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299.8億元了
是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8月27日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油氣需求嚴重萎縮雙重夾擊,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9290.4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2.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盈利284.23億元下降205.5%。
隨著國內疫情受控後油氣消費回暖,相較於一季度162.3億元的凈虧損,中國石油的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
中國石油稱,油價腰斬及需求萎縮對其生產經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上半年經營業績和自由現金流大幅下降。營收下降超兩成主要是受成品油、天然氣銷售量減少以及油氣產品價格下降影響。
(1)中石油二季度虧損多少錢擴展閱讀
中國石油的四大業務板塊均下滑
分板塊看,中國石油的四大業務板塊均出現經營利潤大幅下滑,包括:
勘探與生產板塊,受油氣價格大幅下降影響,上半年該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03.51億元,但比2019年上半年的536.28億元下降80.7%;
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虧損105.4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經營利潤減少169.10億元,其中煉油業務拖了後腿,經營虧損136.44億元;
銷售板塊,受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下降、庫存減利等因素影響,經營虧損128.92億元,較上年同期業績減少133.86億元;
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由於國內天然氣量價齊跌,該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43.72億元,同比下降21.5%。其中:銷售進口氣及LNG凈虧損118.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6.31億。
㈡ 「三桶油」半年報出爐 中石油中石化凈虧損528億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圖集
8月30日,隨著中國石化發布2020年半年報,「三桶油」年中成績單全部披露。其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總共凈虧損超528億元,中國海油實現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65.7%。
三大石油公司指出,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油氣需求嚴重萎縮等影響,上半年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局面,不過二季度盈利情況有所好轉。下半年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石油石化產品需求有望加快復甦,但受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預計國際油價低位震盪。
面對當下的困境,「三桶油」不得不削減支出。中國石化表示,下半年將根據市場變化,動態優化調整投資項目,預計全年資本支出比年初計劃降低約10%。中國石油預計2020年全年資本性支出比2019年下降23.0%。中國海油也將下調全年資本支出約11%,這一調整將主要針對海外投資。
財報顯示,上半年中國石化實現營業收入10342.4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989.96億元下滑3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28.82億元,相比於去年同期304.51億元盈利同比大幅下跌。
分業務板塊來看,煉油業務是虧損的主要來源。受疫情影響,石油石化需求降低,同時在原油價格下跌過程中,原料及產成品庫存損失較大,煉油毛利大幅縮窄至-13元/噸,同比減少395元/噸,導致煉油業務出現經營虧損317億元。
不過,中國石化表示,二季度盈利能力逐月好轉、強勁反彈,天然氣產量、汽柴油產量、成品油經銷量、化工產品經營總量環比均大幅增長,當季實現經營收益48億元,扭虧為盈。
中國石油二季度情況也有所好轉。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收入9290.45億元,同比下降22.3%;歸屬於母公司凈虧損299.8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05.5%。在全部業務板塊中,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貢獻了絕大部分的虧損,分別出現虧損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隨著國內疫情受控後油氣消費回暖,相較於一季度162.3億元的凈虧損,中國石油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
盡管業績也遭遇下滑,但中國海油是「三桶油」中唯一盈利企業。財報顯示,中海油上半年油氣銷售收入達663.4億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65.7%。
㈢ 「兩桶油」上半年合計虧損超500億 哪些板塊虧最多
隨著中石化發布2020年半年報,「三桶油」年中成績單已悉數披露。
今年上半年,「三桶油」成績單不容樂觀:中石油、中石化合計虧損超過500億元,中海油實現凈利潤103.83億元,但業績相比於去年同期也大幅下跌。
