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西藏有什麼好的資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西藏有什麼好的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30 01:07:41

1. 西藏有哪三大世界頂級旅遊資源

摘要 西藏有納木措--念青唐古拉山、雅礱河、唐古拉山--怒江源三大世界旅遊資源

2. 西藏有什麼礦產資源

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部分礦產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礦產資源潛在價值萬億元以上。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5位的有鉻、工藝水晶、剛玉、高溫地熱、銅、高嶺土、菱鎂礦、硼、自然硫、雲母、砷、礦泉水等12種。石油資源目前也有很好的找礦遠景。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

(2)西藏有什麼好的資源擴展閱讀: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2005年,地質勘探部門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氣遠景資源量為1億至1.5億噸的中型油田。目前有關的開采規劃正在制定中。

水能:西藏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億千瓦,約佔全國的30%,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水能資源絕大部分集中於藏東南地區,主要來自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幹流天然水能蘊藏量為8000萬千瓦,加上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等五大支流,天然水能總蘊藏量可達9000萬千瓦。

地熱能:西藏是中國地熱活動最強烈的地區。各種地熱顯示點有1000多處。初步估算,西藏地熱總熱流量為每秒55萬千卡,相當於一年燒240萬噸標准煤放出的熱量。西藏最著名的羊八井熱田是中國最大的高溫濕蒸汽熱田,熱水溫度為93—172℃之間,已開發為地熱電站和重要旅遊景點。

太陽能:西藏自治區太陽能資源居全國首位,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陽光直射比例大,年際變化小,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間達3100—3400小時,平均每天9小時左右。

風能:西藏有兩條風帶,推測年風能儲量930億千瓦時,居全國第七位。除藏東地區風能資源較貧乏外,大部分地區屬風能較豐富區和可利用區。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風速時數在4000小時以上。

3. 西藏有哪些旅遊資源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對旅遊業的因勢利導為西藏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西藏旅遊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西藏產業結構轉型、建設資金積累、農牧民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著其他產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己經成長為西藏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是西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必然選擇。 本文根據西藏旅遊業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將其分為初步發育、低谷徘徊、穩步成長、快速發展、黃金發展五個時期,對這五個時期進行縱向比較、整體分析,總結歸納出旅遊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以此為切入點,將旅遊業的產業特徵與支柱產業及跨越式發展的相關理論相結合,對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推動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性進行了分析,在總結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優勢、分析旅遊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的基礎上,結合西藏的具體區情指出了西藏旅遊業應遵循的發展原則和應選擇的發展模式,以此原則和模式為指導,提出促進西藏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策略選擇。 西藏旅遊業的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區域協作、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相協調等原則,選擇超前型、政府主導型、推進型相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從旅遊產業行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優化、人才培養、信息系統完善等方面系統規劃,全面加強,以促進西藏經濟跨越發展目標的早日實現。 本文創新點:根據各個時期的不同特點將西藏旅遊業劃分為五個時期;將旅遊業的產業特徵與支柱產業和跨越式發展的相關理論結合,對以旅遊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促進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性進行了分析;結合西藏的具體區情指出了西藏旅遊業應遵循的發展模式。
西藏旅遊資源的特色 西藏的旅遊資源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極為明顯的宗教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壟斷性、自然性。

1、宗教性。由於藏傳佛教在西藏較為廣泛的影響,使許多旅遊資源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且不說遍布全藏各地的為數眾多的富麗堂皇的寺院,寺院內長明不滅的酥油燈、低沉的法號聲,就連每天在拉薩八角街周圍川流不息、手拿轉經筒、不停地念著經咒的轉經者身上,就可領略到濃濃的宗教氛圍,甚至於自然的湖水、山峰也在藏人心目中具有了宗教色彩。坐落在普蘭縣境內的岡底斯山的主峰岡仁布欽峰,由於流傳已久的宗教傳說,岡仁布欽峰便成為中外宗教信徒心中的聖地,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虔誠信徒不遠萬里前來朝拜。和神山相連的「聖水」瑪旁雍措被信徒們認為是世界「聖湖」之王,用「聖水」不但能清除人們肌膚的污穢,更能洗滌人們心靈的「五毒」,每年夏秋季,許多信徒前來聖湖沐浴,並將清澈的湖水作為禮物帶回饋贈親朋好友。

