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產業鏈上什麼最好
擴展閱讀
舌下取栓用哪些工具 2025-07-02 02:20:47
邢台哪裡賣數碼產品 2025-07-02 02:18:52
煤裂解炭黑什麼價格 2025-07-02 02:13:14

石油產業鏈上什麼最好

發布時間: 2023-09-04 22:29:01

① 油價下跌對哪些行業是利好

油價下跌會影響股市、金市和匯市。對除石油開采之外的企業來說,油價下降都是利好,尤其是這將為交通、汽車、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業個股帶來機會,還有石化行業下游產品。

1.航空板塊。如油價出現周期性轉折,交通運輸業也將進入成本大降、利潤大升的發展周期。

2.汽車板塊。油價的下跌,必然刺激新一輪購車狂潮,從而使汽車類上市公司收益看漲。

3.航運行業,油價下降將使航運公司大大受益。

4.石化板塊。去年不少化工公司都發表公告稱,因相關石化原料的上漲,預計其利潤將下降。但隨著油價的下跌,可以預見,這些公司利潤將大幅回升。

5.石化行業下游產品,分析師指出,原油價格下跌,短期內會給部分石化行業下游產品帶來成本利空,加速相關產品價格下行。不過,中期隨著原油價格企穩,將有助於下遊行業降低成本,部分需求穩定和庫存處於低位的子行業有望從成本下降中率先受益。

石油化工哪個方向以後最有前景

從行業生命周期看化工行業發展趨勢
石油時代已過 100
年,原油帶來我們的不僅僅是能源,還有基於原油的各類化工產品,它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塗料、膠粘劑、有機玻璃、醫葯等。在這 100
多年中,許多企業抓緊行業發展的先機,利用技術或資源優勢,成為化工行業的開創者,又在全球化時代下通過成立合資公司、收購兼並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產品線,進行新的市場和新的行業,逐漸成為綜合性的化工生產企業。
我們認為行業的發展趨勢,無論是一體化和平台化,還是集聚化和高端化,都是企業為了保持健康發展,維持公司產品線盈利能力,降低產業鏈風險和行業波動風險所做的有益措施。
高端化進軍化工新材料,電子化學品首當其位
目前我國許多高端化工產品都
依賴進口,許多在全球范圍內已經處於成熟期的行業,在我國上屬於萌芽期和成長期,並且自主品牌和產品競爭能力較弱。化工新材料主要為了與基礎化工品進行區別,在我國化工新材料細分行業首推電子化學品和碳纖維。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原油產量 仍然保持穩步增長 。根據 BP 能源統計數據,2016
年全球原油產量 43.82億噸,同比增長 0.53%,近 5 年復合增速 1.80%,近 10 年復合增速 1.01%,近 50 年復合增速
1.91%,從產量增速來看,全球原油產量近 5 年依然保持較高增速。從產量來源結構上看,2016 年 OPEC 組織原油產量達到 18.64 億噸,佔比
42.5%,俄羅斯和美國是 OPEC 外產油量最大的兩個國家,2016 年原油產量分別是 5.54 億噸和 5.43 億噸,分別佔比 12.6%和
12.4%。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產業結構有待優化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半導體市場約占其中的三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201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緩慢,主要是由於需求疲軟、美元走強以及市場趨勢和周期性等因素的疊加,而中國區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地區,2015
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7.7%。從產業鏈看,不同於全球 5:3:2 結構,我國封裝測試業仍是集成電路產業鏈中佔比最大的環節。

