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80分 找關於餘姚的資料
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二)——文本10
• 電信工程規劃
16.1 現狀分析
餘姚現有交換端局 4 個,模塊 74 個,交換設備總容量 25.3 門,固定電話用戶達到 17 萬戶。此外,已建成數字數據網、幀中繼網、 ATM 等數據通信網,開通了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和餘姚 163 、 169 Internet 接入平台。
16.2 用戶預測
考慮餘姚中心城區的發展,用戶預測主要採用普及率法和分類普及率法,同時採用相關比較預測方法,預測結果為:近期至 2005 年,普及率 50-60 部 / 百人,話機數 25 萬部,市話交換設備容量 30 — 35 萬門;遠期至 2020 年,話機普及率 80 — 90 部 / 百人,話機數 39 — 44 萬部,市話交換設備容量 45 — 52 萬門。
16.3 局所規劃
局所規劃根據城市用地規劃,用戶密度和局爛者所優化。規劃五處程式控制交換局,每處佔地 1.5 公頃。
16.4 管道規劃
管道規劃按 30-50 年考慮,並結合中遠期接入網網路結構考慮,結合地方情況,電信管道一般在道路東、南側人行道下布置,管道規劃詳見《電信工程規劃圖》。
• 燃氣工程規劃
17.1 現狀分析
餘姚市的城市燃氣從 1989 年開始發展,目前只有瓶裝液化氣氣源,沒有管道氣供應,居民氣化率達 98% 。承擔餘姚市瓶裝液化氣供應的是餘姚市煤氣公司儲配站,該站儲氣規模 400 立方米 ,年灌裝能力 5500 噸,可供應居民 6.3 萬戶,液化石油氣主要來自鎮海煉化。在煤氣用戶中,居民用氣量占總用氣量的 85% ,公建用氣量占總用氣量的 15% ,無工業用戶。
17.2 供氣原則
根據國家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方針和政策,以及餘姚市區的實際情況,確定本工程供氣原則如下:
1 、優先供應居住條件符合用氣要求的居民用戶;
2 、盡可能滿足有氣化條件的公共建築用戶、商業用戶;
3 、對於工業用戶,優先考慮用煤、油(重油、柴油)、電為工業燃料的企業以及用氣後能顯著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增加經濟效益的企業。
4 、優先發展能起到城市調峰作用的可間斷供氣工業用戶;
5 、適當發展汽車用壓縮天然氣站。
17.3 用氣量預測
⑴ 規劃參數
2020 年城市人口: 55 萬人,根據《餘姚市天然氣利用專業規劃》, 2020 年余埋桐姚市天然氣氣化率達到 90% ,本次規劃按 50 萬人計算。
天然氣低熱值 :36.22MJ/Nm 3 。
⑵ 2020 年用氣量
氣源類別
用氣項目
用氣量
(億立方米)
比例
( % )
備注
天然氣
居民生活
0.42
10
供氣人口 50 萬
公建
0.36
8 . 33
工業
3.07
71 . 67
其它
0.42
10
合計
4.3
100
17.4 氣源規劃
在《餘姚市區城市天然氣利用規劃》中,規劃氣源近期為東海西湖凹陷天然氣,中期為東海西湖凹陷天然氣和「西氣東輸」雙氣源,遠期在此基礎上,還可能增加華東地區進口 LNG 。
東海西湖凹陷包括 8 個油氣田,其天然氣探明儲量 484.23 億立方米,控制儲量 1483.66 億立方米,預測儲量 2030. 05 億立方米 。根據中國石化集團的開發方案,一期生產規模為 16 億立方米 / 年的天然氣將於 2004 年登陸,到 2010 年達到 40 億立方米 / 年的規模。儲量 484.23 億立方米,
17.5 輸配系統
17.5.1 管網的布置原則
1 、根據城市的總體規劃,居住區規劃、工業布局規劃、公用設施規劃和城市道路規劃,選擇確定高中壓管網的走向和布局,同時盡量避免穿越鐵路、河流和其它大型障礙物,以減少工程量和投資,盡量避開鬧市區。
2 、為提高管網運行的可靠性,應基本成環狀布置或考慮以後成環。
3 、充分考慮地下管線、建構築物的因素,進行綜合布置,力求經濟飢液薯、安全、可靠。
4 、燃氣管道採用地下敷設,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 ( 管頂至路面 ) 應符合下列要求:
車行道:不得小於 0.8 米 ;
人行道:不得小於 0.6 米 :
庭院內:不得小於 0.4 米 ;
水田下:不得小於 0.8 米 ;
已當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後,上述規定均可適當降低。
17.5.2 管網布置
( 1 )城市管網系統採用高、中壓二級管網系統。
( 2 )規劃新建天然氣門站一座,規模 2 公頃 。
( 3 )規劃新建高中壓調壓站 3 處。
• 環境保護規劃
18.1 環境現狀
從近 10 年餘姚市的環境監測看,環境空氣質量中 SO 2 、 NO X 、 TSP 均為一、二級標准,降塵在交通稠密區和混合區有時超標。影響餘姚市地面水質量的污染物主要為有機污染物和石油類。市區聲環境方面質量較差。
18.2 環境目標
1 .大氣環境目標
餘姚市中心城區大氣環境整體上應保持在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准以內,交通干線兩側允許低於二級標准,但不超過三級標准。
2 .水環境目標
按餘姚市水環境劃分確定近期為國家地表水 Ⅳ 類水體,遠期為國家地表水 Ⅲ 類水體,城區內規劃的景觀河流、湖泊達到地表水 Ⅲ 類標准,周邊水庫為國家地表水Ⅱ類水體。
地下水應達到國家地下水Ⅱ類標准。
3 .雜訊環境目標
( 1 )休療養用地、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地區,晝間不超過 50 分貝,夜間不超過 40 分貝;
( 2 )舊城區以居住、文教為主的區域或商業、居住混雜的地區,晝間 50 — 60 分貝,夜間 45 — 50 分貝;
( 3 )規劃確定的工業區,晝間不超過 65 分貝,夜間不超過 55 分貝。
4 .固體廢棄物目標
要求達到: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效益化目標。
18.3 環境保護功能區的劃分
1 .陸域環境功能區劃分
按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安排,考慮陸域規劃用途、現狀環境本底和環境發展趨勢,將陸域環境功能區分為三類:一類陸域環境功能區、二類陸域環境功能區和三類陸域環境功能區。
一類區為:國家規定的自然保護區、風景旅遊區、名勝古跡和休療養地;
二類區為:規劃確定的居住區、商住混合區、文化區;
三類區為:交通樞紐、干線、有污染的工業區。
一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一級標准,二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二級標准,三類區執行國家大氣三級標准。
2 . 水域環境功能區劃分
水域環境按餘姚市水域現狀使用功能和其發展的潛在功能確定,城區河段近期為國家地表水 Ⅳ 類水體,遠期為國家地表水 Ⅲ 類水體,城區內規劃的景觀河流、湖泊為國家地表水 Ⅱ 類水體。
水環境執行國標《 GB3838-96 》
大氣執行國標 《 GB3095-96 》
雜訊執行國標 《 GB3096-93 》
環境區劃見《餘姚市城市總體規劃環境保護區劃圖》。
18.4 環境保護措施
1 .完善污水管網建設,近期形成一套完整的污水管網系統。
2 .建成餘姚市污水處理廠,使餘姚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80% 。
3 .加強施工工地的管理,完善塵污染工廠的處理設備。
