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除了烴還有什麼
擴展閱讀
斯帝卡鑽石配什麼膠皮 2025-07-27 06:51:04

石油除了烴還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01 17:51:41

❶ 石油的組成及其分類

�6�1石油是一種復雜的多組分混合物, �6�1烴類(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6�1非烴組分(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膠質和瀝青質)。 �6�1石油都具有大致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 �6�1不同地區、不同層位的石油在物理化學性質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à石油化學組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à與石油形成和轉化的地球化學條件以及整個過程有密切關系。 �6�1石油地球化學:石油化學組成中繼承了生油母質和石油轉化過程及其產物的信息è深入研究石油組成對於探索石油的形成、演化、運移、聚集及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6�1石油中還含有很多微量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它們構成了石油的灰分。 �6�1目前,採用發射光譜法和中子活化分析法從石油灰分中發現了59種元素,其中以釩和鎳最重要,二者可占微量元素的50%~70%。近幾年來,石油灰分中的釩、鎳含量及其比值(V/Ni)已被用來確定生油岩有機相、油源對比,取得了可喜成果。 �6�1石油中碳、氫元素含量變化與石油的化學組成有密切關系。石油越重所含高分子烴就越多,隨分子量增加,碳的含量增高,氫的含量減少。氧、硫、氮三種元素的含量變化—般與石油中非烴化合物,尤其與膠質瀝青質有關。

❷ 石油是主要包括哪些

石油液體定義:以碳氫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有色可燃性油質液體礦物。
石油液體包括: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
石油產品有:石油燃料、 石油溶劑與化工原料、 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6類。
(各個煉油裝置還得到一些在常溫下是氣體的產物,總稱煉廠氣,可直接做燃料或加壓液化分出液化石油氣,可做原料或化工原料。 煉油廠提供的化工原料品種很多,是有機化工產品的原料基地,各種油、煉廠氣都可按不同生產目的、生產工藝選用。常壓下的氣態原料主要制乙烯、丙烯、合成氨、氫氣、乙炔、碳黑。液態原料(液化石油氣、輕汽油、輕柴油、重柴油)經裂解可製成發展石油化工所需的絕大部分基礎原料(乙炔除外),是發展石油化工的基礎。)

❸ 石油是由什麼組成的

經過分析,石油主要是由碳和氫構成。其中碳佔84%~87%左右,氫佔12%~14%左右。餘下的百分之一是極微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碳和氫可以形成多種化合物,按它們的原子數從少到多排列,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等等。石油就是由這些化合物組成的。

組成石油的化合物復雜,它們含有相對分子質量從幾十到幾千的各種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除烴類之外,石油中還含有數量不等的非烴類化合物,主要是含硫、含氮、含氧的化合物以及一些膠狀瀝青質。石油的大部分是液態烴,同時在液態烴里溶有氣態烴和固態烴。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

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60℃),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❹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石油中的主要成分: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4)石油除了烴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

1、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

2、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

3、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

4、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

6、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

7、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❺ 石油的成分主要有什麼

石油中碳氫兩種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成分很復雜,並且隨產地不同而異。按其結構又分為烷烴(包括直鏈和支鏈烷烴)、環烷烴(多數是烷基環戊烷、烷基環己烷)和芳香烴(多數是烷基苯),一般石油中不含有烯烴。 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RSH)、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和噻吩等。在石油的某些加工產物中還含有硫化氫(H2S)。 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環烷酸和酚類(以苯酚為主),此外還含有少量脂肪酸。環烷酸是指含有11~30個碳原子的羧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或多個駢合脂環,羧基可以在脂環上或在側鏈上。如: 在煉油生產中常把環烷酸和酚叫做石油酸。 石油中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吡咯、喹啉和胺類(RNH2)等。因吡咯在空氣中易氧化,顏色逐漸變深,這踉汽油久存顏色變深有關。 石油的化學組成是沒有一定的,隨產地不同而異。根據含烴的成分不同一般將石油分為烷烴基石油、環烷基石油、混合基石油和芳烴基石油等幾大類。但許多產油國家常根據本國的資源情況而有不同的分類。