③ 哪些物品的原材料來源於石油,說的最全的可再追加200分

由於石油的衍生品實在是太多,所以有些是從其他網站下的,有些是我貢獻的,請樓主見諒。
這是動力類的:石油燃料、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其中,各種燃料產量最大,約占總產量的90%;各種潤滑劑品種最多,產量約佔5%。各國都制定了產品標准,以適應生產和使用的需要。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品種。汽油的沸點范圍(又稱餾程)為30~205°C,密度為0.70~0.78克/厘米3,商品汽油按該油在汽缸中燃燒時抗爆震燃燒性能的優劣區分,標記為辛烷值70、80、90或更高。號俞大,性能俞好,汽油主要用作汽車、摩托車、快艇、直升飛機、農林用飛機的燃料。商品汽油中添加有添加劑(如抗爆劑四乙基鉛)以改善使用和儲存性能。受環保要求,今後將限制芳烴和鉛的含量。

噴氣燃料:主要供噴氣式飛機使用。沸點范圍為60~280℃或150~315℃(俗稱航空汽油)。為適應高空低溫高速飛行需要,這類油要求發熱量大,在-50C不出現固體結晶。

煤油:沸點范圍為180~310℃ 主要供照明、生活炊事用。要求火焰平穩、光亮而不冒黑煙。目前產量不大。

柴油:沸點范圍有180~370℃和350~410℃兩類。對石油及其加工產品,習慣上對沸點或沸點范圍低的稱為輕,相反成為重。故上述前者稱為輕柴油,後者稱為重柴油。商品柴油按凝固點分級,如10、-20等,表示低使用溫度,柴油廣泛用於大型車輛、船艦。由於高速柴油機(汽車用)比汽油機省油,柴油需求量增長速度大於汽油,一些小型汽車也改用柴油。對柴油質量要求是燃燒性能和流動性好。燃燒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愈高愈好,大慶原油製成的柴油十六烷值可達68。高速柴油機用的輕柴油十六烷值為42~55,低速的在35以下。

燃料油:用作鍋爐、輪船及工業爐的燃料。商品燃料油用粘度大小區分不同牌號。

石油溶劑:用於香精、油脂、試劑、橡膠加工、塗料工業做溶劑,或清洗儀器、儀表、機械零件。

石蠟油:包括石蠟(占總消耗量的10%)、地蠟、石油脂等。石蠟主要做包裝材料、化妝品原料及蠟製品,也可做為化工原料產脂肪酸(肥皂原料)。

潤滑油:從石油製得的潤滑油約占總潤滑劑產量的95%以上。除潤滑性能外,還具有冷卻、密封、防腐、絕緣、清洗、傳遞能量的作用。產量最大的是內燃機油(佔40%),其餘為齒輪油、液壓油、汽輪機油、電器絕緣油、壓縮機油,合計佔40%。商品潤滑油按粘度分級,負荷大,速度低的機械用高粘度油,否則用低粘度油。煉油裝置生產的是採取各種精製工藝製成的基礎油,再加多種添加劑,因此具有專用功能,附加產值高。

潤滑脂 :俗稱黃油,是潤滑劑加稠化劑製成的固體或半流體,用於不宜使用潤滑油的軸承、齒輪部位。

石油瀝青:主要供道路、建築用。

石油焦:用於冶金(鋼、鋁)、化工(電石)行業做電極。

除上述石油商品外,各個煉油裝置還得到一些在常溫下是氣體的產物,總稱煉廠氣,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壓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氣,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煉油廠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種很多,是有機化工產品的原料基地,各種油、煉廠氣都可按不同生產目的、生產工藝選用。常壓下的氣態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氫氣、乙炔、碳黑。液態原料(液化石油氣、輕汽油、輕柴油、重柴油)經裂解可製成發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絕大部分基礎原料(乙炔除外),是發展石油化工的基礎。目前,原油因高溫結焦嚴重,還不能直接生產基本有機原料。煉油廠還是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芳烴的提供者。最後應當指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中或多或少加有添加劑以改進使用、儲存性能。各個煉油裝置生產的產物都需按商品標准加入添加劑和不同裝置的油進行調和方能作為商品使用。石油添加劑用量少,功效大,屬化學合成的精細化工產品,是發展高檔產品所必需的,應大力發展。
這是塑料產品; EVA、PE、PP、ABS、PC。。。。。

