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統水利工程對河流的脅迫效應有哪些
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某種脅迫,具體表現是一些水利工程建設造成河流形態的均一化和非連續化,其後果是生物群落多樣性水平下降。
2. 怎樣保護水資源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
(2)水資源的現實脅迫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3. 水分脅迫 = 水分虧缺
是的,水分脅迫 = 水分虧缺
水分脅迫是指缺水對植物體生存與發展產生了威脅。(不是一定會死,但對植物生長有影響)
4. 全球正面臨水資源危機是怎麼樣的
2006年3月16日,聯合國發布了三年一度的《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報告稱,地球上的河流、湖泊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各種淡水資源狀況正以「驚人的速度惡化」。滋養著人類文明的河流在許多地方被掠奪式開發利用,加上工業活動造成的全球暖化,未來的水資源已嚴重受到威脅——全球500條主要河流中至少有一半嚴重枯竭或被污染。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長官克勞斯·特普費爾博士將這一現狀形容為「一起正在製造中的災難」。
聯合國的這份調查報告讓世人直面這樣一個事實——世界各地主要河流正以驚人的速度走向乾涸,昔日大河奔流的景象不復存在。從非洲的尼羅河到中國的黃河,都面臨著水源乾枯甚至斷流的尷尬境遇。世界第一大河、有埃及「生命之河」稱謂的尼羅河以及印度文明的發祥之地、現屬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到達入海口時的水量被大大減少了,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科羅拉多河和中國的黃河,則根本難以到達入海口。另外,像約旦河和美國與墨西哥的界河——格蘭德河,則因為乾涸造成河流長度大大縮減。
報告指出,「我們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范圍內河流的自然秩序」。全球最長的20條河流上都築了大大小小的堤壩,全世界有45000餘個大型堤壩,將至少15%的水流限制在堤壩內而非流入大海,堤壩覆蓋的總面積已接近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
而人類建造堤壩的熱情並沒有就此打住。報告預測說,「這一需求未來將持續增加」,聯合國報告建議各國政府應該禁止在尚保存完好的流域開建新的堤壩和水庫項目,讓「自由奔騰」的大河繼續奔流。
而那些逃脫被水壩截流的大河的命運也並不一定順暢,包括弧稱水資源最為豐富的亞馬遜河在內,很多河流正在飽受全球變暖導致的斷流惡果。2005年秋季,亞馬遜河遭遇了40年來的最大乾旱,由此造成的森林火災危險和公共健康安全問題嚴重威脅了沿岸16個城市,也使被譽為「地球之肺」和「生物天堂」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生態環境受到極大挑戰。而世界上最長的無壩水道、北美地區主要河流育空河的境遇也好不了多少。河裡的大馬哈魚大批死亡——因為水溫過高。
報告還指出,河流周圍生態系統的「惡化和中毒」已「威脅到依賴河流來灌溉、飲用及用作工業用水的人們的健康與生計」。雪上加霜的是,1/5的淡水魚類要麼瀕臨滅絕,要麼已經滅絕。河流的枯竭將對人類、動物以及地球的未來造成一系列毀滅性影響。
另一方面,據權威數字顯示,世界范圍的供水業已經成為年產值達4000億美元的生意,是石油的40%,比全球制葯業多1/3,而且這還不僅僅是開始。19世紀出現了煤大王、鋼鐵大王,20世紀出現了石油大王、船大王,而21世紀可能會是水大王的天下。
全球正面臨水資源危機。人口高速增長、消費增加、污染嚴重、對水資源的管理不力都是引發水資源危機的原因。而氣候變暖則導致「糟糕的形勢更加糟糕」。但各國政府並沒有對現實加以應有的關注。「水荒」必然成為未來各國國家事務中的頭號大事。全球水資源現狀◆在全球水資源中,陸地淡水僅佔6%,其餘94%為海洋水。而在陸地淡水中,又有77.2%分布在南北極,22.4%分布在很難開發的地下深處,僅有0.4%的淡水可供人類維持生命。
◆淡水資源的分布極不均衡,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如非洲扎伊爾河的水量占整個大陸再生水量的30%,但該河主要流經人口稀少的地區,一些人口眾多的地區嚴重缺水。再如美洲的亞馬遜河,其徑流量佔南美總徑流量的60%,但它也沒有流經人口密集的地區,其豐富的水資源無法被充分利用。
◆人類要找到一種理想的水替代品,要比尋找石油和木材等資源的替代品困難得多。此外,人口的增長、生態環境的破壞、管理不善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人類的淡水資源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