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金星里有什麼資源
擴展閱讀
如何養一隻雞的成本 2025-05-14 15:54:21
報關單運輸工具怎麼填寫 2025-05-14 15:48:36

金星里有什麼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8-12 15:23:48

㈠ 金星的資料

金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古羅馬人稱作維納斯,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忒。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

金星給人的印象是一顆令人窒息的星球,二氧化碳占其大氣成分的97%,具有十分強烈的溫室效應,表面溫度達400多攝氏度。

加上金星上的大氣壓為地球表面的90倍,以及恐怖的硫酸雨,令人望而卻步。然而,環境如此惡劣的金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卻是美蘇爭霸的制高點之一。蘇聯在金星探測上取得了重要發現和成果,西方甚至一度將金星稱為「蘇聯的星球」。

(1)金星里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金星自轉方向跟天王星一樣與其它行星相反,是自東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金星逆向自轉現象有可能是很久以前金星與其它小行星相撞而造成的,除了這種不尋常的逆行自轉以外,金星還有一點不尋常。

金星的自轉周期和軌道是同步的,這么一來,當兩顆行星距離最近時,金星總是以同一個面來面對地球。

不過這些基本的類似中,也存在很多不同點。金星的大氣成分多為二氧化碳,因此它的地表具有強烈的溫室效應其大氣壓大約是地球的90倍,這差不多相當於地球海面下一公里處的水壓。

金星地表沒有水,空氣中也沒有水分存在,其雲層的主要成分是硫酸,而且較地球雲層的高度高得多。由於大氣高壓,金星上的風速也相應緩慢。這就是說,金星地表既不會受到風的影響也沒有雨水的沖刷。因此,金星的火山特徵能夠清晰地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㈡ 金星的資源

http://solar.starparadise.net/
這是一個詳細介紹太陽系和九大行星的網站
你去看看,相當不錯的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太陽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偏差不到1%。

軌道半徑: 距太陽 108,200,000 千米 (0.72 天文單位)
行星直徑: 12,103.6 千米
質量: 4.869e24 千克

金星 (希臘語: 阿佛洛狄特;巴比倫語: Ishtar)是美和愛的女神,之所以會如此命名,也許是對古代人來說,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顆。(也有一些異議,認為金星的命名是因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曉。除了太陽與月亮外,它是最亮的一顆。就像水星,它通常被認為是兩個獨立的星構成的:晨星叫Eosphorus,晚星叫Hesperus,希臘天文學家更了解這一點。

既然金星是一顆內層行星,從地球用望遠鏡觀察它的話,會發現它有位相變化。伽利略對此現象的觀察是贊成哥白尼的有關太陽系的太陽中心說的重要證據。

第一艘訪問金星的飛行器是1962年的水手2號。隨後,它又陸續被其他飛行器:金星先鋒號,蘇聯尊嚴7號(第一艘在其他行星上著陸的飛船)、尊嚴9號(第一次返回金星表面照片[左圖])訪問(迄今已總共至少20次)。最近,美國軌道飛行器Magellan成功地用雷達產生了金星表面地圖(上圖)。

金星的自轉非常不同尋常,一方面它很慢(金星日相當於243個地球日,比金星年稍長一些),另一方面它是倒轉的。另外,金星自轉周期又與它的軌道周期同步,所以當它與地球達到最近點時,金星朝地球的一面總是固定的。這是不是共鳴效果或只是一個巧合就不得而知了。

金星有時被譽為地球的姐妹星,在有些方面它們非常相像:
-- 金星比地球略微小一些(95%的地球直徑,80%的地球質量)。
-- 在相對年輕的表面都有一些環形山口。
-- 它們的密度與化學組成都十分類似。
由於這些相似點,有時認為在它厚厚的雲層下面金星可能與地球非常相像,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但是不幸的是,許多有關金星的深層次研究表明,在許多方面金星與地球有本質的不同。

金星的大氣壓力為90個標准大氣壓(相當於地球海洋深1千米處的壓力),大氣大多由二氧化碳組成,也有幾層由硫酸組成的厚數千米的雲層。這些雲層擋住了我們對金星表面的觀察,使得它看來非常模糊。這稠密的大氣也產生了溫室效應,使金星表面溫度上升400度,超過了740開(總以使鉛條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熱,雖然金星比水星離太陽要遠兩倍。

雲層頂端有強風,大約每小時350千米,但表面風速卻很慢,每小時幾千米不到。

金星可能與地球一樣有過大量的水,但都被蒸發,消散殆盡,使如今變得非常乾燥。地球如果再比太陽近一些的話也會有相同的運氣。我們會知道為什麼基礎條件如此相似但卻有如此不同的現象的原因的。