④ 石油裝備產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石油消耗已佔到一次性能源結構的40%,天然氣則佔了23%。未來數十年內,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在全球能源中仍將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石油和天然氣需求的穩定增長帶來了石油勘探開發投資額的持續攀升,也使石油裝備製造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業內權威分析,未來世界石油裝備每年需求增長率可達20%以上。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正成為一個高投資、高回報、低風險的行業。
一、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設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從1019家快速增至2023家,翻了近一番,全行業資產總額從674億元增長到2006億元。5年間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均增長了3倍以上,而新產品產值、出口交貨值、利潤總額等指標的增長均在兩倍以上。
盡管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我國石油裝備業依然面臨嚴峻形勢。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裝備技術研發與製造企業幾乎都集中在美國的休斯頓,其占據了石油裝備領域85%以上的市場份額。休斯頓年營業額超過百億美元以上的企業有數十家之多,而中國2003年以前在高端石油裝備領域尚屬於純進口國,至今無一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實施「走出去」能源戰略,到海外進行油氣勘探開發,中國幾大石油公司已經累計在海外獲得了一百多個油田項目,但這些項目70%以上的設備和服務都有西方公司提供,尤其是海洋項目的產品和服務更是被西方公司壟斷。據統計,2010年我國石油裝備行業出口額137億美元,還不及美國哈利伯頓公司全年營業額的三分之一,在全球市場中所佔份額不足2%。
造成這種不利局面的原因:一是起步晚,底子薄。我國的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才開始起步,而西方國家相關行業已有百年歷史。二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我國石油裝備企業資金、技術力量分散,核心競爭力難以提高。三是過多依賴低附加值環節。由於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導致企業處於產業鏈低端,只從事一些低端產品加工,極大降低了回報率和附加值。以一艘中國製造的自升式鑽井平台為例,由於只實現了24%的國產化率,中國企業只能獲得全部利潤的20%。
盡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但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在發展過程中業逐漸積累起自己的優勢。
(一)門類齊全。目前我國石油裝備製造業門類比較齊全,產品規格、品種基本能滿足陸上石油勘探開發需求,從生產能力、產量、產值、生產的品種規格和從業人員等方面衡量,我國已經是一個生產石油裝備的大國。
(二)高性價比。石油裝備製造作為一個高成本行業,中國具有西方國家難以實現的人力資源優勢和成本優勢,產品具有很高的性價比,這對世界各產油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已經有很多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設立了長期采辦機構。
(三)國家扶持。「十一五」期間,我國將石油勘探、鑽采設備製造行業作為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2010年,高端裝備製造業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十二五」開局,我國又確立了能源裝備產業新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要把能源裝備製造業培育成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而近期即將出台的《「十二」五期間海洋工程裝備發展規劃》,則標志著國家將加大對海工裝備產業的扶持力度。
具有戰略高度的政策頻繁出台,彰顯出我國大力發展高端石油裝備製造業的決心,推動了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優化升級和布局調整。近年來,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業能已經開始向我國轉移。可以預見,未來5-10年內我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將會迎來蓬勃發展。只要抓住機遇,業內將成長起一批具備和西方石油裝備「大鱷」抗衡實力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二、東營做大做強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基礎和優勢
山東省石油裝備銷售收入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首位,其中80%以上的石油裝備製造業集中在東營。2010年,東營銷售收入過億元的石油裝備企業達五十餘家,5億元以上的企業20多家。目前,東營的石油裝備總產值已經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導產品陸地石油鑽機占國內市場的比重達到26%,抽油機達到60%,石油專用管達到30%,抽油(電)泵達到50%,抽油桿達到25%,燃氣發電機組達到80%,油田特種車輛達到30%。鑽機、管具、採油裝備大量出口中亞和東歐,石油管具大量出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
作為中國做大的石油裝備製造業基地,東營初步具備了承接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轉移的優勢:
(一)產品種類齊全。經過多年積累,東營的石油裝備產業已經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領頭雁」。東營市已經形成了以鑽機、鑽桿、抽油機、抽油桿、抽油泵、油氣集輸管道、油田特種車輛等成套設備為重點,涵蓋物探、鑽井、測井、固井、採油、井下作業、地面工程、管道運輸等各領域的產品體系。龐大的產業規模,完整的產品種類使得東營具備了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的實力。
(二)產業關聯度較高。東營石油裝備產業體系較為完整,集研發、製造、服務、內外貿易於一體,企業之間通過專業分工,在技術信息、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建立起共生、互補、競爭的發展模式,產業鏈不斷延伸,產品開發由低端向高端、公司主營業務有製造向工程服務不斷轉變。
(三)創業及展示載體豐富。依託勝利油田和石油大學,東營的石油裝備專業人才資源豐富,科研實力雄厚。目前,東營市已經擁有一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四家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並建成了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營)國際石油石化裝備與技術展覽會是國內唯一在石油產區和石油裝備基地舉辦的國際石油盛會。目前正在建設的「中國石油裝備產業基地國際交流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石油裝備向世界展示形象和宣示實力的平台和窗口。
(四)交通網路發達。完善的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交通設施,為東營市搭建了發達的交通網路。尤其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東營港2020年將跨入具備億噸吞吐能力大港的行列,使得東營具備了與世界能源之都美國休斯頓類似的優勢,是我國其他主要石油裝備製造地區所不具備的。
