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以前石油最貴多少錢一桶
擴展閱讀
成本的要素費用有哪些 2025-05-15 02:32:55
銀鍍k金鑽石項鏈多少錢 2025-05-15 02:32:10

以前石油最貴多少錢一桶

發布時間: 2022-06-08 19:35:24

❶ 石油價格多少錢一升

當原油價格在10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6元/升。 當原油價格在15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9元/升。 當原油價格在200美元/桶,1升汽油的成本大約為12元/升。

❷ 中國油價歷史最高時候多錢一升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5

❸ 中國油價歷史最高時候多錢一升呢

2018年10月份油價突破了歷史之最,個別地方現在95號的汽油更是出現了9.32元一升的價格,這已經突破了國內歷史油價的最高紀錄!我國的油價大大小小一共進行了十八次調整,其中上調11次,下調6次,擱淺一次。但是在這十幾次的調整中,漲幅遠遠大於下調的幅度。

石油價格猛漲應該說只是一種市場恐慌,但是結構性供應危機談不上。無論從短期或長期來說,流動性泛濫、美元弱勢及對美元貶值的預期,導致油價將持續上漲,低油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應做好應對長期高油價的准備。

油價新機制

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消息,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

即當國際市場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於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在40美元-130美元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油價

❹ 原油最高的時候是多少美元一桶

原油歷史最高價格是150美元/桶,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最低價格是1.5~1.8美元/桶,是1960年以前。
原油
2008年7月創下接近150美元/桶的歷史最高紀錄

受亞洲金融危機、需求下降以及OPEC不適時宜的增產,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997年1月的24.53美元/桶下降到1998年12月的9.25美元/桶的最低價。然後從1999年3月開始反彈並一路攀升,2000年8月突破30美元/桶,2000年9月7日最高時達到37.81美元/桶,短短18個月漲幅達3倍之多,創「海灣戰爭」 以來的油價新高。2003年之後,油價更是一路持續上漲,終於在2008年7月創下接近150美元/桶的歷史最高紀錄,並在5個月之後的2008年底戲劇性地下挫到40美元以下。

1960年前創油價歷史最低記錄

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產和需求受西方國家控制,油價處於1.5~1.8美元/桶的壟斷低水平。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成立後圍繞著石油的生產權和定價權不斷與西方跨國公司進行斗爭。從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見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控制油價的能力微不足道。1970—1973年,隨著OPEC在一系列談判中的勝利,原油價格的決定權主體開始發生變化,原油標價出現上升跡象,到1973年10月油價接近3美元/桶。

❺ 國際原油歷史最高價是多少

已知的原油歷史最高價格是在2008年7月11日,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導致市場擔心全球原油供應不足,紐約油價盤中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拓展資料】
習慣上把未經加工處理的石油稱為原油。一種黑褐色並帶有綠色熒光,具有特殊氣味的粘稠性油狀液體。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和烯烴等多種液態烴的混合物。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原油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
人類正式進入石油時代是在1867年。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40.4%,而煤炭所佔比例下降到38.8%,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建國以來,中國社會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迅速邁進,對能源的需求節節攀升。石油消費量從建國初的100多萬噸猛增到2012年的4.9億噸,後者是前者的近500倍,位列世界第二位。
油氣資源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需求的增長和石油貿易的擴大起因於石油在工業生產中的大規模使用。一戰以前,石油主要被用於照明,主要產油國美國和俄羅斯同時也是主要的消費國。在一戰中,石油的戰略價值已初步顯現出來,由於石油燃燒效能高,輕便,對於軍隊戰鬥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世紀20年代,由於石油成為內燃機的動力,石油需求和貿易迅速擴大。據王亞棟的統計,到1929年石油貿易額已達到11.7億美元。該時期國際石油貨流的流向主要是從美國、委內瑞拉流向西歐。
同時,蘇聯的石油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末,美、蘇成為主要的石油出口國,石油國際貿易開始在全球能源貿易中占據顯要位置,推動了能源國際貿易的迅速增長,並動搖了煤炭在國際能源市場中的主體地位。二戰期間,石油的地位舉足輕重。美國在二戰期間成為盟國的主要能源供應者。

