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海水石油怎麼樣
擴展閱讀
不思議神燈能給多少鑽石 2025-05-18 03:17:34
穿透王什麼價格 2025-05-18 03:15:08
股市交易總成本多少 2025-05-18 02:56:54

海水石油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31 10:46:31

1. 什麼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環境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和空間資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和人口激增的情況下,海洋對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在人們瘋狂地從大海中撈取利益的同時,海洋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現得尤為突出。

隨著石油的發現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從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維爾鑽出了第一口油井以來,石油污染開始表現。人們對石油重要性認識的加強和連續的戰後石油危機以及航海技術的發展,大量石油的開采、運輸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嚴重。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達200萬~1000萬噸,由於航運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達160萬~200萬噸,其中1/3左右是油輪在海上發生事故導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國海上各種溢油事故每年約發生500起,沿海地區海水含油量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海水水質標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嚴重。

海洋石油環境污染主要是海底石油開采污染和油輪污染。

一、油輪

船舶污染主要是船舶壓艙水、洗艙水排放和油輪失事事件(觸礁、碰撞、擱淺等)。油輪作業排出的壓艙水和洗艙水,通常含油3%~5%,以前這些含油廢水大多直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達百萬噸,幾乎接近總污染量的一半。後來,大多數油船實行了「洛特」(Lot)規定,對廢水中的油進行了回收,因而對海洋的污染減輕了。然而,多年來的調查仍表明,海上油運交通線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嚴重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有數百艘油輪沉沒,估計損失石油1000萬噸,至今仍有石油從海底沉船的腐爛油箱中滲漏出來。在兩伊戰爭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油輪遭到襲擊,大量石油污染海灣。如圖39-1所示,污染後的處理,工人們將礫石裝桶,然後用高壓噴槍來清除油污。

圖39-4漏油事件所引起的海洋生態災難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達400萬加侖計算,再漏油3個月,就相當於漏出約3.78億加侖,「這可能成為和平時期(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英國石油公司(BP)利用「滅頂法」堵塞墨西哥灣油井失敗。

2010年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制了數周後,重新噴涌而出,繼續污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再無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石油持續從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產生的黏稠混合物很難燃燒,甚至很難清理;這個季節的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誕生地;海岸線上有大量很難清理的沼澤。大風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區: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和周圍各州。這里有三種類型的海灘:砂質海灘、岩石海灘和沼澤海灘。例如佛羅里達州的砂質海灘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難清除的是沼澤地上的浮油,這里是深水地平線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爾表示,沼澤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嘗試會對它造成嚴重破壞。浮油一旦滲入,必須砍掉沼澤上的草才行。不過它還能滲透到土壤下面,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細菌必須有氧氣才能產生作用,在沼澤地的土壤里,它們沒有足夠氧氣進行這一過程。此時正值墨西哥灣一年一度的魚類產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這個脆弱的生態系統最易遭受破壞的階段。颶風季6月即將到來,專家相信到時浮油麵積會進一步擴大。盡管這聽起來似乎與直覺不符,但是一場大風暴將有助於驅散和沖淡浮油。歐文頓說:「颶風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塵器。」它經常會把一切清理干凈。但是對於持續不斷的石油泄漏事故來說,颶風起不到徹底清理的作用。

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重視海洋石油環境保護問題,美國忌憚於石油泄漏引起的災難後果,下達了近海石油禁采令:

1969年加利福尼亞的濱海小城聖巴巴拉的海上鑽井平台發生井噴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個南加利福尼亞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給當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

此後,近海採油受到越來越多民眾和環保組織的抵制。於是,里根任期內的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陸架上從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范圍是距海岸線4.8~322千米。這項法案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而由於1989年3月,「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峽觸礁所引起毀滅性生態災難,1990年6月,時任總統的老布希簽署法令,命令內政部將禁采區域進一步擴大,除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亞拉巴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以外的近海區域,均不可出租給石油公司進行開采,法令有效期延長至2000年。1998年,時任總統的柯林頓把法令有效期進一步延長至2012年。而奧巴馬政府迫於國內石油資源的緊張形勢,雖然提出解除近海石油開采禁令,但仍被美國聯邦法官否決。可見人們對海洋石油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實令人們不得不反省自己,在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我們必須同時充分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石油污染作為一種環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經刻不容緩。

