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太空資源都有什麼(一)
或許一說到資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水、石油、煤炭和各種礦物等,很少有人一下子會想到太空資源。事實上太空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是因為科技所限,所以才未能大規模開發。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太空資源:
太空軌道資源
事實上,與海、空航線一樣,太空中的衛星軌道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重要資源。
如在對地靜止軌道上的衛星,可以更有利地為固定地區提供通信、氣象、環境監測、發電和照明等各種服務。各種順行和逆行軌道,可以滿足對地球不同緯度地區進行觀測和信息傳遞的要求。由多顆衛星組成的網路,則可以隨時隨地提供各種服務。
地球資源探測
地球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科學管理,是關繫到人類當前和長遠利益的大事。
我們知道,地球資源分布在廣闊的地球上,地球表面積達到5.1億平方千米,絕大多數重要的礦藏還深埋在地下。如煤炭、石油、天然氣、各種珍貴金屬等。要開采需要的各種資源,除了木材等表面資源,都必須要靠地質人員跋山涉水,一點一點地勘探,需要通過地質分析和判斷,然後再通過鑽探來確定,其艱苦和緩慢程度可想而知。然而這還不是全部,深海遠洋、高山密林、沙漠深處等地區目前人類還無法涉足或還沒有條件勘探,同時野外勘探還要受到黑夜和惡劣氣候的影響。
另外,對地面上的資源管理也存在著麻煩。地面上有大量的農田、森林、河流、湖泊、海洋和已開採的礦業,這些資源都非常重要,然而要對所有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就要建立龐大的機構,耗資巨大,即使這樣也會顧此失彼,既浪費金錢又收效甚微。然而在太空軌道上進行地球資源調查和管理,就可以省去麻煩,大大地提高效率。
當地面接到太空發回的圖像後,研究人員便可以根據這個圖像繪制地礦圖。因為不同的地下礦藏,具有不同的地表特徵,而且對地上植被的生長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這樣可以准確地探測出地下礦藏的所在,甚至能准確地估出此礦藏的產物、類型和儲量,為找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通過太空發回的圖像,研究者們還可以繪制土地利用圖和分布圖。因為太空圖像是利用光譜區分物體的,同一物體處於不同的狀態下,其光譜特性也有區別。例如:農作物在健壯狀態、生命力低下或有病蟲害的狀態下的光譜反應都是不同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空中大面積地了解到農作物、牧草、森林的長勢,監視病蟲害和森林火災的防治情況,還可以對大面積農作物進行估產和對森林進行估算貯藏量,其中對農作物的估產准確率可以達到97%以上。
另外,通過太空發回的圖像還可以對城市進行規劃;確定鐵路線路和渠道、大橋的選址;了解河水水位變化,預報洪水;調查水利資源,尋找新水源,以指導、制定灌溉計劃;對海洋進行綜合考察,了解洋流和冰情、漁情;還可以繪制更加准確有用的海圖和地圖。
總之,太空圖像可以讓我們俯覽地球,方便我們現在的生活,並有利於對將來做出規劃與預測。當然,我們所說的太空圖像和我們常見到的圖像圖片都不同。這些圖像是航天器從高空用多光譜掃描儀、可見光和紅外輻射計、微波輻射計等遙感設備,對地球表面依次掃描,遙感成像的。從太空中發回的圖像必須由地面的專業人員進行分析和判斷,才能繪制出各種反映地球問題的圖表。
太空軌道通信
隨著人類生活范圍的擴大和對世界認識的增強,人類互相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想與更遠的地方的人聯系的慾望也越來越強烈。由於整個地球面積廣闊,生活在地球各地的人們的通信聯系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在沒有交通工具的古代,人類發明了各種方法來互通信息,例如中國著名的長城烽火狼煙。如果有敵人來犯,白天就點燃狼煙,用事先約定好的信號使煙或長或短地發送出去,一個烽火台接一個烽火台,很快就可以把消息傳遞出去了。如果是晚上就點燃火,用火的一明一暗來傳遞消息。
烽火狼煙傳遞消息確實很快,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例如必須在有長城的地方使用,而且一般只能傳遞較短較單調的信息,否則就容易出錯。這種辦法在古代不失為聰明之舉,但效率低又受各種因素制約,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越來越不符合人類的要求。直到1837年摩爾發明了電報以後,人類的信息傳遞方式才有了質的飛躍。這時,人們可以用無線電的方式快速傳遞信息了。但是因為電波受到高層建築物和高山的阻隔,必須架設高高的發射塔,而且電波還受到地球球形曲面的影響,所以每隔約60千米還必須架設一個中轉站。無線電通信必須通過許多條件的干擾才能實現遙遠距離間的信息傳遞,耗資巨大且費時費力。1876年,貝爾發明了電話,人們可以通過電話線與遠方的人通話了,但是,由於電話線越長對信號的削弱程度越厲害,所以長途電話很不清晰。
