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瀘州哪裡有自然資源
擴展閱讀
如何細分目標成本 2025-05-20 05:05:20
巴比兔減肥產品哪裡有賣 2025-05-20 05:03:04

瀘州哪裡有自然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25 11:25:41

㈠ 瀘州哪裡有大片大片的草坪

西湖草坪:位於正東鄉境內,國道321側,喀斯特地貌,中有大片草坪,一條小河從中流過,是攀岩,露營的好地。

㈡ 瀘州的物產資源如何

自然資源

瀘州境內資源豐富,具有建立大型礦山工業基地的條件。古敘礦區無煙煤預測儲量達52.2億噸;硫鐵礦預測儲量達32.17億噸;天然氣年產量16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62.34萬千瓦,可開發量34.8萬千瓦。此外,瀘州具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合江福寶原始森林、古藺黃荊原始森林等極具開發價值。瀘州是國家衛生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四川糧、豬、果、林、煙的重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一個以化工、機械、釀酒為主,工業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城市。瀘天化、天華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尿素126萬噸,使瀘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化肥生產基地;長江工程機械集團屬全國最大的工程機械集團;「瀘州老窯」、「古藺郎酒」馳名中外,使瀘州擁有「酒城」的美譽。

㈢ 瀘州一日游景點推薦

一、國家級風景旅遊區(2-3日遊程)
1、佛寶風景名勝區:駕車前往瀘州市合江縣佛寶國家級森林公園距離111 公里 – 大約 2 小時 58 分鍾,那裡可以游玉蘭山或天堂壩,風景各異。途中可觀佛寶古鎮。
佛寶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東南部128公里,地處四川盆地南緣,是大婁山北脈尾部的原始森林區。面積380平方公里。有山雄、水奇、石奇、林茂等特點。屬亞熱帶濕氣候,自然條件優越,植被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同緯度罕見的常綠闊葉林區。景區內為「丹霞地貌」,諸多峰嶺露出的紅色沙岩與綠色森林巧妙配合,相映成趣。由林海、竹海、峰巒、飛瀑、古寨、原始風情等組成142個景點。根據不同的景觀特色,分別形成了以丹岩、瀑布、溪流、古道為主的天堂壩景區;以楠竹林竹海為主的玉蘭山景區;以古鎮風情、原始林和人工湖風光為主的自懷景區。特別是60餘萬畝原始林,物種豐富,門類繁多,是一個完整的動植物基因庫,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旅遊觀光價值。

2、古藺黃荊風景區:駕車前往瀘州市古藺縣黃荊風景區距離179 公里 – 大約 4 小時 17 分鍾。
古藺黃荊風景區位於瀘州市古藺縣西北部境內,平均海拔1300多米,現有森林40餘萬畝,屬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混交林帶。這里自清初封禁後的200多年時間,人跡罕至,森林茂密,植被豐富,動植物門類多,有鵝掌楸、福建柏、香樟、楨楠、桫欏等珍稀樹種;有上百種珍貴葯材和大量的經濟林木;有野牛、金錢豹、黑熊、野豬、飛狐、九節狸、白雉雞等珍禽異獸。

在古藺縣,古藺縣黃荊林區是可與佛寶相媲美的原始森林。景區內最著名的景點就是八節洞。林區公路從半岩中穿過,岩上是碑,岩下臨河,河下有潭,急流注下,沖激成八節險灘,形成多級瀑布,異常壯觀。

黃荊景區風光秀麗,環境原始古樸。主要景點有:普照山,是景區的門戶,峰巒重疊,巍峨壯觀;八節洞,在14公里短短的河段上大大小小8個各具特色的瀑布相連跌落,落差達100多米;環岩,懸崖絕壁環繞四周,地勢險峻,古木交錯,幽雅寂靜;筍子山,山峰綿延,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珍稀動植物舉目可見;白水洞奇景繁多;紅龍水庫景色秀雅。
二、近郊風景旅遊區(1日遊程)
1、方山風景區
2、九獅風景區
3、楊橋水庫風景區
4、張壩桂圓林風景區
5、天仙洞風景區
6、玉瞻山景區
7、玉龍湖風景區
8、鳳凰湖風景區
9、筆架山風景區
以上資料供個人參考,距離遠近主要看時間,也可以幾個景區組合旅遊,總體來說,瀘州的風景旅遊區還是比較多的。

