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國際原油漲跌對中石油有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古董價格從哪裡來 2025-07-08 22:01:35
石油上漲老百姓怎麼辦 2025-07-08 21:54:17

國際原油漲跌對中石油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8-06 17:24:48

① 國際油價對中石油影響如何

3月9日,中東地震,原油價格暴跌.到了3月23日,國際石油價格已經連續第四周下跌,美國原油價格創下了1991年以來最大周的下跌幅度,一次破壞了20美元/桶,直到投稿,美油下跌了1.72%,報告22.24美元/桶.石油價格變動迅速傳導到國內,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於3月17日發布文件,從2020年3月17日24點開始,國內汽車、柴油價格每噸下降1015元和975元.摺合漲價,92#汽油降0.8元/升,0#柴油降0.83元/升,國內許多地區汽油進入5元時代.接下來,金投小編介紹國際石油價格對中石油的影響

兩桶油在疫病期間咬牙緊張了兩個月的臉,一下子沒有緊張,流下了眼淚.

據統計,2020年春節期間,中石化、中石油的成品油銷量僅為上年春節同期的20%左右,但仍需正常運營.銷售額急劇下降也要開始,這是國瞎歲有企業的負責人.但是,對2桶油的打擊最大的是,最近的原油價格急劇下磨穗睜跌-每月至少損失750億美元.中石化2018年純利潤為630億美元.

什麼是什麼?成本越高利潤越大

現在的兩桶油,油田業務萎縮,以煉油和銷售為中心的企業.199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為2732萬噸,當年族慶中國原油產量為1.6億噸,進口原油只有錦上添花的效果.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高達4.62億噸,當年中國原油產量1.89億噸,進口原油依賴度超過70%.

也就是說,現在兩桶油的煉油和銷售業務,使用的原油以進口油為主.自產原油遠不能滿足國內瘋狂增長的燃料需求.

據兩家公司年報報道,截止到2018年底,中石油共有2家.18萬個加油站,加油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兆元,銷售額1.77億噸,損失64.5億元中石化有3萬個加油站,加油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45兆元,銷售額1.98億噸,利潤234.64億元.

從收益構成來看,兩家公司已經嚴重相同,以煉油、銷售為主.了解兩桶油的主要業務,看看油價的影響.既然以精煉銷售為中心,進口石油價格便宜,煉油成本不是很低嗎

這是一個常識性的理解,可惜這個理解放在兩桶油上,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原油從進口、儲存、精煉到銷售,有很長的時間窗口.這意味著兩桶油要滿足國內巨大的銷售需求,必須確保大量庫存.根據最新財報,兩桶油的賬面庫存接近3800億元,其中原油(含途)超過1500億元.2桶油的庫存周轉天數平均為1個月左右,這些原油的成本價格可以在1月前估計為60美元左右.保守一點,即使按30美元/桶的原油新價估算,也要計提50%的庫存損失.也就是說,這個月,兩桶油損失了750億美元.

750億是什麼概念?2桶油2018年的總凈利潤也只有1500億美元.但更糟糕的是,根據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國內零售油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相結合-2桶油一個月前以60美元/桶進貨,現在加工後以30美元/桶的價格銷售.

在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這個價格機制對2桶油非常有利:前期的低價庫存可以賣出高價,相反,原油價格急劇下跌的情況下,這個價格機制對2桶油造成了災難.

還得忍耐!石油類股票一路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2016年發展改革委員會發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成品油零售價格和國際油價聯動機制的生效區間為40美元-130美元.也就是說,40美元以下,無論怎樣下降,兩桶油的零售價格都不會下降.那樣的話,不是不穩定地賺錢嗎

事實上,類似的保護價格從2009年開始公布(實際上更早),當時的保護價格是80美元-130美元-當時國際油價普遍較高.但是,根據發展改革委員會的規定,價格聯動機制的價格不是真正的零售價格,而是最高的零售價格.國際石油價格低於地板價格,國內最高零售價格不再下降.

但現在國內大部分加油站都沒有實行最高零售價格.國際油價下跌的時間穩定的話,零售價格應該下跌還是應該下跌.自2009年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藍曲線)和上海92#汽油零售價格(紅曲線)的變化對照圖顯示,國內成品油價格基本上與原油價格一起變動——國際油價上漲時,兩桶油的利潤更高.

更能反映原油價格對兩桶油的影響,是資本市場.在香港股市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股價從3月9日開始下跌,其中海油股價暫時下跌幅度超過40%.從國際環境來看,原油價格的復甦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兩桶油來說,痛苦的日子還得忍耐一會兒.

