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港口航運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是從事專業化特種雜貨遠洋運輸的上市公司。公司的貨運技術水平全球領先,瞄準最先進技術水平和最高端客戶要求,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專業研究機構結成合作夥伴關系,研發高技術、高難度的貨物裝卸和運輸解決方案,滿足並超越客戶的期望。


從簡介上面能看出來,中遠海特的實力特別強,下面咱們從優勢來看一下中遠海特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特種運輸龍頭,經營規模大


中遠海特主要業務涵蓋了特種船運輸,公司的特種運輸船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均位於世界前列。名下有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汽車船、木材船和瀝青船等各類型船舶100多艘,載重量達到了近300萬噸。公司用本土的業務為鋪墊,然後把業務輻射到全球,航線從遠東遍布到地中海、歐洲、波斯灣、美洲、非洲等,穩定可靠是他在班輪運輸方面所擁有的優勢。


亮點二:航線覆蓋全球,實力雄厚


該公司航線覆蓋了整個世界,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個港口。將遠東作為據點,在歐洲航線、美洲航線、非洲航線、泛印度航線和泛太平洋航線上,已經具有了特別強的優勢。此外,公司還對航運渠道進行了積極地開拓,開辟了大西洋航線、澳新航線等新航線。


同時,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個的具備北極和南極兩個極地航線成功運營經驗的航運公司。公司還可以按照客戶需求和具體項目情況,靈活安排船舶裝卸港口,工程項目進展到哪裡了,公司的航線也需要延伸到哪裡,以保障貨物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出於篇幅限制,更多關於中遠海特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都在這篇研報里了,大家可以點擊查看:【深度研報】中遠海特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20年新冠疫情給了港口航運行業帶來了沉痛打擊,很多問題使得航運停滯不前,如停工停業、港口堵塞等,後來疫情有所好轉,港口航運才慢慢得到恢復。因為疫情的良好控制,從而使得全球開始復產復工,進出口數據喜人。出口表現強勢讓港口吞吐量得到了迅速的復原,港口航運相關企業的業績也有很大概率達成高增長。中遠海特具備十分多的航線,經營規模大,在疫情控制後將會獲得高速的發展。


總之,在疫情的有效控制下,港口航運將迎來快速的發展,中遠海特也會得到受益。但文章不是實時更新的,如若對中遠海特未來行情有想法,那麼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提供診股服務,了解一下中遠海特估值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中遠海特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09-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