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薪酬中位600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枕式包裝機成本多少錢 2025-08-04 11:50:25
膽總管移植費用多少 2025-08-04 11:37:36

人力資源薪酬中位600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30 00:25:26

㈠ 人力資源的薪酬與激勵

人力資源的薪酬是指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狹義的薪酬指貨幣和可以轉化為貨幣的報酬。廣義的薪酬除了包括狹義的薪酬以外,還包括獲得的各種非貨幣形式的滿足。
薪酬分類
薪酬分為經濟薪酬和非經濟薪酬,經濟薪酬分為直接經濟薪酬和間接經濟薪酬。 根據貨幣支付的形式,可以把薪酬分為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直接貨幣報酬的形式支付的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績效工資、激勵工資、津貼、加班費、傭金、利潤分紅等; 一部分則體現為間接貨幣報酬的形式,間接地通過福利(如養老金、醫療保險)以及服務(帶薪休假等)支付的薪酬。
三種薪酬支付方式
薪酬支付的基礎有三種:職位(Position)、能力(Person)和業績(Performance),這就是所謂的「3P」理論。 基於職位的薪酬設計所暗含的邏輯是薪酬的支付應該根據職位的相對價值來確定。深入下去思考,其實這種方式就是要對某一職位所應該履行的義務、承擔的責任進行支付,而與誰在這個職位上工作無關,可以簡單概括為「對事不對人」。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職位價值的衡量相對簡單,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比較適用於傳統產業和管理職位等。 基於能力的薪酬設計則與基於職位正好相反,叫做「對人不對事」,即不論員工在哪個職位工作,不論他實際做了哪些工作,只要他自身具備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企業就要支付給他相應的薪酬。這是一種能夠有效促進員工學習、成長的方法,通常來說,研發人員、高層管理人員比較適合這種方式。 基於績效的薪酬設計比較容易理解,那就是完全依照員工的工作結果來支付薪酬。無論他處於什麼職位、擁有什麼樣的能力、在工作中如何努力,只要最終的績效結果不好,那麼他都無法獲得相應的報酬。比如傳統的計件工資制就是典型的基於績效的薪酬方案。基於績效的薪酬具有更強的公平性、靈活性、激勵性。通常來說,銷售人員比較適合這種方式。
人力資源的激勵是有激發和鼓勵的意思,是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和活動。有效的激勵可以成為組織發展的動力保證,實現組織目標。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組織成員的需要為基點,以需求理論為指導;激勵有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等不同類型。

㈡ 人力資源是什麼意思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麼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 ,簡稱HR)指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所需要的具有必要勞動能力的人口。必要勞動能力,是指智力與體力的有機結合。把對人力資源的開發真正擺在一個戰略重點的地位上,乃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

1、人力資源規劃(公司確定各部門定崗、定編、定員數量、年度人員規劃)

2、人力招聘管理(制定招聘計劃、發布招聘信息、實施人員面試招聘)

3、員工薪酬福利管理(員工工資政策制定、工資方案設計、工資核算)

4、員工培訓管理(新老員工的培訓計劃、項目實施)

5、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員工的績效考核評估,與工資掛鉤管理)

6、員工關系管理(辦理員工入職、簽勞動合同、辦理社保、人事檔案、員工調動等)

(2)人力資源薪酬中位600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與一般資源如礦產資源不同,礦產資源一般可以長期儲存,不採不用,品質不會降低。人力資源則不然,儲而不用,才能就會被荒廢、退化。

工作性質不同,人的才能發揮的最佳期也不同。一般而論,25歲到45歲是科技人才的黃金年齡,37歲為其峰值。時效性要求人力資源開發要抓住人的年齡最有利於職業要求的階段,實施最有力的激勵。

人力資源處於特定的社會和時代中,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反映和影響人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法。人力資源的社會性要求在開發過程中特別注意社會政治制度、國別政策、法律法規以及文化環境的影響。

㈢ 薪酬體系中職位級別GM、M、p分別代表什麼

總體來說分為p級與m級。

p級代表執行層,也就是員工;

m及代表管理層;

gm代表管理高層【如高級總監】。

薪酬方面:

每個職級應該都分為多個檔位,如p1可能工資分為12檔(大體如是),分別是1-12k;p2分為12檔,分別是3-15k。薪酬也會出現倒掛的情況,如職級為p1,但是薪酬 是14k,那就會出現職級晉升為p2,但薪酬不調整的情況。

拓展資料:

薪酬體系是企業整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薪酬體系是指薪酬的構成和分配方式,即一個人的工作報酬由哪幾部分構成?一般而言:員工的薪酬包括以下幾大主要部分:基本薪酬(即本薪)、獎金、津貼、福利四大部分。