大部分金星表面由略微有些起伏的平原構成,也有幾個寬闊的窪地:Atalanta Planitia, Guinevere Planitia, Lavinia Planitia;還有兩個大高地:在北半球的與澳大利亞一般大的Ishtar Terra和在沿赤道的與南美洲一般大的Aphrodite Terra。Ishtar內主要由Lakshmi Planum高原組成,由金星上最高的山脈所包圍,包括巨型山Maxwell Montes。

來自Magellan飛行器映像雷達的數據表明大部分金星表面由熔岩流覆蓋。有幾座大屏蔽火山,如Sif Mons(右圖),類似於夏威夷和火星的Olympus Mons(奧林匹斯山脈)。最近發布的發現資料顯示金星的火山活動仍很活躍,不過集中在幾個熱點;大部分地區已形成地形,比過去的數億年要安靜得多了。

金星上沒有小的環形山,看起來小行星在進入金星的稠密大氣層時沒被燒光了。金星上的環形山都是一串串的,看來是由於大的小行星在到達金星表面前,通常會在大氣中碎裂開來。

金星上最古老的地帶看來形成於8億年前。那時廣泛存在的山火擦洗了早期的表面,包括幾個金星早期歷史時形成的大的環形山口。

從Magellan飛行器發回的圖片非常有趣並顯得獨一無二,包括噴出非常厚的岩漿的pancake volcanoes薄餅火山(左圖),和像在岩漿房上蓋折疊圓頂的coronae(右圖)。

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與地球非常相似: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鐵質內核,熔化的石頭為地幔填充大部分的星球。從Magellan飛行器最近返回的重力數據表明金星的外殼比早先假定的硬得多,厚得多。就像地球,在地幔中的對流使得對表面產生了壓力,但它由相對較小的許多區域減輕負荷,使得它不會像在地球,地殼在板塊分界處被破壞。

金星沒有磁場區,也許是由於較慢的自轉速度引起的。

金星沒有衛星,由此引出一些話題。

金星通常由肉眼即可觀測,有時被稱為「啟明星」或「太白金星」("morning star" or "evening star"),它是天空中最亮的行星。Mike Harvey的行星位置圖表顯示了金星及其他行星的當前天空位置。更多的詳情或專門圖表可由行星程序,如「星光燦爛」創建。

㈢ 金星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金星的主要成分為半徑約3100千米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硅、氧、鐵、鎂等的化合物組成的「幔」,而外面一層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組成。

科學家推測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和地球相似,依地球的構造推測,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及輝石為主的矽酸鹽,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

金星的平均密度為5.24g/cm3,次於地球與水星,為八大行星(冥王星已於2006年劃歸為矮行星,故稱八大行星)中第三位的。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鐵質內核,熔化的石頭為地幔填充大部分的星球。

金星的地質地貌:

大約90%的金星表面是由不久之前才固化的玄武岩熔岩形成,當然也有極少量的隕石坑,金星的內部可能與地球是相似的:半徑約3000千米的地核和由熔岩構成的地幔組成了金星的絕大部分。來自麥哲倫(Magellan)號的最近的數據表明金星的地殼比起原來所認為的更厚也更堅固。

可以據此推測金星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可移動的板塊構造,但是卻有大量的有規律的火山噴發遍布金星表面。金星上最古老的特徵僅有8億年歷史,大多數地區都很年輕(但也有數億年的時間)。那時廣泛存在的山火擦洗了早期的表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星

㈣ 金星上有什麼東西

美國已經證實金星地下有脈沖了,但無法解釋
金星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並含有少量的氮氣。金星的大氣壓強非常大,為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時的壓強。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溫室效應在金星上大規模地進行著。如果沒有這樣的溫室效應,溫度會比現在下降400°C。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極限溫度可高達500°C。這使得金星的表面溫度甚至高於水星,雖然它離太陽的距離要比水星大的兩倍,並且得到的陽光只有水星的四分之一(高空的光照強度為2613.9 W/m�0�5,表面為1071.1 W/m�0�5)。盡管金星的自轉很慢(金星的「一天」比金星的「一年」還要長,赤道地帶的旋轉速度只有每小時6.5千米),但是由於熱慣性和濃密大氣的對流,晝夜溫差並不大。大氣上層的風只要4天就能繞金星一周來均勻的傳遞熱量

㈤ 金星上有什麼

關於金星的內部結構,還沒有直接的資料,從理論推算得出,金星的內部結構和地球相似,有一個半徑約3,100公里的鐵-鎳核,中間一層是主要由硅﹑氧﹑鐵﹑鎂等的化合物組成的「幔」,而外面一層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組成的很薄的「殼」。

