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需求的價格點彈性是怎麼算的公式是
1.點彈性系數=需求量的相對變化/價格的相對變化
以下為計算公式:
參考資料需求價格彈性_網路
B. 經濟學。價格彈性 價格剛性,分別是啥意思啊 通俗點啊
1、價格彈性
所謂價格彈性,即是需求量對價格的彈性,則指某一產品價格變動時,該種產品需求量相應變動的靈敏度。
價格彈性是指某一種產品銷量發生變化的百分比與其價格變化百分比之間的比率,是衡量由於價格變動所引起數量變動的敏感度指標。當彈性系數為1的時候,銷售量的上升和價格的下降幅度是相抵的。當0~1之間的彈性意味著價格上升也將使得收益上升,而價格下降使得收益下降,我們說這類物品的需求是相對缺乏彈性的,或者說價格不敏感。大多數食品的需求彈性是低的,而大多數的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如香水,高檔服裝等都相對較高。
價格彈性表明供求對價格變動的依存關系,反映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供求的相應的變動率,即供給量和需求量對價格信息的敏感程度,又稱供需價格彈性。商品本身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替代品價格,以及消費者的愛好等因素都會影響對商品消費的需求。價格彈性是指這些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該商品本身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數量的變動。在需求有彈性的情況下,降價會引起購買量的相應增加,從而使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增加;反之,價格上升則會使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減少。在需求彈性等於1的情況下,降價不會引起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貨幣支出的變動。
價格彈性取決於該商品的替代品的數目及其相關聯(即可替代性)的程度、該商品在購買者預算中的重要性和該商品的用途等因素。價格彈性主要應用於企業的決策和政府的經濟決策。
2、價格剛性
通俗的說價格剛性是指價格短時間內很難向下變化,有向上變化的趨勢,就象現實中的效率工資,向上可以激勵,向下就會引起種種的不好的預期。所以在現實中,工資總是向上漲的,很少有下降的。
價格剛性是指價格在確定後就不易變動的現象,即價格缺乏彈性。由於市場競爭被壟斷所替代,出現了市場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價格是由處於壟斷地位的大公司操縱的,因而形成了價格「剛性」,即價格在確定後不易下降,導致物價經常處於較高的指數上。
價格剛性主要被用來分析經濟中的通貨膨脹與失業並存的現象,即是在分析宏觀經濟政策目標時提出來的。價格剛性和工資剛性的同時存在引起了物價與工資輪番上漲。雖然一些西方學者提出了物價—工資管制政策,但因為這一政策是以企業利潤為前提,所以物價管制是流於紙面而難以實現的。
利用價格剛性與工資剛性可以解釋經濟中的滯脹現象——工資是根據技術、工種、地位、年齡、性別等的差異而不同的,而且又分為許多個別市場。市場間不易協調,造成失業與空位並存,即有些工作找不到人干,而社會上又存在失業,二者又不能替代。失業時,工資剛性使工資不易下降,有空位時工資又上升,造成失業與工資上升並存,失業與通貨膨脹並存。價格剛性與工資剛性的觀點以美國學者托賓等為代表。
C. 點彈性公式是什麼
點彈性公式為 e=-(dx/dp)×(p/x) 其中p為商品的價格,x為相應的需求量。
點彈性的類型:
1、需求完全無彈性,即E= 0,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價格如何變動,需求量都不會變動。例如,糖尿病人對胰島素這種葯品的需求就是如此。
2、需求完全有彈性,即E =∞,在這種情況下,當價格為既定時,需求量是無限的。例如,銀行以一固定價格收購黃金,無論有多少黃金都可以按這一價格收購,銀行對黃金的需求是無限的。
3、需求彈性單一,即E = 1,在這種情況下,需求量變動的比率與價格變動的比率相等。以上三種情況是需求彈性的特例,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現實中常見的是以下兩種。
除了需求價格彈性之外,經濟學家還運用了其他彈性。最重要的是,他們用需求收入彈性來衡量消費者收入變動時需求量如何變動。
需求收入彈性:衡量一種物品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變動反應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變動百分比除以收入變動百分比來計算。
