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中石油回歸a股有什麼影響嗎
擴展閱讀
中石油到花苑怎麼走 2025-07-09 07:24:53
樓梯扶手工具多少錢 2025-07-09 07:19:18

中石油回歸a股有什麼影響嗎

發布時間: 2023-03-16 13:50:00

A. 中國石油股票從48塊跌到現在15塊,對大盤指數又多大影響能影響多少點

中國石油上市的首日價格,標志著中國股市的這一波牛市見頂。
整個大環境的市盈率造就了中國石油的48元天價。未來這似乎是一個望塵莫及的價格。中國石油上市之時,港股的中石油也破記錄的達到了20元左右的價格,當時就有人質疑巴菲特平倉中石油是錯誤的,可是好景不長,中國石油就陷入了慢慢熊途。
在中石油和中國神話的聯手拉升中,A股創造了6124的奇跡。深入的看,中國石油似乎是國際熱錢來給中國經濟過熱降溫的催化劑。
中國石油的48元似乎是拔苗助長的結果,他的價值回歸,同步於大盤的慘烈下跌,但是中國石油跌幅超過了60%。
具體能帶動大盤多少點,有人說過中石油漲一個板,能帶來50點左右的影響。影響是很大的。
但是A股的下跌,不單單中國石油一家的影響。美國次貸危機至今仍然影響著歐美的股市。美元的疲軟將導致國際石油價格繼續高漲,現在是145美元,國際分析師認為要突破每桶170美金,這高油價對全球股市都是巨大的包袱和打擊。預計國際油價明年第一季度將達到最高點,然後明年下半年美國經濟有可能復甦,美元也將慢慢升值,油價到時會回落。
所以今年只有奧運會的炒作行情,真正的下一個牛市將會在明天下半年慢慢形成。

B. 中石油為什麼能在A股市場中佔有那麼大的比重

中國石油回歸A股,不過是故事的開頭。這個故事的背後可能是,以中國石油為支點,撬動上證綜指,達到操縱滬深300指數以便在股指期貨上獲利之目的。
"支點"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對滬深300指數的影響絕不僅僅只體現在其約1.86%的權重比例上。實際上,如果通過其拉動上證綜指,大資金能更容易地操縱滬深300指數。"幾乎所有被訪的證券和期貨人士均對此憂心忡忡。
這並非聳人聽聞。
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總股本為1830億股,其中流通A股30億股,僅占總股本的1.64%;而股權分置改革限售股份數量多達1589億股,佔比高達86.83%。這意味著,一旦控制30億股中一定比例的股票數量,就可以撬動另外的1589億股,拉升(或壓低)該股股價,從而輕松影響上證綜指。
換個角度,按照wind資訊統計,截至11月22日滬市收盤,中國石油在上證綜指權重比例雖然較初期已有大幅降低,但仍然高達驚人的22.92%。該日,上證綜指大跌230.06點,報收於4984.16點。據此計算,中國石油占上證綜指權重值約為1142點。此即說明,中國石油每波動1%,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相當於11.42點。
於上證綜指而言,中國石油擁有如此大的話語權似乎暗示著,潘多拉的盒子正被緩緩打開:以中國石油為支點,借道上證綜指,操縱滬深300指數。
但另一個疑問油然而生--上證綜指與滬深300指數之間的關聯度是否足以支撐這一路徑的選擇成本。
對此,國泰君安根據近兩年的數據結果測算認為,"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相關性高達96%,而兩者的收益率關系系數是1.0035。"
無獨有偶。中信證券也測算了最近一年以來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在收益率方面的相關系數,並在今年5月初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在大多數時間,兩指數的收益密切相關,相關系數處於90%-95%的區間之內。"此外,如果單從兩者變動的方向性相關而言,申銀萬國資深分析師檀向球的結論更能說明問題--兩者的相關度超過99.9%。
4.47%與55.56%的玄機
按22日滬深300指數收盤點位4772.62來算,中國石油在該指數中的權重已經下降為1.79%,為第8大權重股。
依此,國泰君安金融衍生品分析師章秀奇估算得出,若通過直接路徑,要使滬深300指數上漲1%,中國石油的漲幅要高達55.56%。在目前設置10%的漲跌停板制度的中國股市,這顯然不切實際。
但如果繞道上證綜指,情況似乎讓資本大鱷們感覺柳暗花明。
"如果前述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之間的關聯度成立,那麼以中國石油為支點,以22日成交明細,間接通過上證綜指拉動滬深300指數上漲1%,中國石油只需上漲4.47%,而所用資金也只有約19.1億。"章秀奇表示。
4.47%與55.56%
差距如此懸殊,但只是因為選擇的路徑不同,卻異曲同工,均可能令滬深300指數波動1%--這不能不令人拍案稱奇。
然而,19.1億元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無疑只能望而興嘆。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普遍認為,由於管理層對公募基金、券商及保險資金在參與股指期貨上設置了較多的限制,因此不可能以此路徑操縱滬深300指數,以獲得暴利。
例如,《關於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股指期貨有關問題的通知》就要求,基金投資股指期貨應以套期保值為目的,並採用近月或者交易活躍合約(可以展期)進行套期保值。對基金持有頭寸的限制包括,在任何交易日日終,持有買入期貨合約(多頭頭寸)的價值,不得超過基金凈值的10%。
但業內人士也表示,不排除包括私募基金及國際游資在內的投機資本,利用中國石油來操縱滬深300指數。
對此,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中國石油這種不合理的股權結構已經引起管理層的關注,但問題如何解決,依然是個難題。
除了盡快解禁大量限售股之外,包括東方證券金融衍生品資深分析師高子劍在內的業內人士建議,可以考慮改變上證綜指的編制方法,如只將流通股本作為衡量權重的依據。

