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河南省人文資源有哪些
擴展閱讀
月子中心需要多少費用 2025-05-17 05:34:50
沙特石油用什麼貨幣 2025-05-17 05:34:49

河南省人文資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03 19:53:42

A. 按照自然旅遊景觀和人文旅遊景觀將河南省旅遊資源分類列舉

河南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發祥地和發源地、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區。從夏代到北宋,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商丘建都起,河南孕育了洛陽、開封、商丘、安陽、鄭州、南陽等聞名海內外的古都,其中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均在中國八大古都之列。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

風景名勝
世界文化遺產3處:
河南省旅遊宣傳片——感恩,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鄭州「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國家5A級旅遊景區9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神農山、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焦作青天河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4處:嵩山世界地質公園、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處:嵩山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雞公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千古名園:禹王台,大相國寺,開封府,,包公祠。
名貴花朵:洛陽牡丹、開封菊花、信陽桂花。
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雞公山
雞公山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南38公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8),被歷史學

雞公山(12張)者稱贊為「青分楚豫,氣壓嵩衡」,山上有民國時期世界各國建築群、總統行館等著名人文景觀。
1921年被美國人列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1978年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對外開放的八大景區之一,
1982年列入全國第一批44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水旅遊聖地——雲台山
雲台山位於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既是世界地質公園,又是國家AAAAA級景區。雲台山滿山覆蓋的原始生林,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千姿百態的飛瀑流泉,如詩如畫的奇峰異石,形成了雲台山獨特完美的自然景觀。漢獻帝的避暑台和陵基,唐代葯王孫思邈的采葯煉丹遺跡,唐代大詩人王維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千古絕唱的茱萸峰,以及眾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雲台山豐富深蘊的文化內涵。
中原獨秀——堯山(石人山)

中原獨秀——堯山風景名勝區(13張)
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西,地處伏牛山東段。因堯孫劉累為祭祖立堯祠而的名。1980年後這里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先後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晉升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及國家地質公園。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大山壁立,異峰如塑,怪石紛呈,是堯山自然風光的一大特色。站立主峰玉皇頂上,

洛陽(8張)千岩萬壑,飛龍走鳳,遠近高低,景色迥異,構成了一幅幅美不盡收的圖畫。新華社原社長穆青曾兩次登上堯山,並為堯山的秀色所陶醉,欣然留下了「中原獨秀」的墨寶。
道教聖地、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王屋山
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愚公的故鄉,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記載和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戶曉。
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洛陽市嵩縣境內,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合眾多旅行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地方」。白雲山位於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奇峰俊秀,白雲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整個景區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雲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觀光區。
恐龍沒落的見證者——伏牛山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處河南省西南部,由西北向東南綿延800餘里,這古老的大山見證過恐龍的繁盛,更保留下了恐龍沒落的秘密。伏牛山南坡蘊含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之大、種類之豐富,全世界無出其右。中國西峽恐龍遺跡園和恐龍蛋化石 菊花博物館是拜訪恐龍的好去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自然保護圈」的寶天曼位於八百里伏牛山中段的南麓,這里古樹參天,鳥獸群集,奇峰競秀,滿目涌翠。
明清大道場——袁家山
袁家山道場,在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城東南隅,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建,是一處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築群道場。道教經典著作《道藏輯要》記載:「襄邑(睢縣)有袁家山,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在陸園地也。……而晚尤愛道,故於在陸園崇建殿宇數重,位置悉系夢中指點。皆隱寓丹訣之秘,至今靈應昭然焉。」
花中之王——開封菊花
開封的養菊歷史悠久,遠在唐代就初具規模。至北宋,開封菊花更遐邇聞名。明清時代開封養菊、賞菊之風依然盛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來到開封禹王台賞菊時,留下了「楓葉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著名詩句,並被刻在當今禹王台公園保存的「乾隆御碑」之上。

洛陽牡丹圖集(20張)
國色天香——洛陽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牡丹因千年帝都洛陽而名聞天下,洛陽因牡丹的國色天香而更加迷人。洛陽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洛陽牡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
洛陽牡丹不僅花色迷人,而且蘊含豐富的牡丹文化。從唐宋開始出現大量的贊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以及繪畫、刺綉等。
丹桂飄香-——信陽桂花
信陽商城縣是中國桂花之鄉,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出自於此, 丹桂飄香桂花作為信陽的市花而深受當地人民的熱愛,農歷八月,古稱桂月,金秋時節是在信陽賞桂的最佳時期,又是賞月的最佳月份。
文物古跡
1.南召猿人: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3.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陵: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

河南少林寺(19張)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古稱「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
7.黃帝故里: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
8.二里頭文化: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
11.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即明清時期歸德府城,現存地上古城始建於明朝正德六年 商丘古城(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由磚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構成,城牆、城廓、城湖三位一體、外圓內方,成一巨大的古錢幣造型,建築十分獨特,有商丘作為華夏之邦商業、商品、商文化發源地之隱喻。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時疊壓著春秋時期的宋國都城、秦漢和隋唐時期的睢陽城、宋代應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遺址。
12.白馬寺: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3.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14.少林寺: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15、中嶽廟:位於嵩山,是五嶽名山中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共有古建築514間。中嶽廟始建於秦,後來,漢武帝、武則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宮對其進行擴建。現存的中嶽廟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宮所建,因酷似故宮,故有「深山故宮」之稱。五嶽名山為道教所封,而中嶽廟是五嶽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築,所以中嶽廟被認為是嵩山地位的象徵。
16、應天書院:位於商丘市睢陽區,是中國四大書院之首, 龍門石窟商丘在北宋時為陪都,稱南京應天府。
17.嵩陽書院: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18.登封觀星台:位於登封,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
19.袁家山:又稱小蓬萊、呂祖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是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築群,明兵部尚書袁可立建,是明清兩代著名的道教勝地 袁家山望月台。
20.紅旗渠:位於河南林州,是聞名於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跡」。
21.開封龍亭:國家AAAA 級旅遊風景區龍亭,位於開封城內南北交通中樞干線中山路北端。780 年,唐德宗李適在開封(現在龍亭所在地)建永平軍節度使治所,即藩鎮衙署。隨著時間的推進,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將其改為皇宮。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後,也把這里作為皇宮。金後期同樣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明王朝統治者更是大興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為龍亭公園。 1927 年,馮玉祥二次主豫時,更名中山公園。 1953 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

