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衛六與地球相比有多大
土衛六平均半徑2575千米,質量1.345×10^23千克,平均密度1.880×10^3千克/米^3。
地球平均半徑6374千米,質量體積 1.083 207 3×10^12 km^3 質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m^3 。
比地球小很多,就像中國和越南的區別吧。
㈡ 土衛六上有大面積海洋, 人類為什麼不選擇移居
土衛六上有海洋有河流,但是這不意味著土衛六宜居。對於人類來說,土衛六的環境還是太極端了,不適合居住。
先介紹一下土衛六上海洋的情況:土衛六上確實有大面積的湖泊和海洋,但是這些湖泊和海洋是由甲烷、乙烷這些簡單烴類構成的。這種海洋在理化性質上與地球上由水構成的鹹水海洋迥異,土衛六的烴海不能富集有機物,無法溶解無機鹽,無法促進生物化學反應的進行,地球上的生命不會在這種地方生存多長時間。
惠更斯號拍攝的土衛六地表
綜上,土衛六和地球雖然都有海洋,但是「貌合神離」,環境差異很大。土衛六的環境是不能支持人類長期居住的。
㈢ 土衛六和地球之間有多少相似之處,上面可能會有生命嗎
浩瀚的宇宙有許多的謎團等著我們去破解,而地外生命是否存在成為人類最想探索明白的一件事。可是由於人類科技實力的限制,搜尋地外生命的主要目標,我們只能放在太陽系。在科學家的認知里,浩瀚的宇宙存在外星生命的概率基本是100%,可是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是否還會有其它的星球存在生命,那就是一個未知數。
㈣ 超自然力量是怎樣的它是否真的存在
超越人類正常的認知范疇,無法用正常的邏輯思維理解,應該是存在的。
關於麥田怪圈的土星,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科學家嘗試用一些常用的科學理論來解決他,但是似乎都無法行的通,這就讓科學家不由得懷疑麥田怪圈是否是由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形成的,而土星這個可能含有高級文明的星球,一直活躍在科學家的視野當中,所以自然而然的科學家就把目光投向這個神秘的星球了。同時也發現了在土衛二的水源底部有一個類似的熱液噴口的東西,這個東西的作用能把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他們攜帶的物質所含有的元素正式一些基本生命所必須的元素。
所以,這個現象很難用科學的理論來進行解釋,所以人們就會很自然的聯想到是不是外星人所創造的。
㈤ 土衛六的相關信息
最新觀測顯示,土衛六表面最大湖泊光滑如鏡,湖泊液體是像蜂蜜一樣稠密的甲烷和乙烷,湖泊表面落差不超過3毫米。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霍華德-澤伯克爾(Howard Zebker)是該研究小組成員之一,他說:「除非你將混凝土傾注在湖泊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滑,這種類型的湖泊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天文學家曾懷疑是否土衛六這顆土星最大的衛星是乾燥還是潮濕的,但大量證據顯示該衛星上存在著液態湖泊。
「卡西尼」探測器的雷達裝置於2004年抵達土星區域,在土星極地發現暗色斑塊,由雷達裝置探測到的黑暗區域暗示著該區域非常平滑,暗示著液態湖泊表面非常光滑,難以反射探測信號。
光譜數據顯示土衛六表面清晰可見的湖泊充滿著甲烷和乙烷,在土衛六冰冷的表面甲烷和乙烷可以液態形式存在。澤伯克爾稱,從形態學角度講,它們看上去就像是湖泊。但是之前雷達觀測數據顯示這個清晰湖泊的形成具有一定角度,同時並不可能從湖泊表面反射明亮的雷達閃爍光線,從而顯示該湖泊可能是乾燥河床或充滿煙灰的泥塵底部。
研究人員稱卡西尼探測器的雷達裝置對土衛六表面最大的湖泊「安大略湖(Ontario Lacus)」進行了觀測,該湖泊在南極的跨越直徑為235公里,其雷達反射信號非常強。該項研究負責人斯坦福大學的勞倫-懷伊(Lauren Wye)說:「這就像是你持有一個手電筒,直接對著鏡子進行照射,其直接反射的光線會強烈刺激你的眼睛。」
卡西尼探測器的雷達回波數據顯示在數千平方米的湖泊表面,其表面起伏落差卻不超過3毫米,這比之前所觀測的數據平坦10倍。懷伊告訴《新科學家雜志》說:「真得很難想像即使是固體表面,其表面光滑程度僅在毫米范圍之內,更何況是液態湖泊表面。」
之前的觀測數據顯示該湖泊處於液體狀態,並不是乾燥的泥潭。澤伯克爾說:「如果你走在湖泊旁看到乾燥後的湖泊,那裡的泥水已乾燥蒸發,看上去可能非常平坦,但是乾燥後的泥潭會出現深深的裂縫。我們可以推算土衛六表面的安大略湖可能是我們從未看到過的光滑湖泊。」
