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吳忠有什麼景點適合小孩子玩
吳忠適合小孩子玩的景點有黃河國家濕地公園、青銅峽大峽谷及青銅峽108塔,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可讓孩子親密接觸到大自然;青銅峽大峽谷集中展現了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青銅峽108塔是中國現存最大且排列最整齊的喇嘛塔群之一。
黃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吳忠市西北、利通區與青銅峽市交界處,呈狹長帶狀,總面積28.76平方公里,是寧夏黃河幹流沿岸、銀川平原腹地、回鄉聚居區的重要濕地。屬典型的黃河及泛洪平原濕地類型,河流濕地景觀與湖泊、魚塘、稻田等景觀相結合,類型多樣,組合度好,旅遊資源豐富,濕地景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具有為吳忠市提供水源、緩解旱澇、維護生物多樣性、減少風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凈化環境、調節氣候、防洪滯洪等多種生態功能,既是眾多鳥類棲息、繁衍、遷徙停留之地,也是構成當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保證條件之一。
青銅峽大峽谷地處寧夏平原中部,是黃河上游最後一個峽谷,長約十公里。峽谷山高水深,兩岸懸崖峭壁。傳說大禹治水來到這里,劈山成峽,黃河水一瀉千里,此時正值夕陽西下,晚霞與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現出一片青銅色,青銅峽由此而得名。
青銅峽108塔是一處塔群建築,塔群的始建年代不詳,《大明一統志》記載:“峽山口……兩山相夾,黃河流經其中,一名青銅峽,上有古塔一百八座”。《大明一統志》是明英宗時修撰的,可見十五世紀中期塔群就已經存在了,並且當時稱其為“古塔”,可以推測塔的修建年代則更為久遠。塔的形制屬於元代新出現於內地的-教式塔,因此可以推測塔群應當是始建於元代的。
② 寧夏礦產資源有多少分布具體位置有哪些
寧夏的地質構造情況表明,有利於能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形成。寧夏已經發現各類有用礦藏資源近50種,產地近千處。D級以上儲量的礦產地110餘處,這些礦產儲量大、品質好、易開采。儲量豐富的有煤、石膏、石灰岩、硅石等。
一、煤炭資源
煤炭是寧夏的優勢礦產資源。全區含煤地層分布面積17000平方公里,占寧夏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強。全區19個縣市中,就有10個縣分布有煤炭資源。劃分為賀蘭山、寧東、寧甫和香山4個含煤區。前三個含煤區有厚度大、層位穩定、煤質優良且儲量豐富的特點,是寧夏煤炭資源的主要分布區,香山含煤區則稍次之。寧夏煤炭預測儲量2027億噸,居全國第5位。已探明儲量316.5億噸(不含預測儲量),,居全國第6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1位。僅靈武煤田探明儲量270多億噸,相當於東北三省探明儲量的總和。儲量在10億噸以上的大型礦區5個,分布在汝箕溝、橫山堡、碎石井、金家渠、萌城和韋州,1~20億噸的中型礦區20個,小於1億噸的小型礦區21個。
寧夏煤種齊全,16類煤炭皆有。焦性煤,如氣煤、肥煤、焦煤、廋煤等主要分布在賀蘭山、寧東(橫山堡、韋州)兩個含煤區,香山亦有分布;低變質煙煤(不粘結煤、長焰煤)大部分集中在寧東、寧南兩個含煤區;無煙煤和貧煤多分布於賀蘭山和寧東含煤區,香山含煤區亦有分布;弱粘結煤分布於香山含煤區下流水、校育川、麻黃溝等地;褐煤主要產於彭陽王窪礦區。寧夏煤品質優良。除石炭井、石嘴山是西北重要的焦煤基地外,賀蘭山汝箕溝無煙煤,出口"太西煤",素有"三低、六高"之盛名,為國內之冠。三低,即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低。六高,即原煤發熱量高、比電阻率高、機械強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原煤塊煤率高、化學性高,與冶金焦炭相差無幾。汝箕溝"太西煤"自1964年進入國際市場後,暢銷比利時、日本、法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質量可與越南鴻基煙煤相媲美。
寧夏探明環保型煤炭(環保型煤炭也叫綠色煤炭,是指對生物圈、大氣層及各工業生產無(低)污染、無(低)危害、高發熱量煤炭資源,具體指標要求灰分小於15%,硫分小於1%,發熱量大於21兆/焦)164.5億噸,佔全區累計探明煤炭資源量的51.88%。環保煤炭產地共有6處:汝箕溝礦區、碎石井礦區、鴛鴦湖勘探區為最有利開發區,鹼溝山礦區、馬家灘—萌城礦區為有利開發區。
二、石膏