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薪酬管理是企業高層管理者以及所有員工最為關注的內容,它直接關繫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效,對企業的整體績效產生影響。靈活有效的薪酬制度對激勵員工和保持

員工的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薪酬管理,是指在組織發展戰略指導下,對員工薪酬支付原則、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結構、薪酬構成進行確定、分配和調整的動態管理過程。它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達到吸引、保留、激勵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運用薪酬政策,激勵員工提高工作績效是薪酬管理的關鍵,是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薪酬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它與員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也是因為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成敗。

現代薪酬管理的四大目標:

1、吸收組織需要的優秀員工。

合理的高報酬不僅能為員工提升工作的熱情還能為組織的未來發展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2、達到效率目標。

薪酬效率目標的制定其本質就在於要用適當的薪酬花費給組織帶來最大的收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要站在產出的角度分析即薪酬能為組織績效帶來最大價值利益;

第二要站在投入角度分析即要實現薪酬成本的優化控制,用最合適的花費為組織謀取最大的利益。

3、起到激勵作用。

薪酬發放的本質即在於對員工努力工作的付出提供等值的報酬。只有在員工的付出能夠在得到相應的讓其滿意的報酬時,員工才能更有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參考資料:網路-薪酬體系

㈣ 崗位成本中位數是什麼意思

崗位成本中位數是指崗位成本按照順序排列的一組數據中,位於中間的數據一組。
經濟學中明確提出:所謂人力資源成本,是指為了獲得日常經營管理所需的人力資源,並於使用過程中及人員離職後所產生的所有費用支出,具體包括招聘、錄用、培訓、使用、管理、醫療、保健和福利等各項費用。這些費用除了包括有形的工資、獎金、福利等成本外,還包括無形的成本,諸如入崗之前的招聘、選擇、安置成本以及崗前培訓等成本。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對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決定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在諸多成本中,人力資源成本又佔有特殊重要地位。對成本的控制是有適用於整個企業的一系列的經濟體製做支撐的,不會因個人意願而發生變化。但可能有部分人會對崗位成本有片面認識,他們認為,職工收入高就等於企業人力資源成本高,相反,工資少就相當於成本低,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企業的成本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人力資源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必須端正成本意識,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才會從真正意義上提高人力資源成本,當然,也是提高職工收入的根本辦法。

㈤ 人力資源管理中,薪酬和報酬的區別是什麼

薪酬是指工資方面(比如說
基本工資

績效工資
,其他福利等)
報酬是指
目標責任制
任務以外的,項目完成超額的獎勵,是工資外的

㈥ 人力資源薪酬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一般是指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

看到這里我們已發現薪酬的基本構成了,即目前薪酬是由基本工資(Base Compensation)、獎金(Incentive)和福利(Benefits)構成,而這三部分內容有何特定與功能呢?

基本工資主要受職位價值、能力和學歷影響,變動性較小,特點是穩定和有保障,其主要功能也是保障和體現崗位價值。

獎金決定於個人、團體和組織的績效表現,變動性較大,特點是其激勵性和持續性,其主要功能是對員工良好業績的回報,具有激勵功能。

福利目前主要受法律影響,變動性較小,特點是其保障性,其功能是能提高員工滿意度。

從薪酬構成的三大模塊來看,各個部分來源、功能、特點均有所不同,因而薪酬管理也是針對這三方面進行不同的管理:

基本工資管理一般涉及三個基本問題:1、基本工資的支付基礎,即憑什麼支付基本工資;2、如何保持基本工資的外部公平性;3、如何確定收入結構。一般通過企業內部職位評價和市場薪酬調查來對此三個問題進行解決,如此基本完成了基本工資的構建與管理。

獎金管理主要跟績效管理相關聯,在此不再詳細論述,有興趣可以重點了解績效管理部分,如何才能有效員工激勵?

福利管理主要包含法定福利和企業補充福利,重點在於如何發揮其保障作用?要充分結合員工需求,在國家法律規定和企業支付能力范圍內,使得福利組合的激勵效果最優化。

此外在此基礎上,企業的薪酬管理體系要制度化,薪酬管理才能體系化,才能更好的保障薪酬管理體系運行。

㈦ 人力資源工資水平

從HR的各模塊平均薪酬上看, OD、TD、LD、人力資源數據分析以及 HR 三支柱工作和全模塊工作的 HR 薪酬水平較高,而傳統模塊中的薪酬績效模塊薪酬水平較高。員工關系、招聘、培訓,基礎人事最低。
來做一個數據對比, OD、TD、LD這樣的組織戰略型平均薪酬是13083元,而基礎人事的平均薪酬是5066元,前者要比後者高出一倍還多。
當然更詳細的要看能力哦

㈧ 人力資源部 薪酬標准怎麼定啊

以下是幾點看法,供您參考!