2、民族特色。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爭中創造了燦爛的藏民族文化,這些極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旅遊資源,如宗教寺廟、寬大的藏袍、平頂的碉房民居、香味四溢的 高原熱飲——酥油茶、風乾的牛羊肉、粗獷豪放的藏族歌舞、多姿多彩的節日、奇特的婚俗、喪俗等民風民俗,不僅讓旅遊者能夠領略到完全不同於自己生活地域的異域情調,而且也能讓旅遊者感受和認識藏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3、壟斷性。西藏高原作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其巨大的海拔,導致了許多旅遊資源成為世界上同類旅遊資源之最,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在其周圍一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內,匯集了世界上7000米以上山峰的絕大多數;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納木錯,藏語的含義即為天湖;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不論是其深度、長度均遠遠超過了秘魯的科爾卡峽谷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西藏東南部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其中,波密附近由於良好的水熱光組合,以及較大的溫差,使林木具有世界罕見的生產能力;西藏高原的南部和東南部山地,特別是喜馬拉雅山南坡,由於巨大的高差,產生了從熱帶到寒帶的極為完整的植被垂直帶譜,等等,這些資源大多數具有奇特、絕色、罕見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登山探險、地學研究、生態考察等旅遊活動的最佳旅遊地。眾多的「世界之最」,使西藏成為世界頂級旅遊資源地之一。

4、自然性。西藏高原四周高山林立,成為西藏與外界的天然屏障,加之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農牧經濟,減弱了西藏和外界的聯系,因此,也就使西藏的旅遊資源較少受到外界工業文明的影響,保留了旅遊資源中原始的外形特徵和內涵。同時,外界對西藏的認識、了解較少,使西藏的許多旅遊資源具有神秘的陌生感,雖然,今天的西藏已經打開了封閉的大門,但西藏的神秘仍吸引著眾多的旅遊愛好者。

4. 西藏高原的資源

西藏地處地球上最大、最高的高原,年輕、奇特的地質構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全國共發現礦產1891處,探明儲量的礦床132個。據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1999年統計,西藏礦產儲量在全國排序前九位的有17種:鉻、銅、硼、金、銻、高溫地熱、建材等為西藏優勢礦產;能源礦產為短缺礦產。
西藏礦產資源豐富,礦種齊全,潛力巨大(西藏礦產資源總量潛在價值6505億元,人均佔有26萬元,居全國首位),其優越的成礦條件和較低的開發度,將使西藏有望成為中國又一重要的礦產基地。在諸多的礦藏中,自治區政府又將「兩黃(黃金和銅)、一黑(鉻鐵)、一白(硼砂)」礦藏資源的開發置於優先考慮。 生物種類。西藏的植物種類豐富,高等植物有5000多種,占高等植物的1/6,其中木本植物約1700多種,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就有近50種,多組成高大粗壯、結構完整的森林群落。西藏的植物中,擁有一些古老、子遺、特有的珍稀的物種。西藏還有1000餘種具有珍貴葯用價值的植物,其種數佔全國野生葯用植物的2/3。
西藏的動物種類據資料看,脊椎動物有648種,其中鳥類有473種,98亞種。西藏的一些動物種群,由於長期生活在嚴酷的生物環境中,具備了適應性強、耐高寒的特性,如氂牛、犏牛以及野驢等。西藏的葯用動物亦有100種。