這就是:需求收入彈性=需求量變動百分比/收入變動百分比。
D. 價格點彈性問題
需求曲線為Q=500-100P
需求價格彈性為Ed=-(dQ/dP)×(P/Q)=100×(P/Q)
不知道你要求哪個價格下的點彈性,所以不能給你求出具體值。你想求哪個價格下的點彈性,直接帶入P和Q的值就可以了。
E. 經濟學中的需求價格彈性中的點彈性是什麼意思 不太理解
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比如說,生活必需品是價格彈性很小的,每包鹽的價格由1元提到2元,總體的需求量還是幾乎不變的,因為鹽是生存的必需品,而且沒有其他替代品。
彈性大小,取決於消費者對該商品價格的敏感度,比如說如果麥當勞的漢堡包由10元提到20元,那麼他的銷量就可能驟減,(喜歡漢堡的)人們會選擇KFC消費代替了麥當勞。
這個價格對銷量的影響程度,就是彈性
F. 西方經濟學中的價格弧彈性和價格點彈性是什麼意思啊要詳細答案,不要百度的
首先你要明白,需求的價格彈性表示需求變動量對價格變動量做出反應的程度。也就是說,蘋果漲價一塊錢,水果店的老闆會少賣多少蘋果。數學上來表示就是需求變動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的百分比。也就是e=(△Q/Q)/(△P/P),了解這一點很重要。 但是就一個函數來說,就算畫出來的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它的每一點的彈性都是不同的。也就是需求函數上每一點的彈性都不同,事實上,很少有各個點彈性相同的函數。 弧彈性求的就是價格從P0變動到P1這一段曲線引起的需求變動。而點彈性就是假設P0-P1是趨向於無窮小,也就是價格變動非常非常的小的時候的需求變動。說白了也就是微分啦。明白了嗎?我沒說清楚的話歡迎繼續問哈。
G.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什麼
需求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簡稱為價格彈性或需求彈性,需求價格彈性:是指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需求量變化率對商品自身價格變化率反應程度的一種度量,等於需求變化率除以價格變化率。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H. 什麼是價格彈性如題 謝謝了
價格彈性包括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下面以需求價格彈性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假設價格是自變數P,需求量是因變數Q,則需求函數可以寫成:Q=f(P)。需求的價格彈性是指需求量Q的變化的百分比與價格P的變化的百分比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價格變化的百分比 即E=(ΔQ/Q)/(ΔP/P) 需求的價格彈性一般有三種情況: 1.價格彈性大於1時,說明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大,如果價格有比較小的變化,其需求數量就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一般把這種情況下的產品為富有彈性產品。如電視、空調等。 2.當價格彈性小於1時,說明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比較小,既使價格發生很大的變化,其需求數量的變化也不會很大,一般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該產品的需求對價格無彈性,把這種產品稱為缺乏彈性產品。如糧食、食鹽等生活必需品。 3.當價格彈性等於1時,說明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與其需求數量的變化相同。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I. 請問大家,什麼叫做價格彈性
需求的價格彈性是被用來衡量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對於商品自身價格變動反應的敏感程度。
根據需求定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量隨價格的變動而變動,但變動方向相反。
在價格上升或下降後,需求量減少或增加的幅度會因商品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商品價格稍有變化,需求量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這種情況表明,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相討反應是非常敏感的。
