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海上石油開采有什麼風險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海上石油開采有什麼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5-31 03:29:17

A. 石油船在海上泄露,為什麼會有很大的危害

美國超級油輪「阿莫科·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列塔尼擱淺,船上22萬噸原油傾流大海,污染海灘160餘千米。那麼,為什麼海上石油污染危害巨大呢?

海面被石油污染,上述危害會很快發生。不僅如此,它還會長期影響污染海域,嚴重的可延續數十年。海面大面積的浮油,將降低表層海水陽光的接受量,從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減弱、數量減少。這樣,以之為食的浮游動物數量也相應減少,整個海洋生態平衡被破壞,嚴重影響漁業和養殖業。另外,石油中的有害物質會長期瀦留於海洋動物體內,如人吃了這些海產品,將損害人類健康。

可見,石油污染確實危害巨大。但當前一些產油國因運輸和貯存屢出問題,致使流入海洋的石油數量大、次數多,例如海上油井溢油、運油船舶遇難、船舶和油輪洗艙的含油污水、沿海煉油廠和輸油管道發生泄漏事故等,都將帶來大面積的海洋石油污染。

B. 開采深海石油會污染海洋嗎

會的。據權威人士介紹,中國大部分海上採油都在泄漏,只是泄漏多少的差異。海上採油很容易污染環境的,而只有出現大的污染比如說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才會出來報道,小的泄漏化學方式很容易解決掉

C. 什麼是世界海洋石油安全環境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孕育了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和空間資源,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和人口激增的情況下,海洋對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在人們瘋狂地從大海中撈取利益的同時,海洋也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其中石油污染表現得尤為突出。

隨著石油的發現和使用,石油污染相伴而生。從1859年德雷克在泰特斯維爾鑽出了第一口油井以來,石油污染開始表現。人們對石油重要性認識的加強和連續的戰後石油危機以及航海技術的發展,大量石油的開采、運輸和使用等使海洋石油污染空前嚴重。據統計,每年通過各種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產品,約佔全世界石油總產量的0.5%,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達200萬~1000萬噸,由於航運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達160萬~200萬噸,其中1/3左右是油輪在海上發生事故導致石油泄漏造成的。我國海上各種溢油事故每年約發生500起,沿海地區海水含油量已超過國家規定的海水水質標准2~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嚴重。

海洋石油環境污染主要是海底石油開采污染和油輪污染。

一、油輪

船舶污染主要是船舶壓艙水、洗艙水排放和油輪失事事件(觸礁、碰撞、擱淺等)。油輪作業排出的壓艙水和洗艙水,通常含油3%~5%,以前這些含油廢水大多直接排入海中,入海的油量可達百萬噸,幾乎接近總污染量的一半。後來,大多數油船實行了「洛特」(Lot)規定,對廢水中的油進行了回收,因而對海洋的污染減輕了。然而,多年來的調查仍表明,海上油運交通線水域的油污染一般要更嚴重一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有數百艘油輪沉沒,估計損失石油1000萬噸,至今仍有石油從海底沉船的腐爛油箱中滲漏出來。在兩伊戰爭期間幾乎每天都有油輪遭到襲擊,大量石油污染海灣。如圖39-1所示,污染後的處理,工人們將礫石裝桶,然後用高壓噴槍來清除油污。

圖39-4漏油事件所引起的海洋生態災難

若以每日漏油量最高達400萬加侖計算,再漏油3個月,就相當於漏出約3.78億加侖,「這可能成為和平時期(全球)最嚴重的漏油災難」。英國石油公司(BP)利用「滅頂法」堵塞墨西哥灣油井失敗。

2010年6月23日,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再次惡化:原本用來控制漏油點的水下裝置因發生故障而被拆下修理,滾滾原油在被部分壓制了數周後,重新噴涌而出,繼續污染墨西哥灣廣大海域。

2010年7月15日,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近3個月後,英國石油公司15日宣布,新的控油裝置已成功罩住水下漏油點,「再無原油流入墨西哥灣」。

