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能源在將來會完全替代煤炭、石油等舊能源嗎
新能源完全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不會,除非氫能利用-人工制備化石燃料(比如甲烷等)等技術(在這里要不定義為可再生燃料)徹底成熟,相比於傳統化石能源有了明顯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要完全取代舊能源,不僅僅是發電環節的問題,還要把所有用能終端的用能全部用電以及可再生燃料來做代替(說白了,還有好多終端,比如交通運輸等,得燒油氣)。 而其實不管是做到100%發電由新能源提供,還是終端用能全部來自可再生燃料這兩個目標都不容易,個人謹慎猜測認為後面這個還要難一些. 但是個人認為可再生能源佔比高到超過傳統能源,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這主要取決於各種能源技術的發展速度,如果技術都如現在一樣,電池用用就沒電,光伏風電老得棄,氫燃料電解儲存轉一圈回來效率20%多,那估計讓可再生能源佔比很高也夠嗆。本文先不討論體制與既有利益集團影響,只談技術先。總體來說他們的阻礙作用可能會大於促進作用。
『貳』 電力行業和石油業為什麼是替代關系
打個比方你就懂了
大街上的1字開頭的電車和普通的公交車一個靠電發動,一個靠喝油才動。就產生動力來說,這兩種能源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是,目前市場上的相關設施沒有跟隨新能源的產生而升級,沒有完成產品的對接,有些新能源所配套的產品由於價格政策或者習慣觀念上的偏頗還沒有普及。因此,人美還不是普遍接受他們之間的替代關系。
『叄』 電能和石油,哪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
沒有什麼最重要的,電能和石油都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但現代科學在積極尋找一種能夠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畢竟石油這種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肆』 何時才能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電力和氣體能源,哪個最有可能取代石油
石油除了交通領域的應用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應用在化工領域。所以石油永遠也不會被完全取代。但看交通領域的話,未來交通領域面臨的競爭恐怕主要來自電動汽車。而且即使有電動汽車的發展,油車被完全替代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天然氣也是一種化石能源,並不是完全清潔(CH4也是含碳的),也有一些對耗散氣的安全方面的擔憂,所以並不是所有地區都支持天然氣汽車的發展的,比如說北京。而且在油價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天然氣的經濟性也得不到完全體現。我國在天然氣消費的終端統計中,大類裡面是城市燃氣、工業、發電、化工,
天然氣交通還沒有單列,原因之一就是佔比有限。雖然說干什麼吆喝什麼,有很多專家為天然氣交通鼓與呼,但是從現實來看,天然氣交通在我國的發展是低於預期的。
氫能交通目前還沒有實現商業化。一方面,人們對氫能的來源有爭議。當前氫能主要來自於煤炭等化石燃料制氫。化工領域的副產氫在供應方面難以規模化。電解水制氫面臨的爭議更大,被很多專家說成是脫褲子放屁(因為電本來就是生產出來的二次能源,還要去製取氫氣,氫能再轉化成電能驅動汽車)。我國在燃料電池、氫能的高壓儲運、高壓儲罐等國產化方面還有很長路要走。加氫站和氫能汽車這兩者也面臨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現在全國平均下來一個省份也只有一兩個加氫站,還遠遠談不上對其他交通能源的替代。
所以天然氣和氫能這兩種氣體能源目前還談不上對石油的替代。
電動汽車雖然也面臨諸多挑戰,但是發展還是快速的。2019年在汽車銷量明顯下降的情況下,電動汽車的銷量依然保持了相對平穩的增長(微降),這就是一個明證。
『伍』 為什麼火力發電不用石油作為燃料
石油加工成人類的必需品相對方便(天然氣、煤也可以,但困難得多),所以石油的用途可以說是非常的廣,例如日常所見衣物、塑料構件、塑料管道、塑料薄膜、色彩顏料、橡膠、日用品、葯品、瀝青、蠟、汽油柴油煤油燃料……可以說,把石油當燃料直接燒掉真是太可惜了。石油提煉成相對干凈的汽柴油後,用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有投資少、便利、靈活的優勢,但發電成本更高。天然氣本身就比較干凈,直接就可以作為燃料提供給發動機。這些相對「干凈」的燃料,經過發動機燃燒後,仍會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少量的硫化物(畢竟沒法完全處理干凈),對於分散式的排放,根本沒法處理,對環境仍然是巨大的污染源。
未來理想的能源方式應該是電,電的使用沒有分散式排放這個問題(氫氣直接在空氣中燃燒依然會有氮氧化物),至於電能的產生方式可以是五花八門,可以是核能、水電、太陽能、風電等清潔能源,也可以是煤電、天然氣電甚至石油電(如果未來技術可以做到集中處理零排放的話),但石油更大的可能是用來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石油不夠用時煤也會充當這種作用。
『陸』 石油將在50年後用盡,那什麼能源會取代石油
實現巴黎協定溫升目標
能源轉型將何去何從?
從20世紀後期開始,石油成為全球的主要能源。
到2018年,全球石油消費量44.96億噸標油,佔全球能源消費的31.5%,為佔比最大能源品種。石油消費主要用於交通、工業、居民消費等,其中交通佔比超過75%,石油化工佔16%以上。
石油化工使用的石油,盡管在生產過程中有技術可以實現凈零排放,但是產品中的碳在產品廢棄處理時,還很有可能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放出來,因而歐盟的2050年溫室氣體中和戰略中,力推以綠氫為基礎的化工。
根據我們的研究,如果零碳電力價格低於0.15元/千瓦時,利用綠氫製造合成氨、苯、乙醇、乙烯等就具有成本競爭性。而我國在河北、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區,擁有成本低於0.15元/千瓦時的可利用光伏潛力超過61億千瓦,可以發電9萬億千瓦時,制氫2億噸以上,遠超需求的6000萬噸氫。
總體上可以判斷,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能源轉型和經濟轉型路徑中,石油有可能在2050年被完全替代,替代的能源為零碳電力和氫。
『柒』 石油是不可替代的資源,在未來可以用什麼能源替代它呢
國際油價出現史詩般的暴跌:俄羅斯拒絕了歐佩克進一步減產的提議,而沙烏地阿拉伯迅速降價增產,引發全球油價暴跌。
人類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天然化石燃料,也稱為化石油,包括煤、狹義的石油和天然氣,約占所有能源的80%。化石油是大自然億萬年的生物循環形成的。理論上講可以無限供給。
此外,還有水電、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等。但是對於這些可再生能源來說,效率和利用程度還是比較低的,所以目前人類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石油,因為相比之下它的價格還是太便宜了。
而地球上的石油什麼時候會用光?這取決於科技的進步。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現在的技術可以從油頁岩中提取石油,幾乎給了人類幾百年的能源。人類能從地球上擠出多少石油,與我們的科技發展息息相關。
『捌』 電力能能夠代替石油能不國家會支持電力能不
那樓下的,電力是用什麼發出來的?電力是用煤轉換出來的好不好,要是沒有石油,哪來的汽油?汽車不開了?所以,我們國家最應該支持核電站,這個是最穩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