❻ 每桶石油歷史最高價

1.1 1973年以前的低油價階段

1960年OPEC成立以前,石油的生產和需求受西方國家控制,油價處於1.5~1.8美元/桶的壟斷低水平。1960年9月,OPEC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成立後圍繞著石油的生產權和定價權不斷與西方跨國公司進行斗爭。從OPEC成立到1970年,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1.8~2美元/桶的水平上,可見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OPEC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控制油價的能力微不足道。1970—1973年,隨著OPEC在一系列談判中的勝利,原油價格的決定權主體開始發生變化,原油標價出現上升跡象,到1973年10月油價接近3美元/桶。

1.2 1973年10月—1978年,油價上升與第一次石油危機期

這一時期,OPEC國家在實現石油資源國有化的基礎上,進而聯合起來,奪取了國際石油定價權,並以石油為武器打擊歐美發達國家,維護民族利益。1973年10月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油價急劇上漲,從10月的接近3美元/桶漲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桶,造成西方國家第一次能源危機。1974年2月尼克松建議召開了第一次石油消費國會議,成立了國際能源機構(IEA),能源問題成為國際政治外交中的重要議題,OPEC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1974—1978年原油價格穩定維持在10~12美元/桶的水平。

1.3 1979—1986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及其消化階段

1979—1981年第二次能源危機時,布倫特油價狂漲到36.83美元/桶。藉助兩次石油危機,OPEC從國際石油壟斷資本手中完全奪回了石油定價權。1981—1986年為OPEC實行原油產量配額制的較高油價時期,布倫特油價從36.83美元/桶緩慢降到27.51美元/桶。隨著非OPEC產油國原油產量的增長以及節能和替代能源的發展,OPEC對油價的控制能力不斷下降,原油價格也開始不斷回落。1986年,油價急劇下跌到13美元/桶左右。

1.4 1986—1997年,實現市場定價的較低油價時期

此時期,由於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的進步,石油成本不斷下降,產量增加,國際油價的決定主體從OPEC單方面決定,轉向由OPEC、石油需求和國際石油資本共同決定的局面,國際油價基本實現市場定價。布倫特原油均價在
14.3~20美元/桶的水平上徘徊波動,(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油價出現短期大的漲落除外)。

1.5 1997年以來,國際油價短暫下跌後的大幅度上升,直至2008年急劇跌落的階段

受亞洲金融危機、需求下降以及OPEC不適時宜的增產,布倫特原油價格從1997年1月的24.53美元/桶下降到1998年12月的9.25美元/桶的最低價。然後從1999年3月開始反彈並一路攀升,2000年8月突破30美元/桶,2000年9月7日最高時達到37.81美元/桶,短短18個月漲幅達3倍之多,創「海灣戰爭」 以來的油價新高。2003年之後,油價更是一路持續上漲,終於在2008年7月創下接近150美元/桶的歷史最高紀錄,並在5個月之後的2008年底戲劇性地下挫到40美元以下。

2009年至今快速回升高位震盪階段
油價在2008觸底之後,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回升,油價也相應進入了回升階段。並於2011年達到115美元之後在高位寬幅度震盪。

❼ 世界原油價格最高位是那一年

世界原油最高價格是2008年


二、油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石油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基礎原材料,其價格波動受到諸多因素的左右,如供求、結算貨幣匯率、地緣政治、經濟前景、氣候變化以及股市行情等。不同國家和機構的代表對於油價問題的看法分歧較大。以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代表的產油國和發展中國家認為,當前國際石油價格與供需基本面無關,完全是市場炒作所致。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艾爾-巴德里認為活躍的投機行為才是推高油價的幕後「黑手」,石油市場並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而且目前53天的原油儲備水平足以應付夏季能源需求的上升。而以國際能源機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國際大石油公司的代表則認為,發展中國家不斷增加的需求,是導致油價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石油輸出國組織應該增加石油生產。探究近來油價高企的原因,我們認為金融因素超過了商品因素。由於美元是原油交易的主要結算貨幣,美元貶值、次貸危機、股市下跌刺激投機資金進入包括原油期貨在內的商品市場,推高油價。