4 .建成餘姚市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使城市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 90% 以上。並且建立醫療廢物處置設施。
5 .推廣使用清潔燃料,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6 .完善企業建設項目環境評價制度,使「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 100% 。
• 環境衛生規劃
19.1 現狀
1 、餘姚市現有垃圾中轉站五座,為 1995 年前建設,均為集裝箱式,現已呈現飽和狀態。
2 、現有垃圾處理場位於東北街道同光村,佔地 4 公頃,建於 1987 年,已填埋垃圾近 410 噸,採取填埋式。
19.2 存在問題
1 、環衛設施已趨飽和和老化,急需擴大規模或另選新址。
2 、環衛機械不足,設備老化嚴重。
3 、垃圾及糞便處理程度不高,有可能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
4 、環衛設施建設資金不足。
19.3 環境衛生設施規劃
19.3.1 規劃原則
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完善配套各類環衛設施,美化環境,方便使用,逐步提高環衛工作的機械化程度。妥善處理和綜合利用廢棄物,防止環境污染,創造整潔的城市環境,保護人民健康。
19.3.2 垃圾收集及處理
⑴ 生活垃圾量預測
按人均指標法計算生活垃圾量,(詳見下表)
表 19-1 餘姚市城市生活垃圾量預測表
年限
項目
2005 年
2020 年
人 均 指 標
(公斤 / 人 . 日)
1.4
1.25
城 市 人 口
( 萬人 )
26
55
垃 圾 總 量
( 萬噸 / 年 )
13
25
(2) 垃圾收集、清運
現狀垃圾收集方式較落後,主要以垃圾站、垃圾箱為主要收集渠道。規劃增設垃圾中轉站,同時推廣垃圾袋裝化和分類收集。逐年減少垃圾箱,消滅垃圾站。垃圾中轉站的設置以街道為單位,按人口 2 — 2.5 萬人設一座, 2020 年實現垃圾收集密閉化、集裝化、清運機械化。
⑶ 垃圾處理
考慮到餘姚市的實際情況,新的垃圾處理採取填埋式,填埋場位於東北街道桐張嶴,總佔地 15 公頃 。
規劃 2005 年新建垃圾焚燒廠一座。
全市無害化垃圾處理率 2005 年達到 60% , 2020 年 80% 。
19.3.3 公共衛生設施
• 垃圾中轉站
由於規劃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均距城區較近,故市區不設大型垃圾中轉站,只設中小型垃圾中轉站,中小型垃圾中轉站的規模為 2000 平方米 左右,具體位置見《環境衛生規劃圖》。
( 2 ) 公共廁所建設
規劃要求按《城市公共廁所規劃和設計標准》設置公共廁所,每平方公里不低於三座。到 2010 年全市公廁總數將達 240 座,並基本實現水沖化。
( 3 )廢物箱的設置
廢物箱的設置原則為:商業文化街道每 25 — 50 米 設一個;主要交通幹道每 50 — 80 米 設一個;一般街巷每 80 — 100 米 設一個。
( 4 )環衛專用車輛
環衛專用車輛按 2 輛 / 萬人配置,到 2020 年需 110 輛。規劃近期對現有車輛進行更新和調整,添置道路清掃車。
為保證環衛車輛自身衛生整潔,防止二次污染,近期在中心城區和姚北新區各建環衛專用車輛沖洗站一處。
• 防災規劃
20.1 防洪工程
20.1.1 現狀概況
餘姚市位於姚江流域中部,地勢較低,地面高程基本在 3.3 — 4.5 米 之間。流經市區的河流眾多主要有候青江、姚江、最良江,在現有的防洪設施的條件下,江水平均 3.4 年出現一次高於 4 米 的水位,實測最高水位為 4.82 米 。
餘姚現狀已經形成一個東泄、西蓄、北排、中疏、低圍的防洪排澇體系,全市的防洪能力達到 10 年一遇的標准。
從現狀防洪的情況看,餘姚現狀防洪主要存在問題是:
( 1 )防洪設施標准不高。
( 2 )地勢低窪,現有排水泵站裝機容量不足,容易造成內澇。
( 3 )河道淤積、幹流排洪閘孔徑偏小等原因導致行洪不順暢直接降低行洪標准。
20.1.2 防洪排澇標准
規劃確定餘姚未來發展成為 55 萬人的大城市,根據 GB 50201 — 94 《防洪標准》相關的規定,到 2020 年餘姚的防洪標准為 100 年一遇的Ⅱ級設防的重要城市,近期可以按照 50 年一遇的Ⅲ級設防的中等城市的標准來建設防洪設施。
規劃排澇標准 20 年一遇 24 小時雨量排出或排至耐淹深。
20.1.3 防洪規劃
( 1 )規劃按照新的防洪標准進行防洪設施的建設,進一步完善東泄、西蓄、北排、中疏的防洪排澇體系。
( 2 )強化城市行洪體系,降低市區的洪水水位。拓寬疏浚最良江、候青江、姚江河道,東遷擴建中舜江、皇山、竹山、郁浪浦四座節制閘。
( 3 )通過完善擋洪體系,進一步防止江河洪水入侵市區。按照防洪標準的要求對現有堤防加高加固,支流口門修建擋洪閘。由於市區堤防和郊外堤防標准不同,規劃在過渡段布置隔堤,阻擋郊外超標洪水侵入市區。
( 4 )完善排水體系,使得市區的雨水在高水位時候強行排出,低水位時候自行排放。
( 5 )清除影響行洪的建築物、改建影響行洪的橋梁。對未經批准修建的阻水碼頭、埠頭、取水構築物一律拆除,對阻水嚴重的老橋涵要抓緊改造。
20.2 消防規劃
1 .現狀分析
餘姚市現有 1 個消防站,用地面積 6000 平方米 ,消防車 3 輛,人員 28 人,市政道路上設有消火栓 95 個。
2 .主要存在問題
消防站數量少,消防車輛缺少,城區市政基礎設施薄弱,供水管網不完善,消防水壓不夠,消防編制缺員。消防有線通訊條件尚欠完善。
3 .消防隊(站)規劃
根據國家城市消防站建設標准等消防有關規范,結合餘姚市具體情況,確定中心城區消防規劃。規劃設消防站 6 個,消防站責任區面積 6-- 10KM 2 。每處佔地面積 0.5 公頃 。
消防站布局、用地見《防災規劃圖》。
20.3 人防規劃
20.3.1 規劃原則與目標
原則:貫徹人民防空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建設,堅持平戰結合,注重實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長期規劃,分期實施。
目標:以增強城市總體防護功能為前提,緊密結合城市建設,適應戰時防空和平時利用兩方面的需要,逐步建成一個配套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人防工程體系。
20.3.2 城市總體防護規劃
從提高城市總體防空抗毀功能,兼容平時防災功能考慮,結合城市發展規劃,按人防防護要求,進行協調和綜合規劃。
①按有關標准、法規要求,以新建民用建築(含舊城區改造)為主,結合小區綠地、場地規劃,擴大人防工程防護面積,建設人防工程。
②結合城市規劃近期建設的新建小區,舊城改造、較大工業區及其他工程項目,配套建設或預留相關防空設施。
③現市中心區是規劃重點,地下空間開發與人防工程結合,同時結合廣場、綠地、街道、交叉路口、高層建築等,改造與修建平戰兩用地下工程。
20.4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20.4.1 現狀概況
我市地處浙東四明山北麓,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市域總面積 1527km 2 ,其中山地、丘陵約占 53% 。全市地貌類型眾多,地形高差懸殊,地質構造發育,地層岩性復雜,是寧波地區地質災害易發縣、市之一。
我市地質災害類型主要為滑坡、泥石流、崩塌及地面塌陷。平原區尚未有區域地面沉降災害跡象。
全市地質災害及隱患點共計 62 處,其中滑坡災害點 29 處,泥石流災害 16 處,崩塌災害點 4 處,采礦地面塌陷災害點 1 處,潛在滑坡災害點 6 處,潛在崩塌災害點 6 處;規模多以小型為主。
20.4.2 規劃原則與目標
(一)基本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地質災害形成發育的復雜性,決定了地質災害防治應採取「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