(五)國家戰略支撐。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相繼上升為國家開發戰略,東營分別成為「黃」、「藍」戰略的核心城市和前沿城市。「黃」、「藍」戰略分別明確了東營建立高端石油裝備產業區以及石油產業聚焦區的目標,加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三大國家戰略的交匯疊加,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
三、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建議
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的廣闊前景,以及國際石油石化通用機械製造業產能向我國轉移的趨勢,使東營高端石油裝備產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作為石油裝備製造業的「領頭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擁有顯著優勢的同時,自身發展也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必須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一)面臨國內兄弟省份的激烈挑戰。盡管東營石油裝備產業在國內已經建立起了領先優勢,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進入新世紀以來,全國很多地方十分重視石油裝備製造業所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將打造石油裝備製造基地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標。
遼寧盤錦市和黑龍江大慶市先後確定了建設世界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戰略目標。盤錦的建設目標是到2015年產值占國內石油裝備製造行業的1/5,佔世界石油裝備年需求量的3%,2020年產值占國內行業的1/4,佔世界需求量的5%-6%,成為聞名世界的石油裝備製造中心。大慶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建立起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近年來,江漢油田也確立了建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的戰略目標,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銷售過百億。上海建立了石油化工裝備產業基地,其發展目標是建成具備世界影響力,中國最具競爭力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今年初,克拉瑪依油田也定下了打造國家級石油裝備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此外,四川廣漢、江蘇建湖等地也啟動了石油裝備基地建設工程。
憑借自身的獨特優勢,各地紛紛確立了石油裝備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並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其中大慶、盤錦的發展尤為迅速,計劃建設總投資額均在百億元以上。未來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將形成群雄並起的格局,激烈的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二)需解決制約自身發展的深層問題。目前,制約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深層問題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企業規模小,集中度低。東營的石油裝備企業雖然總體看數量較多,但有半數以上的企業未達到規模經濟。這使得企業資金、產能規模、技術力量等資源相對分散,區域性綜合競爭力難以提高。二是產品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由於各自為戰,東營石油裝備企業難以形成競爭合力,造成了產能的浪費和行業間的無序競爭,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三是產品技術含量低,低端產品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產品少,一些關鍵技術和產品還需引進或直接到國外采購,產品附加值低,自主化生產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弱。東營的石油裝備是靠勝利油田的帶動發展起來,由於對勝利油田等國內油田的依賴,許多企業在對海外市場的開發上畏首畏尾。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海外市場營銷體系,尚未具備與哈里伯頓等世界巨頭競爭的能力。
(三)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東營石油裝備產業的發展首先離不開企業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東營企業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形象地比喻為「護住脖子」和「伸出拳頭「。所謂「護住脖子」,就是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研發、自主設計和自主製造的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徹底擺脫國外公司在關鍵技術上的「卡脖子」現象。所謂「伸出拳頭」,就是苦練內功,拿出技術先進、質量過硬的拳頭產品,樹立良好品牌,形成廣泛影響力。只有具備過硬的拳頭產品,才能擁有和西方大公司過招的資本,才能真正在市場博弈中搶佔先機。
未來的發展中,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要保持並擴大領先優勢,在企業自身努力的同時,還必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企業希望政府:一是盡快出台具體的扶持政策細則。包括技術研發支持政策、土地支持政策、人才支持政策等。通過優惠政策的支持,鼓勵企業走自主研發與技術合作、技術引進相結合的道路,引導企業盡快掌握世界先進技術,加速產品高端化進程。二是加快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充分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有效整合資源,以點帶面,使東營石油裝備產業走上高端項目帶動低端項目,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發展道路。同時,通過發揮引導作用,調整產業格局,優化產品結構,從而形成良好的區域競爭合力。此外,還應當加大監管力度,避免惡性競爭,使東營石油裝備製造企業實現協同作戰,共同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優勢。三是加大對海外市場開發的支持力度。從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政府應出台海外市場開發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實施「走出去」的市場戰略,參與全球市場競爭,佔領海外市場。四是實行大項目和高端項目帶動戰略。加強對大項目和高端項目的政策傾斜力度,通過項目帶動,在做大的基礎上,把石油裝備產業做精、做高端。
面對機遇與挑戰,只有企業努力,政府重視,多方配合,聚力突破,東營石油裝備製造業才能夠保持並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只要運作得當,搶佔先機,東營石油裝備產業有可能在未來10-15年內形成數千億元的產值和銷售規模。屆時東營將實現石油裝備製造業的跨越發展,並真正成為「東方休斯頓」和世界石油之都,為中國石油裝備製造業的強大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⑤ 石油貿易與加工板塊特徵