石油持續從海下流出;天然石油很容易跟海水融在一起;產生的黏稠混合物很難燃燒,甚至很難清理;這個季節的這片海域是非常脆弱的新生命的誕生地;海岸線上有大量很難清理的沼澤。大風和海浪促使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區: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和周圍各州。這里有三種類型的海灘:砂質海灘、岩石海灘和沼澤海灘。例如佛羅里達州的砂質海灘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

最難清除的是沼澤地上的浮油,這里是深水地平線泄漏的石油最先流向的地方。肯尼爾表示,沼澤非常脆弱,清理浮油的嘗試會對它造成嚴重破壞。浮油一旦滲入,必須砍掉沼澤上的草才行。不過它還能滲透到土壤下面,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清除石油。

吃石油的正常細菌必須有氧氣才能產生作用,在沼澤地的土壤里,它們沒有足夠氧氣進行這一過程。此時正值墨西哥灣一年一度的魚類產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這個脆弱的生態系統最易遭受破壞的階段。颶風季6月即將到來,專家相信到時浮油麵積會進一步擴大。盡管這聽起來似乎與直覺不符,但是一場大風暴將有助於驅散和沖淡浮油。歐文頓說:「颶風是一台天然真空吸塵器。」它經常會把一切清理干凈。但是對於持續不斷的石油泄漏事故來說,颶風起不到徹底清理的作用。

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始重視海洋石油環境保護問題,美國忌憚於石油泄漏引起的災難後果,下達了近海石油禁采令:

1969年加利福尼亞的濱海小城聖巴巴拉的海上鑽井平台發生井噴事故,溢出的石油使整個南加利福尼亞的海岸都受到了污染,給當地居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

此後,近海採油受到越來越多民眾和環保組織的抵制。於是,里根任期內的美國國會在1982年通過一項法律,禁止在大部分大陸架上從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范圍是距海岸線4.8~322千米。這項法案每年都被延期一次。

而由於1989年3月,「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油輪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峽觸礁所引起毀滅性生態災難,1990年6月,時任總統的老布希簽署法令,命令內政部將禁采區域進一步擴大,除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亞拉巴馬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以外的近海區域,均不可出租給石油公司進行開采,法令有效期延長至2000年。1998年,時任總統的柯林頓把法令有效期進一步延長至2012年。而奧巴馬政府迫於國內石油資源的緊張形勢,雖然提出解除近海石油開采禁令,但仍被美國聯邦法官否決。可見人們對海洋石油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事實令人們不得不反省自己,在充分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我們必須同時充分保護海洋環境。海洋石油污染作為一種環境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防治海洋石油污染已經刻不容緩。

D. 海上石油開采安全還是陸地上開采安全

人類海上石油開採的歷史,一直和事故或風險相伴。實施海上作業,不可能不發生事故,淺水海域發生過,深水海域也發生過。我印象中,這種非自然性的災難性事故大約10年會發生一次。深水石油開采相比於淺水,在高投入、高產出的同時,更具高風險性,且一出事往往就是災難性的。盡管海上開採石油的安全措施一般比陸地上要嚴格得多,但也很難避免事故,因為海上各種未知因素太多,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然而,每次重大的海上事故都會在某些方面引發技術和管理上的進步和革新。上世紀80年代初在北海挪威水域作業的半潛式鑽井平台Alexander Kielland因裂紋問題而導致一立柱失效,最終致使平台沉沒,這一事故導致123人死亡和少量油污。事故後,加大了對金屬和結構疲勞、斷裂方面的研究;2001年3月20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所屬世界最大的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在大西洋沉沒,這次事故緣於一個閥門的失效,導致管線被堵使與之連接的處理罐內壓力聚集,最終引發爆炸而致使平台傾覆。此次事故因為爆炸死了11人,事後加強了對海上安全與風險的控制。這次墨西哥灣鑽井平台的溢油事件將對鑽井和完井的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事故應急處理將更加重視。
人們不會因為這次事件就停止海上石油開發,中國也將一如既往進行海上石油開采,但是由於這些事故,人們會更加謹慎的從事,更加嚴格地管理,並且會加大這方面的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