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我市的地質災害的災情和社會財政現實,防治工作要同山區資源開發、下山脫貧及工程建設相結合,做到「社會、經濟、生態」三大效益相統一。
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分階段實施的原則。
堅持人為誘發的地質災害,誰誘發誰治理。
(二)總體目標
建立起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法規體系與監督管理體系,全面查清我市地質災害的分布與危害程度,建立完善的市、鄉(鎮)、行政村三級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和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防治隊伍。
20.4.3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分區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劃分原則是:「以人為本」、結合實際、反映客觀規律、方便實用。本次易發區的劃分是在地質災害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將我市地域劃分為:高易發區( I )、中等易發區( Ⅱ)、低易發區(Ⅲ)、不易發區(Ⅳ)共四個區 10 個區段。(附圖:地質災害分布與易發區圖)。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 ( I ):面積 138.8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9%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33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53% ,面密度系數達 0.24 處 / K m 2 。
地質災害中等易發區( Ⅱ):面積 465.0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30%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23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37% ,面密度系數達 0.05 處 / K m 2 。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與不易發區 (Ⅲ、Ⅳ):面積 923.0 K m 2 ,佔全市總面積的 61% ,共發育地質災害(隱患)點 6 處,佔全市地質災害(隱患)點的 10% ,面密度系數小於 0.01 處 / K m 2 。
(二)措施
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城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組織網路,對重點地質災害應明確分管領導,設立專門觀察小組。
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群策群防。
有關地區必須制定出保護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防治(引發地質災害發生的挖山造房、建築公路、機耕路等)預案,對穩定性差和較差的地質災害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有效防治措施,盡可能防止地質災害發生。
汛期及台風季節,重點地質災害地區建立觀察小組,指定專人負責,將觀察、監測結果作詳細記錄,並與餘姚市有關部門經常取得聯系。對重點地質災害點加強檢查、觀察力度,一旦發生地質災害,必須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抗災搶險,按分級管理辦法及時向上級匯報災情。
對重大建設項目,必須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第 104 號令第十五條第二款「申請重大基本建設項目的應當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附地質災害勘查評估資料,並經地礦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按基本建設審批許可權和程序的規定報批」之規定執行。
對重大地質災害防範區段,制定專門的防治工程與應急治理措施。具體由餘姚市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專項規劃確定應對工程與相關措施。
• 郊區規劃
郊區規劃作為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與城市發展規劃相協調,並對城市未來發展發揮更重要的指導作用。
21.1 界定郊區范圍
城市郊區,從廣義上說包括城郊過渡帶、城市近郊區及城市遠郊區。從餘姚市的現狀和城市發展來看,城郊過渡帶已劃入規劃期內的市區,從行政區上看,城市近、遠郊區均劃入郊區規劃的范圍,使其在農產品供應、環境、土地等方面與城區結成緊密聯系。餘姚市郊區面積 301 平方公里。
21.2 規劃特點
受用地的限制,餘姚市郊區從功能上看實際是城市的邊緣地帶,它不具備大城市郊區的特點,因此,餘姚市郊區對於市區而言,更應強調其對城市生態安全的保障作用。其它更多的為城市服務的基礎設施應該從市域或更大的區域范圍解決。
21.3 郊區規劃布局
21.3.1 港口
根據遠期發展的需要,在餘姚中心城區東西兩側分別建設上游港區和下游港區。
21.3.2 水源保護地
位於郊區范圍內的水源地主要有梁輝水庫的水源保護區,應加以保護,以利於餘姚市未來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
21.3.3 果林種植地
規劃城市東部穴湖水庫一帶作為果林種植地。
21.3.4 山林地
城市南部梁輝一帶的山區作為山林地。
21.3.5 城市生態涵養區
將中心城區和姚北新區之間的地帶作為餘姚市的生態保育地帶。
21.3.6 城郊公園綠地
穴湖郊野休閑渡假公園: 在現在穴湖水庫的基礎上進行整治及完善,成為餘姚市市級綜合性公園,大面積的水面和果園,林地將是其特色。
豐山郊野休閑渡假區: 梁周路西北以豐山為主的丘陵開發成為渡假區,供市民節假日休閑娛樂。
四明山郊野旅遊休閑渡假區: 四明山是餘姚市域內生態環境保存得最好的自然山體,依託四明山建設旅遊渡假區。
餘姚
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
概況
餘姚市位於浙江省東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9′、北緯30°03′。總面積1527平方千米。2005年底,戶籍人口82.58萬人。市人民政府駐蘭江街道北蘭江路1號,郵編:315400。行政區劃代碼:330281。區號:0574。拼音:Yuyao Shi。
地理