而有的商品,價格比較大幅度的變動,只會使需求量發生相對較小的變化。
J. 需求的直接價格彈性
彈性理論的目的在於說明價格變化比率與需求量(或供給量)的變動比率之間的關系。
需求彈性的概念:影響需求量的某因素(自變數)的值每變動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變化的百分率。即:
一、需求價格彈性
1、定義
價格的值每變動百分之一而引起需求量變化的百分率。通常,用價格變動的百分率引起需求量變化的百分率來表示。這兩個百分率的比值,稱為彈性系數,記為Ep,即:
2、Ep的性質
(1) Ep的數值,不隨選用的計量單位而變化。
(2) Ep的數值,可能為正數、負數、等於0或等於1。依賴於有關兩個變數是同方向變化,還是反方向變化。
Ep為正還是為負,所表示的僅僅是有關變數變化的方向性關系,而Ep的絕對值的大小則表示了變化程度的大小。有時,為了便於比較彈性值的大小,在等式右端添加一個負號,使其成為正值。通常用絕對值的大小來表示價格變動對需求量變動的影響程度。當我們說,某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大,即指其絕對值大。
(3) Ep的數值,隨商品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種商品的一條既定的需求曲線上,也隨價格不同而不同。
3、Ep的變動范圍
(1) Ep=1(單位需求價格彈性)。說明需求量變動幅度與價格變動幅度相同。即價格每提高1%,需求量相應地降低1%。反之則反是。
需求曲線特點:等軸雙曲線或正雙曲線。需求方程:PQ=K(常數)。
(2) 1<Ep<∝(需求富有彈性)。說明需求量變動幅度大於價格變動幅度(ΔP/P<ΔQ/Q=。即價格每變動1%,需求量變動大於1%。
需求曲線特點:比較平坦(斜率較小)。
(3) 0<Ep<1(需求缺乏彈性)。 說明需求量變動幅度小於價格變動幅度(ΔP/P>ΔQ/Q)。即價格每變動1%,需求量變動的百分率將小於1%。
需求曲線特點:較陡(斜率較大)。
(4) Ep→0(需求完全無彈性)。此時,意味著ΔQ/Q=0。在這種情況下,需求狀況具有如下特點:需求量不隨價格的變動而變動。需求函數的形式為:Q=K(任意既定常數)。在二維空間圖上,需求曲線是一條垂直於橫坐標的直線,在橫坐標上截距等於K(=Q0)。這表示不管價格怎樣變動,需求量總是固定不變。即不管ΔP的數值如何,ΔQ之值總是為零。這種情況是罕見的。
(5) Ep→∝(需求完全有彈性),此時,ΔP/P→0。在這種情況下,需求狀況具有如下特點:在既定價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變動。需求函數的形式為:P=K(常數)。需求曲線將是一條與橫坐標平行的直線,與橫坐標的距離,既定為常數K(=P0)。這種情況也是罕見的。在現實生活中,自由市場上某些同質的產品,由於競爭的結果,都按同一價格出售,基本屬於這類需求曲線的例子。
4、需求價格彈性的數學計算
(1) 一般計演算法。計算公式為: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的彈性值,雖然ΔQ與ΔP的數值相同,但據以計算價格變動百分率(ΔP/P)的P和據以計算需求變動百分率(ΔQ/Q)的Q,在兩種場合(價格上升、價格下降)各不相同。就是說,雖然價格變動的絕對值與由此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絕對值相同,只是由於計算的基礎不同,所以得出的彈性值也就不同。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採用另一種計算方法。即把計算價格變動的百分率所用價格用變動前後兩個價格的算術平均數來代替,而計算需求變動百分率的需求量則用變動前後兩個需求量的算術平均數來代替。這樣,不管從價格向下降落還是從價格向上提高出發,據以計算變動百分率的P和Q的數值相同,於是得出彈性系數的另一種計算方法,即求弧彈性。
(2) 求弧彈性。
求弧彈性,即要計算需求曲線上某兩點之間一段弧的平均彈性。因而稱之為弧彈性系數。如果不知道需求曲線方程,只知道需求曲線上兩點的坐標(更多的屬於這種情況)。只要假定在兩次數據觀察之間,所有別的影響需求的變數保持不變,則可由上式求得弧彈性系數。
需要指出:要使價格向下與價格向上時的Ep一致,取價格的小者,數量的小者為基數,也可得到Ep值相同的結果。
(3) 求點彈性
若需求函數為已知,即可根據上式求出任一價格下的點彈性系數。
例:設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 30-5P
∵dQ/dP=-5
∴EP=|-5×P/Q|=5P/(30-5P)
這表明點彈性EP是價格P的函數。
若P=2,則Q=20→EP=0.5
若P=3,則Q=15→EP=1.0
若P=4,則Q=10→EP=2.0
