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什麼叫做合理利用資源
擴展閱讀
哪個國家鑽石回收價格高 2025-05-25 22:23:45
哪裡有賣磨電鋸工具 2025-05-25 22:15:23

什麼叫做合理利用資源

發布時間: 2022-07-13 14:41:26

『壹』 如何合理利用與保護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既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 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人類若想永續利用和保護好自 然資源,就必須遵循一定的科學原則。鑒於可再生資源的周期性和不 可再生資源的有限性,為達到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我們必須堅 持適度、科學的原則。

適度就是要合理利用,即可承受的開發強度、避免浪費和破壞, 同時兼顧當代人和後代人的需求。科學就是要用科學的技術保證最大 限度地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用科學的理念保證以最正確的方式利用自 然資源。例如,對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應在滿足涉及國計 民生需求的情況下,盡量少開采,多開發清潔、可持續利用的風能、 太陽能等替代能源。對漁業資源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要通過限制漁 獲量、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等措施。

『貳』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生產,很多方面都離不開礦產資源。 拿大多數家庭的廚房來說,就是一個礦物產品的展覽室: 做飯用的鋁鍋,炒菜用的鐵鍋,調味用的食鹽,盛飯用的瓷碗, 還有燒飯用的燃料——煤或天然氣,以及許多的瓶瓶罐罐, 都是由礦物經過加工做成的。至於現代工業生產中製造火車、 輪船用的鋼鐵,製造飛機用的鋁,火力發電用的煤, 化學肥料用的磷,等等,更離不開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 它的形成一般都需要經過千百萬年甚至上億年的時間。 目前開采一點就少一點,難以再生,因此, 對礦產資源更要愛護和合理利用。 現在,對礦產資源的開采、利用, 不少地方存在著嚴重浪費和破壞環境的現象。因此, 對礦產資源一定要有計劃地勘探,合理開發,綜合利用, 認真執行國家的礦產資源法,做好礦區的環境保護工作。 對開采後的礦區地表,要進行樹木復植或復懇。�0�2

『叄』 如何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

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園,合理利用資源就是造福於子孫後代,如何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呢?

『肆』 怎樣合理利用水資源

如果把祖國比作一個人的話,長江、黃河就是這人的大動脈。而深入祖國各地的小河小溪,就是這人的毛細血管了。要很好地合理保護利用水資源,我們需要從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開始,其次要用行政手段、經濟手段等,再者,從科技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

水資源 飲用水 生活用水 工業用水 農業用水 漁業水利

在三十億年前,生命在浩瀚的海里誕生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水是一種比熱熔較大的液體,白天,它吸收大量的太陽能而不產生很高的溫度,晚上,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而不會溫度聚降。這為生命提供適宜穩定的溫度環境。水是一良好的無機溶劑,可溶解大量的礦物質,為生命提供了營養物質。水的特殊性質使水生生物非常旺盛,小到浮游生物和單細胞生命,大到鯨魚和鯊魚。水的特殊性質為生命的進化,提供了條件。所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水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的體重中,大約2/3為水,其中腦含量為75%,血液含水量為83%,肌肉含水量76%,肺、心臟含水量80%,腎、肝含水量為83%和68%。水不僅是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體的生理功能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人最主要靠排,主要成份是水的汗液來散熱。水為人體搬運養料和廢物,水還參與人體代謝反應。所以,沒有水人類就不能生存。

如果把祖國比作一個人的話,黃河長江就是此人的大動脈,而那深入祖國各地的小溪和小河,就該說說此人的毛細管了。它滋潤著祖國大地,使祖國更加強大,使祖國更加美麗。

但是如果我們不對水資源合理地利用和保護的話,那麼,我們的祖國將不能很好地發展,且影響到子孫後代。成為歷史罪人。要很好地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我們就要知道水的用處對資源的合理利用不利或污染水質的方面。