2. 中海油油品質量怎麼樣

中海油油品質量是不錯的。

中海油部分原油是海上採的,海里的石油有較多的有害腐蝕性雜質自然品質不如陸地上的,但是中石油中石化基本不存在這些問題,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液體,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深水艦隊:

由於缺乏深水勘探開發的大型裝備,大規模的南海深海油氣開發還無法全面展開。為突破深水勘探、開發領域的若干關鍵技術,中國海油投入巨資打造以3000m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為旗艦的深水艦隊。

這支深水艦隊的建成,對於加速進軍深海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提升深水作業能力、實現國家能源戰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 靈寶三靈快道海洋石油怎麼樣

挺好的。
是市重點工程三靈快速通道開始鋪油。
據介紹,現在鋪設的為8厘米厚的粗粒式瀝青混凝土,之後還要再鋪上一層中粒式改性瀝青才算真正完成鋪築。
三靈快速通道是三門峽市區連接陝縣、靈寶的一條城際快速通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全長17.1公里。

4. 石油對海洋環境有哪些危害

石油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後,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石油成品油中燃料油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麻醉和窒息、化學性肺炎、皮炎等。如汽油麻醉性毒物,急性中毒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損害;而在短期內吸入大量柴油霧滴可導致化學性肺炎。如地下油罐和輸油管線腐蝕滲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不僅造成土壤鹽鹼化、毒化,導致土壤破壞和廢毀,而且其有毒物能通過農作物尤其是地下水進入食物鏈系統,最終直接危害人類。尤其是石油進入到海洋後,還可以通過食物鏈最終在人體內富集,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研究表明,汽油、柴油、煤油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的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血液系統等都有危害。國外研究發現,生活在加油站或者汽車修理廠附近的孩子患急性白血病的風險要高出平均水平4倍,這些孩子得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幾率比住在同一地區但不在加油站附近的孩子高7倍。有關統計表明,全國每年新生兒出生缺陷高達80萬-120萬人;全國每年死於肝癌的患者超過11萬人,佔世界每年肝癌死亡患者的比例高達42.5%。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石油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會對水生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發生巨大的影響。污染物中的毒性化合物可以改變細胞活性,使藻類等浮游生物急性中毒死亡。當海洋中石油濃度在10-4~1-3mg/L時,可以對魚卵和魚類的早期發育產生影響。而石油的塗敷作用會導致大量的鳥類死亡,如Exxon公司的Valde號沉船事故在4個月里造成多達30000隻的海鳥死亡。石油中的重質組分沉入海底,還會對底棲生物造成危害。石油會滲入大米草和紅樹等較高等的植物體內,改變細胞的滲透性等生理機能,嚴重的油污染甚至會導致這些潮汐帶和鹽沼植物的死亡。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化學毒性,依油的種類和成分而不同。通常,煉制油的毒性要高於原油,低分子烴的毒性要大於高分子烴,在各種烴類中,其毒
性一般按芳香烴、烯烴、環烴、鏈烴的順序而依次下降。石油烴對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
是破壞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和透性,干擾生物體的酶系,進而影響生物體的正常生理、生化
過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阻礙細胞的分裂、繁殖,使許多動物的胚
胎和幼體發育異常、生長遲緩;油污還能使一些動物致病,如魚鰓壞死、皮膚糜爛、患胃病以至致癌。
3.對漁業的影響。
石油污染能夠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O2的含量,破壞生物的正常生理機能,使漁業資源逐步衰退。在被污染的水域,其惡劣水質使養殖對象大量死亡。存活下來的也因含有石油污染物而有異味,導致無法食用。資料表明魚類和貝類在含油量為0.01mg/L的海水中生活24h即可帶有油味,如果濃度上升為0.1mg/L,2~3h就可以使之帶有異味。海洋石油污染會改變某些經濟魚類的洄遊路線;沾污魚網、養殖器材和漁獲物;著了油污的魚、貝等海產食品,難於銷售或不能食用。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擴散形成油膜,可通過擴散、蒸發、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進行遷移、轉化。油類可沾附在魚鰓上,使魚窒息,抑制水鳥產卵和孵化,破壞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產品質量。油膜形成可阻礙水體的復氧作用,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生長,破壞海洋生態平衡等。
4.對旅遊業的影響
受洋流和海浪的影響,海洋中的石油極易聚積於岸邊,使海灘受到污染,破壞旅遊資源。如2002年巴拿馬籍油輪「威望號」的擱淺漏油事故,使得原本風光迷人的西班牙加里西亞海岸成了黑色油污的人間地獄,給當地旅遊業造成沉重打擊。
5.對環境的影響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
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