餘姚市位於浙東寧波平原,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縣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縣接壤,西連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東西極距58.5公里,南北極距79公里。總面積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 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巒起伏,間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 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全市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牟山湖為境內最大海跡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米,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米。全境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陽光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年平均氣溫16.2°C,日照2061小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越。山區溪流眾多,水力資源較為豐富,可開發小水電約2萬千瓦,已開發9414千瓦。姚南山區螢石、高嶺土和花崗岩資源豐富,有開發價值。蕭甬鐵路橫貫中部,329國道穿越境北,姚江為浙東運河一段,水陸交通便捷。南部山區地勢險要,為浙東戰略要地。
漢族為主,有苗、白、壯、布依等少數民族。金屬礦產資源有銅、鐵、鉛、鋅等。非金屬礦產資源有螢石、高嶺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動植物資源有穿山甲、水獺、丹頂鶴、白鶴、黑鸛、鴛鴦、灰鶴、銀杏等。中草葯材有絡石屯、貫眾、淡竹葉、茯苓、丹參、金銀花等40餘種。土特產品有茶葉、楊梅、乾菜筍、佛雕、工藝草編。名勝古跡有河姆渡遺址、黃梨洲墓、中共浙東區黨委舊址、王陽明講學處、通濟橋與舜江樓。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餘姚市轄6個街道、14個鎮、1個鄉,52個社區、265個居委會: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梨洲街道、蘭江街道、郎霞街道、低塘街道;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鹿亭鄉
2006年1月1日,原東北街道更名為鳳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為陽明街道,東南街道更名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為蘭江街道。
歷史沿革
餘姚得名,說法不一。一說,《風土記》載,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餘姚(「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雲餘姚」)。另一說,《越絕書》裁,夏少康封少於無余於會稽,以奉禹記,姚乃其屆邑,故曰餘姚。《山海經》郭璞注,句余山在會稽餘姚縣南,句章縣北,故此二縣因此為名雲,此為第三種說法。還有一說,「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說,明代《郡縣釋名》說,縣隸會稽,在餘姚山之西,以河東有姚姓,故曰餘姚。近有人主張,餘姚為越語地名,其義石明。
秦時置餘姚縣(一說漢建),屬會稽郡。東漢建安五年(200年)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一。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餘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一度升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元貞元年(1295年)改為餘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州復縣。1911年11月8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餘姚「光復」。
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新中國建立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西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
1985年7月26日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設9區、8個鎮、63個鄉。
經濟
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 298.1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4.2%,其中一產22.53億元,二產175.13億元,三產100.4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分別為7.6:58.7:33.7。按現行年平均匯率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達到4404美元。
餘姚物產豐富,是一個農業歷史悠久、農林牧副漁各業齊會的綜合性農業區域。被國家授予「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榨菜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蜜梨之鄉」和「中國紅楓之鄉」稱號。近年來,餘姚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使全市農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並已形成蔬菜、竹筍、茶葉、果品、畜禽、水產六大農產品商品基地,涌現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國泰榨菜」等名牌農產品。
改革開放以來,餘姚一直躋身於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餘姚的工業門類齊全,基礎較為扎實,有「塑料之鄉、模具王國」之稱。工業經濟以儀表、電子、塑料、化工、輕紡、機械、冶金等傳統支柱產業為基礎,機電儀一體化、新材料、精細化工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同時以制筆、按鍵、燈具、汽車配件、水暖設備、電動工具、打火機等行業為主的塊狀經濟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來,餘姚名牌產品迭出,涌現了帥康、玉立抽油煙機、富達吸塵器、舜大全價飼料等中國名牌產品。
餘姚也是全國商貿市場大市之一。依託全國最大的塑料交易專業市場——中國塑料城,這里已成功地舉辦了兩屆中國塑料城全國塑料博覽會、2000年餘姚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等大型經貿活動,極大地促進了對外開放和餘姚經濟的發展。
榮譽
餘姚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分別位居全國第20位和第11位。餘姚不僅是全國經濟實力百強縣,同時還是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科技先進(縣)市、全國體育先進(縣)市、全國文化模範(縣)市和全國創建文明村鎮活動示範點。