㈣ 瀘州市區有哪些景點

瀘州全域旅遊必玩景點有哪些,根據旅遊景區等級及其旅行者網友關注度等,小編為您梳理出瀘州十大旅遊景點排名及其遊玩攻略(景點排名僅供參考),包括自駕車線路查詢、乘車怎麼去,景區電話、地址、門票、開放時間等遊玩信息。

  • 瀘州合江佛寶古鎮

    AAAA級

    瀘州市敘永縣石壩彝族鄉堰塘彝族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堰塘村,紅軍長征石箱子會議在這里召開,與貴州隔河相望。

    1、堰塘彝族村景區等級:中國傳統村落; 2、堰塘彝族村門票價格:免費; 3、堰塘彝族村開放時間:全天; 4、堰塘彝族村景區地址:瀘州市敘永縣石壩彝族鄉。 5、堰塘彝族村怎麼去? 自駕游線路:經成瀘高速、廈蓉高速可到;也可以坐車到敘永縣後再轉車前往。

㈤ 瀘州一日游最佳景點

瀘州一日游最佳景點有方山、張壩桂圓林、瀘州大麴老窖池、鳳凰湖、九獅山、玉蟾山。

瀘州,古稱「江陽」,別稱酒城、江城,是四川省地級市,全國區域中心城市,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鄉鎮政區126個,面積12232.34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瀘州市常住人口為4254149人。

瀘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兩千多年歷史文化;西漢設江陽侯國;梁武帝大同年間建置瀘州;瀘州在宋代即為西南要會,明代即與成都、重慶三足鼎立,成為當時全國33個商業大都會之一。 形成了以名酒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長江文化為代表的五大特色旅遊資源;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14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8個,國家2A級旅遊景區10個。

瀘州是四川培育壯大的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是長江中上游地區第二大集裝箱碼頭,四川第三大航空港;也是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國家重要的以名優酒為主體的食品工業基地、循環型化工基地、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國家高性能液壓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9大工程機械生產基地之一。

20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57.2億元。



㈥ 四川瀘州簡介。(高分)

