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試述石油瀝青的主要組分及其特點.組分,結構,性質之間怎樣互相關聯
1、組成成分
石油瀝青的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膠質、瀝青質。
2、特點
在常溫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體、半固體或固體,主要含有可溶於三氯乙烯的烴類及非烴類衍生物,其性質和組成隨原油來源和生產方法的不同而變化。
3、結構
石油瀝青中還含2%~3%的瀝青碳和似碳物(黑色固體粉末),是石油瀝青中分子量最大的,它會降低石油瀝青的粘結力。石油瀝青中還含有蠟,它會降低石油瀝青的粘結性和塑性,其在瀝青組分總含量越高瀝青脆性越大。同時對溫度特別敏感(即溫度穩定性差)。
4、性質
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根據提煉程度的不同,在常溫下成液體、半固體或固體。石油瀝青色黑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感溫性。
(1)、黏滯性
反映瀝青材料內部阻礙其相對流動的一種特性。
(2)、塑性
瀝青的塑性對沖擊振動荷載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並能減少摩擦時的雜訊,故瀝青是一種優良的道路路面材料。
(1)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1、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是作為基礎建設材料、原料和燃料,應用范圍如交通運輸(道路、鐵路、航空等)、建築業、農業、水利工程、工業(採掘業、製造業)、民用等各部門。
2、包裝貯存
瀝青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需要在貯罐內保溫貯存,如果處理適當,瀝青可以重復加熱即可在較高溫度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而不會使其性能受到嚴重損害。但是如果接觸氧、光和過熱就會引起瀝青的硬化,最顯著的標志是瀝青的軟化點上升,針入度下降,延度變差,使瀝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損失。
㈡ 石油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石油是由碳氫化合物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氣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質液體。
元素組成
石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
石油的分子結構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㈢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3)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㈣ 石油瀝青得膠體結構有哪三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三種類型分別是:具有溶膠結構的石油瀝青粘性小而流動性大,溫度穩定性較差。具有凝膠結構的石油瀝青彈性和粘結性較高,溫度穩定性較好,但塑性較差。溶膠-凝膠型石油瀝青的性質介於溶膠型和凝膠型兩者之間。
因為瀝青的化學組成復雜,對組成進行分析很困難,且其化學組成也不能反映出瀝青性質的差異,所以一般不作瀝青的化學分析。
通常從使用角度出發,將瀝青中按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質相近的成分劃分為若干個組,這些組就稱為「組分」。石油瀝青的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膠質、瀝青質。
(4)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瀝青質為深褐色至黑色固態無定性的超細顆粒固體粉末,分子量為2000~6000,密度大於1.0g/cm3,不溶於汽油,但能溶於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中。
地瀝青質是決定石油瀝青溫度敏感性和黏性的重要組分。瀝青中地瀝青質含量在10%~30%之間,其含量愈多,則軟化點愈高,黏性越大,也愈硬脆。
石油瀝青中還含2%~3%的瀝青碳和似碳物(黑色固體粉末),是石油瀝青中分子量最大的,它會降低石油瀝青的粘結力。石油瀝青中還含有蠟,它會降低石油瀝青的粘結性和塑性,其在瀝青組分總含量越高瀝青脆性越大。同時對溫度特別敏感(即溫度穩定性差)。
㈤ 石油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碳、氫是主要的組成元素。碳一般佔83%~87%,氫佔11%~14%,原子比介於5.7~8.5之間。其他元素,如氧、氮、硫元素約佔1%,很少達到2%~3%。還有磷、釩等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些元素或以游離狀或組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於重的組分中。
自然界中,碳氫化合物種類繁多,已知的有數百種。但構成石油的碳氫化合物,從其對石油性質的影響和存在的廣泛性來看,烷烴、環烷烴、芳香烴這三大系列的結構最為重要,也最為普遍。從溶有天然氣的石油平均成分看,大體上烷烴佔53%,環烷烴佔31%,芳香烴佔16%。
烷烴分子通式為CnH2n+2,是由碳原子以單鍵鏈狀與氫原子結合構成的一類飽和、穩定的烴類化合物。沒有支鏈的稱為正構烷烴,按其碳原子數的增加分別定名為甲烷、乙烷……癸烷等;碳原子數超過十的即用數字直接表示,如十一烷、十二烷……二十烷等。有支鏈者,為異構烷烴。
環烷烴是碳原子以單鍵呈環狀相連並與四周的氫原子結合構成。只含有一個環的環烷烴,通式是CnH2n。與烷烴相比,氫原子數目減少。但仍是一種飽和、穩定的化合物。環己烷和環戊烷是石油中最主要的環烷烴。環烷烴與烷烴在化學性質上比較接近,但構成的石油反映出的物理性質則有所差異。環烷烴比例大的石油比烷烴比例大的石油往往密度大、熔點和沸點高。
芳香烴分子通式為CnH2n-6(n≥6),碳原子以單鍵和雙鍵呈環狀與氫原子結合。主要特點是分子中至少有一個苯環,苯(C6H6)是最簡單和典型的代表。這類烴多具有芳香氣味。在石油中,常集中於重餾分內。