土衛六表面存在液體的證據增強了土衛六和地球之間的相似性,土衛六是太陽系唯一具有活躍氣候循環的星體,其表面的湖泊蒸發液體形成雲層,然後降雨再返回至表面,形成河流和通道。這使得土衛六成為太陽系最佳支持生命體存在的候選者之一。
如果土衛六存在液態湖泊,那麼其表面必然存在著風流。早期的計算機模擬預測土衛六湖泊波浪是地球湖泊波浪的7倍高。澤伯克爾說:「這項最新研究與之前的推測背道而馳,這是一種特殊的湖泊,很可能其表面較為粗糙,但是我們並未觀測到起伏波浪的跡象。雖然我們並不清楚低溫狀態下甲烷和乙烷的物質特性,但我們推測該湖泊的液體非常稠密,具有一定的黏性,就像是蜂蜜一樣。」
研究人員指出土衛六極地存在著交替的季節,能夠緩和調節惡劣的氣候。但是其季節變更非常慢,土衛六1年的時間相當於地球30年的時間。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喬納森-盧寧(Jonathan Lunine)說:「這是土衛六極地區域一年時間內處於靜止休眠狀態的階段,總地來講,土衛六表面湖泊充滿液體的證據是確鑿的,我們認為安大略湖充滿著液體。」
澤伯克爾稱,我們下一步還必須深入分析該湖泊的中部,通過一些間接的測量方法和模型進行分析。 由美歐意聯合開發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在土星的最大衛星土衛六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痕跡,酷似埃及的尼羅河,從其「源頭」到土衛六上的「大型海洋」長度達到了近400公里,約為250英里,是迄今發現的最長「外星河流」,而卡西尼號探測器上的高解析度雷達成像系統為科學家們揭示了土衛六存在的「黑暗河流」,而且具有蜿蜒狀的光滑性質,暗示其中可能存在某種液體。
以往對土衛六的觀測研究顯示,土衛六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唯一存在遼闊「海洋地貌」的天體,並且有著表面液體循環機制,然而土衛六大氣環境確實非常寒冷的,這意味著即便是有水存在也無法自由流淌。科學家認為土衛六上的液體由液態甲烷、乙烷等碳氫化合物組成。有趣的是,在卡西尼號探測器顯示的土衛六河流系統並不是一個完整通暢的溝渠,而是存在部分的斷層線,這個信息暗示了土衛六基岩中存在斷裂現象。 土衛六是人類所發現的唯一一個表面存在穩定液態物質的星體,只不過這些液態物質並不是水,而是乙烷或甲烷等烴類物質。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的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藉助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在土衛六表面發現了一條長約400公里、流著液態烴(碳氫化合物)的河谷,其外形與地球上的尼羅河很相似。
據「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2012年9月26日所拍攝的一張雷達照片顯示,該河谷流經土衛六的北極,最後流入位於該地區的麗姬亞海(Ligeia Mare),長度約有400公里,這是人類首次在地球之外發現如此龐大的「水系」。此外,由於整條河流呈暗色,所以科學家推斷河谷里流著的可能是液態烴。
「土衛六是我們所發現的除地球之外唯一一個表面存在穩定液態物質的星體,」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雷達項目小組負責人史蒂夫·沃爾介紹說:「這張圖片讓我們看到了存在液體循環的土衛六:『雨水』在其表面降落後隨河流注入湖泊和海洋,在那裡『雨水』會被蒸發,然後再次開啟新的循環。」在地球上,液體指的是水,而在土衛六,液體則是甲烷,不過這二者都對星體表面的幾乎所有的天氣現象有影響。」
「卡西尼」號探測器是「卡西尼-惠更斯任務」的一部分,該任務是NASA、歐洲航天局和義大利航天局的一個合作項目,主要目的是對土星系進行空間探測。「卡西尼」號探測器於1997年發射升空,在2004年抵達目的地,開始環繞土星飛行,並對土星表面及其大氣、光環、衛星和磁場進行深入考察。2005年,「卡西尼」號開始對土衛六的表面和大氣狀況進行探測,並將採集到的數據發回地球。
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約比月球重80%,同時是人類所知的唯一一個擁有較厚大氣層的衛星。 2015年1月2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在土衛六上發現了一座1000米高的休眠冰火山,它的四周被巨大的沙丘環繞,旁邊還有一個約1200米深的火山口。此座冰火山是科學家迄今為止在衛星上發現的最大的冰火山,並被天文學家命名為「Sotra」。
據悉,地球內部的熔岩穿過地球外殼噴發而出時就會形成火山噴發。而土衛六的地表下面有一層厚厚的冰層,太陽系極端的溫度造就了土衛六上堅硬的冰層,如果土衛六內部持續出現高熱量,那麼冰層就會變成密度小的融冰,隨之就會噴發而出形成冰火山噴發。