地理環境
瀘州市,四川省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渝黔滇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6.87平方公里。人口480萬距省會成都市267公里。東鄰重慶市、貴州省,南界貴州省、雲南省,西連宜賓市、自貢市,北接重慶市、內江市。轄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位於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北部為河谷、低中丘陵,平壩連片,為魚米之鄉。南部連接雲貴高原、屬大婁山北麓,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礦產資源豐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縣九層岩長江江面海拔203米,為最低點。敘永縣羅漢林羊子灣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為最高點。
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北部為准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南部山區氣候有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和北溫帶氣候之分,具有山區立體氣候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時,無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饒,物產富庶。具有春榮、夏艷、秋實、冬秀的江南特色。�
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沱江、永寧河、赤水河、瀨溪河、龍溪河等交織成網。境內長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億立方米,出境水量2691億立方米。近30年,長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
氣候
一、瀘州市總的氣候特徵及其成因,氣候對發展經濟的影響
總的氣候特徵是:全市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南部山區立體氣候明顯。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其長,溫、光、水同季,季風氣候明顯,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熱,冬季不太冷。
其主要成因:
地形影響:由於青藏高原、秦巴山嶺、雲貴高原的屏障作用,全市形成了不同的小氣候區。大氣環流影響:主要受北方大陸乾冷季風與南方海洋暖濕季風交替活動的影響。冬半年主要受蘇聯西北利亞和蒙古到新疆一帶東南下的大陸乾冷空氣團的控制。夏半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青藏高原高壓控制。
氣候對發展經濟的影響:
冬春兩季由於受北方南下的乾冷氣團的影響,造成冬春少雨,冬干、春旱相繼。春播期常受北方冷空氣南侵的影響,造成寒潮或低溫陰雨,致使出現爛種爛秧現象,影響水稻的適時移栽。
初夏:當青藏高原高壓活動頻繁時,常常出現連晴少雨天氣,造成夏旱,對已栽水稻生長不利。
盛夏:西太平洋高壓西伸北招,全市被西太平洋高壓脊西部主體控制,造成伏旱高溫,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損失。當副熱帶高壓東撤南退時,我市易出現暴雨、洪澇、大風等災害性天氣。
秋季:北方冷空氣開始南侵,在雲貴高原的阻控下,冷暖氣團匯於川南上空一帶,造成低溫陰雨天氣,給秋收秋種帶來不利,同時也不利於秋收作物有機物質的積累,影響產量和品質。
冬、春季當強冷空氣影響我市時,天氣寒冷,旅遊人員驟減,盛夏副熱帶高壓控制我市時,天氣悶熱,旅遊人員相對減少。
二、平均氣溫與溫差特徵
年平均氣溫17.5—18.0℃,年際之間的變化為16.8—18.6℃高低年間相差值為1.8℃,最冷月(一月)
年平均氣溫7℃左右,最熱月(七月) 平均溫度27.5℃,年較差( 最熱月與最冷月平均氣溫之差)
約為20.5℃,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
極端最低氣溫可達零下1℃左右。全市7、8月份氣溫變化最小,冬季(12—2月)
氣溫變化也不大,春季氣溫上升急劇,秋季氣溫下降迅速。
氣溫日較差(一日中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全年氣溫日較差為6℃左右, 最大月是8月,平均日較差達8℃以上,
最小月12月平均日較差4℃左右。
三、日照時數、平均積溫
表1������各縣日照時數
縣(區)名 江陽區 納溪�瀘縣�合江 古藺 敘永
日照時數 1289.8 1210.7 1434.2 1348.9 1311.1 1194.4

� 表2�����各縣平均積溫(≥10℃積溫)
縣(區)名 江陽區 瀘縣� 納溪� 合江�古藺� 敘永�
平均積溫 5789.4 5783.3 5616.8 5898.1 5627.4 5750.3℃

�� 四、降雨量
��表3������各縣平均降雨量
縣(區)名 江陽區 瀘縣�納溪 合江� 古藺� 敘永
平均降 1142.3 1117.8 1182.0 1184.2 748.4 1167.0
雨量 (mm)��

��表4�����最多降雨量
縣(區)名 江陽區 瀘縣 納溪 合江 古藺 敘永�
最多降 1455.8 1464.5 1437.7 1529.0 1247.2 1499.0
雨量(mm)

��表5�����最少降雨量
縣(區)名 江陽區 瀘縣 納溪 合江�古藺 敘永
最少降 778.0 664.2 789.4 867.3 554.5 947.0
雨量(mm)

