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五款重磅純電動車下月上市 最低7.28萬元就能買
網上車市對即將在4月份上市的重磅純電動車型進行了梳理,共有廣汽蔚來合創007、廣汽新能源AionV兩款SUV以及小鵬P7、零跑T03、長安奔奔E-Star三款轎車。其中,合創007與AionV均基於廣汽第二代純電專屬平台打造,軸距達到2919mm,比豐田漢蘭達長。在售價方面,長安奔奔E-Star補貼後7.28萬元起,預計是這五款車型中售價最低的一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我想買輛最小的電動汽車,1萬元以內的有哪些
小型電動汽車1萬左右
傳統意義上的1萬元電動小汽車並不存在,只能買到「四輪電動車」。這種車型除了給老年人代步之外,還常在景點被用作觀光休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類電動車不能上路行駛。用作景點使用時,還需要到特定部分進行備案,有些地方還要求景點觀光車上特別的牌照以及駕駛員考取專門的駕駛證。
購買純電動汽車需要多少錢
純電動汽車的品牌有很多,價格也存在差異,大體區間為5-200萬元。車主可以在本網站相關界面直接查詢不同價格區間的車型。車主在購買純電動汽車之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手頭預算
買車的第一步首先得看看兜里有幾個鋼鏰,買貴了拉低生活質量,買太便宜的又降低了生活檔次。生意上的備用金或者其他緊急使用的資金要預留好,千萬不能拿出全部家當來購買汽車。當然,你買來本身就是當司機賺錢或者有其他不得已的因素,這就另當別論。
2、品牌選擇
假如消費者沒有自己心儀的車型,可以從銷量較好的幾個品牌中挑選。這樣可以避免吃了便宜的虧,許多不入流的三流子汽車品牌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後期的問題可能會讓你到處碰壁。這里建議的品牌有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小鵬、理想、廣汽新能源、奇瑞、別克、寶馬等。不知道品牌知名度的,可以上網查詢企業的發展歷史。
3、選車要素
①使用環境
因為是電動汽車,所以優先要考慮自己所處的地理環境是否符合。因為涉及到充電問題,如果僅僅用來上班代步,回家可以充電,基本在幾線城市都可以購買。如果經常要跑長途,中途充電還是會拖慢節奏,不太實用。這里還是涉及續航里程的選擇,路途稍遠可以選擇長續航版的車型。
②顏值與空間
外觀以及內飾,都可以肉眼觀察,喜不喜歡則要看有沒有符合消費者自己的審美了。這個看再多車評,最後還是要過過自己的法眼。空間方面,可以在前排以及後排分別乘坐試試,膝蓋會不會屈伸不適,頭部會不會頂到車頂等。還要看看後備箱的容積大小,很多車型都是犧牲了後備箱容積才滿足了後排的空間需求,這一點對於家庭用車很多時候都是雙刃劍。
③配置
如今的純電動汽車,基本都融入了現代化的科技元素。可以在價格差不多的同級別車型中比較兩者的配置相差多少,諸如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主動剎車、疲勞駕駛提醒等可以提升行車的安全性能。對於有不同駕駛需求的人群,還應考慮有無駕駛模式的切換功能。
❸ 有沒有10萬元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具體什麼價格是什麼品牌
奇瑞S18、QQ兩款純電動汽車,其預計售價分別為7萬元、5萬元左右
❹ 5萬以下5座的新能源汽車有什麼
黑貓!現在優惠力度很大,這車空間很大,坐四個人沒問題。還是長城背書,感覺長城這個車企做事還是很踏實感覺。如果你認定了新能源車,那就只有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了,沒有之一。它是五座車高配3.98萬加1000元可以選裝快充,續航同樣是301公里又是大廠出品值得信賴。長安奔奔那款車沒有看到過,關注過,網上也很多視頻,應該是不到5萬,車身尺寸小,車速不會太高,如果通勤應該還可以,快充需要加配貌似1000塊。
長城歐拉R1是近期剛剛上市不久的全新微型純電動汽車,外觀採用了日本流行的K-car設計風格,看起來非常討喜,甚至比小螞蟻還要耐看一些。預算五萬左右,說實話,考慮polo或者高爾夫新車是沒希望的 但不妨礙你找輛二手車!不推薦電動汽車的原因就是非主流,不方便,無殘值。你應該把選擇放在二線品牌,標致雪鐵龍,可以買到三年左右的308,408,C4l,三廂車,空間也大得多。
❺ 最低20萬元起的這四款續航600km+的純電動車,大家都說好
?早些年,因為新能源技術不成熟,市面上充斥著許多續航短的純電動車型,而這些短續航車型為用戶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久而久之,續航短也就成了新能源車的三大罪之一。
不過,伴隨新能源車發展的加快以及技術的成熟,續航已經不再是純電動車致命傷,甚至有部分車型已經突破到600km+,成為純電動車名副其實的一個核心賣點。
那麼,現在市面上都有哪些純電動續航里程已經進入600km俱樂部呢?別著急,教授今天就給各位看官介紹幾款續航里程已經突破600km+的純電動車型.......
