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水資源辦公室有哪些危險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水資源辦公室有哪些危險源

發布時間: 2022-08-01 03:37:18

⑴ 辦公室有哪些危險因素

1.
吸煙。這個比較常見,有引發火災的可能。
2.
大多數是電氣方面的火災隱患,使用不合格的電線和電氣產品,私自設置線路,在使用中違反規定(比如用電熱器,電暖器),特別是人離開時電器產品不關閉(不切掉電源),都有可能引發火災。
3.
放置一些化學品,如摩絲,殺蚊劑,空氣清新劑,有可能引起火災。尤其把打火機(一次性的那種)放在陽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並起火。
4.
預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災危險源,定期檢查,注意不要在這些方面出現問題。

⑵ 辦公室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觸電危險、熱水燙傷危險、辦公傢俱磕傷危險、有毒物氣味污染危險等等。

⑶ 單位危險源有哪些

法律分析:工業生產作業過程的危險源一般分為七類:

1、 化學品類: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

2、 輻射類:放射源、射線裝置、及電磁輻射裝置等;

3、 生物類:動物、植物、微生物(傳染病病原體類等)等危害個體或群體生存的生物因子;

4、特種設備類:電梯、起重機械、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

5、電氣類:高電壓或高電流、高速運動、高溫作業、高空作業等非常態、靜態、穩態裝置或作業;

6、土木工程類:建築工程、水利工程、礦山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等;

7、交通運輸類: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法律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十七條 危險化學品的包裝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規定以及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要求。. 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的材質以及危險化學品包裝的型式、規格、方法和單件質量(重量),應當與所包裝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和用途相適應。

第十八條 生產列入國家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工業產品目錄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的企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其生產的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經國務院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認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方可出廠銷售。. 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船舶及其配載的容器,應當按照國家船舶檢驗規范進行生產,並經海事管理機構認定的船舶檢驗機構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⑷ 辦公室存在的火災危險源及怎樣控制和預防

1、大多數是電氣方面的火災隱患,使用不合格的電線和電氣產品,私自設置線路,在使用中違反規定(比如用電熱器,電暖器),特別是人離開時電器產品不關閉(不切掉電源),都有可能引發火災.
2、吸煙.這個比較常見,有引發火災的可能.
3、放置一些化學品,如摩絲,殺蚊劑,空氣清新劑,有可能引起火災.尤其把打火機(一次性的那種)放在陽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並起火.
4、預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災危險源,定期檢查,注意不要在這些方面出現問題.

⑸ 辦公室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一覽表

電器設備漏電,桌椅磕碰,地滑摔倒,吸煙引發火災,線路亂拉亂接、老化引發火災,電梯故障,飲水機長時間不清理污染水質,空調長時間不清理影響空氣質量,電腦、列印機輻射等。

⑹ 單位場所危險源有哪些

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危險化學品,按照《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標准進行辨識;二是場所和設施,按照《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件進行辨識。

⑺ 辦公室危險源有哪些如何進行識別

天災易躲,人禍難防
天降災尚可躲,自作孽不可活

⑻ 辦公室的危險源有哪些

  1. 吸煙。這個比較常見,有引發火災的可能。

  2. 大多數是電氣方面的火災隱患,使用不合格的電線和電氣產品,私自設置線路,在使用中違反規定(比如用電熱器,電暖器),特別是人離開時電器產品不關閉(不切掉電源),都有可能引發火災。

  3. 放置一些化學品,如摩絲,殺蚊劑,空氣清新劑,有可能引起火災。尤其把打火機(一次性的那種)放在陽光可直射的地方,有可能引起爆炸並起火。

  4. 預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要注意以上火災危險源,定期檢查,注意不要在這些方面出現問題。

⑼ 辦公室危險源清單

危險源(導致傷害或疾病的根源或狀態):
1.不按規定或不正確的生活、辦公用電

⑽ 公司的危險源類別有哪些

1、安全科學理論對危險源的分類,這種分類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據危險源在事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學理論把危險源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危險源。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載體)或危險物質稱作第一類危險源。第二類危險源。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失效的各種因素稱作第二輪危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