��表6���� 雨量的季節分配
�時��段�� 春季� 夏季�� 秋季��
降雨量(mm)�(3—5月) (6—8月) (9—11月)
������ 236.4� 535.0�� 282.6�
占年百分比(%) 20.7�� 46.8� � 24.7��
�時��段�� 冬季� 冬半年� 夏半年
降雨量(mm) (12—2月) (11—4月) (5—10月)�
��������88.4�� 238.1� 904.2��
占年百分比(%) 7.7�� 20.8�� 79.2
五、霜期、降雪期
瀘州市無霜期長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個別年份終年無霜雪,適宜作物生長期長。
六、季風、風向、風力
瀘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瞬間風速≥17米/秒,稱為災害大風,1、10—12月出現大風的概率小,春秋季多為寒潮大風,風向偏北,風力大,持續時間長,范圍較廣,夏季多為雷雨大風,這種雷雨引起的局部大風,常伴有冰雹,一般出現在下午和晚上,影響范圍小,持續時間短,風力大。
七、主要氣象災害,它們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根據(61—96)年氣象資料分析,對瀘州市農業生產威協最大的是(7、8月)高溫伏旱和(5、6月)連晴夏旱,其次是3、5、9 月低溫陰雨天氣,以及洪澇、冰雹、大風。它們發生的次數多,危害范圍廣,後果嚴重,近年發生的強度變化大,是瀘州市的主要氣象災害,也是制約瀘州市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4—5月是季節交替,也是冷暖空氣交替影響瀘州市的時期,多強對流天氣,易產生大風,冰雹天氣,出現頻率為42%,此時正值小春作物灌漿、成熟、收割,因此,大風冰雹對小春作物危害最大。如1989年瀘州「4.20」和1993年瀘縣「4.24」的風雹災害,大家仍記憶猶新,不僅給農業造成巨大損失,也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威協。
2、5—6月是夏旱發生的時段(除敘永外)出現夏旱的頻率達30%以上,古藺高達59%,此時正值水稻栽插不久,將造成禾苗乾枯死亡,1969年夏旱長達60天以上,嚴重影響我市的大春生產。
3、7—8月伏旱出現的頻率為42%以上,合江高達71%,對大春作物危害最大,造成減產或者無收。1971年伏旱長達46天以上。
4、低溫、陰雨是農業生產的內傷,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面最大,特別是對早稻、再生稻、晚稻的危害尤為突出。5月出現低溫陰雨的頻率為47.5%,合江高達66.7%;9月份出現的頻率在65.5%。1994年9月出現低溫陰雨造成再生稻、晚稻大面積減產。
5、暴雨主要發生在6—8月,其發生頻率在56%以上,造成洪災,山體滑坡,泥石流,沖毀莊稼、農田,給經濟建設帶來巨大損失。1968年7月2日,全市雨量多數達170mm以上,其中市中區達239.0mm。
生態環境
瀘州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屬准南亞熱帶氣候。正是由於有這獨特的氣候資源,輔以肥田沃土,使瀘州市連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山青水秀,素有「川南魚米鄉」的美稱,是四川一塊得天獨厚的寶地。
轄區內,有大小江河70餘條,在一座座紅綠相間的山丘中迂迴環繞;大小水庫400多座,像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這122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域中生活著多種水生生物,其中不乏珍稀魚類。
全市地勢南高北低,平壩、淺丘、深丘、山地相間。山中有豐富的竹木資源,有地球上亞熱帶同緯度上至今保存較完好的原始森林,林中有多種珍貴的樹種和野生珍稀動物,專家譽為地球上罕見的「亞熱帶闊葉林天然植物園」。勤勞的450萬瀘州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力植樹造林,使曾經被毀掉的森林基本得以恢復。現在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6.73%,對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 保存物種起了極大的作用,為維持生態平衡做出了貢獻,其生態效益大大超過經濟效益。
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尤以古敘的煤、硫鐵礦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國家把開發古敘的煤、硫鐵礦列入「九五」計劃及2010年規劃,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但由於本區地質條件復雜,夏季陣性暴雨和江河溪流沖刷強烈,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境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環境災害時有發生,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瀘州市生態環境總的特徵是:土地開發較為合理,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野生動植物受到保護,資源開發按規劃實施,自然災害較為發育,自然保護區建設急待加強。
自然保護區