人力資源部門需從薪酬的基礎、薪酬的設計和薪酬提升三個層面著手來安排薪酬體系,使薪酬體系設計體現公平的原則,從而符合公司發展的整體需要。

薪酬基礎和標准設定

員工獲得薪酬的原因不外乎兩點:第一,達到崗位任職要求;第二,按照崗位要求完成了各項工作的具體表現。但究竟什麼是崗位的具體要求,怎樣評價完成具體工作的成績,需要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完成編訂職位說明書、任職說明及績效考評指標等一系列基礎性工作。

人力資源部門首先需要分解公司經營活動,確定相應的工作崗位,並以職位說明書的形式將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明確下來。工作職責的界定、公司對崗位任職資格的要求合在一起,是確定崗位固定薪酬的基礎。

同時,為了評價完成具體工作的狀況,人力資源部門需要建立員工績效考評體系,包括績效考評指標、能力考評指標與態度考評指標等。公司通過考評員工在崗位上的工作業績表現,確定其為公司業績作出的貢獻,進而確定員工獎金的發放比率。員工可能超出崗位對業績的基本要求,也可能達不到這個要求,這些都直接影響他們領取獎金的額度。員工業績考評結果是確定崗位業績獎金的基礎。

薪酬結構和薪酬設計

基於職務說明書和績效考評體系建立起來的薪酬制度,一般而言包括固定薪酬+業績薪酬+福利等形式。

固定薪酬設計必須使員工薪酬水平保證相對的內部公平與外部公平。

內部公平指薪酬能夠反映出各崗位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價值貢獻,一般來說,人力資源部需要從三個方面對崗位進行評估:1.崗位對知識技能的要求2.崗位對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3.崗位承擔責任的大小。人力資源部門利用分析的結果確定薪酬差異范圍,並設立崗位薪酬級別階梯。內部公平隱含的意義之一,就是崗位之間的薪酬差距要體現出來。

外部公平即薪酬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一方面,公司各崗位薪酬級別需要參考同行業薪酬水平進行調整,確保此薪酬水平下公司能招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人力資源部門還需定時了解競爭對手薪酬變化情況,以確保公司薪酬水平保持動態競爭力。

但是,由於崗位價值評估不可能完全准確,企業往往引人業績薪酬制度,目的是使薪酬結構更公平、更加具有競爭力和靈活性,從而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業績薪酬主要指由員工業績考評成績確定的業績獎金——從事相同工作的員工由於業績表現不同最終導致收入可能有較大差異。

除此之外,公司也可能視年度效益情況決定是否發放年終獎金。

福利是薪酬體系的必要補充,能有效緩沖員工對固定薪酬和業績薪酬的相對不滿。舉例來說,大多數外資企業就是通過提供優惠的福利政策來降低員工流動率,人力資源部門也應參考其他企業的福利水平制定公司福利制度。

員工發展和薪酬提升

合理的薪酬體系要能推動員工薪酬水平不斷上升。人力資源部門必須明確不同崗位的職業發展路線,完善培訓制度,為員工提供競爭上崗或進一步提升的機會。

一方面,人力資源部門需要主動實施培訓計劃,給員工提高技能的機會。員工技能的提高往往伴隨著工資級別的提高和工作業績考評的上升,這在以考核獎懲體系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顯得尤其重要。培訓能大大提高員工素質,激發員工積極性,是一條重要的輔助性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公司應提供公平上崗的機會,使員工職業發展之路切實可行。公司可通過競爭上崗,推行輪崗、定期交流等制度賦予職工盡可能多的爭取高薪崗位的機會。如競爭上崗,員工有能力上哪個崗位就競聘哪個崗位,當競聘不上的時候,薪酬比別人拿得少,也就無話可說。這競聘不應是一次性的,而應是定期的例如每年一次,這樣就給了每個員工均等的機會,也鼓每個員工奮發向上。

㈨ 薪酬區間的中位值通常代表了什麼

代表的是這個薪酬區間的平均薪酬水平;
在崗位評價,外部薪酬做關聯的時候可能會用到。

這個東西其實沒有那麼重要,有的地方也能看到有人關於這個東西論述一大堆的...我覺得真是很無聊,很簡單的東西搞的很復雜,顯得很專業一樣,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呵呵,看你連著問了2個薪酬設計的問題,是做人力資源的還是做管理咨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