結論:對一個既定的需求函數,在不同的價格之下會有不同的彈性值。
圖2-5中,B為中點,當BC=AB時,EP=1;
當BC<AB時,EP<1,距C點越近的點彈性性系數,其絕對值越小;
B→C時,因BC→0,所以EP→0;
當BC>AB時,EP>1,位於B點左上方任一點的彈性系數的絕對值大於1,而且距A點越近的彈性系數,其絕對值越大;
當B→A時,因BA→0,所以EP→∝。
圖2-5線性需求曲線與需求價格彈性
價格彈性與需求曲線的斜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二者有所聯系。價格彈性與需求曲線的斜率ΔP/ΔQ成反比,與P/Q的值成正比。因此,如果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盡管這條直線上各點的斜率不變,但由於P/Q的值是變動的,所以這條直線上的價格彈性也是變動的。但如果其它條件相同,那麼,平坦的需求曲線彈性大,陡的需求曲線彈性小。
(4)需求價格彈性的幾何求法
當需求曲線為直線時,可以證明B點(下圖)的點彈性為BC/AB。
已知價格彈性的公式為:
上圖中,ΔQ=LM=GH;Q=OL;
ΔP=EF=BG;P=OE。
代入①式得:
GH OE
Ep= —— · —— ②
BG OL
∵ΔBGH~ΔBLC,BL=OE
GH LC LC
∴——=——=——
BG BL OE
代入②式得:
LC OE LC BC
Ep=—— · ——=——=——
OE OL OL AB
∵ΔAEB~ΔBLC (BE=OL)
LC BC LC BC
∴——=—— ——=——
BE AB OL AB
5、Ep與TR之間的關系
P
Ep>1
Ep=1
Ep<1
P上升
TR減少
TR不變 TR增加
P下降
TR增加
TR不變 TR減少
Ep>1時,P、TR反方向變動;
Ep<1時,P、TR同方向變動。
6、需求價格彈性的政策含義
綜上所述,如果需求是富於彈性的,漲價後廠商收入反而下降,因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大於價格上漲的速度;如果需求是缺乏彈性的,那麼漲價可提高廠商收入,因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小於價格上漲的速度;如果彈性正好為1,則廠商收入不變,因為需求量下降的損失正好抵消了價格上漲的收益。所以,在廠商制定價格時,必須考慮有關商品的需求彈性情況。
若Ep<1,採取提價政策;
若Ep>1,採取降價政策。
價格彈性與銷售收入之間的這種簡單而又重要的關系,被廣泛地運用於產品定價決策和對外貿易之中。例如,對於一個謀求最大利潤的企業來說,決不會選擇在其需求曲線缺乏彈性的區間降價。因為這樣做一方面雖可使銷售量增加而增加了銷售收入,但另一方面卻因價格降低而減少了銷售收入,最終凈結果將因產品缺乏彈性而使銷售收入減少。而且,銷售數量的增加又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其結果必然是利潤的急劇下降。
8、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
(1)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還是奢侈品。必需品彈性小,奢侈品彈性大。
(2) 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質越接近,彈性越大,反之則越小。如毛織品可被棉織品、絲織品、化纖品等替代。
(3) 購買商品的支出在人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大,彈性就大;比重小,彈性就小。
(4) 商品用途的廣泛性。一種商品的用途越廣泛,它的需求彈性越大,反之越小。
(5) 時間因素。同樣的商品,長期看彈性大,短期看彈性小。因為時間越長,消費者越容易找到替代品或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
9、價格彈性應用舉例
(1) 用於價格和銷售量的分析和估計。
例1、某國為了鼓勵本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於1973年採取措施限制石油進口,估計這些措施將使可得到的石油數量減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價格彈性在0.8—1.4之間,問從1973年起該國石油價格預期會上漲多少?
解:∵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量變動百分率/價格變動百分率
∴價格變動%=需求量變動%/需求的價格彈性
當價格彈性為0.8時,價格變動%=20%/0.8=25%
當價格彈性為1.4時,價格變動%=20%/1.4=14.3%
所以,預其1973年該國石油價格上漲幅度在14.3—25%之間。
例2、某企業某產品的價格彈性在1.5—2.0之間,如果明年把價格降低10%,問銷售量預期會增加多少?