一、風景區情況:全市共有風景區15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2個,市級9個,縣級3個。它們分布在所轄的四縣三區內,形成了各種風景名勝所特有的風格,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大自然景觀。
1、山地景觀:瀘州市位於四川盆地底部向盆地邊緣山地的過渡地帶。這一地帶由一系列近於東西走向的褶皺帶所組成,石灰岩分布面積大,在構造及流水作用下,山丘、低山、中山和岩溶地貌交錯分布,其中一些名峰峻嶺成為山地景觀的突出代表。景色如畫的中山、雄偉多資的玉蟬山、巍峨壯觀的方山、秀麗挺撥的筆架山、峭壁矗立的紅岩山, 怪石林立、若人似物、若鳥似獸、若筍似柱、姿態萬千,宛如雕塑的敘永天生橋溶洞群,構成了千姿百態的地下奇觀。
2、水域景觀:瀘州市水域主要由長江、沱江兩大水系和眾多的天然、人工湖泊構成,其形、聲、色、光、影等均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格,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
由於瀘州南部山區山勢險要,河流穿行於群山之間,形成峽谷及流泉飛瀑,更為那裡的自然風光增添了詩情畫意。古藺縣黃荊鄉境內的八節洞瀑布群,山、林、水、洞皆備,秀、雅、奇、麗俱全;市郊區的龍馬潭、鳳凰湖、玉龍湖等水上景點,湖光山色,碧波盪漾,群山倒映湖面,泛舟其間,如入世外桃園。
3、氣候景觀:由於氣候的變化,日月星辰,風雲霧雪與地理景觀有機結合產生了各種氣象奇觀。如納溪的「方山雲海」,敘永的「丹岩霽雪」,江陽區的「白塔朝霞」等均為瀘州勝景。
4、生物景觀:珍貴的動物、稀有的植物構成瀘州獨特的自然景觀,給人類以美的享受。合江福寶、古藺黃荊有地球上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那裡林木茂盛、古樹參天、千藤萬蔓、遮天蔽日。林中有桫欏、珙桐、水杉、禿杉、紅樟、香楠、紅豆、銀杏等名貴樹種;其中桫欏、水杉、禿杉屬國家一類重點保護植物。
敘永紅岩山有千山銀杏等古稀樹種,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科研價值,而且具有觀賞價值。林中有豹、雲豹、野牛、熊、獐、羚、飛狐及其他一些珍禽異獸,出沒其間,豹、雲豹、野牛屬國家保護的一類珍貴動物。在一些低山,自然植物和人工植被十分茂盛,市、縣政府採取了可行的措施予以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十分宜人。
5、文物古跡:古老的瀘州經歷了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留下了許多的文物古跡和反帝反封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紀念地。玉蟬山摩岩造像造型生動,報恩塔極具唐代建築藝術特點,春秋祠飽含清代雕刻藝術之精華,龍腦橋以石雕藝術精湛、造型雄偉、布局奇特著稱,建於明萬曆年間已有400多年窖齡的瀘州老窖舉世聞名。納溪有蔡鍔將軍和朱德元帥率護國軍進行「護國討袁」戰爭,大敗北洋軍伐的「棉花坡古戰場」,江陽區有朱德紀念館,劉伯承元帥指揮瀘順起義指揮部舊址,古藺有紅軍四渡赤水渡口和長征期間黨中央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住地等等,這些都分別列入了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
二、 森林公園情況:瀘州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森林公園3個,市級森林公園5個,總面積20.12萬畝。福寶為國家森林公園,方山、玉皇觀為省級森林公園,玉蟬山、筆架山、火星山、紅龍湖為市級森林公園。除後三者外,同是風景名勝區。
三、擬建自然保護區情況:瀘州市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合江的福寶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古藺的黃荊和筍子山正在申報省級自然保護區。
城市綠化建設
瀘州市不僅加強了原有忠山公園的建設,而且新建了龍馬潭公園、冠山公園、九獅山旅遊區等景點,目前,又在著手進行江北公園的建設。同時,隨著城市道路建設的發展,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也逐步配套完善,已建成的濱江路、文化廣場、江陽路等城市道路綠化設施,花團景簇、綠樹成蔭,成為城市人民休憩娛樂,留連忘返的好去處。實施1986年城市總體規劃的十年來,城市園林綠地面積達698.6公頃,城市綠化覆蓋率達29.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1986年的2.1平方米增加到1997年的3.32平方米,瀘州市被評為全省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綠化建設將繼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市將擁有15個公園,城市居民在步行15鍾內就能達到相應的綠化環境,城市綠地面積將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8.7%,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可達12.2平方米。

㈦ 說說四川瀘州有啥好玩的地方

敘永土城,花稿溪,古藺黃荊風景區,合江福寶玉蘭山景區,方山,花田酒地,張壩桂園林,九獅山,堯壩古鎮,樂道古鎮,鳳凰湖景區,百子圖文化廣場,桃花塢等等地方都還是可以去看看的。

㈧ 瀘州市的自然資源哪些是豐富的

煤,天然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