市樹市花市果
餘姚市市樹廣玉蘭,餘姚市市花杜鵑花,餘姚市市果楊梅.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地理、旅遊、浙江、餘姚
參考資料:
1.中國塑料城信息中心
2.行政區劃
B. 危險化學品不包括
危險化學品不包括食鹽、白砂糖、碘伏等。
1、食鹽
從分類上來說有井鹽、海鹽、池鹽、岩鹽等,從所含成分上來看包括了鐵、鈣、鋅、鉀、鈉、碘等多種營養元素,人們用的食鹽是鹽類的一種,是指富含鈉的鹽類,也就是氯化鈉。鹽也是人體不能缺乏的重要元素。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
2、放射性物品
主要包括:金屬鈾、硝石酸釷等。
3、危及人體安全物品
槍支彈葯、管制刀具等。
C.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徵文,肯定對各類徵文都很熟悉吧,徵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徵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道路交通安全徵文範文(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1
交通安全,人人有責。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汽車、電瓶車走進了千家萬戶,隨之交通事故也與日俱增,許多家庭因交通事故家破人亡;要想做到不被交通事故牽擾和降低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我將自己的觀點做一下闡述:
一、首先就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政府的宣傳不應只停留是電視和報紙上,由於網路的發展,現在每天看新聞和報紙的人已經不多,大家都在低頭看手機和玩游戲;政府為什麼就不能開發一個關於交通安全知識有獎問答軟體的APP,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事件進行查閱和回答問題,對回答合格者給予移動話費或者保險積分兌換現金等形式的獎勵,這樣就可以激發全民學習交通安全知識的高潮。
二、通過對社區、村組、工廠、學校發放交通安全知識有獎問答試卷有條件的辦理相關知識培訓班,對任何參與學習和提交有獎問答試卷的人員給予發放印有交通安全宣傳圖片或者標語的日常生活器具,此方案是用物質獎勵,激發市民學習高潮。
三、建議在小學設置交通安全監督員制度,每一個學生為交通安全監督員。政府統一印製交通宣傳知識問卷,由學校實施每月發放一次形式,進行家庭交通安全知識問答活動,具體有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參與共同做題,由板主任負責批閱,對滿分的學生進行學分獎勵制。起目的是讓小朋友從小參與並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利用小朋友的熱情及責任心,從而達到全民普法教育,大大提高交通安全知識的認識。
四、交通事故發生多為不遵守交通信號燈引起,建議在有條件的路口加裝紅外製導語音報警系統,就是當紅燈亮起時紅外製導報警系統同時開啟,如果有人為越線時,語音系統機會打開,告知前方紅燈,請等綠燈時在通行。或者其他方式的提升,其目的就是為了再次提醒,避免事故的發生。
朋友們,同學們,為了你和你家人的安全、健康和幸福,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把。從我做起,共同監督家人和身邊的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珍愛生命,文明出行,讓交通安全警鍾時刻提醒著我們。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2
交通事故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它就像顆威力十足的炸葯,一時大意,這顆埋伏在我們生活中的炸彈就會爆炸,炸的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安全,隨時隨地保護這我們。
最近,「中國式過馬路」傳的沸沸揚揚,因「中國式過馬路」引起的交通事故也不計其數。
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一撮人就可以走,與紅綠燈無關。我原認為在詔安不會有這種事發生,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然而,就在昨天下午放學時,觸目驚心的一幕發生了:我放學時間是這時也是下班的高峰期。我正要過十字街口的時候,我發現綠燈還沒亮,就站在指示燈下面等。這時,我發現許多人沒等綠燈亮,只是看看左右沒來車,湊一撮人急匆匆地走了。我心想:我原認為詔安不會有人用「中國式過馬路」的。一看,有這么多人,真是沒素質。突然,「砰」的一聲巨響,眼前的一幕把我驚呆了:這撮中笑著一個跟我一樣大的小學生,他一邊過馬路,還一邊玩著悠悠球。突然,一輛大卡車疾馳而來,旁的人快速的躲閃,躲閃過後還一直拍著自己的胸前,好想在說:想這樣過馬路,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哪!當大卡車駛到那個小學生面前時,他只顧著玩悠悠球,沒注意到,大卡車的司機來不及剎車,重重地地把那個小學生撞倒在地。很多人紛紛圍了過去。人們的驚呼聲,喊叫聲,悲嘆聲,響成一片,我看著躺在地上那個血肉模糊的身軀,嚇得靈魂出殼了。周圍的打人趕緊打了110和120。直到救護車趕到,圍觀的人才慢慢散去,我卻呆若木雞地站在那兒,看著地上的一灘紅色。那紅色是那麼搶眼,那紅色好像在訴說著一個悲劇,訴說著一個血的教訓……
據統計,僅僅在我們詔安每月因「中國式過馬路」引起的交通事故就高達十起。有多少個生命受到傷害。由此可見,交通事故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交通安全隱患時刻跟隨著我們。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拒絕「中國式過馬路」,為了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
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人,讓出一份和諧。讓我們一起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分享交通文明的快樂吧!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3
海鹽是發展中的城市,雖然不大,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也日趨完善,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各種先進電子設施的安裝,海鹽的道路交通管理更先進了。在海鹽的馬路上到處可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然後,透過這熱鬧非凡的景象,我也發現海鹽的道路交通安全還存在不少令人擔憂的地方。
比如在上下班的高峰階段經常在道路上發生堵車。為什麼會發生堵車呢?難道是因為海鹽汽車太多的緣故嗎?不,據我看來主要是因為有的開車人交通安全意識太差,他們不遵守交通規則,在開車時唯我獨尊,橫行霸道,如果都像他們那樣,道路還有不堵的嗎?還有的開車人自以為駕駛技術高明,放肆的開快車,有的還在酒後開車,更有的是一邊開車,一邊打手機,顯得好不「瀟灑」,這些人都把交通規則放到了腦後,只顧自己痛快,這還不發生交通事故啊!
