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益訴訟涉及哪些領域又有何意義
公益訴訟涉及的五大領域: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主要包括因侵權人實施的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等行為造成的生態遭到損害或者其他社會公共利益遭受損害或者有重大損害危險行為的案件。1、污染環境類。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等類型。2、破壞資源類。主要指通過破壞士地資源、礦產資源、林業資源、草原資源等致使生態遭受破壞的案件類型。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是指對生態環境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對污染環境的事實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主要包括因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環境案件類型。
食品葯品安全領域
食品葯品安全領域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主要是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
食品葯品安全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主要是對食品葯品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在對食品、葯品的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等進行監督管理過程中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
英烈權益保護領域
依法提起英烈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更大的意義在於推動英烈權益依法保護力的形成,助力英烈權益保護「銅牆鐵壁」的構建,從而在全社會營造依法捍衛英烈權益、傳承和弘揚英烈精神的良好風尚。英烈保護法規定:「檢察機關依法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國有財產領域
國有財產保護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主要指對國有財產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國有財產包括國家所有的各種財產、物資、債權和其他權益。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主要是指國有土地供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徵收、出讓土地使用監管等環節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履行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案件。
公益訴訟的意義
公益訴訟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在訴訟領域的體現,它為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提供了現實的途徑和司法保障。
實施公益訴訟制度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它能極大地促進實現法治。
㈡ 公益訴訟的范圍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保護等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㈢ 公益訴訟八大領域內容
公益訴訟的范圍如下:
1、污染環境類;
2、破壞資源類;
3、食品葯品安全類;
4、英烈權益保護類;
5、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類。
6、一、能夠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
1、人民檢察院。為國家公訴機關,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訴訟,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是其本身的職責所在;
2、社會公益團體。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與團體;
個人。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
二、公益訴訟的法律特徵如下:
公益訴訟的原告是不特定的人。一般僅指無利害關系的人;
原告起訴的出發點在於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法律尊嚴及社會公平正義,而非個人一己私利;3、公益訴訟涉及的案件范圍寬泛,可以是民事侵權行為,也可以是行政違法,刑事犯罪活動。綜上所述,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拓展資料:公益訴訟的主體主要包括人民檢察院、社會公益團體、個人等等。無論自然人、社會組織、檢察機關還是行政機關作為原告參與公益訴訟,都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建立一種互補的多元制主體模式將更符合現實所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五條??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㈣ 公益訴訟四個領域
法律分析:1、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對轄區內企業、個人違法向大氣、水、土壤排污。非法采礦、非法開采地下水資源等違法行為,對有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案件范圍:生態環境主要包括人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鹽鹼化、生物多樣性減少、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等類型。資源保護主要靠擴破壞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林業資源、草原資源等類型。
2、食品葯品安全
針對食品葯品安全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在對食品、葯品、醫療器械生產、流通、使用等方面進行監督管理中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案件范圍:主要指在食品葯品安全領域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案件。食品包括視頻、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保健食品等;葯品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血清、疫苗等類型。
3、國有財產保護
對國有財產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如各級政府、民政、稅務、國資委、農委等,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致使國有財產流失的。
案件范圍:主要包括經營性國有財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財產、稅收類國有財產、費用類國有財產、罰沒類國有財產、財政補貼類國有財產等類型。
4、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對轄區內企業和個人未經批准違法佔用農用地、對行政機關違法出讓土地、土地使用者拒不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違法用地等行為,對國有土地負有監管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
案件范圍:主要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流失、土地閑置、違法使用土地、違法審批許可證等類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第二百八十四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百八十五條 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採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㈤ 檢察院公益訴訟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關於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范圍,我國相關法律給予了明確的界定。檢察院公益訴訟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烈名譽等領域的案件。
法律依據:《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新規》第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有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在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適格主體提起訴訟或者適格主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登記立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行為,英雄烈士的近親屬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英雄烈士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提起訴訟的,檢察機關依法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負責英雄烈士保護工作的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第一款規定的行為,需要檢察機關提起訴訟的,應當向檢察機關報告。
英雄烈士近親屬依照第一款規定提起訴訟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服務。
㈥ 檢察公益訴訟五大領域包括
檢察公益訴訟五大領域包括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英烈權益保護領域。
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是指,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英烈權益保護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
公益訴訟不是一種單獨的訴訟形式,而是一種以訴訟目的為基準界定的概念,旨在描述檢察機關、公益性團體或個人所進行的具有公益性質的訴訟活動。與維護個人和組織自身的合法權益的私益訴訟相比較,公益訴訟的訴訟目的是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
《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規則》
第六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經過對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進行評估,認為同時存在以下情形的,應當立案:
(一)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二)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對保護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可能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第九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可以直接征詢英雄烈士等的近親屬的意見。被侵害的英雄烈士等人數眾多、難以確定近親屬,或者直接征詢近親屬意見確有困難的,也可以通過公告的方式征詢英雄烈士等的近親屬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