然而利用太空軌道通信就沒有以上這些麻煩了。衛星是掛在空中的無線電中轉站,它居高臨下,不受建築物和高山的阻隔,地球曲面對它的影響也小得多。因此,要實現全球通信所需要的衛星數量要比地面上需要的中轉站的數量少得多。在地球赤道上空,離地球35786千米的衛星軌道相對地面是靜止的,這條同步軌道就叫地球靜止軌道。在地球靜止軌道上等距離設置3顆衛星,就可以將地面上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發送到地球除南北極少數地區以外的任意一個角落。
太空環境資源
太空特有的微重力、高輻射、高真空、高低溫、無菌、高潔凈的環境,是一種重要資源。在這種特殊環境下,人類可以進行工業加工、生物試驗、空間制葯等。
太空工業加工
說到太空工業加工,我們就必須談一談太空最重要的特殊環境——微重力環境。
說起失重,人們並不陌生,大家或許都有這方面的經驗。例如我們從高處落下時,人就暫時處於失重狀態,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過山車了,它利用加速度下滑使人們產生失重狀態,因為很大的加速度暫時平衡了地球的吸引力。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由於地球吸引力的作用,人們最終還是要回到地面上來。
而在太空中,無論是宇航員還是各種物體都處於長時間的失重狀態下。太空中的失重與地面上的失重還不太一樣。確切地說,當一個航天器沿著太空軌道運動時,環繞地球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和重力達到平衡,因而出現了失重狀態。
而實踐證明,空間站等航天器在太空中並不能形成完全真正的零重力環境,實際上總有某種干擾因素存在。例如太陽光的壓力、反作用力矩、稀薄氣體阻力、地球磁場的作用力與重力梯度影響等會形成微小重力。還可能產生干擾的有航天器中人員的走動、機器運轉時的振動、定向系統發動機的工作、零部件的更換、隕石的撞擊等諸多因素。因此,航天器中很難達到完全的失重,確切地說,航天器是處於微重力環境下。
在太空中,所有物體處於微重力環境中,這種失重環境就成了一種資源,可以幫助人類做許多在地面上無法做到的事。
首先,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製造100%圓度的滾珠軸承。或許大家有些不解:地面上可以生產出來的東西,何苦跑到太空去生產?滾珠軸承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零件,是許多機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它,很多大型精密儀器就無法運轉。一些高精密度儀器,對滾珠軸承在製造工藝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絕不是普通自行車軸承里用的滾珠可以相比的,這些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滾珠製作起來非常不易。
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知道利用失重方法製造金屬球。方法是從高塔上用篩子過濾熔融的金屬液,讓金屬液滴在下落時的失重狀態下冷卻成型,使製成的金屬球近似於理想的球體狀態。
現代工業需要大量的軸承,其內裝的滾珠在地面上生產,通常要經過鍛造、軋機、沖模、切削和研磨等多道加工工序,一般難以保證有很高的質量,因而影響軸承的使用和壽命。
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就沒有這些麻煩了。因為處於微重力狀態下的熔化金屬,其表面張力很大,但不產生地面上常見的自重變形,能自動地收縮成理想的球體。
如果需要空心球體,則在加壓下把氣體注入自由蒸發的液滴中,就像吹肥皂泡那樣將其吹脹,等液體冷凝後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空心球體。空心球體比實心球體更加堅固耐用。經測試,帶空心球體滾珠的軸承比實心球體滾珠軸承的壽命長4~7倍。
『貳』 太空資源是不是旅遊資源
太空資源很豐富,遠不只旅遊資源。其實資源不僅僅指的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感受到的,像太空中的微重力,強輻射環境等等,都叫資源,利用這些環境可以進行種子培養,晶體生長實驗等等。
除此之外,太空中其他星球上有很多的元素資源,一個是新元素,另外一個是氦資源,未來巨變的燃料。
再就是空間資源了,滿足未來移民的需要
『叄』 什麼是太空資源
由於當代宇宙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開發太空資源已經不是什麼虛無縹緲的幻想,而逐漸變為人類的現實。
「太空資源」是十分寶貴的。
微重力微重力資源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新資源。由於重力在加工製造過程中影響材料的成分和結構,這就使材料達不到理想要求。而在宇宙空間重力只是地球的百萬分之一。在這種微重力的情況下,在宇宙空間,物質能夠得到良好的結合,從而製造出地球上不能合成的合金材料。
空間能源空間能源主要是指太陽能。在空間軌道上,沒有大氣對太陽光的反射和吸收,沒有四季和晝夜的變化,也沒有環境污染的影響,沒有重力影響。所以太陽能裝置可以做得很大,而且可以長期使用,同樣的面積獲得的能量要比地面上多好多倍。
高真空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和太空梭能在太空長時間飛行,都是由於有了太空中的真空環境,不然的話在大氣層早就被燒毀了。在高度真空環境中,由於沒有空氣和灰塵,還可以進行高純度、高質量的冶煉、焊接,分離出一些物質。
宇宙礦藏宇宙礦藏是極其豐富的。據初步查明,月球上有50多種礦物質,而且礦物質中所含的元素,如硅、鐵、鈷、鈦、鎳、鎂等,正是地球上用量最大的礦物元素。