當然,道路交通安全規則不僅是對開車人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識。這些年,我們海鹽這個小城市拓寬了許多道路;在許多道路的十字路口、三岔路口還安裝了紅綠燈;一些地方還安裝了電子警察。可有些人還是亂闖紅燈,特別是一些三輪車、電瓶車和自行車的車主在這方面的意識太差,就連我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可他們全然不顧,難道是他們不知道紅綠燈的作用嗎?他們會不知道闖紅燈的後果嗎?當然不是,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無視交通法規,他們珍惜了不該珍惜的幾秒鍾,可給交通安全留下了可怕的隱患。
還有在我們放學時,我們看到在學校門口的道路旁停放著橫七豎八的各種車輛,有的還把車停到道路的中央,更有的汽車為圖方便還逆向行駛,經常造成學校門口交通堵塞,對我們放學回家很不安全,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質還是人們對交通法規不當一回事,只顧自己一時方便。我想只要大家都把道路交通規則時刻牢記在心,互相謙讓,我們學校門口的交通秩序一定會改觀的。
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共同營造文明、和諧、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而共同努力吧!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4
人讓車,讓出一片溫情,讓出一片秩序;車讓人,讓出一片安全,讓出一片理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人與車互相謙讓,才能盡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死亡的人數,珍愛寶貴的生命。
——題記
雨,下個不停。蒙蒙細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綠色大道,摩肩接踵的來往行人,構成了一副繁榮昌盛的七彩生活畫卷。漫步在道路上,只見一位校服打扮的學生,手上拿著食物,形色匆匆的走過。或許是要買早餐回家吧。學生走到了馬路上,我正准備離開,忽聽見一陣刺耳尖銳的剎車聲,急忙回過頭,只見一輛摩托車倒在一旁,學生被撞出幾米之外,鮮血直流。手上的食物早已灑在血泊之中,還可見熱氣沸騰,不知是食物本身的熱氣還是鮮血的熱氣。
雨依舊下著,只是生活畫卷里多了幾分悲哀,我若有所思。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人們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追求某種物質而勞命奔波,忘記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美麗的生命而變的精彩。但就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去重視交通安全,沒有去遵守交通安全規則,以至於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喪失在飛馳的車輪下,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轉眼破碎不堪。
在一家醫院的停屍間里,3位母親分別拉著各自兒子的手,哭天搶地。那幾雙手早已冰涼,兩個小時前,3位同學都喪命余車輪之下。那一個早上,其中一個學生還因身體不舒服回家拿葯,就只是一段路,學生們就與家人陰陽相隔了這一切就只是因為肇事司機的一個急轉彎,其中一個學生騎摩托車比較快,導致了這場悲劇的上演,3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但是,這一場悲劇所導致的就僅僅如此嗎?它還毀了3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啊!
交通事故是如此的可怕,每年,有多少的生命被奪走,有多少個家庭被破壞,有多少人要失去親人啊。而我們能做的,就只是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盡量減小事故的發生率。
讓我們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珍愛生命,多等一分紅燈,少一分危險,多一份責任,少一份犧牲。為了不再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喪生於飛馳的車輪之下,為了不再讓一個個家庭為喪生的生命而破碎不堪,讓我們一起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珍愛生命吧!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5
交通規則,人人都知道要遵守,可是有些人卻做不到,才引發了這么多的交通事故。還有一些售票員、司機、車夫,為了掙更多的錢還違反了交通法規、讓乘客有了危險。
新年期間,乘車的人特別多,公交車上擠滿了人,都已經超載十幾個了,售票員還不停地把人放進來,計程車司機為了搶生意把車開得飛快,乘客就有了生命危險,還有三輪車夫,為了節約時間,多做生意,遇到紅燈,還是自顧自地騎。這讓我們這些乘客十分擔心自己的生命。
我們學校附近常發生堵車現象,特別是上學高峰期,一輛接一輛的汽車加上兩類公交車,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就連小巧玲瓏的自行車也很難穿過。它給我們學生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要是道路能再拓寬一點多好啊!
就是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問題,常常造成一件件的大問題——因此還死了不少人。勤儉路上就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那天下午,有一輛汽車突然急轉彎,迎面正好來了一輛摩托車,只聽「嘭」的一響,兩輛車來了一個親吻。騎摩托車的人被撞倒在地,無法動彈。而肇事者,早已逃之夭夭了。
海鹽的交通問題還是很嚴重。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它。所以我們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法規。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6
生命像一根透明的絲線,一端系著昨天的眼淚和歡笑,另一端又迎接著明天的希望與成功。站在兩端之間,我們才知道「生命」是多麼的珍貴,但它又是多麼的脆弱,需要我們時時珍惜!而最令人們頭疼的便是交通安全。
提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總是圍繞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一出行,便要跟交通安全打上了交道。
行走時的一次走神,過馬路時的一次僥幸,開車時的一次違章,這僅僅是一次小小的疏忽,但這一切都會使一個生命瞬即逝。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也愈來愈快,汽車成了人們的主要工具,它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捷,在大家贊嘆社會進步、享受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
一幕幕悲慘的畫面雖然只是在交通安全教育的宣傳片中看到的,但我知道這一幕幕卻是真實地發生著,而且悲劇還繼續著。每天,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喪命於那無情的飛奔的車輪底下,有多少人因交通事故而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有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呢?「交通安全」這是全世界真切呼籲的話題,這大多數的車禍卻都是由於肇事者無視交通法規而造成的。這一幕幕慘劇是可以避免的。
寬闊的馬路,先進的道路安全設施,一直在更新的交通法規,難道真能對交通安全起到持久穩固的作用嗎?如果是,那為何交通事故還是年年不斷的頻繁發生?可見交通安全保障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而這究竟又是誰的錯呢?這是人們的錯。國家給了我們交通安全的保障,我們往往卻只顧自己的方便,只顧自己的利益,並未能好好的遵守交通法規。大家想過如此的後果會是怎樣的嗎?
看!那輛超載的大卡車正吃力的前進著,司機見了紅燈也不停車,隨意亂闖,只是為了趕交差,得一筆工錢,不顧違章的後果。可這位司機知道嗎?只是為了這么一筆工錢違反交規,一剎那間就很有可能會葬送生命,而這無價的生命又豈是金錢可以買到的?看!那場悲劇終究還是上演了,鮮血染紅了車輪,受害者的親人悲痛萬分……
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永遠提醒著人們千萬不要忘記慘痛的教訓,千萬不能把生命當兒戲。短暫的一瞬間,肇事司機成千古恨,親人們沉浸在悲劇之中,呼喊毫無意義,最後剩下的只有一輩子的悔恨和淚水,生不如死的痛苦。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嗇的,他只賜予每個人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們的身邊,教育我們,勸戒我們。
人讓車,讓出一片溫情,讓出一片秩序;車讓人,讓出一片安全,讓出一片理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人與車互相謙讓,才能盡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死亡的人數,珍愛寶貴的生命。讓生命之花完美綻放!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7
「嘀嘟,嘀嘟,嘀嘟……」又是一陣震撼人心的救護車聲,馬路上又出現了一片血跡:當事人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那呻吟中摻雜著無限的悔恨,肇事者無奈地望著流血不止的當事人,深深地嘆著一口口粗氣……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秒有兩起車禍發生,每年有20000人死於車禍。這觸目驚心的數字,重重地撞擊著人們那顆稚嫩的心。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交通安全不僅僅關繫到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密切相關,國家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造成人們必要的生命財產及其他的經濟損失,特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讓每個市民都依法做到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馬路作為交通的載體,它傷害了無數人的生命,它不能沒有,但有了它卻有無休止的流血。
在出車禍前,如果人們剎一步車,停一步路,那就不會流血了,流血不但是痛苦的,更是心靈的撞擊,使人家破人亡,那這樣的車禍是不就應出的,這樣的犧牲又有什麼好處呢?血是能夠止的,但缺一隻腳或少一隻手,成為殘疾,你願意嗎?