5. 西藏有哪些資源

(1)農業資源
農牧業在西藏自治區國民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農牧業人口佔全區人口的80%。全區耕地面積36.05萬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25.57萬公頃,佔79.4%;農業作物品種繁多,青稞和小麥是主要品種,此外還有水稻、玉米、大豆、高粱等糧食作物和花生、煙草、茶樹、蘋果、梨、核桃等經濟作物以及大白菜、油菜、蘿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作物。西藏是我國五大草原牧區之一,天然牧草地面積居全國之首,為6479.68萬公頃;氂牛是主要的家畜,此外還有黃牛、犏牛、綿羊、山羊、馬、驢、騾、豬、雞等。
(2)水利資源
西藏自治區水利資源豐富,天然水能蘊藏量約佔全國的30%,為2億多萬千瓦;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的上源都在西藏;在西藏境內流域面積大於一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的第一大河,全長2057公里,是我國第五大河。西藏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湖泊總百積24183平方公里,約占我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
(3)林業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西藏的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全國名列前茅。森林面積達1267萬公頃,居全國第四位;木材蓄積量達20.84億立方米,居全國首位;常見的成林樹種主要有松、杉、柏等。主要的野生植物有葯用植物、糖類和澱粉類植物、纖維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油植物、鞣類植物等六大類,其中以葯用類最為豐富,達1000多種,有的暢銷國內外。野生動物有獸類、鳥類、魚類。獸類中的藏羚羊、野氂牛等系青藏高原特產珍稀動物,白唇鹿為中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鳥類己發現的有473個品種,其中西藏黑頸鶴為中國所特有;魚類共己發現有64種,以鯉科的魚類為最多。目前,西藏有五個自然保護區,它們是:羌塘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保護區;芒康滇金絲猴保護區;申扎黑頸鶴保護區;林芝東久紅斑羚保護區;類烏齊長嶺馬鹿保護區。1991年,西藏還成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4)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的礦產資源也很豐富。目前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90多種,礦產地2000餘處,18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儲量的前十位,其中鉻鐵礦儲量居全國之冠,銅的遠景儲量居全國第二位;鋰、硼等11種儲量居全國前五位。近年來,已探明西藏有儲量豐富的油氣田,可望在下世紀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6. 西藏的重要礦產資源有哪些種

1、鋰礦資源:西藏扎布耶鹽湖是一個超大規模鋰、硼、鉀等多礦種的鹽湖礦床,屬世界三大鋰鹽湖之一,位居世界第二。扎布耶鹽湖具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天然碳酸鋰固體資源和高鋰貧鎂、富碳酸鋰的特點。該鹽湖開采量即使按三分之一可采量計算,潛在的綜合開采價值超過1500億元。公司鹵水提鋰技術水平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比國外鹵水提鋰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和市場優勢。
鋰被譽為「能源金屬」和「推動世界前進的元素」。鹽湖經濟價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公司控股的西藏扎布耶鋰業公司已取得該鹽湖20年的開采權。
據業內專家估計每年鋰產品需求量全球應不低於8%-12%的增長,鋰業前景廣闊將超過我們的想像。近年來鋰主要被應用於鋰電池,大大地促進了IT行業的發展。事實上,鋰的用途十分廣泛,關鍵是受控於數量和價格,如鋰鋁合金(鋰鋁合金可以應用於戰斗機的機冀、潛艇,是航天工業不可或缺的材料)、玻璃陶瓷、潤滑脂、空調、鹼性電池、軍工等領域均需要使用到金屬鋰。特別是隨著世界能源的緊張,一方面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發和面市已成必然,鋰的供應量將有著決定性影響,目前制約的關鍵就是鋰資源;另一方面法、德等已經研究出取代核電的環保且無幅射的非核電站就是以金屬鋰(2000噸)為原料的,且其功率相當於目前中等規模的核電站的10倍。對於能源緊張的全球來說更凸顯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鋰應用和研究的技術以德國最為先進,但德國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資源。鋰的價格近幾年來一直處於上漲態勢,考慮到智利礦的環保壓力、減產因素及應用面的不斷加大,預計未來金屬鋰的價格仍然保持堅挺,除非替代產品的出現。
2、鉻鐵資源:
公司擁有全國儲量最大、質量最好、被全國同行業一致公認為「鉻都」的西藏山南曲松縣「羅布薩」鉻鐵礦1、2礦群的開采權,目前地質保有儲量80餘萬噸,礦區服務年限8-10年。「羅存薩」的藏語意思即為「寶貝之地」,這里探明的鉻鐵資源儲量大,品位高,是世界一流的礦山資源,據有關部門測算,其潛在價值高達數十億元。(背景:鉻鐵礦是我國的短缺礦種,儲量少,產量低。2004年鉻鐵礦對外依存度為90%。」)