寧夏石膏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儲量為24.64億噸,保有儲量12.1億噸,預測儲量3000多億噸。膏鹽地層分布面積廣泛,資源量可觀,僅同心--海原地區分布面積可達1600多平方公里,預測石膏地質儲量超過100億噸,其特點是量多質佳,開採的技術、經濟和交通條件均較優越。尤其是中衛縣甘塘、小紅山規模大,儲量豐富,質地優良,礦體裸露地表,礦區靠近鐵路,采運十分方便。暢銷國內,並出口朝鮮和東南亞等國。
三、粘土礦
寧夏粘土礦種類齊全,分布面廣,按性質和用途可分為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磚瓦粘土和水泥粘土。寧夏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呼魯斯太、中寧、中衛、海原等地。礦層主要是硬質粘土(厚0.5~0.6m)、白色軟質粘土(厚1.5~3.7米)和半硬質粘土組成。僅對中寧和海原部份礦點進行了評價,其遠景儲量為44萬噸。磚瓦粘土全區各地皆有,尤以固原市為佳,其特點是土層厚、塑性好、儲量大、青銅峽大泉礦已探明儲量為222萬噸,目前正在開采利用。水泥粘土在寧夏分布極廣,各地都有貯存,資源豐富。僅石嘴山和青銅峽兩處礦點,其探明儲量為2700萬噸。
四、石灰岩和白雲岩
寧夏石灰岩儲量大,質量佳,種類有水泥石灰岩、熔劑石灰岩、化工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六盤山、雲霧山、天景山、牛首山、馬鞍山、寧衛北山、賀蘭山等地。礦區特點是厚度大,礦體裸露,層位穩定,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開采技術條件好。現已對四個礦區進行了勘探,其探明儲量為3.9億噸。白雲岩與磷礦共生,主要分布在賀蘭山中段,礦層累計厚度80餘米,礦層穩定,礦石質佳,出露較好。已探明儲量1.42億噸,品位很高。
五、石英砂
寧夏石英砂礦層穩定,厚度巨大,一般厚度在50-80米之間,局部可達200米。出露好,純度高。主要產在銀川、石嘴山等地。已探明儲量4900萬噸,遠景儲量約1億噸,品位為C+D級。
六、磷礦和硅
寧夏有工業利用價值的磷礦位於賀蘭山下的蘇峪口、礦區南北長40餘公里,東西寬10~15公里,面積400餘平方公里,礦區特點屬主礦層厚而穩定,地質構造簡單。礦石可選性較強,水文地質及開采技術條件較好。已探明儲量1354萬噸,品位中等。寧夏已在大口子探明硅的儲量1000萬噸,純度約98.5%以上。
另外,寧夏的黃金資源遠景有待進一步研究開發。地質局已初步探明固原、同心有大型鹽礦.
③ 吳忠太陽山有哪些煤礦
有小泉煤礦,隆能煤礦,永安煤礦、韋一煤礦
④ 有沒有寧夏吳忠的
吳忠的地名得於明朝洪武初年(約公元1368年)。當時,靈州守御千戶築堡,以屯長吳忠命名為吳忠堡。早在大禹時期這里就已開發,大禹鑿青銅峽流守黃河,並在黃河沖積成的銀川平原上修渠種稻。春秋時期為戊狄民族游牧區。秦代以後,各朝代均設置行政機構。秦代在今市南金積鎮設富平縣。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在今靈武縣城西北的河中堡設靈州。北周至隋、唐屬靈州回樂縣。公元11世紀屬西夏國。元、明、清代屬靈州。元代,開始遷入回回客。明代,大批回民以「屯戎」人的身份安插在靈州。清代,吳忠已發展為靈州南部的大名堡之一和回民聚居區。民國二年設置靈武縣,吳忠屬靈武縣管轄。新中國成立以後,於1950年2月成立吳忠市。1963年10月改為吳忠縣,1983年11月恢復吳忠市。
吳忠市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平原中部,西臨黃河和青銅峽市相連,北部和東部與靈武縣接壤,南部和中寧縣毗鄰,是自治區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城市,祖國大西北最著名的回鄉。
全市南北長70公里,東西寬24公里,總面積1112平方公里,人口 27.4萬。境內以平原和丘陵山地為主,地勢南高北低,海拔1125.8米,境內水利資源豐富,黃河由秦渠鄉入境,陳袁灘鄉出境,流經市內長度22公里,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生產條件。北部為黃河沖積平原,屬河套地區,是寧夏商品糧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南部為丘陵山地,是馳名中外的寧夏灘羊產地之一。吳忠市歷來還是寧夏特產與陝、甘、青、內蒙、京、津等地區的工業品交換的傳統集散地,是西北著名商業貿易地區之一。「吳忠市場」是寧夏最大的市場,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
吳忠市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冬寒夏爽,乾燥少雨,年均降水量207毫米,但因引黃灌溉墾殖歷史悠久,土地肥沃,盛產小麥、水稻、玉米、豆類等農產品,是寧夏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還盛產蘋果、西瓜、葡萄等水果。是中外聞名的寧夏「五寶」之一灘羊的故鄉。