今日集合競價買入中國遠洋,中國遠洋資產重組很可能周四過會。今日大盤該漲不漲,可能步入大家都不希望看到連續下殺階段。

C. 受油價下降影響,中石油去年扣非後虧120億,高管增薪31%

兩桶油之一的中國石油迎來了2020年報的披露,報告期內的2020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19338.36億元,同比下降23.1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02億元,同比下降58.4%,營收凈利同比下降明顯,並且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的凈利潤為 -119.91億元,即巨虧120億元,如此的虧損幅度,恐怕能擠進2020年A股上市公司虧損榜的前三位。

至於業績下降的原因,中國石油表示 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去年油價大幅下降,成品油銷量大幅減少。而凈利潤和扣非後凈利潤的差異大,是因為在2020年,中國石油完成了與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的管道資產重組交易,產生稅後凈收益人民幣320 億元左右。

雖然主業業績巨虧120億,但是中國石油倒是不至於「傷筋動骨」,企業基本面經營依然較為 健康 :截止2020年末,公司的賬上貨幣資金1459.5億元,資產負債率45.07%上年末下降了2.08%,現金流凈增加額為322.22億元。在2020年報的業績基礎上,為回報股東,中國石油10派0.8742元(含稅),參考披露日收盤價,股息率約為2.04%,不過這樣的現金分紅,恐怕依然難以安撫中國石油投資者的心。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這首股民改編的詩詞說盡了昔日投資中國石油的投資者無盡的心酸,想當年,在2007年11月,中國石油頭頂亞洲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巴菲特青睞的中國企業等光環,從港股腳踩風火輪歸來A股,實現A+H兩地上市融資之時,被多少股民當做寶。

不料企業上市首日即巔峰,創下48.62元/股,市值超過8萬億的A股 歷史 記錄之後,便如一江春水往下流,至今累計跌去近90%,7萬多億市值灰飛煙滅,這是什麼概念?經過這些年的整體上漲,目前四大行A股總市值也不過約5.8萬億元。中國石油回歸A股,毀滅了太多的財富,更因為其超級權重的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A股過去長年熊市的格局,也難怪這些年,提起中國石油,不少老股民們都 咬牙切齒。

時至今日,中國石油依然在破發又破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發行價16.70元/股遙不可及,年報每股凈資產6.64元,按照披露日收盤價4.28元/股,中國石油破凈的幅度也達到了35%以上。

最後,翻看公司2020年報的員工薪酬數據方面,2020年中國石油的員工人均薪酬為34.82萬元,高管平均年薪為106.69萬元,均實現連續三年的加薪,其中2020年高管平均薪酬較上年增長了31%,建立在公司2019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3.87%、2020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8.40%(扣非後更是巨虧120億元)的基礎上,顯得比較礙眼。