目前為止,水資源可分為兩大用處:一是用於日常需要,如生活用水、飲水等。二是用二生產需要又可分為農業用水,工業用水,水利、漁業等。除此之外的水不是滲入地下,就是流奔進大海進行水循環。

要保人民的健康,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水、好的水的供給。目前在農村,生活用水主要來自河水或湖中,飲用水主要來自地下水和山間的滲水。都沒有經過嚴格地消毒或過濾。這是很不安全的。或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麼不安全的,農村嘛!有什麼不妥?是的,但如今的農村極少是以前的世外桃園了,近幾億農民喝不上干凈的水。很多都是由於工業污染而使農民深受其害,內蒙古臨河市狼山鎮先鋒村七社,一些長期喝砷水而中毒的農民,雙手長滿密麻的白色肉釘,有的身上起白斑,有的農民由於現在高額的醫療費用變貧或近貧。由於地下水質污染,淮河的最大支流沙漿河治岸出現好幾個「癌症高發村」。還有由於農村無固定的生活垃圾存放點,很多農民把生活垃圾倒在河邊,有的或乾脆倒入河中。我們知道像塑料、含重金屬電池之類的商品已深入農村,若長期這樣不僅阻塞河道,且嚴重污染水質,要知道,中國一條河沿岸有多少農民啊!我們沿一條寬大的4米左右的小河順流而上發現有不少死豬死雞已經腐爛的屍體,這些屍體留一地方發著惡臭而就在下游,大人在洗菜,小孩在河裡游泳,這不得不擔心,含大量細菌的河水不會危機小孩的健康?大腸桿菌就大量存在於這樣的污水中,人一旦感染就有可能引發腸道病,有的病菌,還引發皮膚病。為保證農民的飲水和用水安全,我們需採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是要大力宣傳飲不安全。目前在農村,農民的飲水意識明顯不夠。據調查,在20個農民中有12個認為只要是清的水就可以喝,6人認為要注意一些用肉眼看不到的污染,如汞、砷等重金屬污染。1人認為什麼污染不污染的,農村不是城市,只要不經水裡撒尿拉屢,哪裡的水澆了還是照樣喝。為強化農民的用水安全意識,我們可以以用縣為單位向各鄉鎮發放關於水污染形式的資料,如水被污染後的特徵,包括燒開後有什麼反應,水污染的危害及一些因喝污水引發的一些疾病等,再以村為單位發給小組直至每個村民,只要從意識上改變飲水觀念,才能做好其它更有效的工作。

二是要合理布局飲用水水源和可能污染源。可能污染源包括廁所、工廠、農田,生活垃圾等。這幾年在搞新農村建設,若不及時合理布局,以後就很費事了。飲水水源應取在居點稍遠,河的上游,農田上部,是防止農田裡的農葯和化肥造成污染。而生活垃圾應放在低勢地方。集中的垃圾不段時間,應及時處理一部分,回收的回收。廁所里的糞便個體戶吸大量的大腸桿菌若不慎將其飲入口中,很容易導致腸道疾病,甚至所以廁所應建在農田邊上池塘邊上。挖水井時,應取水樣進行成份檢測,以防有害鹽類危害人體健康。合理布局,飲水水源與可能污染源,應為建設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三是政府要適量派專家或醫生到各農村進行飲水安全普查,看其水源是否污染,井水是否合格等。若布局有誤,存在安全隱患,應指導其進行調整等。對一些引起亂排污水的工廠進行懲罰,政府應頒發合理的法規,保護飲用水。只有政府發動群眾,引導群眾,群眾才能更加科學地,積極地保護農村水資源。

1996年,世界水日全球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全題是「為乾渴的城市供水」。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而今,我國城市嚴重缺水,在全國517個城市中,就有300座缺水。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日缺水量1600萬噸,這一個個巨大的數字提醒我們,若不及早解決城市供水問題,必將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阻礙我國城市發展。