❻ 石油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採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體。石油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與煤一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C),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C以上,可容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
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
(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等)。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含硫、
氧、氮的化合物對石油產品有害,
在石油加工中應盡量除去。不同產地的石油中,各種烴類的結構和所佔比例相差很大,
但主要屬於烷烴、環烷烴、芳香烴三類。
通常以烷烴為主的石油稱為石蠟基石油;以環烷烴、芳香烴為主的稱環烴基石油;介於二者之間的稱中間基石油。我國主要原油的特點是含蠟較多,凝固點高,硫含量低,
鎳、氮含量中等,釩含量極少。除個別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餾分較少,渣油佔1/3。組成不同類的石油,加工方法有差別,產品的性能也不同,應當物盡其用。大慶原油的主要特點是含蠟量高,凝點高,硫含量低,屬低硫石蠟基原油。

❼ 與石油成因相關的化學組成有哪些

原油是由數目眾多的烴類和非烴類化合物所組成的混合物,其物理性質
和化學性質都與其化學組成有密切的聯系,在油氣地球化學中,常將原油的
族組成分為飽和烴、芳烴、非烴(膠質)和瀝青質。原油的族組成與其母質
類型、熱演化程度和成藏後的次生變化密切相關。
在原油的化學組成中,按照化學結構可進一步細分為:烴類—烷烴、環
烷烴、芳香烴;非烴—含氧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膠質+瀝青
烷烴是原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分
為正構烷烴和異構烷烴。在原油中正構烷
烴的含量是較高的,其含量一般為15
40的各種正構
烷烴,還有少數超過C
40
的正構烷烴。在
大多數原油中,高碳數的正構烷烴含量隨
碳原子數增加有規律地減少。
不同類型原油中正構烷烴分布
1015
20
25
30
35
0.51.0
1.5
2.0
2.5
分子中的碳原子數州界油田
尤因塔盆地
約翰溪
正構烷烴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生成條件,尤其是原始有機質的性質。高蠟原油和陸相原油往往含有大量的正構烷烴。烴源岩的熱演化程度對原油中正
構烷烴含量也有一定的影響,隨烴源岩熱演化程度的增加,正構烷烴含量增加。
受到微生物降解後的原油,正構烷烴的含量下降。
在原油中也己鑒別出許多異構烷烴。其中C
10
以內的異構烷烴含量較高,在
范圍內,最常見的構型是具有一個叔碳原子(2-甲基或3-甲基),其次是兩個叔碳原子的構型,其它類型少見。
在中等分子量范圍內最重要的異構烷烴是異戊二烯類烷烴,它們是C
25的異構烷烴,每隔三個碳原子有一個甲基支鏈,含量常占原油的1%。
最重要的是:異戊二烯型烷烴(植烷,姥鮫烷),稱謂
指紋化合物
1、含硫化合物
有害物質,對機器、管道、油罐、煉塔腐蝕。
所有原油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但不同原油的含硫量相差很大,從萬分之幾到
百分之幾。原油中有機硫化物已鑒定出250種。除元素硫以外,主要以硫醇、硫醚和
噻吩類等出現—評價石油質量的重要指標:
含量
2%高硫原油
(碳酸鹽岩
膏鹽岩含油層)
0.5
2%含硫原油
0.5%低硫原油
(砂岩地層)
2、含氮化合物
原油中的氮含量通常在0.05%~0.5%范圍內。原油中的氮含量
是隨餾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加的。原油中氮約有90%存在於渣油中。
對於原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尤其是較重餾分中的含氮化合物,由
於在分離和鑒定上的困難,迄今尚未完全弄清楚,一般按酸鹼性分為
鹼性和非鹼性兩大類。對鹼性含氮化合物研究較多,已鑒定出大約80
多種單體化合物,主要是吡啶、喹啉、異喹啉的同系物和卟啉。卟啉
化合物是石油有機成因的重要生物標志物。中性含氮化合物有吡咯、
吲哚、咔唑的同系物等。
3、含氧化合物
大多數原油中的含氧量在0.1%~1.0%之間,個別的達3.0%。主
要有:醇(R—OH)、酚(Ar—OH)、醚(R—O—R)、醛(R—CO—
H)、酮(R—CO—R)和酸(R—COOH)。原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是酸
性含氧化合物,其中環烷酸最多,占酸性物質90%以上。