5. 海水石油污染有哪些

「水火不相容」是自古已有的一句至理名言。然而在現代社會,水面上燃起熊熊大火的怪事卻接連發生。原來,這是油污浮在水面,一遇火種,便劇烈燃燒起來。

1979年6月3日~1980年3月20日間,墨西哥灣的Ixtoc-I號油井,為了處理事故,噴出泥漿之後又噴出了石油和天然氣,發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溢油事件。石油和天然氣接觸到正在運轉的泥漿泵電動機,頃刻發生了強烈的爆炸,引起了一場熊熊大火。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多次出現石油危機,原油價格也因原油產量大小而不斷變化。一些大國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建造、使用大型油船,從中東地區把成噸成噸的原油運到本國儲存起來。目前,世界上60%的石油是經海上運輸的。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由於油輪的觸礁,碰礁,擱淺或失火,海上事故不斷發生。此外,還有油輪的壓艙水,洗艙水以及各種船舶的其他含油污水,每年湧入海洋的石油有百萬噸以上,使海上原油污染越來越嚴重。

1963年,一艘貨輪在美國西南海岸遇難,大量燃料油流入海中,使美國當地一周內幾十萬只蛤被殺死,當地養蛤業收獲量僅為常年的9%左右。1967年3月,一艘名叫「托雷·卡尼翁」號油輪在英吉利海峽觸礁,一次就有10萬噸原油流入海中,污染了140多公里的海岸及海灘。1978年3月16日,美國超級油輪「艾莫科·凱迪」號失去控制,在法國布列塔尼海岸擱淺,使大量原油泄漏,在海上形成一條18海里寬,80海里長的海上油帶,污染了法國130海里的海岸,使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為生的海鳥中毒身亡。經濟損失幾千萬美元。在對海水清理過程中,僅打撈原油就有2.5萬噸。1984年12月21日,美國一艘油輪在華盛頓州西部海面航行時不慎觸礁破裂,使得艙內80多萬升石油傾瀉在海面上,現場上一層油膜,造成632隻海鳥死亡。

海灣戰爭中燃燒的油井,造成了巨大的環境污染。1991年海灣戰爭,伊拉克把科威特南部的瓦夫拉油井口炸開,原油順海岸流入波斯灣,黑色的油帶以每天24公里的速度向南漂去。到2月初,原油在波斯灣海面形成16公里寬,96公里長的油層,部分油層還燃著大火,一場海灣戰爭,估計有100多萬噸原油流入波斯灣。

海面被石油污染後,第一個受害者是海洋生物和海鳥。它們以海水為生,海水被原油污染,造成海水嚴重缺氧,同時營養成分被破壞,使生物無法生存。科學工作者指出,石油污染對海洋生態環境將產生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對魚類的生殖器官造成破壞。在石油污染的環境中,魚類產下的魚卵不能孵化,即使孵化成魚苗也將很快夭折。海灣戰爭使200萬只越冬候鳥,遭遇原油污染,幾十萬只海鳥因羽毛沾上油污而死亡,在阿拉伯海岸上隨處可見烏黑的海鳥屍體。