城市供水問題,包括供水量問題等供水安全問題。其中供水量是由於北方城市水資源嚴重不足,供水量減少,這一總是阻礙我國北方城市需水工業的發展,也影響居民飲水。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作手解決。

一方面是經濟手段。一個地區若嚴重缺水,我們應該提高水價,限制用水。只有在市均經濟的調解,水用戶才能自覺地節約用水。使此地區的經濟發展節水型經濟發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或發展不需或需水量極少的業,形成此地的特色節水經濟與水多區的需水型經濟形成優勢互補。

二若地區的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時,應該考慮遠程調水。因為大量采地下水,會導致地下水下降導致地表不減少。據資料顯示,河北省淺層地下水采量超過允許值90%,河南超過70%,導致地表水減少。在沿海地下水開采量過多,還會導致海水放侵,土地鹽化。如山東萊州因為地下水開采過量,海水入侵面積400km2,且以40米/年的進度推進。環勃海地區海水入侵面積達14.33km2,使耕地鹽化,居民取水更加困難。進行遠程調水也不應使那裡的水全搬過來,或使其改變流向。而是適量的調水,根據國際通行標准,調水量不能超過調水河流總水量的20%。若調水量過多會使河流的生態破壞。

供水安全問題主要表現在供給生活用水的問題。我國目前80%以上的城市供水工程用這樣的凈水工藝:取水口(河或水庫)→加絮凝劑→反應沉澱池→過濾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配水泵→用戶。但是經研究分析,這種凈水工藝對有機特祛除率只達20%左右。水廠在進行水處理時氯與水體中的有機物結合,產生鹵代烴,進入人體後,破壞水體的滲透性、溶解力、擴張力代謝力功能等負面影響。雖然在2005年10月我國衛生部出台了新的《生活飲用水標准》對供水保障進規定,將水質檢測標准由原來的352項增加到101項。但都未到實處,等於紙上談兵。城市水管的破舊不僅浪費大量的水,且對水質產生第二次污染。這一系列問題。都嚴重威脅城市居民的飲用安全。要解這些問題,我們可這樣子:

一方面:要對凈水工藝進行改進對水體有機物的祛除率增加,才能保證水質安全。

二方面:對城市管道進行補修消毒,必要時進行更換,保證水質不會因為輸送的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三方面:提高居民的節水意識,據測量,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月浪費水6噸,一個漏水的馬桶一月浪費20噸。對水的重要性和珍貴進行宣傳。節水還需從每個家庭每一個人開始。

四方面:保證取水口的水質。一些生活垃圾遇自然降水後滲透,生活廢水的隨意排放,違法排放廢水,都嚴重地危害了取水口的水質。要更好地保護這些水,政府應制定更加明確且完善的法律法規,將其公於各媒體接受社會的舉報。環保部門也應隨時派人對工廠進行突擊檢查。對違法亂排廢水者嚴懲不怠。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佔全國用水量的73%,但是我國年降水量平均只有630mm,低於全球陸面降水量,年平均淡水資源總量2.8億立方米,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尼居世界第6位,但由於人口眾多,人平均佔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的1/4,世界排名近100位,這一系列問題導致我國19.5億畝耕地中,靠天降水,無機動調水的望天或11.1億畝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的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們必須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我國農業才能發展,才能實現農民增收。

一、我們需在河邊建立蓄水池。經我觀察發現,在我們贛南信豐農村,農田邊都有條河,就拿桃江河來說,在其邊上不知有多少農田,但到雨量集中的夏季,正在水稻生長的時候,但河漫上岸,沖掉水稻和田裡大量肥泥便稻穀嚴重減產,清楚記得初二時大雨使河水上漲淹沒了橋,我們回不了家而痛苦的心。這都是因為在農村,特別在河邊的田,無防洪能力。只要河邊蓄水池,雨大而河水上漲時可蓄存大量水而不淹沒田。在乾旱時,也可放水補充河水量。