科學家介紹,「Sotra」與其他衛星上的冰火山噴發時釋放出的噴發物相似,即都會噴發出大量的熾熱融冰和氣體。土衛六大氣層中的甲烷氣體會被10億英里以外的太陽光分解,如果沒有資源能夠及時對甲烷氣體進行補充,所有的甲烷氣體都會在幾百萬年後消失。但類似「Sotra」冰火山卻能夠提供類似的資源,它在爆發時會釋放出甲烷和乙烷等氣體。科學家推測,土衛六每1000年就會有像「Sotra」一樣的冰火山噴發,這樣就會為土衛六的大氣及時補給甲烷氣體。科克表示,這個發現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何外行星的大氣中富含甲烷氣體。 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新聞稱在土衛二上發現了冰下海洋,總蓄水量甚至比地球還多,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土星龐大的衛星群中還擁有更加奇特的衛星。土衛六就是一顆頗有爭議的衛星,此前科學家在土衛六上發現了風的痕跡,這暗示土衛六上的液態烷烴海洋表面可能出現波浪,相比較土衛二而言,土衛六簡直是太陽系內惡劣的星球之一,雖然土衛六上沒有液態水,但科學家仍然想知道其烷烴海洋中是否存在生命。
科學家發現土衛六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1.5倍,但引力環境卻比較弱,如此低的引力卻能夠保持濃厚的大氣確實是一個奇跡。根據卡西尼土星探測器的數據,土衛六大氣令人窒息,擁有95%的氮氣和5%的甲烷,因此土衛六的大氣是不能呼吸的。如果你有幸抵達土衛六的表面,那麼可能不需要穿著加壓太空服,由於1.5倍的大氣壓力比較接近地球的氣壓,你只要藉助呼吸面罩和防寒宇航服即可。
在土衛六的表面看天空,幾乎滿眼都是土星的影子,大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天空都被土星的身影填滿,十分科幻。土衛六的引力大約是地球的14%,僅僅比月球的引力場弱一些,表面平均溫度能夠到達零下290華氏度,大約為零下179攝氏度。土衛六也是一顆被潮汐鎖定的衛星,其一面永遠朝向土星,這與我們的月球一樣,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土衛六是太陽系內極少數擁有表面液態物質的天體,科學家認為液態烴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甚至模擬出一種能夠在土衛六海洋中生存的生命,它們以甲烷為能量來源。不過土衛六上是否存在外星生命還需要實地考察,如果有一天探測器能抵達土衛六的烷烴海洋下方,或許能夠確認這里是否有生命。
㈥ 土衛六每年遠離土星11厘米,速度提高100倍,未來會成獨立星球嗎
如果將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的天體都進行比較,其中最有可能出現生命的或許是土衛六。土衛六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同時也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但是,比起其餘的土星衛星,土衛六所擁有的資源可不是它們所能比擬的。即使是火星,在某些方面也沒有土衛六有優勢,例如,大氣層、重力低,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衛星——土衛六
那麼,未來土衛六會成為一顆獨立星球嗎?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看,隨著時間推移,土衛六在遠離土星之後,或許會成為一顆獨立的流浪星球,但這種流浪的日子可能並不長久,因為太陽系中有很多天體,“流浪”的土衛六或許會和這些天體出現碰撞,進而導致毀滅。當然,也有可能被其它天體捕獲(例如木星),比起土星而言,木星的質量更大,引力更強,所以,如果土衛六途徑木星的話,或許會被木星的引力所捕獲,進而成為一顆木星衛星。當然,這也只是一個猜測,是否真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㈦ 土衛六的形成原因,都有什麼
太陽,對於地球來說非常重要。地球相對太陽的位置剛剛好,使得地表溫度適中,環境適宜,成為生命的搖籃。可是太陽不會永遠「照顧」地球,因為它45億多歲了,已經步入「中年」。
- 土衛六地表想像圖 -
今天的土衛六好似地球早期的「歷史記錄」,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的誕生之謎。那麼,未來它會接手地球上的我們嗎?一切還有待科學家們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