烷烴、環烷烴都屬於比較穩定的飽和烴類,芳香烴屬不飽和烴。但在鏈狀烷烴的化合物中,有不飽和烴類化合物存在。這類化合物的碳原子呈鏈狀以雙鍵相連與氫原子結合,缺少兩個氫原子的稱為烯烴,分子通式為CnH2n,例如乙烯(C2H4)。碳原子間仍呈鏈狀排列但以三鍵相連的結構,稱為炔烴,其分子通式為CnH2n-2,如乙炔(C2H2)。這類不飽和烴在化學性質上比較不穩定。當較純時,點火燃燒尚顯平靜,而一旦混有空氣,就易發生猛烈爆炸。
㈥ 石油瀝青得膠體結構有哪三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
石油瀝青按膠體結構可分為:
1、溶膠結構:粘性小而流動性大,溫度穩定性較差。
2、溶凝結構:性質介於溶膠型和凝膠型兩者之間。
3、凝膠結構:彈性和粘結性較高,溫度穩定性較好,但塑性較差。
瀝青三組分膠體學說認為,瀝青是由瀝青質為分散相,在瀝青質的周圍吸附有膠質吸附層而形成膠團,而膠團又分散在油分的分散介質中形成膠體。
(6)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因為瀝青的化學組成復雜,對組成進行分析很困難,且其化學組成也不能反映出瀝青性質的差異,所以一般不作瀝青的化學分析。
通常從使用角度出發,將瀝青中按化學成分和物理力學性質相近的成分劃分為若干個組,這些組就稱為「組分」。石油瀝青的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膠質、瀝青質。
㈦ 石油是由什麼材料組成的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質(這是其主要成分)、膠質(一種粘性的半固體物質)、瀝青質(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體物質)、碳質。嚴格地說,石油以氫與碳構成的烴類為主要成分。分子量最小的4種烴,全都是煤氣。
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氫,其餘為硫、氮、氧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一般天然石油不含烯烴而二次加工產物中常含有數量不等的烯烴和炔烴。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 。
(7)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原油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甚紅、金黃、墨綠、黑、褐紅、至透明;原油的顏色是它本身所含膠質、瀝青質的含量決定的,含的越高顏色越深。
我國重慶黃瓜山和華北大港油田有的井產無色石油,克拉瑪依石油呈褐至黑色,大慶、勝利、玉門石油均為黑色。
無色石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原蘇聯巴庫、羅馬尼亞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均有產出。
石油沿著工藝順序流經各裝置,在不同的溫度、壓力、流量、時間條件下,分解為不同餾分,完成產品生產的各個階段。
一套裝置可同時生產幾種不同的產品,而同一產品又可以由不同的裝置來生產,產品品種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管理上需採用先進的組織管理方法,恰當安排不同裝置的生產。
㈧ 石油瀝青由哪三個組分組成各組分分別決定了石油瀝青哪方面的性質
石油瀝青的組分及其主要物性如下:油分、膠質、瀝青質。油分賦予瀝青以流動性,膠質使石油瀝青具有良好的塑性和粘結性,地瀝青質決定石油瀝青溫度敏感性和黏性。
1、油分
油分為淡黃色至紅褐色的油狀液體,其分子量為100~500,密度為0.71~1.00g/cm3,能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但不溶於酒精。在石油瀝青中,油分的含量為40%~60%。油分賦予瀝青以流動性。
2、膠質
膠質,半固體的黃褐色或紅褐色的粘稠狀物質,分子量600~1000,密度為1.0~1.1g/cm3。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由低分子化合物轉變為高分子化合物,以至成為瀝青質和炭瀝青。
3、瀝青質
瀝青質為深褐色至黑色固態無定性的超細顆粒固體粉末,分子量為2000~6000,密度大於1.0g/cm3,不溶於汽油,但能溶於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中。地瀝青質是決定石油瀝青溫度敏感性和黏性的重要組分。瀝青中地瀝青質含量在10%~30%之間,其含量愈多,則軟化點愈高,黏性越大,也愈硬脆。
(8)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要用途:
主要用途是作為基礎建設材料、原料和燃料,應用范圍如交通運輸(道路、鐵路、航空等)、建築業、農業、水利工程、工業(採掘業、製造業)、民用等各部門。
包裝貯存:
瀝青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可能需要在貯罐內保溫貯存,如果處理適當,瀝青可以重復加熱即可在較高溫度保持相當長的時間而不會使其性能受到嚴重損害。但是如果接觸氧、光和過熱就會引起瀝青的硬化,最顯著的標志是瀝青的軟化點上升,針入度下降,延度變差,使瀝青的使用性能受到損失。
㈨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主要成分是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
(9)石油中的膠質瀝青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隨著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雙重夾擊,人類的資源被大大地利用開發,為了能夠實現人類的最大慾望,自然界的資源正在逐漸的被侵蝕。人類已經預先使用了提供給子孫後代的資源,那麼其中最大的代價就是未來人類子孫後代可能面臨資源短缺的情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石油的使用。
科學家經過了長期的努力後發現,二氧化碳可以轉變成石油,這種石油不是像天然石油那樣是經歷幾千年的風雨形成的,而是在實驗室中就可以形成。這個過程主要就是將二氧化碳經過催化、氫化,將二氧化碳轉變成高烷基石油。
㈩ 瀝青的膠質請問瀝青中的膠質的主要成分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表面呈黑色,可溶於二硫化碳。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後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
請問瀝青中的膠質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