石油工業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板塊三個部分,油氣是從上游流向下游。由於天然氣和原油的物理性質不同,油氣進入中游階段就發生了分支,原油流向下游的煉油廠或石油化工廠,天然氣經過處理加工之後,就直接流向消費市場。自從石油危機之後,天然氣做為一種能源資源,逐漸地被重視起來,大量的開發利用,也讓天然氣工業形成了特有的經營。尤其是本世紀以來,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導致大量的天然氣出產,需要開發更大的天然氣市場,經營上出現了特有的價值產業鏈,把石油經營的上中下游一體化。通過液化天然氣LNG的形式,把上游生產的天然氣從井口處理加工,冷卻運輸之後再氣化,直接把天然氣做為消費商品,銷售給工業用戶或城市消費者居民。

LNG的經營是石油行業里的一種特殊經營,由於整個價值鏈的打造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長時間的穩定運營,因此,LNG的商業模式往往是依靠簽訂商業合同來保障上游和下游的供需關系,通常是一個長期合同簽訂之後,一個氣田才會投入開發建設。天然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的遠東地區,像中國、日本、韓國等,那裡的天然氣價格很高,可以吸引天然氣生產商。不過,天然氣生產商往往是先通過與消費市場商家協商一個長期價格和數量,再根據這個數據去評估經濟開發方案,也就是說,是由下游來主導上游的開發生產,這是近二十年石油行業發展出的新經營模式。