人們如果不注意安全,那事故將會像「非典」一樣傳播起來,也許受害者不是你,是他,但也許明天就是你了,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財產損失,這值得嗎?為什麼不能遵守交通法則呢?
還記得去年在我家門口發生的一齊交通事故。那是一個十字路口,一輛從珠江花園開來的摩托車正往炎帝廣場方向開去,一輛從泰山路開往譚家山的貨車與其相撞,他們都想比對方先過十字路口,結果相撞了,摩托車司機被摩托車壓倒在地,不能動彈,貨車上的木材散了一地,擋風玻璃如同蜘蛛網一般,碎了一半,司機頭部流血不止。疾駛而來的救護車將他們接走了……
如果他倆都慢一步,肯定不會這樣。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呀!難道就為了自我的私人利益而流血嗎?這讓人覺的馬路不是一片安寧的地方,更像是一片「戰場」,司機們就是一位位「戰士」,但馬路不是戰場,他們也不是戰士,真正的戰士是為國捐軀,而他們卻是為的私人利益。
難道大家願意聽到慘烈的叫聲,撞車的轟隆聲,都願意自我家破人亡?
讓交通安全在我們心中時時出現,讓那使人心靈震撼的聲音不再出現。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8
在短短的幾年內,海鹽的道路已由原來崎嶇不平的水泥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寬闊、嶄新的柏油馬路所替代,我眼中的海鹽道路交通安全。東西大道、鹽湖大道、秦山大道、南北湖大道、跨海大橋等等。對於海鹽交通道路的高速發展我感到無邊的驕傲和自豪,但海鹽道路交通安全卻使我萬分的不安和擔憂。
就拿前幾天報紙上的一則事故來說吧,一個十字路口,一輛金龍大客車停在路邊,停車燈一閃一閃,一輛裝滿液化石油氣的大型半掛車撞了上去。看到這里,我耳邊彷彿發出金屬的碰撞聲,傳來一聲聲命運歸宿的哭泣。
1月31日晚,東西大道海鹽縣武原鎮居堂村十字路口發生了這樣一幕。聽目擊者說,當時客車司機還在小賣部里,大客車停車,警示燈一直在閃爍,理應不會被撞,但不一會兒,後面開上來的半掛罐裝車行駛到紅綠燈時,為避讓一輛摩托車,車頭被撞了上去。還一位司機因為酒後駕車,撞倒了一位老人,不但害得那位老人生命垂危到現在還沒拖離生命危險而且還跑走了,真是可惡極了。還有一司機把自己和別人的生命當兒戲,在跨海大橋上逆向行駛數公里,一旦逆行車與順向行駛的車輛發生正面碰撞,後果不堪設想,極易發生惡性事故,我眼中的海鹽道路交通安全。
看看上面的幾個例子,它其實只是我們一小段時間內的事故縮寫,許多事故都是我們不小心造成的`,但仔細分析引起車禍的有很多種,比如,酒後駕車、違章超載、違章超速、違章超車、無證駕駛、疲勞駕駛、違章掉頭……其實這些多是司機們可以避免和剋制的,但是出於一時的疏忽和大意就把安全拋在腦後。我們小學生要時時提醒開車的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安全行駛。一次我們的車在開到秦山大廈的紅綠燈時,綠燈剛好還剩最後2秒,爸爸油門一加正想要過去,我急忙的阻止了爸爸的行動:「慢點,慢點,安全第一!」爸爸一聽,馬上放下油門,點上了剎車。我高興地沖爸爸笑笑。我還時常提醒媽媽系好安全帶,提醒爸爸不要超速。我還要提醒同學們一定要走人行道,不要闖紅燈。其實要減少交通事故,第一根源就要我們大家一起遵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公德。
事故往往發生於疏忽之中,一瞬間也許就會失去了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請讓我們珍愛生命,謹慎駕駛,文明行車,遵守交通規則,共同營造一個文明、安全的交通環境,讓我們海鹽的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讓我們的海鹽更和諧,更美麗!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9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人與車互相謙讓,才能盡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死亡的人數,珍愛寶貴的生命。
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的精彩。您的生命,您珍惜嗎?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就請您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
珍惜生命安全出行我們每天都要出門,去上學、上班、買菜……當我們走在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問「大熱天不系安全帶行不行?」「賣瓜農用車咋不讓上高速?」
有關人員解釋:熱天上高速也必須系安全帶?一些咨詢的司機說大熱天上高速系安全帶更熱,能不能不系?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後,前排司乘人員如系安全帶可有效減少70%的傷亡。安全帶是為車輛發生意外後專門保護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傷害而設計的,能有效地保護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氣炎熱,一些人在行車時圖一時涼快不系安全帶,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賣瓜農用車為啥不讓上高速?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第四條明確規定,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掛牽引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低於70公里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農用運輸車、兩輪摩托車因安全系數低,防護措施差,極易釀成惡性交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繫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從幼兒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是能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
交通法規規定,做到行車安全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無牌無證的車輛不能上路,二是年滿18歲並考取了相關駕照才有資格駕駛車輛。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邏執勤時發現,有相當部分的車輛「三證」不齊,一些還不符合法定年齡的學生也騎車上街。看來,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問題任重道遠,如何讓中小學生平平安安上學,高高興興回家呢?