(一)投機基金的大肆炒作是油價上漲最直接的推動因素

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投機基金的投機交易是引起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和劇烈波動的重要原因,原油價格與以市場投機為目的的非商業持倉量、基金凈多頭頭寸之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達到了0.89和0.81。因此,正是期貨市場的金融杠桿效應增加了對沖基金的能量,不同基金之間的做多、做空造成石油價格走勢遠遠偏離供求關系。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調查顯示,目前原油價格中的60%是由純粹的投機因素造成。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石油期貨炒作只佔當時石油期貨市場總量的29%,而今天卻已大幅上升到71%。尤其是從2003年起,期貨市場的整體商品指數投機資金由130億美元,上升到目前的2600億美元,升幅2000%,比 2007年年初高出60%;僅今年前52個交易日,新流入商品市場的投機資金就高達550億美元;炒家擁有的石油期貨合同,從714手暴漲到今天的300萬手,上升了4200倍左右。自2004年以來,進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的基金數量由4000多家增加到8500家;其中,共有595個對沖基金在進行石油交易,比三年前增加逾3倍。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進行的石油期貨和實貨交易的規模對比,從2003年的6比1到今天的18比1,四年增加兩倍。如果將倫敦和新加坡期貨交易所、不受監管的洲際交易所以及櫃台交易、指數交易和衍生品計算在內,這個比例還要提高。石油期貨市場的正常運作受到各種漏洞的干擾,出現不受限制和難以覺察的投機,遠遠超出健康的旨在提供流動性的水平,造成具有破壞性的價格扭曲。

美國議會和相關機構已經意識到投機基金對油價的操縱,油價的不斷高漲也對美國經濟帶來越來越大的負面影響,因而不得不對此展開調查並計劃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5月26日,根據美國國會的指令, CFTC宣布對原油期貨市場展開全面調查,以釐清國際油價是否被操縱。調查初步顯示,投機基金通過三條可能的路徑操縱國際油價:首先,指數基金、養老基金及一些主權基金通過交易量佔25%的場外(OTC)市場來撬動整個國際原油價格,操縱國際石油價格;其次,通過普氏能源資訊(Platt's)這一全球著名的私人石油信息提供商進行報價來操縱國際油價;最後,部分參股石油公司的大投行憑借其在華爾街的影響力發布利多的研究報告,從而拉抬國際油價。CFTC還在研究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6月10日,CFTC成立了咨詢小組,包括能源產業人士和交易所官員及市場主要參與者——雷曼兄弟、高盛、美林等投資銀行,討論一些美國議員提出的方案,即CFTC嚴格約束原油期貨頭寸限制的豁免權利,對於保值者(即通過市場降低商品價格波動風險的機構)給予此豁免權;但是對於單純的投機者(即就是通過押注價格漲跌而獲利的機構)不給予豁免權,希望限制投機者對原油價格的炒作。

(二)美元持續貶值是本次油價上漲的推動因素

從2002年以來,美元累積貶值已超過50%。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先後七次降息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美元兌歐元等主要貨幣匯率持續下跌,大量資金從美國股市、債市中流出,流入石油等商品市場尋求保值增值,助推油價上漲。2007年國際油價累計上漲9.3%,而同期美元兌歐元貶值9.1%,兩者相關性很強。今年以來美元貶值對油價的影響有所減弱,但仍存在較大相關性。以6月為例,當月有4個交易日的油價波動緣於美國經濟因素,美元走軟對油價形成4.6美元的提升作用。

(三)地緣政治加深市場對原油供應穩定性的擔憂

圍繞石油的局部戰爭和恐怖主義從來沒有停止過。美國佔領伊拉克並沒有給伊帶來全面和平,至今伊拉克國內局勢依然動盪,石油生產充滿不確定性;同時,伊朗核問題引發緊張局面,沙特石油管道受到恐怖主義活動威脅,奈及利亞等主要產油地區沖突不斷,更加加劇了市場對局部供應中斷的擔憂,從而給予投機基金很好的炒作題材。6月份,奈及利亞石油工人罷工對油價形成4.4美元的提升作用;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打擊的軍演及言論,再次點燃了市場對伊朗關閉霍爾木茲海峽的擔憂,油價由此提升近8美元。