石油污染了海水,對生活在海中的海獸危害也很大。海獸身上均有毛,它們呼吸時需浮到水面,毛被原油粘住,喪失其自身的防水性和保濕能力,妨礙其呼吸,窒息而死。

石油污染還破壞了波斯灣特有的珊瑚礁系統。波斯灣的珊瑚礁能在其他種類珊瑚礁所承受不了的高溫或低溫下生存。原油污染了海水,珊瑚蟲的生存環境得到極大的破壞,珊瑚礁也失去了光彩。

近20年來,我國海域也時常有原油污染事故發生。最大的一次是1989年8月12日黃島油庫爆炸,歷時104小時,原油損失630多噸,膠州灣130多公里的海面被污染,海產品損失達4500萬元。

現在,除了運輸原油的油輪發生泄漏污染海面外,造成污染更大的是人工開發海上石油的泄漏。如美國1969年在巴巴拉灣,由於油井壓力太大,造成地層斷裂,引發嚴重的井噴事故。每天約有100噸原油噴入海中,經過12天的緊急搶救,才停止噴油,致使附近海面覆蓋一層1~2厘米厚的油層。這次事故損失達5000萬美元。

石油對海洋的污染,影響了海洋的開發和利用,因此,目前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防止石油污染,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

6. 為什麼海洋底下的石油資源最豐富

原來,海洋中的石油都被「鎖」起來了,它們隱藏在岩石之中,自然 不會浮到海面之上啦!科學家們通過長時間對海洋的勘測發現,在大陸架 地區和一些深海盆地里有大量的油氣資源,可開採的石油總量幾乎佔到了 全球可開採石油總量的45%。著名的波斯灣就是世界上海底石油資源儲存 最為豐富的地區。



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就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大陸架,是大陸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 大陸架地區有河流注入,沉積物豐富,海洋生物數量多,較易形成有機物 沉積層。大陸架地區較高的地溫有利於有機質轉化成石油和天然氣。大陸 架地區的地質構造有利於油田的形成。
加之水深較淺,便於開發,因此海 底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主要集中在大陸架地區。

7. 大家覺得中國海油的油品怎麼樣

中國海油的油品挺好的。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


科技創新:

高科技是海洋石油工業的重要特徵,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一直堅持以科技引領未來方向,不斷推進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以為社會提供清潔、可靠、穩定的能源供應。

中國海油將「科技領先」戰略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來推進,結合公司發展戰略,緊密跟蹤石油科技發展趨勢,把握能源科技發展方向,積極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創新模式與科研機制。

8. 我國海洋石油的開采能力怎樣到底具不具備自己開採的實力,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我是從事海洋石油行業的,個人認為,中國的海洋石油在設備上近幾年在做大做強,但是用於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方便的儀器工具及工藝方面與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海洋石油作業的時候,需要那麼多的外企提供技術服務的原因,那些服務公司的收費都是相當的高,還是人家的技術手段成熟可靠

9. 海底石油儲量是怎樣的

據地質專家研究表明,海洋中的大陸架和大陸坡蘊藏著全球3000億噸石油的一半以上。海底石油將顯示出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1960年全世界近海石油產量占石油總產量的10%左右;1970年,產量占總產量的16.8%;1980年海上石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21.8%;1985年海上石油占總產量的26.74%,2000年,已超過世界石油產量的一半以上。