這里要介紹的下游板塊是傳統的石油下游板塊的經營,主要是原油的煉制加工及市場銷售的環節。從四個方面介紹下游板塊:經營特點、煉制產品及廠商、終極用戶的消費,以及市場的銷售經營。

下游板塊的業務范圍:

  • 石油工業的下游業務是把原油加工處理成為石油成品,再把石油成品運輸和銷售給用戶及消費者;可以細分為四個環節,原油煉制、供給和貿易、產品市場營銷,及批發和零售。

  • 下游板塊每天為人們提供數以千計的產品給各種用戶,比如:大家熟悉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瀝青等,還有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化工產品,像油漆、潤滑劑、橡膠塑料、化肥、殺蟲劑等,總之,我們吃的、用的,以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離不開石油為原料生產出來的商品。

  • 下游板塊的經營特徵表現在四個方面:差額經營;非常復雜和跨領域;具有全球市場觀;終極用戶消費。下游的經營是一種直接的差額盈利,可以用一個簡單公式來表示:煉油差額利潤= 成品的銷售價格–原油的購入成本;下游經營包括許多的復雜及分散業務,比如:煉油、石油化工、運輸分銷、批發和零售市場經營;具有全球市場觀和終極用戶消費,下游板塊的經營受到國際油價的影響,無論是石油原料的供需平衡,還是石油煉制產品的價格起伏變化都會對下游板塊經營產生影響,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影響,必須要有全球市場觀。

    下游板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石油的煉制,由於原油組分里含有多種碳氫分子,是一種碳氫混合的產物。每批出產的原油都有不同的組分,但是,所有類型的原油都可以通過溫度不同,把原油中各種組分給分離,煉油就是利用溫度和壓力將原油里的不同碳氫組分分離成為各種成品油,行業里通常分為輕質、中質和重質產品。

  • 輕質產品有:液化石油氣(LPG), 汽油、溶劑的石腦油等

  • 中質產品有:中組分的分離油、柴油、煤油和航空煤油等

  • 重質產品有:燃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石油焦炭等

  • 在美國的石油行業里主要有兩種下游板塊的經營公司,一種是一體化的國際大石油公司,比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龍、殼牌、BP和道達爾等;另一種是獨立下游石油公司,這些公司有自己的煉油廠、加油站等設施,但沒有上游的勘探生產的部門,他們的代表公司有VALERO, TESORO,SUNOCO等。

    下游板塊的終極用戶市場營銷通常分為批發和零售兩種形式,石油煉製成品用於燃油產品的比重最大,像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船舶燃油等是主要的運輸燃料,目前世界上65%的原油轉化成為了這些主要的運輸燃料油品。石油公司通過批發或零售把這些油料從煉油廠運輸到用戶的油庫或加油罐,最為常見的是車輛使用的加油站,其他不常見的是批發產品給大宗產品用戶,像石油化工廠和工業製造廠、城市電力公司、卡車運輸公司、機場的航空公司等。下游的市場銷售就是開拓石油產品的批發及零售用戶,並為他們提供石油產品的供給,這是石油工業的流程終端。成本控制和有效經營始終是下游板塊的追求目標,只有石油產品不斷地銷售給用戶消費,石油工業才能完成一個良性的商業循環。

    總結一下石油工業的下游板塊。下游板塊包含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新型的液化天然氣LNG產業鏈的經營,另一種是傳統的石油煉制加工和市場銷售。LNG的價值產業鏈是上中下游一體化的經營,但通常是以用戶市場公司來主導,上游的生產商需要有一個長期的供銷合同來做為投資生產的保障。傳統的石油下游板塊是通過把原油煉制加工成多種的石油產品,來滿足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其中最為重要的石油商品是運輸燃油,像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這些商品是通過批發和零售輸送到消費者手中。美國的下游經營基本上是國際大石油公司和美國的獨立煉油銷售公司所組成,他們是靠差額利潤來維持經營,因此,成本控制和有效運營成為了下游板塊的經營核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