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石油危機,石油危機對國家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為什麼
什麼是石油危機:
20世紀50年代起,石油成為美國的主要能源,進口石油日增。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價格長期在每桶2元以下,廉價的石油成為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東產油國早就對低廉的油價不滿。1973年,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禁運,同時大幅度提高油價。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
影響:
沉重打擊了大量依賴進口石油的美國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此後,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節能措施,並開始研究太陽能等新能源。
② 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是怎麼會事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曾連續多次採取限制石油生產的措施。由於石油為各國的重要能源,其需求缺乏彈性,所以,當OPEC組織決定降低產量時,石油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需求量下降幅度。這從短期來看會增加該組織成員國的收益,從長遠來看也有利於世界石油市場的穩定。若該組織不限制石油的生產,則各成員國將因價格下跌而減少其收益
簡單來說就出石油出口國降低產量,拉升了價格,就「危機」了
③ 石油危機產生的原因
石油危機為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經濟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迄今被公認的三次石油危機,分別發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世界石油綜合分析 全球三次石油危機 第一次危機(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阿拉伯成員國當年12月宣布收匯石油標價權,並將其擊沉原油價格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第二次危機(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伊朗的政局發生劇烈變化,伊朗親美的溫和派國王巴列維下台,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此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影響,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機(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沖擊。
④ 石油危機是怎麼出現的
人類活動的面積越來越大,工業越來越發達,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交通用油量增大,石油總有一天會被開采完。
不過人類是最聰明的,也許以後會發現更多能源。石油出現危機會促進人們對石油知識的探求。
⑤ 歷史上的石油危機有哪些
一次能源危機是為一種經濟體能源供應的任何中立帶巨大瓶頸(或價格上漲)。通常,能源危機是因石油和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短缺。一次性能源危機可能是一次油品危機、石油危機、能源短缺、電力短缺或電力危機。當市場出現壟斷操作時,就可能出現市場的失敗。由於某些工業活動,如工會組織的罷工和政府的禁運等可能會導致危機的發展與擴大。其原因可能是過度消費、基礎設施老化,有時也可能會因煉油和港口設施的短缺而限制了燃料的供應所致。在異常寒冷的冬季,也可能出現緊急情況。管線的故障與其他事故也可能造成能源供應的中斷。在猛烈的暴風雨後,也可能出現能源危機。英國在2005年的石油終端大火和卡特琳娜颶風等事件後很快就出現了能源短缺。恐怖分子和反政府武裝對重要基礎設施的攻擊也都是能源消費者潛在的問題,中東地區連續不斷的罷工也引起全球石油的短缺。政治事件,如由於政變發生而導致的政府變更、個人集權政治的崩潰、軍事佔領、政變等都會造成石油與天然氣生產的中斷並導致供給短缺。
1973年石油危機——起因:為了反對贖罪日戰爭中對以色列支持的西方國家,一些主要的阿拉伯產油國發起的,由歐佩克實施的石油禁運。
1979年的能源危機——起因:伊朗革命。1990年的石油價格突漲——起因:海灣戰爭。
2000—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電力危機——起因:撤銷(價格、費用等方面的)管制規定失敗,商業腐敗。
2000年的英國燃料抗議——起因:英國公路用燃料稅收已經相當高和原油價格的暴漲。
北美的天然氣危機。
2004年,阿根廷的能源危機。
朝鮮多年的能源短缺。
辛巴威因為經濟失控而導致多年的能源供應短缺。
2007年,緬甸反政府武裝發動的政治動亂導致全面危機爆發,這也導致能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在進入危機延長的階段之前,俄羅斯—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和俄羅斯—白俄羅斯之間的能源爭端已經解決。
⑥ 史上石油危機有哪些
歷史上的「石油危機」,是因為原油供應銳減或原油在短時間內大幅漲價對經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而導致的經濟危機。這樣的石油危機有3次。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起因是發生於1973年的第四次阿以戰爭。為了報復在這次戰爭中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收回了石油定價權,實行石油減產並對西方國家採取石油禁運,這使得原油價格在短期內上漲4倍,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造成了石油恐慌以及經濟兩位百分數的下滑。 第二次石油危機開始於1978年底,當時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的伊朗發生了反西方伊斯蘭革命,伊朗的石油出口銳減直至最後停止,加之1980年開始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使原油價格增長近兩倍,使世界的經濟產生了嚴重停滯甚至衰退。 第三次石油危機開始於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隨著國際社會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生效以及日後的波斯灣戰爭,伊拉克石油出口嚴重受阻,對依賴石油進口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 這3次石油危機主要是政治原因造成的。目前世界市場上出現的石油漲價原因較復雜,主要表現在:第一,此次的石油漲價不是因為原油供應下降而起;第二,近幾年世界能源需求大幅增長;第三,存在國際石油期貨商的炒作。▲