B. 河南省的人文景觀有哪些

如原陽大米、開封西瓜、杞縣及中牟大蒜、永城辣椒、淮陽黃花菜、信陽毛尖和板栗、西峽獼猴桃、靈寶蘋果、寧陵酥梨、內鄉山茱萸、洛陽牡丹、鄢陵花卉、焦作四大懷葯等.河南處於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域長達3000年,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曾幾度達到鼎盛,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此。中國七大古都河南就有3個,即: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河南大地上孕育的千古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和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和軍事家李斯、劉秀、岳飛,科學家和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和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吳道子,以及近現代的李季、馮友蘭、姚雪垠、李准等。河南還是少林武術和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堪稱中國功夫的故鄉。

C. 請介紹河南人文,地理,資源

河南省位於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遊資源而著稱。對於廣大海內外旅遊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遊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 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後有20 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聖祠、商丘閼伯台(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遊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築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遊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遊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於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遊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遊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盪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 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雲台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雲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2年,河南省接待入境旅遊者40多萬人次,旅遊創匯1.46億美元;國內旅遊人數6300多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409.13億元。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1個國家AAAA級景區。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遊涉外飯店33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3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台北。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准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鍾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D. 河南有什麼人文景觀

少林寺、龍門石窟、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是河南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

E. 河南自然資源有哪些

土地資源:河南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7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73%;其中耕地面積7179.2萬公頃。地勢基本上是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在全省面積中,山地丘陵面積7.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積9.3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5.7%。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為農、林、牧、漁業的綜合發展和多咱經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礦產資源: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26種(含亞礦種為157種);探明儲量的73種(含亞礦種為81種);已開發利用的85種(含亞礦種為117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38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7種,居前10位的有44種。其中,鉬、藍晶石、紅柱石、天然鹼、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岩、霞石正長岩居第1位,鑄型用砂岩、耐火粘土、藍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岩居第2位,鎂、鎢、錸、鎵、鐵礬土、水泥用大理岩居第3位,鋁土礦、石墨、玻璃用石英岩居第4位,鋰、銫、電石用灰岩、岩棉用玄武岩、玉石居第5位。河南還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氣居第11位。

水資源:河南橫跨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水資源人均佔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國第22位,為全國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資源蘊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為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農業有效灌溉面積479萬公頃。中國跨世紀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已於2001年度全部竣工。

旅遊資源:河南旅遊資源豐富。少林寺、龍門石窟、龍亭、相國寺、殷墟等歷史人文資源響譽海內外,嵩山、雲台山、黃河等名山大川縱橫。以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寺、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開封菊花)為特色的旅遊資源,是河南旅遊業發展的一大優勢。近年來開辟的「三點一線」沿黃之旅,已成為我省旅遊精品線路。河南可供觀賞、旅遊的景區、景點有100多處。省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25處,其中國家級的有雞公山、嵩山、龍門、王屋山和雲台山5處,省級的有石人山、環翠峪、黃河游覽區等20處。自然保護區23處。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為河南旅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F. 周口的自然和人文資源是怎樣的

周口的水資源:

周口水資源較為豐富,地下水質良好,地下六米就有水,一般的井都抽不幹,水質能直接飲用。據1998年周口水文勘測局資料計算,水資源總量為29.81億立方米,人均293.3立方米,畝均254.8立方米。地表水年均約44.88億立方米。合理利用這些水資源,基本能夠滿足全市工、農業生產和人、畜生活用水,為全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水資源保證。

周口的名勝古跡:

周口有有4A級景區3家(鹿邑太清宮、老子故里旅遊區和太昊陵景區),3A級景區2家(關帝廟)(沈丘縣的中華槐園),2A級景區2家(中原民俗文化園),淮陽龍湖是國家濕地公園。周口的遺址遺跡和文物點達近千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2013年經國務院批准,河南省項城市南頓故城、袁氏故居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2處。

G. 河南省的名勝古跡 人文景觀

河南文物古跡非常豐富,目前共發現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點28168處,其中有51處(54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27處(參見 河南省博物院)。1999年初,省政府同意公布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14處。河南共有7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即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浚縣。另外還有21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即許昌、禹州、濟源、淇縣、沁陽、淮陽、汝南、新鄭、新縣、朱仙鎮、荊紫關鎮、竹溝鎮、社旗、濮陽、湯陰、衛輝、睢縣、鄧州、陳橋、登封、鞏義。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現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殷商時代安陽附近出現了相當發達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後有10多個朝代在河南建都,因而文物古跡遍布全省,成為河南主要旅遊資源。如:上古文化遺址,太昊陵、東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陽城、夏台、姜里城遺址、龍亭等古代城池、宮庭建築遺址,蘇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龍門石窟等遺存,周公測景台、觀星台等古代天文設施,洛陽太學、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等古代學府。自唐而盛的少林武術,源於明初的陳氏太極拳,影響極廣。中嶽嵩山、滾滾黃河、清涼世界雞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則是主要自然旅遊資源。

H. 河南的人文風情

河南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歷史文化積淀極其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