貝殼 財經 記者梳理發現,提及業績下滑,「三桶油」給出的原因趨於一致:受疫情影響,全球市場萎縮,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
受此影響,「三桶油」虧損板塊各不相同,中石化煉油事業部虧損超過300億元,煉油毛利為人民幣-13元/噸。中石油虧損最嚴重的是銷售板塊,虧損額度過百億,公司稱這是受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下降、庫存減利等因素影響。
「三家公司側重不同、資源配置不同,多方面因素導致了盈利、虧損板塊不一的情況」,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貝殼 財經 記者,中石油在國內油田資源較多,我國每年2億噸左右原油產量,大部分都由中石油產出。
韓曉平向記者表示,相比之下,中石化有更多進口油,由於中石化「出海」較晚,掌握的油田開采價格不如西方油企那麼低,多種因素導致中石化更容易受到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油價上行時中石化煉油板塊盈利更多,油價下行時中石化煉油板塊虧損更多。
此外,韓曉平還指出,中石油與中石化都承擔了較多的保供任務,受到目前國際形勢影響,我國對原油儲備量有一定要求,部分西方私營油企可以在油價下行時減少生產,但是中石化煉油毛利為負,也要承擔部分保供任務。而中海油在管理效益、資源配置、員工數量等多方面與中石油、中石化有一定差異,也導致了經營效益不同。
對於今年下半年的形勢,韓曉平表示,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原油價格如果回暖,「三桶油」面臨的局勢將有所緩和,不過目前西方疫情尚未解除危機,下半年油價走勢尚有待觀測。
油價下跌 三桶油直呼局面艱難「前所未有」
剛剛發布半年報的中石化表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營業額同比降低31.3%,主要歸因於疫情和國際油價暴跌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經營量和實現價格同比下降。
此外,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經營虧損為215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706億元。主要歸因於受疫情和油價暴跌的雙重影響,公司原油加工量、化工產品和成品油經營量下降,主要產品價格下跌,庫存損失較大,毛利大幅收窄。
中石化稱,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上半年,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40.07美元/桶,同比下降39.2%,成品油需求銳減,石化產品需求增速下降,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難局面。
中石油也表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蔓延導致世界石油需求 歷史 性下降,全球石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國際油價深度下跌。此間,「減產聯盟」減產談判破裂並發起價格戰, 隨後又達成史上最大規模減產協議,對國際油價走勢帶來重要影響。
中石油表示,受宏觀經濟及疫情影響,全球石油市場供需寬松局面進一步加劇,國際原油平均價格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國內油氣需求嚴重萎縮的不利影響,本集團生產經營 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
中海油則直接將國際油價的此輪波動稱為「斷崖式下跌」。中海油表示,剛剛過去的上半年極不尋常 、極不平凡 ,我們經歷了百年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和「大蕭條」以來未曾遇到的全球經濟衰退,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使全球油氣行業陷入低迷 。低油價 疊加新冠肺炎疫情 ,給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影響 ,公司發展面臨的外部形勢異常嚴峻復雜。
中石化:煉油事業部虧300億 毛利為負
如果從利潤來看,中石化五大板塊中有多個板塊出現虧損,其中,煉油事業部虧損最為明顯,達到316.89億元。
對於虧損最為明顯的煉油事業部,中石化表示,煉油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第三方及勘探及開發事業部購入原油,並將原 油加工成石油產品,汽油、柴油、煤油內部銷售給營銷及分銷事業部,部分 化工原料油內部銷售給化工事業部,其他精煉石油產品由煉油事業部外銷 給國內外客戶。
煉油事業部的產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其中煤油今年銷售量下降最大。2020年上半年煤油銷售收入為244億元,同比下降50.7%,占該事業部經營收入的5.6%,主要歸因於受疫情影響,航煤需求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煉油毛利為人民幣-13元/噸,同比減少人民幣395元/噸。 主要歸因於疫情影響,石油石化需求降低,毛利水平大幅收窄,同時,在原 油價格下跌過程中,原料及產成品庫存損失較大。
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的虧損情況僅僅優於煉油事業部,虧損60.02億元。
中石化表示,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生產的絕大部分原油及少量天然氣用於本公司煉油、化工業務,絕大部分天然氣及少部分原油外銷其他客戶。
2020年上半年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經營收入為人民幣789億元,同比降低24.0%,主 要歸因於原油、天然氣、LNG銷售價格同比降低。2020年上半年勘探及開發事業部經營虧損為人民幣60億元,同比減少人民幣122 億元,主要歸因於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二季度該事業部經營虧損人民幣75億元。