3、銅礦資源:
公司擁有的西藏尼木廳宮銅礦,為西藏岡底期銅礦成礦帶上斑岩型銅礦成礦條件最好的礦點之一。礦區現已探明的銅礦資源量約30萬噸,金屬銅含量遠景儲量在200萬噸以上。目前公司為西藏第一家「濕法煉銅」的企業。 資料來源 中國礦產產業門戶

7. 西藏自治區在祖國的哪個位置,那裡有什麼物產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物產:

1、礦產資源。

西藏自治區已發現101種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有41種,勘查礦床100餘處,發現礦點2,000餘處,已開發利用的礦種有22種。西藏優勢礦種有銅、鉻、硼、鋰、鉛、鋅、金、銻、鐵,以及地熱、礦泉水等。

2、土地資源。

西藏自治區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122萬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65萬公頃;耕地集中分布在藏南河谷及河谷盆地中,東部和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總面積達36萬公頃。

3、動物資源。

西藏已發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構成了西藏的動物資源優勢。

4、能源資源。

西藏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7)西藏有什麼好的資源擴展閱讀

教育事業:

過去西藏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教育,文盲率高達95%,入學率只有2%。建國以來,西藏教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2007年末,西藏共有小學884所,教學點1568個,在校生32.05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2%,比2006年提高1.7個百分點。

自然氣候:

西藏的氣候,由於地形、地貌和大氣環流的影響,獨特而且復雜多樣。氣候總體上具有西北嚴寒乾燥,東南溫暖濕潤的特點。氣候類型也因此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有:熱帶、亞熱帶、高原溫帶、高原亞寒帶,高原寒帶等各種類型。

8. 西藏有哪些主要礦產

西藏礦產資源礦種比較齊全、分布廣泛。截止1999年底,全區累計發現礦產100種,有資源儲量的礦產36種,其中:能源礦產4種,金屬礦產11種,非金屬礦產21種。全區共發現礦產地(礦床、礦點、礦化點)1891處,上儲量表的礦區103個,其中:能源礦區30個,金屬礦區34個,非金屬礦區39個。上儲量表的礦區中有大型礦床19個,中型礦床18個,小型礦床66個。有資源儲量的礦泉水產地11處和地熱4處未上儲量表。
已查明資源儲量礦種的地域分布特徵:鉻礦主要分布在山南和那曲地區;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區以及拉薩市;以硼—鋰為主的鹽湖鹽類綜合礦產分布在藏北高原;黃金在全區都有發現,但具規模的礦床主要集中在那曲及阿里地區,以砂金礦為主;非金屬礦產重晶石、菱鎂礦、石墨、石膏、硫、砷等主要分布在昌都地區。水泥用灰岩、花崗石、大理石、陶瓷土等建築材料類礦產和地熱田,在區內都有較廣泛的分布。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根據查明礦產資源儲量在全國的排序,12種礦產居全國的前5位,18種居前10位。其中,鉻、高溫地熱、工藝水晶、剛玉在全國排第1位;銅、陶瓷土、火山灰排第2位;菱鎂礦排在第3位;硼、自然硫、雲母排在第4位。根據礦產資源的自然特徵、開發的區位條件和市場需求的特點,確定鉻、銅、鹽湖礦產(硼、鋰)、礦泉水、高溫地熱為全區優勢礦產。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還有鐵、鉛鋅、金、銀、銻、鉬、稀有金屬(銣、銫、鍶)、鉀鹽以及水泥用灰岩、花崗石等建築用礦產。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礦產為短缺礦產。
部分特色礦產資源儲量大、質量好。國家緊缺礦產鉻、銅在西藏不但儲量大,而且品位高。
-------------摘自《西藏自治區礦產資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