二、完善農田的灌溉系統。據調查,目前在信豐大部分農村的村民眼裡,根本無節水理念。他們認為,這里這么多水,節什麼水。大量農田用水渠灌區分,據研究,這種方法水的利用率只有40%,因而浪費大量的水。在農村,特別是貧水農村,應大力發展噴灌或管灌。若無資金而必須採用渠灌,應盡量減小水渠因滲透性而失的水量。

三、政府應該重視節水建設,專門撥款支持農村水灌溉的改善。送科技進農村,幫助農民例題地解決蓄水工程,免除洪水之災。同時也可在蓄水池中適量科學地進行魚養殖,只有解決農村水利問題,才能使我國農村農田的產量再次提高。農民的收入也會相應地提高。

一個國家水的利用率,是這個國家科技水平和公民環保意識的重要體現。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每個人都有義務把我國建設成為節水型,人和環境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

『伍』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

「有效」首先要明確對什麼有效,所謂「有效」是指對完成教學目標而言。我們對教學目標一定要清晰,一切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去思考、去取捨。教學資源能幫助學生達成教學目標就是有效,比如在提高道德認識;發展道德思維能力;陶冶道德情感;注重榜樣示範;強化道德實踐,指導道德行為能起到一方面或更多方面作用都是有效。另外,就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認知程度,了解學生的有效需求。
有效利用教學資源,第一,要找到資源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運用資源的目的要清楚;第二,要依託教學資源,朝著教學目標精心設問;第三,基於對資源分析,提升基本觀點和方法。
篩選資源是否可以把握三點:課標要求、教學內容、學生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所以在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時候,在含義基本相同的情況下,能用近的就不用遠的,能用新的就不用舊的,能用自己的就不用別人的。盡可能做到有疑、有趣。
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要貼近學生,服務於學生;從教與學方式上看,要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和深度思考;從教學效果上看,要對學生有行為引導。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資源,可以充分了解學生,多和學生交流,准確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反思他們自己的行為等。

『陸』 為什麼說要合理運用資源

在德國港口城市漢堡之時,中國來的客人習慣先去餐館,駐地同事免不了要為初來的客人接風洗塵。

走進餐館,客人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情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裡面只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幾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閑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給她們分掉,然後被她們吃光。

中國客人們不再過多注意她們,而是盼著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中國客人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中國客人們是這里的大富豪了。

狼吞虎咽之後,想到後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結完賬,個個剔著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走幾步,餐館里有人在叫中國客人們。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落下了?中國客人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原來是那幾個白人老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中國客人們的。

看到中國客人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中國客人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中國客人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中國客人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閑事!「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關你老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太太練練口語。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這下中國客人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裡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中國客人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很多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中國客人們臉都紅了。

『柒』 怎樣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1、加強環境意識的宣傳與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

公眾的環境意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有極大影響,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社會基礎還相當薄弱,盡快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其意義十分重大。

必須大力加強資源與環境保護的宣傳與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努力提高民眾的環境意識,各種宣傳輿論媒介應十分注意引導民眾自覺地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環境,逐步使保護資源與環境成為每個企業、每個社會組織和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

2、把保護自然資源提到國策的高度來認識

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就是保護生產力,保護好環境就是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穩定,這是我們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應有的最基本認識。在生產力中,生產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自然資源,它是發展經濟的物質基礎。

在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要大力保護和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努力開展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很好地結合起來。

3、加快立法步伐,法律制定法典化,加強執法力度

為了避免自然資源和環境法律、法規和規章之間的交叉、重復和矛盾,要盡快著手制定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綜合性法律或基本法律,以構成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基本法典。

在健全完善法制的同時,應徹底糾正目前較為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同時繼續加大力度對環境執法進行有效監督。

4、加快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損失的研究,並將其計入生產成本

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計算和統計上,應該把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程度,以環境資本折舊的形式表現和反映出來。這種價值觀念的轉變,要求實現真正的價值和價格,即把在生產、消費和處理過程中,為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而消耗的全部費用真實地反映出來。