從營業收入來看,中石化五大板塊營收全部下滑,其中,下滑最為明顯的是化工事業部、本部及其他。
化工事業部在2020年上半年實現1721.99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3.9%,本部及其他實現營業收入4846.25億元,同比下滑37.1%。
中石化介紹,化工事業部業務包括從煉油事業部和第三方采購石油產品作為原料, 生產、營銷及分銷石化和無機化工產品。
2020年上半年該事業部經營收入同比降低,主要歸因於經營量下降,以及產品價格下跌。2020 年上半年,該事業部經營收益降低 73.1%,主要歸因於受疫情影響,化工產品需求下降,價格下跌,化工業務毛利下降。
中石油銷售板塊巨虧 中海油公司業務虧損
與中石化不同,中石油的銷售板塊虧損最為嚴重。
中石油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銷售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492.03億元,比2019 年上半年的9826.56億元下降23.8%,主要由於國內成品油銷量減少、價格下降。
受國內成品油市場需求下降、庫存減利等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銷售板塊經營虧損128.92億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經營利潤4.94億元減少133.86億元。
除了銷售板塊之外,中石化第二虧損嚴重的板塊也是煉油與化工板塊。
2020年上半年,中石油煉油與化工板塊營業收入為3698.11億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4863.66億元下降24.0%,主要由於汽油、柴油、煤油等煉化產品銷量減少、價格下降。
受國內市場需求下降、價格下跌、庫存減利等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虧損105.40億元,比2019年上半年的經營利潤63.70億元減少169.10億元。
中海油半年報則介紹,集團於全球范圍內從事上游石油業務 ,包括常規油氣業務 、頁岩油氣業務 、油砂業務和其他非常規油氣業務。集團通過三個運營分部披露其主要業務 ,包括勘探及生產、貿易業務和公司業務。
半年報顯示,中海油的勘探及生產業務合計收入為679.37億元,利潤為104.85億元;貿易業務合計收入為64.97億元,利潤為1.92億元。上述兩大板塊的收入和利潤均下滑。
此外,中海油的公司業務出現虧損,達到3.23億元。
㈣ 如何看待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這件事呢
12月27日,路透社爆出中石化暫停兩名高管的交易業務,原因據說是,在原油衍生品市場虧損數十億美元 。其中,該公司一季度虧損162.3億元,二季度虧損137.53億元。據中國石油方面稱,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對此,我們認為,今年大環境不好,的確是導致中石油虧損的直接原因。 不過,中石油也並非所有業務板塊都出現虧損,中國石油的勘探與生產、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在上半年實現盈利,煉油與化工、銷售板塊則虧損巨大。
㈤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負責人對此有何表示
今年上半年,油氣行業市場形勢突變,油氣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萎縮,國際油價出現歷史罕見的斷崖式下跌,全球油氣公司經營壓力驟增。國內油氣行業佔主導地位的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下稱,中國石油)也未能倖免,今年上半年虧損嚴重。
中國石油財務總監柴守平在中期電話會上特別提及今年上半年在低油價情況下,天然氣產量的雙位數增長,並稱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國內天然氣市場,未來在天然氣業務板塊要加大上游國產天然氣的生產力度。
對此,中國石油相關負責人在電話會上表示,上半年中國石油待繳風險准備金接近130億元,已計入當期成本,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
內容參考:
https://jiahao..com/s?id=1676239590143804399&wfr=spider&for=pc&isFailFlag=1
㈥ 六大國際石油巨頭上半年均陷入虧損 國內油企基本面正在持續向好
2020年上半年的原油市場可謂驚心動魄,原油價格大跌成為幾十年罕見的「 歷史 性事件」,加上疫情的影響,石油巨頭們日子有些不好過。
近日,多家跨國油企發布了半年報,除了「全球油企老大」沙特阿美,殼牌、BP、埃克森美孚、道達爾、雪佛龍和康菲石油等六大石油巨頭均陷入巨額虧損。其中,BP和殼牌最為慘烈,分別虧損212.13億美元、181.55億美元。
相比而言,由於國內疫情更早得到有效控制,各行業復工復產進入快車道,油企各方面表現也好於國際油企,我國石油石化企業在6月份已經實現凈利潤正增長。
原油市場正在回暖
8月19日,OPEC+石油部長級會議召開,市場預期將會降低減產幅度,由每日減970萬桶降至770萬桶。同時,美國活躍鑽油井數目連續15個星期減少,預期美國頁岩油產量將會繼續下降。
實際上,自7月份以來,OPEC+減產協議執行率在97%左右,石油生產國一直在削減產量,以控制供應並減少全球庫存。
對於原油市場來說,有兩個不確定因素依舊困擾著油價的走勢,一是全球疫情的恢復情況,二是產油國的減產執行情況。
在奚佳蕊看來,全球抗疫取得階段性進展,各國持續放開「封鎖」,同時跟進的還會有重要的經濟刺激計劃。在此前提下,全球的原油需求有望穩步增加,對原油價格形成支撐。同時,產油國有望繼續維護減產成效,在補足了減產份額後,OPEC+將視原油市場供需狀況,調整減產規模以維護油價回到相對合理的運行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原油產量可能進一步下滑,低油價使得美國頁岩油產業鏈受到沖擊,油企的倒閉及油井的關停,令美國石油產業很難在短期內恢復。全球原油總供應量下半年將繼續縮水,因此油價有望進一步反彈。