解:需求量變動%=價格變動%×價格彈性
如價格彈性為1.5,需求量變動%=10%×1.5=15
如價格彈性為2.0,需求量變動%=10%×2.0=20%
所以,明年該企業銷售量預期增加15—20%。
(2)用於決策分析。
價格彈性對有些經濟決策是很有用的。例如,怎樣給出口物資定價?如果出口的目的在於增加外匯收入,那麼對價格彈性大的物資應規定較低的價格,而對彈性小的物資應規定較高的價格。又例如,為了提高生產者的收入,人們往往對農產品採取提價的辦法,對電視機、洗衣機、手錶等高級消費品採取降價的辦法,就是因為前者彈性小,後者彈性大。
(3)用於分析「谷賤傷農」這一經濟現象。
案例:有人說,氣候不好對農民不利,因為穀物歉收,會減少農民的收入。但也有人說,氣候不好反而對農民有利,因為農業歉收後穀物價格會上漲,農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試運用所學經濟學原理對這兩種說法給予評價。
分析:評價氣候不好對農民是否有利,主要看農民的農業收入在氣候不好的情況下如何變動。氣候不好對農民的直接影響是農業歉收,即農產品的供給減少,這表現為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如果此時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狀況不發生變化,即需求曲線保持不變,那麼農產品供給的減少將導致均衡價格的上升。
一般來說,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由需求的價格彈性與銷售總收入的上升之間的關系可知,此時農民的農業收入將隨著均衡價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狀況不因氣候不好發生變化並且對農產品需求缺乏彈性的情況下,氣候不好引致的農業歉收對農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當然,若需求狀況也同時發生變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彈性,那麼農民將不因氣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應該首先對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及需求狀況做出假定,而不能籠統地下判斷。
二、需求收入彈性
用來反映需求量對消費者收入水平變化的反應程度。
1、定義
收入變動百分之一時,引起需求量變動的百分率。
2、收入彈性的計算方法
(1) 點收入彈性的計算
(2) 弧收入彈性的計算
3、EI的范圍
(1) EI<0的商品,稱為低檔商品。說明收入增加後,對某商品的需求量反而減少了。即Q與I反方向變動。
十九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發現:在一般情況下,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所增加的收入中,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支出所佔比重將會減少,而用於購買奢侈品的支出所佔比重將會增加。
(2) 0<EI<1的商品,稱為正常商品。
(3) EI>1的商品,稱為高檔商品。
上述(2)和(3)兩種情況,說明收入增加後,某商品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即I、Q同方向變動。大多數商品均如此。一般來說,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彈性較小,而高級消費品的收入彈性較大。
4、EI的政策含義
(1) 若EI<1,則該種產品的生產部門, 將不能按比例地分享國民收入的增長額。即該產品的發展速度小於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
例如,如果某種產品的EI=0.25,這說明消費者收入每增加1%,他們對該種產品的需求僅增長0.25%。在這種情況下,該種產品就不能保持它在國民經濟中的相對重要性。由於需求量的增長小於國民收入的增長,所以該種產品的生產部門將不能按比例地分享國民收入的增長額,其發展速度就會緩慢一些。
(2) 若EI>1,則該產品的生產部門,將在國民收入的增長額中得到一個超過比例的份額。即說明該產品的發展速度快於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
例如,如果某種產品的收入彈性EI=2.5,說明需求增長的速度為收入增長的2.5倍,即收入每增加1%,需求將增長2.5%。因此,當EI>1時,該種產品的生產部門將在國民收入的增長額中得到一個超比例的份額,其發展速度就會快些。
5、收入彈性的應用
(1) 用於銷售量的分析和估計。
例、政府為了解決居民住房問題,要制定一個住房的長遠規劃。假定根據研究資料,已知租房需求的收入彈性在0.8和1.0之間,買房需求的收入彈性在0.7—1.0之間。估計今後十年內,每人每年平均可增加收入2—3%。問十年後,對住房的需求量將增加多少?
解:先估計十年後,居民平均收入增加多少。
如果每年增加2%,則十年後可增加到(1.02)10=121.8%,即十年後每人的收入將增加21.8%
如果每年增加3%,則十年後可增加到(1.03)10=134.3%,即十年後每人的收入將增加34.3%。
根據公式:收入彈性=需求量變動%/收入變動%
所以,需求量變動%=收入彈性×收入變動%
十年後租房需求量將增加:
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