❽ 石油里含有什麼成分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之一,「石油」這個名詞就出自將近一千年以前宋代大科學家沈括的傳世之作《夢溪筆談》。但是,大量開采和應用石油則還是最近一百年的事。

石油是一種從地下深處開采出來的黃色、褐色乃至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體,它們的密度一般比水小,其沸點范圍很寬,從常溫起一直到800℃以上。世界上各個油田所生產原油的性質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它們都主要由碳、氫、硫、氮、氧五種元素組成,而且碳和氫這兩種元素合起來在原油里一般佔到95%以上。所以說,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分子大小不同、結構各異和數量眾多的碳氫化合物,包括烷烴、環烷烴和芳香烴。假如單純從元素的含量來看,硫、氮和氧三種元素合起來在原油中也只不過佔百分之幾,似乎並不很多;但是假如以含有硫、氮、氧的化合物的含量來考慮,那就相當可觀了,有可能佔到原油的百分之幾十。因此,對於原油中所含的硫、氮、氧要特別關注。與世界上大多數油田所產原油相比,中國主要油田所產原油的含硫量一般都不太高,大多不到1%,但是氮的含量相對比較高。大家知道,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生產原油最多的地方,我國每年從那裡進口很多原油,這些原油的含硫量大多很高,有的竟然高達4%。

除了碳、氫、硫、氮、氧以外,原油中還含有多達幾十種的微量金屬和非金屬元素,它們的含量一般為百萬分之幾,有些甚至只有十億分之幾。微量元素在研究石油的成因以及在石油勘探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這些元素含量如此之少,看起來對石油加工似乎無足輕重,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它們往往是破壞正常生產的殺手,對石油加工過程中的許多催化劑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使催化劑喪失活性。原油中含量較多和影響比較大的微量元素有鎳、釩、鐵、銅、鈣、鈉、砷等。我國原油中一般含鎳比較多而含釩比較少;而國外的原油則正好相反,大多數是含鎳少而含釩多。通常認為,鎳與釩的質量比大於1是陸相成油的特徵,而鎳與釩的質量比小於1則是海相成油的特徵,由此可見我國的石油大多是由陸相沉積物生成的。

❾ 石油的組成元素有那些

石油的組成元素:碳、氫、硫、氮、氧、鎳、釩、鐵、銻、氯、碘、砷、磷、鎳、釩、鐵、鉀等。

石油主要是碳氫化合物。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組成石油的化學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氫(11% ~ 14%),其餘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屬元素(鎳、釩、鐵、銻等)。

由碳和氫化合形成的烴類構成石油的主要組成部分,約佔95% ~ 99%,各種烴類按其結構分為:烷烴、環烷烴、芳香烴。 此外,石油中所含微量的氯、碘、砷、磷、鎳、釩、鐵、鉀等元素,也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9)石油除了烴還有什麼擴展閱讀

石油的性質

具有代表性的大慶石油屬低硫石蠟基石油,已開采酌石油以低硫石蠟基居多。這種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高,凝點高,能生產出優質的煤油、柴油、溶劑油、潤滑油及商品石蠟,直餾汽油的感鉛性好。

有的石油硫含量高,膠質含量高,屬含硫石蠟基。其直餾汽油餾分產率高,感鉛性也好。柴油餾分的十六烷值高,閃點高,硫含量高,酸度大,經精製後可生產輕柴油與專用柴油。潤滑油餾分中,有一部分組分的粘度指數在90以上,是生產內燃機油的良好的原料。

有的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較高,屬低硫環烷一中間基。其汽油餾分感鉛性好,且也富含環烷烴與芳香烴,故也是催化重整的良好原料。柴油餾分的凝點及硫含量均較低,酸度較大,產品需鹼洗。減壓渣油經氧化後可生產石油建築瀝青。

另有些低凝石油硫含量低、含蠟量也低,屬低硫中間基。適於生產一些特殊性能的低凝產品,同時還可提取環烷酸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