⑤ 寧夏吳忠有什麼旅遊景點
青銅峽十里長峽游覽線◆ 從青銅峽水庫大壩開始,景點自北而南有一百零八塔(文物古跡)、一線天(峽谷景觀)、魔窟(山崖洞窟)、睡佛山(象形山石)、禹門口(南峽口)。遊人可乘船或獨特的羊皮筏子,溯流觀景,趣味無窮。
位置:青銅峽市,起點在大壩鎮。
青銅峽一百零八塔◆ 青銅峽兩山對峙,水深流激,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峽谷西岸的塔群是中國古塔建築中僅見的大型塔群。每當風和日麗,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閃閃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麗。塔為實心喇嘛磚塔。最高一座3.5米。
位置:青銅峽市青銅峽鎮。市區2路公交到青銅峽大壩,然後換乘渡船可到,也可從大壩西側步行過去。
門票:35元。電話:3790371。
金沙灣旅遊區◆ 佔地1.7萬畝,浩浩盪盪的黃河自南向北經過一個s形大灣進入青銅峽峽谷,峽谷入口西側是10千米長的金色沙灘,現設有遊艇、特色餐飲等旅遊項目。附近有農業生態示範區。
位置:青銅峽市青銅峽鎮,一百零八塔上游。
青銅峽鳥島 青銅峽水庫中的一個小島因其棲息100多種鳥而得名。鳥島面積有4萬多畝,其中有5000多畝的天然林。
位置:青銅峽市青銅峽鎮。
牛首山寺廟群 寧夏悠久的佛教聖地。牛首山分前後兩山,有廟宇50座。前山廟宇22座,稱為「西寺」,以萬佛閣、睡佛閣、凈土寺為中心。後山廟宇28座,稱為「東寺」,以金寺為中心。
位置:青銅峽市青銅峽鎮。
董府 是光緒年間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府第,佔地12075m2。略成方形,布局為「三宮六院」。
位置:青銅峽市峽口鎮。
鴻樂府 是伊斯蘭哲赫忍耶教派的活動中心,有大小房屋126間,主體建築殿堂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可容1000多人禮拜。每年四月初八最熱鬧。
位置:青銅峽市峽口鎮。
哈巴湖生態景觀旅遊區
寧夏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屬花馬寺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之一。湖泊眾多、濕地縱橫、生物資源豐富,是消夏避暑好去處。
位置:鹽池縣王樂井鄉西部。
門票:10元。
花馬寺無量殿 無量殿現僅存當年的建築台基,為黃土夯築。四周有平坦的浮沙地和草地分布。
位置:鹽池縣花馬池鎮南7千米吳記圈。
靈應山石窟
依山就勢而鑿,四面青山環繞,塑像彩繪技藝高超,現存石窟13孔。
位置:鹽池縣青山鄉。
鹽池博物館 辟有歷史文物、烈士生平事跡、革命文物、書畫4個展廳。建有烈士紀念塔。館藏文物主要有宮廷發電機、弩機、褐釉駱駝等。
位置:鹽池縣花馬池鎮東南隅。
明長城河東牆
起於靈武縣橫城鄉橫城堡北1千米的黃河東岸,至陝西定邊縣固檯子鄉,全長400千米。這段長城現存遺址牆高1~3米,基寬6米。現存的柳楊堡北面的烽火台是較完整的一墩。
位置:柳楊堡烽火台在鹽池縣花馬池鎮北郊。
秦渠公園
秦渠乃黃河灌溉支渠之一,早在秦朝就開鑿引水,流經吳忠,過境十千米。
位置:吳忠市利通區。
清真食府 面積兩萬余平方米,有大小店鋪百餘家。
位置:吳忠市利通區街心廣場東側。
鴕鳥山莊 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獨具情調的休閑場所,有30多種觀賞動物,娛樂設施眾多。
位置:吳忠市利通區南郊。
梨花怡園古城灣 佔地300畝的梨園,近千株老梨樹,桿粗枝繁樹冠碩大。
位置:吳忠市利通區西北郊。
羅山自然保護區 面積13.37萬畝,「羅山疊翠」是同心第一名勝,主峰好漢疙瘩海拔2624米。保護區內有森林、草原、荒漠三大生態類型。山麓有雲青寺和明王陵。
位置:同心縣韋州鎮。
雲青寺 整個羅山東麓,遠看酷似一尊面東而座的巨佛,而雲青寺正好在巨佛的中心(山腰間)。
明王陵
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及其子孫們的陵園,當地人稱「明王陵」或「明慶王墓」。
同心清真大寺◆ 始建於元末,寺前有一照壁,磚雕精細,構圖精美。禮拜大殿由前後兩殿勾連而成,可容千餘人同時禮拜。二層是四角攢尖頂的喚拜樓,住房之間鏤刻著硬木掛落。
位置:同心縣豫海鎮。
門票:20元,導游費10元。
⑥ 吳忠有幾個煤礦
吳忠市境內礦產資源相對豐富,已發現礦產26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9種,已列入自治區礦產儲量表的礦產19種;礦區77處,其中:大型礦床20處,佔26%,主要為石油、煤、石膏、石灰岩和白雲岩;中型30處,佔39%;小型27處,佔35%。全市現有持證礦山企業151個(自治區發證18個),其中:煤礦14個,水泥灰岩礦2個,冶鎂白雲岩礦1個,石膏礦19個,建築石料灰岩礦33個,建築用砂礦45個,磚瓦用粘土礦29個,砂岩礦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