E. 西歐氣候對北海油氣開採的不利影響

位於西風帶,終年風浪大;多陰雨天氣,不利於海上油氣開采作業;開采成本高。

油氣資源開發條件可從資源條件、資源開發條件、市場、交通等方面來回答。西歐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風高浪大,多陰雨天氣,不利於海上作業。

油氣開采對環境的影響可從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個方面來分析。油氣開采對英國經濟的影響可從促進經濟發展、增加收入、帶動相關工業發展、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來回答。

(5)海上石油開采有什麼風險擴展閱讀:

因沿岸有暖流經過,西風從暖流海面吹來,氣流溫暖潮濕,因此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大陸中心和大陸東岸暖得多。最冷月均溫均在0℃以上。夏季時暖流水溫仍較大陸溫度低,海上要比陸上涼得多,這里受西風影響最熱月均溫在22℃以下。

由於冬暖夏涼,年溫差要比同緯度其它地區小得多。全年有雨,冬雨較多:此區正當溫帶氣旋活動的路徑上,氣旋雨量豐沛,特別是冬季時溫帶氣旋更為活躍,雨日很多,但降水強度並不大。冬季降水量在全年所佔比例稍大,全年沒有乾季。

F. 舉出海洋石油開採的三個可能的好處和三個可能的問題,並分析如何避免出現這些問題。

解析: 三個可能的好處是:有利於解決石油資源不足的問題;有利於發展化纖、塑料等石油化學工業和滿足相關商品的市場供應;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三個可能的問題是:因石油泄漏、廢棄物傾瀉等而污染海洋,從而不利於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造成的海洋污染,很難清除和治理;不僅投入高,而且風險高(海洋石油開採的成本高而成功率較低)。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問題,需要加強有關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增強有關法律的制定和執行,以及加強對民眾的教育等。

G. 海上石油開採的不利自然條件

有風浪。平台的成本高。油井一旦出事故不易處理。泄漏事故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

H. 海上石油鑽井危害對環境的危害!

一個海洋鑽井平台的建立要花費巨資,所以他的施工周期比較長,長時間的施工中鑽井廢棄物所引起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其中有重金屬、有機物和礦物油所造成的污染具有比較大的危害性,而且這些污染各據特徵.主要是對所在海域的魚類 微生物 和海水水質有較大的影響 置於相關的數字 我就不太精通了 因為我是搞鑽井的對這一行的環境危害是知道的

I. 在石油的開采、運輸、提煉和使用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危害

在石油的開采、運輸、提煉和使用過程中操成的危害:

  1. 開采:鑽完井時對地表、地層結構的傷害,開采對地層壓力的破壞(引發虧空,海底地震等),注水壓力過大、點位不合適對地層的破壞。

  2. 運輸:海底管線的銹蝕泄漏,如平台往中心平台回輸油氣的海底管線被穿梭其間的拖輪錨鉤帶起刮壞而泄漏的。如油輪在滿載油品的航行過程中發生事故。

  3. 提煉:在海上平台,油從海底提升採到地面之後只是經過粗加工,目標產品是含水小於1%的原油,然後會運輸到陸地終端進行進一步處理。碳排放是所有中心平台氣體放空時肯定有的,所有的有毒氣體(硫化氫等),還有因上下游(平台到陸地終端或其他平台)流程受限無法利用的天然氣,除了直接與大氣接觸被風吹走稀釋,都會在平台最高點的火炬燒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

  4. 使用過程:也就是平時的塑料污染,汽車尾氣。等等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污染。石油產品所含有的石油氣、苯和芳香烴、硫化氫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當達到人體中毒極限,被人體所吸入後,將會導致人員中毒。石油所含的苯和甲苯等有毒化合物進入了食物鏈,從低等的藻類、到高等哺乳動物,無一能倖免。成批海鳥被困在油污中,它們的羽毛,一旦沾上油污,就可能中毒或死亡。

J. 海上開採石油泄露的危害

會造成海水嚴重污染,大批的海洋生物死亡,還會導致海水中的氧氣減少,海洋生物遷徙,最後就成了一片死海,無生物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