小鵬P7是小鵬汽車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車,新車基於小鵬全新開發的智能電動車平台SEPA架構打造,最早在上海車展亮相並開啟預售。今年4月27日小鵬P7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22.99-34.99萬元,向特斯拉Model 3發起挑戰。
此次上市,小鵬P7共推出三個續航版本共計八個配置車型,其中後驅超長續航智享和智尊版本續航達到了656km,而智行版本的續航里程已經突破到706km,再次向新能源車1000km大關靠近了一步,比國產Model 3的 600km有明顯優勢。
當然,小鵬P7能擁有這么出色的續航成績,它背後的功臣——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組組成的電池包居功至偉。這個電池組的能量密度和容量分別達到了170Wh/kg、80.9kWh,為小鵬P7超長續航和強勁動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P7作為小鵬汽車的拔高之作,在自動駕駛領域也有了進一步的成果。新車匹配的XPILOT 3.0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搭載了源自英偉達的超級計算晶元,每秒可運行30萬億次,支撐L4級自動駕駛無壓力。
但很可惜,在此次上市的幾款新車里,只有智尊版本搭載XPILOT 3.0硬體,其餘車型要麼搭載XPILOT 2.5+全套自動駕駛系統,要麼需要選裝XPILOT 3.0全套自動駕駛系統,要麼選裝該套系統軟硬體的其中一種。
特斯拉是新能源領域的「巨人」,旗下產品憑借超前設計、強勁性能和「粗糙」工藝而聞名世界,首款作品Model S在進入國內市場以後,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喜愛,奈何將近過百萬的高昂價格總是令人望而生畏。
Model S是以進口車身份進入國內市場,因為定位和價格原因,它在中國的銷量遠不如自家兄弟Model 3表現好。但Model S確實很優秀,在小鵬P7上市之前,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一直被它所主宰。
目前,在售特斯拉Model S共有兩款車型,在容量100kWh電池的加持下,NEDC續航里程都已突破600km,最長的已經達到660km。另一廂,得益於前置+後置雙電機布局,長續航版本實測零百加速僅需4.1s。
當然,除了性能和續航這一層面的優勢,特斯拉Model S在空間、配置等層面的表現也很不錯,全系標配並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安全系統和可變懸架系統;並且加持小白車主喜樂見聞的360倒車影像等.......
愛馳U5在2019年正式上市,是由國內造車新勢力品牌愛馳推出的第一款車型,市場定位中型SUV,19.79-29.21萬元的售價也還算不錯。然而,愛馳U5自上市至今銷量表現一直不是很理想,交付量很低。
其實,愛馳U5是由造車新勢力打造的第一款續航里程突破600km的純電動SUV,有意思的是,這個600km+是指電池包提供的續航加上愛馳「續航B包」額外提供的120km,而這個「續航B包」得選裝。
不過,它本身電池組可提供的續航里程也不低,能量密度 181 Wh/kg、容量達到65kWh的NCM811三元鋰電池組在NEDC測試標准下,可為車輛提供503km續航里程,相比同價位續航停在400km+的車型,更有誠意。
另一廂,愛馳U5其它層面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空間寬敞有加、配置齊全、140kW、315N·m動力有勁。更重要的是,副駕設置了個性化定製服務,用戶可根據需求加裝游戲機、mini bar等個性定製設備,創意不錯。
Aion LX是廣汽新能源繼Aion S之後推出的第二款作品,新車基於純電專屬平台GEP 2.0打造,共推出四個續航版本共計六個配置車型,其中80版本最高續航高達650km,是Aion LX這款車型所能提供的最長續航里程。
Aion LX採用兩輪驅動方式的80車型,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相比四驅80D車型300kW輸出功率和700N·m扭矩輸出降低了1/2,而且8s多的加速成績比後者的3.9s要慢上許多,但在綜合續航里程層面比後者要高上50km。
值得注意的是,Aion LX驅動將電動機、電控和差速器三位合為一體,相比常用的分體式設計,不僅使得驅動電機的總體積降低15%、重量降低12%,而且讓整個驅動系統的扭矩和功率輸出分別提升20%和14%,空間利用率也大幅提升。
當然,作為一款偏家用的運動車型,Aion LX的空間和配置也給用戶交上了一份不錯答卷,360全景影像、6安全氣囊一樣不落。只可惜ADiGO駕駛輔助系統該配置需要選裝,且僅有70、80、80D三款中高配車型支持選裝,60車型無法選裝。
在以前,續航或許是新能源車的一個致命點,但在今天,續航里程對一款新能源車是否熱銷已經構不成威脅,甚至續航里程已經是它們的優勢所在,以上四款續航突破600km,甚至觸摸到700km的車型便是最好的佐證。
對消費者而言,如果深受搖號、限行等政策的困擾,不妨考慮下文中談及的這幾款車型,它們除解決了消費者對純電動車續航信心不足的後顧之憂,在其它消費者所關心的層面也給用戶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各位看官怎麼看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特斯拉最便宜的一款車賣多少錢它性價比如何
Model3指導價為29.18/34.405/41.98萬,這一標准被認為「良心價」……良心被什麼吃了才會有這種認知?撇開品牌影響力不談,這台電動汽車的水平似乎真的是非常一般。首先動力電池仍然使用NCA·鎳鈷鋁,松下的動力電池全球范圍內似乎只有特斯拉使用。
自主新能源車企面臨面臨的壓力可能從來沒有像如今這么大過,在此之前,自主新能源車企盡管銷量也不是很高,但是由於屬於「大趨勢」行業,可以得到政策上的支持,融資渠道也比較暢通,同時特斯拉的銷量也比較低,因此特斯拉和自主新能源車企可以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