D. 請教高人:中國石油A股將何去何從

周一正是上市掛牌交易的中國石油(601857) 無疑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或者說早在中國石油(601857) 開始申購就註定其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讓我們回頭重新分析中國石油(601857) 自申購開始的"歷程",將對我們重新認識該股起到一定幫助。為配合中國石油(601857) 回歸,廣大散戶、機構蜂擁申購,這當然一部份有中國石油(601857) "低價申購"的誘因,另一方面亞洲最能賺錢的公司無疑是目前市場逐漸側重價值投資所關注的焦點。申購期間共凍結資金高達3.3 萬億,凍結期結束後這部分資金也並未立即回到二級市場,這在當時看來似乎是資金正處於觀望階段,事實上我們忽略了未能中簽的朋友們冀望正式上市後迅速購入的意願。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國石油(601857)在上市首日旋即打開上漲 190%,下午報收 160%。出於對中國神華等股票上市後的走勢判斷,許多散戶也紛紛高位介入中國石油 (601857)。隨後中國石油 (601857)回補快速上漲或"估值過高"的漏洞,周二又以接近跌停收盤,股價已跌破 40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定位該股,如何正確估值是我們選擇投資這只股票的關鍵。

中國石油(601857)憑借其亞洲最能賺錢的公司名號伴著近期國際原油價格飆升,無疑價值受到進一步追捧。受到中國石油 (601857)回歸 A股並成為第一權重股,未來股指期貨推出"控指數者,控天下"等媒體炒作因素影響,即使在相對高位中國石油 (601857)也在首個交易日受到熱捧。這無疑是主力資金的炒作手段,上周初露八二端倪旋即轉臉權重股掌控全局到本周頭兩個交易日權重股集體下挫,目的在於令散戶在換手交易中逐漸提高成本。

因為中國石油(601857)首日即套牢了接近 7成散戶,主力資金十分配合的在散戶想購入時放出了足夠多的籌碼,旋即科技、鋼鐵、航空板塊預熱,這不僅僅是個巧合,聲東擊西是一種技巧。在 7成被中國石油 (601857)套牢散戶經受不住誘惑割肉轉向其他上升板塊時該股才能回到其應有的上升水平。目前是一種散戶與機構的博弈狀態,如果散戶繼續堅持對中國石油 (601857)的價值定位,或許那時主力資金將不得不"低頭",畢竟股指期貨才是主力資金所在意的。

超思華科根據其主營業務之一:國際原油價格預測系統,對未來國際原油Brent-IPE 的價格走勢預測來看,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將受到前期上漲過快壓力進入深幅調整期。不過這種尚屬正常范疇內的調整對中國石油(601857) 整體價值產生影響的能量有限。

目前中國石油(601857)整體價值應當從國際原油價格未來的上漲預期,美元未來可見的持續貶值將會繼續引領國際原油價格,那麼以原油開采為主營業務的中國石油 (601857)無疑價值將進一步提振。另外,目前全球性對原油供應的想像性短缺,令各大石油公司受益匪淺。英國 BP石油公司、埃克森 -美孚等大型石油股股價已較年初上漲接近 20美元,中國石油(601857) 目前是世界已探明儲量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尚未錄入南堡油田儲量,如按估值錄入將超過英國 BP石油公司,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儲量石油公司),總體價值無疑還相對處於較低位置。另外美元貶值引發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中石油與境外國家簽訂的聯合開采合同都證明了該股具有十分客觀的潛力。長期來看中國石油 (601857)是絕對值得持有的股票。

另外,從較中國石油(601857)稍早整體上市的中國神華( 601088)以接近港股 3.5倍價格上市,經過接近一個月的波動後基本企穩目前價格。而中國石油 (601857)只較港股接近 2.5倍價格上市。目前其價格遭到打壓的原因正是其受到過分關注,首先是 3.3萬億的申購凍結資金,隨後也正是過分關注導致散戶接住主力資金高位拋出的籌碼,以致被套。這些無疑是早在中國石油 (601857)上市之初就謀劃好的計策。

之所以說這是一個謀劃已久的計策是因為近期消息面十分"配合"的宣傳中國石油(601857) ,其中最具煽動性的無疑是作為目前上證第一權重股將在未來的股指期貨種扮演異常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們需要冷靜分析的是,股指期貨將採用滬深300 作為基準,而滬深300是依據流通份額計算權重的,也就是說中國石油 (601857)與招商銀行 (600036)在股指期貨中權重十分接近。

短期來看,技術上大盤在周一已經基本完成了底部構造,藍籌股下跌意願明顯下降。而權重股一方面受到中國石油(601857) 擠出效應影響,另一方面因"港股直通車"的延後推出導致恆指受挫,中資H 股受到拖累,也影響到A股走勢。在先期超跌股普漲的情況下,權重股有望逐漸收住下探腳步,屆時大盤也將翻紅向上。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已經高位介入中國石油(601857) 的投資者們宜堅定持有,有意介入的投資者們則應當待該股短期走勢進一步明朗後再採取行動。不計一時之長短,才能享受未來第一權重股帶來的收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