煤、石油、天然氣是工業化社會一刻也離不了的動力源泉。現代化的交通多數離不開石油、天然氣和煤。20世紀以來,傳統的燃料,煤和木材逐步讓位於石油和天然氣。以1950~1970年為例,短短20年間,世界石油消費量提高了三倍,天然氣消費量提高了四倍。在世界各種能源消費結構中,油氣所佔比重達到了64%。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其比重高達75%以上,多數工業發達國家都靠進口石油來滿足本國需要。西歐各國所消費的石油96%依靠進口,開採石油量佔世界石油總量1/3的美國,也要進口40%的石油才能滿足本國石油需求量。日本進口的石油量佔世界石油耗量的17%。這一趨勢有增無減。

能源短缺,早已成為全球人類關注的焦點,因此開發海上天然氣和石油,已成為各工業國家的共同行動。1907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巴巴臘海峽,用棧橋式井架,在水深僅有幾米的海底,首次采出石油。1924年前後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和前蘇聯裏海的淺灘上也先後建起了海上石油鑽井架,進行石油開采。這些石油井架都用棧橋同陸地相連。直到1946年,美國建造的海上鑽井平台首次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海底油井。

據科學家研究報道,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大陸架,石油儲量最多的首推波斯灣。其中有六個產油量超1000萬噸,儲量在10億噸以上的特大油田。其次是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油田。在海底天然氣儲量方面,波斯灣仍居第一,北海居第二,墨西哥灣第三。

中國淺海大陸架面積近285萬平方千米,其中200米水深范圍內的大陸架面積共130萬平方公里。經勘探研究表明,我國沿海主要有渤海、黃海、東海、台灣淺灘、珠江口、鶯歌海、北部灣等七個含油盆地,總面積約為100萬平方千米,現已查明有17個新生代沉積為主的中、新生代沉積盆地,估計有很多的油氣資源量,大約達100億~130億噸,構成了環太平洋區含油氣帶的主體部分,是中國油氣資源的重要後備基地。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20世紀50年代海上勘探油氣的國家僅六個,而現在已達100多個。海上油氣鑽井數,1961年為726口,而到1995年達2663口,其中美國海上油氣鑽井數最多。海洋石油的產量,1950年僅0.3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5.5%;1960年為1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9.20%;1995年為9.65億噸,佔世界石油總產量的30.08%。海洋天然氣的發展速度不如石油,1980年的產量為2903.11億立方米,1995年為4421.00億立方米。

從1980年開始中法、中日先後在渤海中部、西部和南部進行聯合勘探開發。1981年在中日合作區打了第一口預深井,日產原油近1000噸,天然氣約60萬立方米。同年10月又打出了一口井,日產原油270噸,天然氣3.3萬立方米。1982年4月,中日合作打出第一口深井,日產原油390噸,天然氣7萬立方米。

早期的海上鑽探,通常採用固定式或活動式平台進行幾十米,甚至幾百米的水深作業。固定式平台既可用於鑽探,也可用於石油生產。

位於英國北海的巨大的 海上石油鑽井平台

活動式鑽井裝置具有既保證鑽井時的平穩性,又有易於活動和適應多種水深的特點。

採油是海上石油開採的最後一道工序。固定式生產平台是目前最常用,最主要的是採油平台,它有鋼管架樁基平台、鋼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張力腿平台、綳繩塔平台。建一座固定平台,其投資量非常巨大,必須要有大面積的採油要求條件,才是可行的。

浮式生產系統有半潛式和油輪式兩種,半潛式適用於900~1500米的深海區或邊際小油田開採油氣。油輪式的最大作業水深可達1800米。有的國家採用向海中填石砂、泥土和廢料等建造人造島來進行石油開采。

10. 泰安海洋石油的油怎麼樣

泰安海洋石油的油挺好的。
高科技是海洋石油工業的重要特徵,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一直堅持以科技引領未來方向,不斷推進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以為社會提供清潔、可靠、穩定的能源供應。再者,中國海油將「科技領先」戰略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來推進,結合公司發展戰略,緊密跟蹤石油科技發展趨勢,把握能源科技發展方向,積極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創新模式與科研機制。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自成立以來,中國海油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由一家單純從事油氣開採的上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