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植物會產石油
卡爾文在巴西熱帶叢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能長石油的樹,這種樹就是香膠樹。樹干里含有大量的樹液,樹液可不用提煉直接當柴油用。
人們只要在香膠樹上打個洞,在洞口插進一根管子,油液便會溢出來。
一棵直徑1米,高30米的香膠樹,2個小時就可收獲10升至20升的樹液。取樹液後用塞子將洞口塞住,6個月後還可以再次採油。據估計,1公頃土地種上9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正在種植這種「柴油樹」。
除了香膠樹,科學家還發現了一些其他能產「油」的植物。我國的海南省尖峰嶺林區有一種油楠樹,它的樹干被砍傷以後,會流出淡黃色油狀液體來,這種液體可以像油那樣燃燒,當地的人用它來點燈照明。
油楠樹的木質內含有豐富的油脂,其可燃性能與柴油相似,故稱「柴油樹」。當削開它的韌皮部或砍斷枝丫時,油脂就會自行溢出,尤其是砍倒大樹時,油溢如泉涌。它是一種珍貴的能源樹種。
廣東省懷集、台山及海南省等地,生長著一種竹柏。它高達20至30米,每年都開花結果,果實含油量達51%,加工後既可以食用,又可作為工業用油。
美國有一種杏槐,它的膠汁經過簡單加工,可以成為一種燃料油。有人發現12種大戟科植物,都可生出類似石油的燃油。如產在北美、西歐、非洲的含油大戟,高1.5米至2米,它的膠汁狀樹液可以製成類似石油的燃料。
我國海南島尖鋒嶺、吊羅山等地的熱帶森林中,有一種油楠樹,這種喬木和「苦配巴」類似,也可產柴油,一棵樹一年可收獲多達50千克的柴油。
我國陝西省有一種白乳木,它也會流出一種白色的油,可以用來點燈和作為潤滑油;南美有一種綠玉樹,樹皮可流出白色液汁,可直接燃燒,因為像牛奶,所以又稱「牛奶樹」;南美還有一種馬利筋屬的草,會分泌出白色可燃液汁,所以被稱為「牛奶草」;墨西哥、美國和以色列等地,還生長一種叫「霍霍巴」的灌木,它的籽實含有50%的液體蠟,也可以作為燃料。
小知識大視野
西非有一種燃燒能力很強的「煤樹」,高三四米,樹身粗壯呈黑色,樹皮有光澤。這種樹含有一種油脂,非常易燃,其燃燒力比煤還大。據說,有一棵「煤樹」失火,燒了3天後,那棵樹只燒去了一些小枝丫,而樹身仍完好無損。
B. 能種植綠色植物快速生產「石油」嗎
可以種植綠色植物快速生產「石油」。具體解釋如下:
特殊植物的培育: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培育出能夠產生液體燃料的特殊植物,這些植物內部富含碳氫化合物,被形象地稱為「石油草」。這些植物一旦被割開表皮,液體燃料就會自然流出,可以直接用作汽車燃料。
新型「石油農業」: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和發展一種新型的「石油農業」,這種農業模式通過直接或間接地利用植物來生產石油。這一創新技術為全球能源危機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高效生產:石油草生長迅速,只需栽植七個月,每英畝就可以提取出相當於十桶石油的液體燃料。此外,石油草的莖稈也是很好的燃料,其熱值甚至超過從中提取的石油熱值的五倍。
未來前景:雖然目前石油草主要生長在熱帶地區,但如果科學家們能夠成功培養出在非熱帶地區也能生長的這類植物,那麼其對於全球能源供應的意義將不可估量。這將為實現綠色能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開辟新的能源通道提供重要途徑。
C. 能長石油的樹是哪種
1978年卡爾文在巴西熱帶叢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種能長石油的樹,這就是香膠樹。這種樹屬於蘇木科,為常綠喬木。其樹干里含有大量的樹液,這是一種富含倍半萜的柴油。這種樹液可不用提煉直接當柴油用。人們只要在香膠樹上打個洞,在洞口插進一根管子,油液便會排出。
一棵直徑1米、高30米的香膠樹,兩個小時便可收得10升至20升的樹液。而取樹液後用塞子將洞口塞住,6個月後還可以再次採油。據估計,一公頃土地種上90棵香膠樹,可年產石油225桶。目前,巴西、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已開始種植這種柴油樹。
我國的林學家在我國海南省尖峰嶺林區,也發現一種會產柴油的樹,這就是油楠。它也屬蘇木科,為常綠大喬木。其樹心含油狀樹液,可燃性同柴油相似,當地居民常用它替代煤油來照明。科學家曾對樹液化學成分進行測定分析,其結果表明,樹液中含依蘭烯、丁香烯等11種化合物。一棵油楠樹通常可產油幾千克,最高可達幾十千克。科學家相信,將來人類將大規模地通過種植石油樹來獲取石油。
D. 可以直接生產石油的植物被稱為石油植物嗎
生產石油。如巴西熱帶森林中的「香波樹」,只要在樹上挖個洞,油就會流出來,一棵樹每天的出油量可高達25千克。美國的「黃鼠草」和澳大利亞的叢粒藻等,也都能提煉出石油,且產量不低。我國地大物博,也不乏石油植物,如海南省的油桶樹,砍掉樹干,油就會源源而來,一棵樹每日能產「柴油」10~15千克。
石油植物的發展,為人類戰勝能源危機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因為如此,目前「石油農業」已在全球悄然興起。美國所種植的石油植物達幾百萬公畝之多,英國也已開發石油植物1000萬公畝。菲律賓種植了120萬公畝的銀合歡樹,據估算在6年後可收獲石油1000萬桶。瑞士打算種植10萬公頃石油植物,他們希望以此來解決全國50%的石油需求量。
[我還想知道]
隨著高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對某些石油植物的深層次開發研究已進入實用階段。例如:利用木屑來生產石油,其轉換率已達70%;利用蒸汽蒸餾技術來處理桉樹,每公頃桉樹可提煉石油20多噸。
岩石中不僅有水,還有微生物,它們能吸收與石油伴生的氣體做養料,因此對這些微生物進行分析,也可以幫助科學家找到油田。例如,西伯利亞的石油就是用這一方法發現的。
E. 石油可以種出來嗎
你聽說過嗎,世界上有一種柴油樹,人們能直接利用它流出的油來發動汽車。有的稍加簡單加工提煉之後,就可以作為燃料油。這些樹稱作石油植物,它的種植和利用,可以為我們提供取之不盡的能源。
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有桉葉藤和牛角瓜兩種生長速度很快的野草,每周可長30厘米。如果人工栽倍,每年能收割幾次。據估計,每公頃野草每年能生產65桶石油,在13萬平方米的土地上種植這些野草,每年能生產20萬桶石油。
美國科學家從一種叫「黃鼠草」的雜草中提煉了石油,每公頃野生黃鼠草可提煉出1000升石油;人工培植的雜交黃鼠草,每公頃可出石油6000升。
在巴西的高原熱帶叢林中,有700種藤本植物,都能分泌白色的乳汁。這些乳汁通過加工,可以分離出有多種用途的液體燃料,如柴油和高級航空汽油。
從植物中獲得石油,既經濟又省事,且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成分,所以對大氣污染極其輕微。如能大面積栽培這些石油植物,那麼人們就可以從這些「活石油井」中源源不斷地獲得能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