⑦ 石油危機
隨著目前油價的持續上漲我們很多老百姓也已經感到了一絲的壓力,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中國作為世界石油消費大國,有將近40%左右的石油資源呢是依靠海外資源的進口,
一九九三年,中國就已經是石油純進口國,而且以後每年都以百分之三點七的速度遞增石油進口量。去年,中國進口原油達到了1.2億噸,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據有關機構預計,中國2010年石油進口規模將達到1.8億-2億噸,進口依存度也將隨之突破50%。
我國進口石油的比重越來越大呢,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的資源供給不行,就說石油生產產量增長緩慢,而需求增長非常的快,這樣呢所以我們對國外的進口石油依賴越來越大,那它的影響是兩個方面的,正的方面就是說彌補了我國的資源不足的問題,解決了需求短缺,保證了供給,這是它正的方面,另一方面實際上就是石油大量進口的外部性的問題,就是引起了石油安全的問題,另外,目前中國進口的原油主要來源於中東地區,占進口的50%以上,而來自中東的原油進口又主要依靠油輪輸送,並通過馬六甲海峽。
這么一個集中於中東地區的話,對我們國家的能源的這么一個供應是不利的,因為中東地區的話屬於一個多事的地方,政局的不穩定,所以我們國家從這點來說的話,必須改變它的這種能源來源的結構
從這個短片中我們看到中國目前對海外石油市場的依賴程度是越來越深,而且還主要是集中在中東地區,那麼對它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會不會從另外一個方面,它蘊藏著一些我們的供給風險問題。
我覺得這個就是所謂我們談到能源安全的問題了,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種突發事件,我們是不是能夠按照一個合理的價格,能夠從石油市場上,國際市場上能夠買到,我們所需要的石油,這是第一個概念啊;第二個就是說,對中國來說確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是不是能夠有一個比較安全的,一個運輸的系統能夠保證這份供給,這是第二個概念;第三個概念就是我們的應變能力,就涉及到我們的儲備啊,我們有沒有突然增產的能力,國內啊,包括突然來控制這個需求,我能夠馬上讓你停止一些不是非常必要的那些需求。我覺得我們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石油戰略要定義在維護我們的石油安全的這樣一些定義的基礎上,所以我們的石油,戰略的設置,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石油的這個產品是滲透到人們生活當中每一個行業都有,比如說你家裡用的電冰箱,洗衣機啊那些塑料啊,這都是石油裡面出來的產品,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比如我買的飛機票、火車票啊也隨著石油的漲價(而漲價),也再有些燃油附加稅也加上去了,我們的農民呢,所用的你比如柴油啊,他用的農膜啊,化肥啊,隨著石油漲價這些價格呢它也在調整,如果說我們這個油價能夠平抑這個油價,能夠這個油價低一些,那麼我們就少開支點錢,我們的收入更高一些,我們的生活會更好一些。
所有的這個石油化工的產品啊,用它做石油原料的,全部都會受到它的成本價格的(影響)往上推,那麼它會傳導的,這個東西變成一個中間產品,然後變成了一個實際使用的產品的時候,馬上就傳導到那個消費裡面去了,所以這個價格指數就會上升,這個通貨膨脹一產生影響以後呢,這個影響就比較多了,那宏觀政策上,它可能進行調整,比方說利率的上升,利率的調整還有等等一些問題,這樣呢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那就是個全方位的。
最重要影響還是對我們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才能夠滲透到千家萬戶的生活當中去。我們用固定資產的投資來拉動這個GDP增長的,佔到多少,去年是47%。固定資產的投資,占這個GDP的比重超過40%就是很危險的了,所以宏觀模式的這個改變,是對我們是不是會產生這個安全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你應該站在國家的立場,石油危機給國家帶來不少麻煩!!
⑧ 世界上發生幾次石油危機
一共3次,2次是不對的
⑨ 世界上發生過幾次石油危機什麼原因造成的現在油價上漲是石油危機么
以前好像沒發生過石油危機,只發生過因為爭奪石油開採的戰爭。油價上漲只是石油危機的前奏,會有爆發的那一天。
⑩ 石油危機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世界上多次出現石油危機,原油價格也因原油產量大小而不斷變化。一些大國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建造、使用大型油船,從中東地區把成噸成噸的原油運到本國儲存起來。目前,世界上60%的石油是經海上運輸的。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由於油輪的觸礁,碰礁,擱淺或失火,海上事故不斷發生。此外,還有油輪的壓艙水,洗艙水以及各種船舶的其他含油污水,每年湧入海洋的石油有百萬噸以上,使海上原油污染越來越嚴重。
1963年,一艘貨輪在美國西南海岸遇難,大量燃料油流入海中,使美國當地一周內幾十萬只蛤被殺死,當地養蛤業收獲量僅為常年的9%左右。1967年3月,一艘名叫「托雷•卡尼翁」號油輪在英吉利海峽觸礁,一次就有10萬噸原油流入海中,污染了140多公里的海岸及海灘。1978年3月16日,美國超級油輪「艾莫科•凱迪」號失去控制,在法國布列塔尼海岸擱淺,使大量原油泄漏,在海上形成一條18海里寬,80海里長的海上油帶,污染了法國130海里的海岸,使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為生的海鳥中毒身亡。經濟損失幾千萬美元。在對海水清理過程中,僅打撈原油就有2.5萬噸。1984年12月21日,美國一艘油輪在華盛頓州西部海面航行時不慎觸礁破裂,使得艙內80多萬升石油傾瀉在海面上,現場上一層油膜,造成632隻海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