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行情 » 糧食價格如何管理
擴展閱讀
哪個國家鑽石回收價格高 2025-05-25 22:23:45
哪裡有賣磨電鋸工具 2025-05-25 22:15:23
4斤的草魚現在什麼價格 2025-05-25 22:13:44

糧食價格如何管理

發布時間: 2025-05-25 17:00:16

『壹』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政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發揮市場對糧食市場的基礎配置作用,當出現「市場失靈」時,政府應當在盡量不損害市場機製作用下,出台包括最低收購價在內的干預政策。循此原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
第一,明確收購主體權責,加強對代儲企業的管理。
第二,調整最低收購價格,充分體現品質差價、地區差價。
第三,明確實施條件,發揮市場基礎作用。
第四,改進銷售方式,提高交易效率。
第五,以市場為導向,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改制。
第六,明確中央、地方兩級糧食儲備與托市收購糧食之間的職能定位。 據有關部門預測,2007年中國小麥播種面積為2300萬公頃,預計2007年小麥產量為10700萬噸,較上年的10447萬噸增長253萬噸,增幅2.43%。小麥生產再次獲得豐收,與國家最低保護價政策的實施不無關系。最低收購價政策促進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穩定了糧食生產,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提高。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使得以往出現過的糧食產量增長之後,隨之實際市場價格下滑,從而影響生產者積極性的情況沒有出現。2006/2007年度小麥價格水平明顯高於 2005/2006年度,保護了小麥生產者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想像,如果2006年不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小麥的市場價格可能會降到相當低的水平。正是由於認真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使得小麥的實際價格一直維持在高位運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有效地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數據顯示,1996年—2002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長了3326元,增幅達76%,糧食消費價格指數卻發生了較大幅度下降,農民收入卻只增長550元,在較低基數上增幅僅28.5%。而根據最近的數據顯示,2006年實施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地區,農民增收40億元以上,沒有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地區由於糧食價格的上漲,也不同程度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據有關部門統汁,200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了7.4%,應與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執行有很大的關系,從這層關繫上來說,最低收購價政策基本上達到了增加農民收入的預期目標。
從國家糧食安全的角度考慮,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有效地抵禦了同際糧價的大幅上漲對我國糧食市場的沖擊。從2006年以來,由於受到主產國烏克蘭、澳大利亞等災害天氣影響,小麥產量及庫存大幅減少,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 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麥庫存量將降低到30年來的最低水平——11203萬噸,年度供需缺口992萬噸。受此影響,國際小麥市場價格走出了一波較為罕見的上漲行情。2006年,國際小麥市場價格較上年漲了30%,2007年在此基礎上繼續上漲了90%左右,正是由於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實施,保證了我國小麥的連年豐產,使得小麥的年度供需有所盈餘,有力地保證了我國的糧食安全。因而,最低收購價政策是規避糧食生產巨幅波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國家非常時期對糧食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
第一,收購主體權責不夠明確,對代儲企業管理難度較大。
第二,現行最低收購價只有等級差價,沒有品種差價,難以體現優質優價,不利於糧食結構調整。
第三,最低收購價執行時段偏長、收購量偏大,部分取代了市場機制的作用。
第四,銷售方式過於呆板,增大交易成本。
第五,現行最低收購價政策不利於。

『貳』 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政府應如何應對糧價上漲給我國糧食生產帶來的影響

①價格調節生產規模。政府應自覺遵循價值規律,保護耕地,合理引導生產資料、勞動力向糧食生產部門流動,以增加糧食的穩定供應。
②價格刺激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政府應引導糧食生產者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糧食產量。
③價格引導企業面向市場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政府應及時淘汰落後的糧食生產部門和地區,集中優勢地區,優化生產結構,推出適合市場的優質低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