5、環境管理中的評價、「三同時」、限期治理等制度在實施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現有環境評價制度在某些方面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和需要,應加以完善,在環境評價工作中對資源消耗、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應明確界限。

成立由掌握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破壞分析方法的專業人員組成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評價隊伍,對建設項目的自然資源利用率和生態環境影響作出評價和定價,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破壞程度超過生態閾限的建設項目應堅決杜絕上馬。

6、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利用高新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經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知識經濟,使我國經濟社會真正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7)什麼叫做合理利用資源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特徵

1、數量的有限性。資源的數量,與人類社會不斷增長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須強調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

2、分布的不平衡性。存在數量或質量上的顯著地域差異;某些可再生資源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分異規律;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分布具有地質規律。

3、資源間的聯系性。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要素彼此有生態上的聯系,形成一個整體,故必須強調綜合研究與綜合開發利用。

4、利用的發展性。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范圍和利用途徑將進一步拓展或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不斷提高。

『捌』 4. 舉例說明如何合理利用各種不同的自然資源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應該做到:
1、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必然要求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統一。
2、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必然要求環境資源保護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諧統一。
3、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必然要求環境資源生態文明與「三個文明」建設和諧統一。
舉例:
①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廢料產生並開展回收利用。
②對已產生的核廢料分類收集,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規,分別貯存和處理。
③盡量減少容積以節約運輸。
④向環境稀釋排放時對策。
⑤以穩定的固化體形式貯存、貯存和處理的費用,以減少放射性核素遷移擴散。
拓展資料:
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人類可以直接獲得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可分為三類:
1、不可更新資源,如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
2、可更新資源,指生物、水、土地資源等,能在較短時間內再生產出來或循環再現;
3、取之不盡的資源,如風力、太陽能等,被利用後不會導致貯存量減少。自然保護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增殖(指可更新資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提高資源的再生和繼續利用的能力,求得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統一。
自然資源具有兩重性,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又是環境要素。已經被利用的自然物質和能量稱為資源,將來可能被利用的物質和能量稱為潛在資源。自然資源有石油、煤、金屬、天然氣、森林、土地、水、可燃冰、動物、植物等。自然資源指的是地球提供給人類衣、食、住、行、醫所需要的物質原料,也稱為地球資源。陸地上重要的自然資源有六種,它們是淡水、森林、土地、生物種類、礦山、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

『玖』 怎樣合理利用我們的自然資源

從起始原料出發,發展原子經濟性的,高選擇的利用自然資源從環境友好,經濟可行的方面考慮,大力發展新型清潔能源,更多的使用可再生資源(如發展生物質能)

『拾』 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

法律分析: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緊缺與嚴重浪費土地而出現人地矛盾,積極探索土地資源的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1、總體規劃,合理配置土地資源

由縣政府組織,聯合農業、國土資源、工信、財政等部門,聘請相關專家,召集各鄉鎮相關負責人,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結合縣域經濟的發展現狀,認真分析,科學對全縣的農村土地資源利用進行總體規劃,各鄉鎮對其土地資源使用進行詳細規劃。

規劃過程應堅持節約用地、集約用地,因地制宜,科學發展與合理布局,同時考慮到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

2、嚴格永久基本農田保護

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重點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用途。一般建設項目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對佔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補劃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嚴格論證,報自然資源部預審

3、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村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使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現代科技支撐,而農民在這方面的能力很有限。如果引進工商資本進入農村土地流轉,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公司+農戶」等合作方式,農民負責按標准生產,並按合理價格定向售出,這樣能有效發揮各自優勢。

4、加強土地整治與基礎設施建設

土地整治主要是針對溝系交錯、地類交叉、渠系老化等土地現狀,進行水利設施配置、道路和林網建設,從而改變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降低生產成本,使其易於實現機械化生產,擴大農田面積,實現農業增產增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