高遠位置高遠位置的開發利用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人造地球衛星上天,為開發空間高遠位置資源創造了條件,目前全世界發射的幾千顆人造衛星,其中有一多半是在利用空間高遠位置這個優勢工作的。
『肆』 屬於太空資源的有哪些
高遠位置資源、高真空和超潔凈環境資源、微重力環境資源、太陽能資源、月球資源、行星資源等。太空資源泛指太空中客觀存在的、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環境和物質。
太空上可利用的資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資源要豐富得多。僅從太陽系范圍來說,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體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類木行星和彗星上,有豐富的氫能資源;在行星空間和行星際空間,有真空資源、輻射資源、大溫差資源,那裡的太陽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
資源的含義非常廣泛,宇宙中的萬物、空間、時間,以及各種精神財富都是資源。撇開抽象的精神財富不說,人類對資源利用的最主要形式是提取能量,維護人類生活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能量資源,一類來自太陽,主要是太陽電磁輻射的光能和熱能;一類來自地球,主要是各種物質的熱化學能、動能和勢能,幾十年前,又開始利用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能。除此之外,有些資源被用來製造人類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各種「硬體」,如衣物、房屋、交通工具、玩具、各種機器和設備等。這些資源主要來自地球。
『伍』 太空有哪幾種資源
太空現在資源分為五種:高度資源、太陽能資源、失重資源、高偽空資源、礦產資源
『陸』 宇宙資源包括什麼
宇宙資源主要包括相對於地面的高遠位置資源、高真空和超潔凈環境資源、微重力環境資源、太陽能資源、月球資源、行星資源等。
太空上可利用的資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資源要豐富得多。僅從太陽系范圍來說,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體上,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在類木行星和彗星上,有豐富的氫能資源;在行星空間和行星際空間,有真空資源、輻射資源、大溫差資源,那裡的太陽能利用有效率也比地球上高的多。
(6)太空資源屬於什麼類型擴展閱讀:
空間軌道資源是指太空軌道有著特殊的用途。
太空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空間站等航天器觀測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可以快速地追蹤地球的變化,監測和預報天氣、火山爆發、森林大火、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
可以穿雲破霧觀測大氣地表的變化,對大地和海洋進行高精度測量,成為氣象預報、地球資源勘探、環境監測的重要信息來源。
通信衛星可以為各地人們實現通信服務;導航衛星在全世界范圍內提供了全天候、全天時衛星導航定位信息,使鐵路、公路、海洋、航空的運輸更加高效安全。
『柒』 太空資源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太空資源泛指太空中客觀存在的、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環境和物質。主要包括:相對於地面的高遠位置資源,高真空和超潔凈環境資源,微重力環境資源,太陽能資源,月球資源,行星資源等等。
『捌』 太空資源屬於旅遊資源嗎
屬於。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旅遊資源,旅遊資源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反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的個種(因素)的集合或總匯,是一種具有吸引力」或「能激發旅遊者旅遊動機」太空資源很豐富,它是旅遊資源,資源既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感受到的,像太空中的微重力,強輻射環境等等,我們利用這些環境可以進行種子培養,晶體生長實驗等等。除此之外,太空中其他星球上有很多的元素資源,例如新元素,氦資源,等等都是未來巨變的燃料,也好似吸引人的客觀事物。
『玖』 為什麼說太空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古往今來,人類都是生活在同一天空下,不同種族的人類為爭得自己的地盤開始發生你爭我奪的撕殺,陸地,海上都成了各族人爭奪資源,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太空作為很多人望而卻步的,自然成為了各國爭先搶奪的重要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