科學家推測金星的內部構造可能和地球相似,依地球的構造推測,金星地函主要成分以橄欖石及輝石為主的矽酸鹽,以及一層矽酸鹽為主的地殼,中心則是由鐵鎳合金所組成的核心。金星的平均密度為5.24g/cm3,次於地球與水星,為八大行星(冥王星已於2006年劃歸為矮行星,故稱八大行星)中第三位的。

一個直徑3000千米的鐵質內核,熔化的石頭為地幔填充大部分的星球。厚得多。就像地球,在地幔中的對流使得對表面產生了壓力,但它由相對較小的許多區域減輕負荷,使得它不會像在地球,地殼在板塊分界處被破壞。

(5)金星里有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星體特性: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006811。

以地球為三角形的頂點之一,分別連結金星和太陽,就會發現這個角度非常小,即使在最大時也只有48.5°,這是因為金星的軌道處於地球軌道的內側。因此,當我們看到金星的時候,不是在清晨便是在傍晚,並且分別處於天空的東側和西側。

中國古人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稱「啟明」或「長庚」(傍晚出現時稱「長庚」,清晨出現時稱「啟明」)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忒,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

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因此金星也稱作維納斯(Venus)。維納斯是愛與美的女性之神,所以金星的天文符號就是女性的標志:♀,也有人形象地將這個符號比喻為「維納斯的梳妝鏡」。

㈥ 八大行星上有什麼可貴的資源

  • 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八顆行星,冥王星不再為經典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投票5號決議,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將其列入「矮行星」。

  • 火星的那層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余留下的二氧化碳(95.3%)加上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火星的兩極永久地被固態二氧化碳(乾冰)覆蓋著。

  • 水星的密度將大於地球,這表明水星的鐵質核心比地球的相對要大些,很有可能構成了行星的大部分。因此,相對而言,水星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鹽地幔和地殼。

    巨大的鐵質核心半徑為1800到1900千米,是水星內部的支配者。而硅酸鹽外殼僅有500到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大概成熔融狀。

  • 金星英文名:Venus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猶如一顆耀眼的鑽石,於是古希臘人稱它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愛與美的女神,而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Venus)--美神。金星基本參數

    公轉周期:224.701天

    平均軌道速度:35.03千米/每秒

    軌道偏心率:0.007

    軌道傾角:3.4度

    赤道直徑:12,103.6千米

    質量(地球質量=1):0.8150

    密度:5.24克/立方厘米

    自轉周期:243.01日

    衛星數量:0

    公轉半徑:108,208,930km(0.72天文單位)

    表面面積4.6億平方千米

    表面引力8.78m/s2

    自傳時間-243.02天

    逃逸速度10.4千米/秒

    表面溫度最低平均最高

    737K750K773K

  • 木星由90%的氫和10%的氦(原子數之比,75/25%的質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頭」組成。這與形成整個太陽系的原始的太陽系星雲的組成十分相似。土星有一個類似的組成,但天王星與海王星的組成中,氫和氦的量就少一些了。

  • 行星定義委員會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確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為經典行星之外,將冥王星降格為二級行星,同時增加穀神星、卡戎星和編號為2003UB313的齊娜星為二級行星。

㈦ 金星上的岩石是什麼

這一類問題,從照片上當然不可能得到解答。在「金星」8號,「金星」9號和「金星」10號的著陸點,通過輻射探測,成功地測出了岩石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也就是鉀、鈾和鈦。發現金星上也許存在放射強度與地球上的玄武岩和花崗岩相似的岩石。

金星有含硫的礦石。所以它沒有冬夏,沒有雨雪,非常有可能是硫的循環造成的。金星厚達25000米的雲層可能就是硫酸雨滴組成的。含有硫的氣體是行星二氧化碳大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表面岩層中又含有大量的硫。這究竟是物質循環的環節?還是偶然的巧合?目前還無法下結論。

㈧ 金星上有什麼

金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被定義為一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金星與火星一樣,是一顆類地行星,那麼金星上面都有什麼?

一、地質地貌

金星表面上有70%的平原,20%高地,10%低地。 金星表面的大平原上有兩個主要的高地,分別是伊師塔地(Ishtar Terra)和阿芙羅狄蒂地(Aphrodite Terra)。

伊師塔地的面積與澳大利亞相當,在這里擁有金星最高的麥克斯韋山脈,這個山脈比喜馬拉雅山高出兩千多米。阿芙羅狄蒂地高地面積與南美洲相當,在高地之間擁有許多廣闊的低地平原。

四、金星探測器

從1961年起,蘇聯和美國向金星發射了30多個探測器,從近距離觀測,到著陸探測。 所以金星上還有很多人類的探測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