②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對中國的影響

從2014年6月下旬開始,國際油價持續下跌,2014年全球油價暴跌了42%,進入2015年,國際油價繼續大跌近10%。當前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全球經濟對石油的需求下降,供應能力持續增強,而這些因素短期內不會根本改變,油價重新推高缺乏動力,因此國際油價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處在較低水平。中國作為原油最大凈進口國,油價下跌必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多重影響。綜合來看,低油價對中國經濟有利有弊,總體上是利大於弊。
一、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有利因素
1、拉動經濟增長
油價走低最顯而易見的好處是原油進口成本下降。由於美國石油產量增長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14年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凈進口國,而總體石油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國際油價低位運行,將直接降低我國石油進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業成本,並通過產業鏈傳遞,降低我國經濟整體運行成本。油價下跌還將對中國消費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利於促進國內經濟繁榮。美銀美林估計,油價每下降10%,中國GDP增速將提高約0.15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油價下降可能使今年中國的GDP增速提高0.4至0.7個百分點,2016年則提高0.5至0.9個百分點。同時,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際油價大幅度走低給中國經濟更大的自我調整空間,降低了轉型升級成本。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國際油價下跌會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實際上,我國能源體制和能源價格改革挑戰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改革障礙是能源成本,以及如何滿足能源需求。由於歷史原因,我國能源價格長期受到管制,政府運用成本加成原則來制定能源價格,公眾也因此習慣了相對較低的能源價格,對價格上漲非常敏感。作為發展中國家,受到支付能力和人們的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進程比較緩慢。國際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將大大降低油價成本對中國能源價格改革的制約,為推進能源市場化改革、理順相關價格體系提供了相對寬松的環境。事實上,中國政府已決定讓市場發揮更重要作用,中國能源價格改革正呈加速之勢。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石油儲備在戰略保障上的意義不言而喻。國際能源署規定一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安全線」相當於該國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根據估計,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加上商業儲備)為70天左右,距離90天的儲備目標仍有一定距離,更低於石油凈進口國平均172天的現有水平。2014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根據預測,到202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超過65%、到2030年將攀升至75%。國際能源機構(IEA)也發布報告稱,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消費國。國際油價的下跌,對於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加的中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中國原油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環比增加近兩成,同比增長13.4%,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單月進口量最高紀錄。2014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將近10%,達到3.0838億噸(約為23億桶)。
4、加快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中國對國際原油價格沒有絲毫的定價權和話語權。目前,世界主要大宗商品的基準價都是以期貨市場來定價,推出我國原油期貨,爭取原油定價權的呼聲已持續了多年。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後續具體上市時間將擇機對外公布。目前的低油價時期,是推出原油期貨、建立定價影響力的有利契機。未來「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意味著中國在獲得國際原油的定價權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二、油價下跌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
1、強化了通縮預期
2014年12月,中國CPI同比上漲1.5%,環比上漲0.3%,同比漲幅連續5個月低於2%;PPI同比下降3.3%,環比下降0.6%,連續3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的擔憂。原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品種,還是工農業、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原材料,原油價格下跌,不僅意味著輸入性通縮增強,還會拉低中國國內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價格,帶動整個物價水平下降,可能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通縮預期。
2、不利於新能源產業發展和節能減排
石油是傳統能源,與新能源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近年來,油價高企,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進入激勵,並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如果國際油價長期維持低位運行,降低石油使用成本,增加了石油的市場需求,將可能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產生擠出效應,尤其是對正在大規模進行商業化階段的新能源,在配套市場環境不成熟、不完善的情況下,更會加速產生擠出效應。同時,低油價可能會帶來全社會增加石油消費,高耗能產業獲得復甦機會,不利於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也不利於節能減排和生態治理。根據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石油類污染物的產生量、排放量很大,是全國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3、降低石油行業的產量和產能
石油價格長期低位運行短期內將降低石油企業產量,長期內減少產能。如果石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甚至是下跌,會降低石油行業的利潤和盈利能力。如果石油價格跌破成本,還會導致石油企業虧損。短期內,石油行業企業為減少損失會減少產量。在長期內,將會減少石油產能,甚至會使得部分石油行業的企業退出,並通過產業鏈傳導,影響石油行業相關的人才、技術、要素市場發展。
三、中國應抓住油價下跌的機遇
首先,應藉此契機全面推進石油及相關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工業的增長按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計算,更多是靠要素投入增長支撐,而不是要素生產率增長支撐。石油工業要實現從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根本出路是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其次,應逐步完善石油的戰略儲備、商業儲備和資產儲備布局,對沖國際油價波動的系統風險。我國作為世界石油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在油價持續下跌時期,應逐步增加全球石油資產的股權多元化投資,而不僅僅是綠地投資。同時逐步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體系,形成石油全球資產多樣性組合對沖系統性風險;再次,應做好新能源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在石油跌價之時,加快煤炭能源結構的轉型,鼓勵更多的分布式新能源發展,加大天然氣能源站、光伏電站、風力電站等新能源建設,以便在未來石油價格再一次高漲之時,充分發揮能源補充作用;最後,加強國際能源合作力度。在國際油價下跌時,中國作為最大進口國在商業合作中話語權有所增加,可以藉此機會拓展與俄羅斯、中亞與東南亞國家以及加拿大等石油出口國的談判與合作,在逐步降低對中東國家油源過度依賴的同時,加快推進中哈、中俄、中土和中緬等油氣運輸管道的建設,開辟多元化的石油進口通道。

③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石油是利好么

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石油既是利好又是利空,利好是中石化又有借口漲價了,作為壟斷企業,它不怕沒銷路,銷量固定,價格上漲自然是利好;利空是原油上漲,作為煉油企業,它的成本加大了。最終會變為利好還是利空,還要看輿論的宣傳,而輿論如何宣傳,又取決於主力的需要。所以,對於這種可利好可利空的消息,主力說了算。

國內成品油價格高,油品質量遠遠落後於歐美國的標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國內對新能源汽車和研發的投資。

④ 國際原油下跌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國際原油下跌對迅虧仔中國的影響有:
1、拉動經濟增長。空畢
2、推進能源領域改革。
3、為擴大石油戰略儲備提供了機遇。
4、加快了我國原油期貨的推出。畝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