(四)產油國自身需求大增

從需求看,歷史上發生的三次石油危機,使油價在短期內分別上漲了250%、160%、200%,特別是前兩次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導致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也抑制了石油需求。而這一次油價暴漲的作用有限,世界經濟沒有因油價過高而出現明顯的衰退,全球石油需求也仍然強勁,特別是產油國自身需求的增長也成為油價走高的重要推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最新的2008世界能源統計數據,中東地區的石油消費需求增長4.4%,遠遠超過亞太地區2.3%的增量。

❽ 一桶石油多少錢

原油的常用衡量單位是「桶」,一桶是159公斤,因為各地出產的原油的比重不同,所以一桶原油的重量也不盡相同,一噸原油一般在7桶到8桶之間,按世界原油平均比重計,一噸等於7.35桶。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是每桶50+美元,按當前美元匯率1美元等於6.2人民幣,這樣算下來,每噸原油價格約3100+元。 二月期原油價格47.82美元/桶,三月期原油價格57.57美元/桶。根據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每天原油價格都有波動。 現在國際原油價剛回升了18%到46.34美元/桶,但國內的油價跟國際油價的影響不同,反應慢半拍。 經濟學上來講,一般不會有稅比油貴的問題,因為拉弗曲線證明,超過頂點稅收下降。你覺得國內原油價格過高是因為我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國,進口原油價格還要受到國家的財政策調節。
一般 生物質顆粒燃料 的市場價格在750-1 元/噸左右,會因原料的不同價格也有所差異。一般原料熱值比較低的價格就便宜點,比如:秸稈類。熱值高的價格就貴,比如:木屑類。 南昌裕超為您提供顆粒機報價、利潤分析、相關生物質顆粒機設備的介紹,詳情可撥打免費熱線:139070327 咨詢更多相關信息可聯系自貢榮華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產品服務:自貢榮華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為於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榮邊鎮拱橋村二組,緊靠內宜高速,交通便利。 主營生物質燃料,純木屑顆粒,年產20000多噸。產品清潔、環保、排放達標!謝謝!

❾ 一桶石油多少錢

2021年7月16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油2021年8月期貨結算價每桶71.81美元,交易區間70.41-72.3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21年9月期貨結算價每桶73.59美元,交易區間72.34-74.09美元。
拓展資料:
1、石油期貨簡稱為OilFut,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品質的石油的標准化合約,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
2、期貨市場上聚集著眾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投機者,他們以生產成本加預期利潤作為定價基礎,相互交易,相互影響。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徵。在公開競爭和競價過程中形成的期貨價格,往往被視為國際石油現貨市場的參考價格,具有重要的價格導向功能,能夠引導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市場化,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3、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貨市場基本運作方式之一,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采購,能夠使生產經營成本或預期利潤保持相對穩定,從而增強企業抵禦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
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企業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石油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刻通過對沖或平倉補償的方式,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當然,由於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現象的客觀存在,套期保值並不能完全消除風險,而是用一種較小的風險替代一種較大的風險,用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風險替代現貨價格變化風險。
4、石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能源市場的運行具有深遠影響。從實踐和運行歷史看,期貨市場的產生和運行對環境有著特殊要求。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一、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二、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三、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
四、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❿ 歷史上原油價格最高是多少

國際上原油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1983年,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推出了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一般稱為WTI原油,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同時NYMEX的WTI原油期貨又是最活躍的原油交易品種,所以漸漸地,約定俗成提及的「國際油價」或者「原油價格」,一般指WTI原油價格。歷史上,2008年7月11日,WTI原油盤中達到了歷史最高價格:147.27美元每桶,原因是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市場擔心全球原油供應不足。

英為財情擁有WTI原油推出以來的每日數據,你可以在上面找到實時價格、查看價格走勢,也可以下載每一天的價格歷史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