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麼,就請大家「保護生命,拒絕違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嗇的,他只賜予每個人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們的身邊,教育我們,勸戒我們。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10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越來越多了,人們的生活也比以前方便了,馬路也越來越擁擠了。看到川流不息的車輛,使我們感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真是窘突飛猛進,讓我們欣慰。可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災禍數不勝數。馬路上上演的悲劇真是一幕又一幕。
有些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給予我們的教訓是慘痛的。我雖然不會開車,也大是太懂交通規則,但是我挺愛看賽車節目的,我想如果一個F1賽車手能在彎道上超車他就離奪冠不遠了。可是司機不是賽車手,如果急於超車、闖紅燈,那他就會離危險不遠了。出車禍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我們既沒有受過F1賽車手的轉業訓練,我們的車也不像賽車那樣有馬力,又何必超車呢?
我們知道安全是第一的,是健康與財富的保障。
這種事情雖然說起來有點可怕,但是它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記得有一次媽媽下班回家,天色比較晚了,她飛快的騎車在回家的睡上。忽然冷不防從馬路上拐出來一輛計程車,車速很快也沒有打拐彎燈,媽媽躲閃不及一下子被車撞倒了,計程車司機被嚇壞了,媽媽也嚇得魂飛魄散。當我們趕到時,媽媽站不起來了,臉色慘白,出了一身冷汗。萬幸的是媽媽只受了輕傷,可是這次事故卻給媽媽和計程車司機留下了沉痛的記憶和深刻的教訓。如果媽媽能力慢點騎,不著急趕路,計程車司機能文明駕駛,不亂停亂靠一切都不會發生。
其最好的朋友楊光,他最愛在馬路上騎自行車兜風了,覺得這樣很神氣很過癮。一天,他自己騎車橫穿馬路,飛也似的旁若無人,這時來了一輛汽車開的很快,他慌了手腳,躲閃不急一下子撞人到了護欄上。幸好只是撞到了護欄上,只是把嘴嗑破了。當他看到自己流血的時候也同樣嚇壞了,如果他能早一天明白生命是不能隨便拿來開玩
笑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爸爸每天上班都開車,我都告訴他注意安全。每次他開車出去吃飯我都叮囑他不要喝酒,有時他都嫌我和媽媽太嘮叨,可卻不理解我們對他的好意,是為了他的安全。
生命是最大的財富,安全是生命首要的保障,而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因此遵守交通規則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
道路交通安全徵文11
有一根弦它常響在我們的身邊,有一根弦它連著我們的生命線,它的名字就叫安全。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時刻注意交通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據統計,今年嘉興市發生交通事故42起,造成44名學生受傷,9名學生死亡,我不禁要感嘆:這些無辜的孩子,就這樣被車禍奪去了生命。在我的身邊,也發生過許多交通事故,有一次,我還親眼目睹了車禍的慘狀。
記得有一次傍晚,我和外公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時已經是18點左右了,就在秦山大廈的「十」字路口的處,突然「砰」的一聲,我回頭一看,只見一輛摩托車和一輛自行車相撞。當時的場面真是慘不忍睹,摩托車的反光鏡飛到了好幾米遠的地方,自行車上的人躺在地上起不來了,不停地呻吟,過了一會兒,就昏過去了。人們紛紛圍攏起來,其中一個叔叔用手機報警,大約過了10分,一輛救護車飛馳而來,自行車上的人被抬上了擔架,送往人民醫院。事後,外公對我說:「哎,現在的交通事故可真多啊,只要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緊綳『安全』這根弦。
遵守法規要自覺,交通安全靠大家。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做到不橫穿馬路;不和汽車、摩托車搶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追逐嬉戲。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一定會逐年減少,一個和諧、文明、有序的交通秩序一定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D. 中國的台灣省主要有哪些礦藏資源
1、煤
煤是最主要的礦產,集中在台灣北部地區,蘊藏量估計達5億噸,可開采量約為2億噸,但煤質較差。
煤是一種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積岩,這樣的沉積岩通常是發生在被稱為煤床或煤層的岩石地層中或礦脈中。
因為後來暴露於升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認為是變質岩,例如無煙煤。煤主要是由碳構成,連同由不同數量的其它元素構成,主要是氫,硫,氧和氮。
2、金
金礦分布在東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區和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化學元素符號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
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
3、硫磺
分布在台灣北端大屯山一帶
硫磺別名硫、膠體硫、硫黃塊。外觀為淡黃色脆性結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為32.06,蒸汽壓是0.13kPa,閃點為207℃,熔點為118℃,沸點為444.6℃,相對密度(水=1)為2.0。
硫磺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醚,易溶於二硫化碳。作為易燃固體,硫磺主要用於製造染料、農葯、火柴、火葯、橡膠、人造絲等。
硫磺是無機農葯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商品為黃色固體或粉末,有明顯氣味,能揮發。硫磺水懸液呈微酸性,不溶於水,與鹼反應生成多硫化物。
硫磺燃燒時發出青色火焰,伴隨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生產中常把硫磺加工成膠懸劑用於防治病蟲害,它對人、畜安全,不易使作物產生葯害。
4、銅
銅礦分布在東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區和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
銅是一種過渡元素,化學符號Cu,英文copper,原子序數29。純銅是柔軟的金屬,表面剛切開時為紅橙色帶金屬光澤,單質呈紫紅色。延展性好,導熱性和導電性高。
因此在電纜和電氣、電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築材料,可以組成眾多種合金。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
5、天然氣
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區
天然氣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製造炭黑、化學葯品和液化石油氣,由天然氣生產的丙烷、丁烷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天然氣主要由氣態低分子烴和非烴氣體混合組成。
主要由甲烷(85%)和少量乙烷(9%)、丙烷(3%)、氮(2%)和丁烷(1%)組成。主要用作燃料,也用於製造乙醛、乙炔、氨、碳黑、乙醇、甲醛、烴類燃料、氫化油、甲醇、硝酸、合成氣和氯乙烯等化學物的原料。
天然氣被壓縮成液體進行貯存和運輸。煤礦工人、硝酸製造者、發電廠工人、有機化學合成工、燃氣使用者、石油精煉工等有機會接觸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