根據EIA的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市場將重現供應缺口,需求增速超越供應增速是導致缺口形成的主要原因;三季度原油供應缺口將逐步增大,四季度則適度收縮,下半年的平均供應缺口約為313萬桶/日。若以此為依據,下半年國際油價將呈現沖高後適度回落的大致趨勢。
奚佳蕊認為,雖然下半年依舊充斥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但相對上半年而言,原油市場的整體形勢將會有所回暖,預計下半年WTI和布倫特的主流運行區間分別為35美元/桶至55美元/桶和38美元/桶至60美元/桶。
中宇資訊原油研究組則判斷,下半年油價將呈現階梯式回升趨勢,但價格上限不會太高,判斷布倫特原油期貨絕對價格在55美元/桶下方,WTI原油期貨絕對價格將處於50美元/桶附近,布倫特2020年全年均值或處於45美元/桶至49美元/桶區間。
油企最難時期已經過去
今年3月份,原油價格暴跌讓市場再次「見證 歷史 」。彼時,歐佩克減產協商談崩,沙特率先發起了石油「價格戰」,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開始蔓延帶來的需求負面影響,油價快速下跌,布倫特油價一度跌至20美元下方。
國際油價大跌加上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石油巨頭們可謂一片哀嚎。
截至目前,六大國際石油巨頭均已公布二季度財報。根據統計,這六大跨國石油公司二季度虧損總額達536.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48億元),上半年總虧損為545.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9.72億元)。
張永浩認為,國際油企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導致的需求坍塌,導致石油煉製品消費量大幅下降。
但近日,「全球油企老大」沙特阿美給了市場一定信心,其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約23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69億美元下滑50.5%。
沙特阿美CEO阿敏·納賽爾表示:「全球石油需求正在復甦,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我們對石油的長期需求仍然相當樂觀。」
中石化也在一季報發布時表示,正在逐步走出最困難時期。
事實上,下半年以來,原油市場逐步向好的態勢也印證了上述表態。
對於國內油企尤其是三桶油來說,在經歷了上一輪油價大跌後,在降本增效方面,頗有成效。隨著原油市場的回暖,油企迎來利好。
根據國新辦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石油石化企業6月份當月凈利潤同比增長7.90%,年內月度效益首次實現正增長。
中石化日前在投資者平台表示,低油價會給上游業務帶來較大挑戰,對於下游業務,低油價環境將會促進成品油消費,有利於煉油實現穩定、較好的毛利。同時,低油價也會有效降低化工原料成本,提升石腦油化工競爭力。2020年,公司將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大力降本減費,努力培育新的增長點,積極應對低油價帶來的困難與挑戰。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稱,在悲觀預期場景下,由於擁有煉銷一體化,中石化銷售環節的優勢將使得煉油盈利下滑對其整體業績影響變小,長期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投資回報依然是比較可觀的。
㈦ 如何看待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299.8億元這件事
中石油的虧損是很正常的事情,中石油應該自己也是知道的,前半年的疫情影響它其實營業的機會並不多,而且還要有員工開支,在沒有收入還要開支的情況下虧損差不多300億是可以理解的,下半年業績應該會有所提升,畢竟中石油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國企品牌。中石油目前公司內部應該也挺緊張的,因為公司的利益直接關繫到個人的利益,其實中國石油能夠好起來也關乎的國家的利益,可以用於出口,在國家內部地區進行石油勘測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㈧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299.8億元,為何虧損這么嚴重
上半年凈利潤為虧損299.8億元,第一季度虧損162.34億元,創下最差單季表現後,中石油又創下最差半年報表現。不過二季度虧損已經大幅收窄,說明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很可能出現向上的拐點。現在創業板交易額比上周增加了上千億規模,直逼主板,並迅速帶火了低位股的炒作中國只有半年報出爐。
一、要知道我們國家的石油差不多70%靠進口,30%石油就是我國石油開採的主力軍。4月美國原油期貨崩潰史無前例地出現了價格,當前油氣行業仍未回暖,下半年油價反彈面臨較強不確定性,業內公司將持續免費挑戰。8月份還剩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也接近尾聲了,毫無疑問今年上半年是很受關注的,疫情之下各行各業表現的怎麼樣。
不知道各位對石油虧損有什麼看法?
㈨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近三百億,去年同期盈利了多少
中國石油在8月27日晚間披露今年的半年報,根據數據報道里顯示,中國石油今年上半年凈虧損299.83億人名幣,中國石油實現營收9290.45億人名幣,在財務報考中二季度虧損跟第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去年。中國石油去年實現營收的同期為1.196萬億人名幣,跟今年相比下滑總盈利的22.3%。
中國石油在全部業務板塊中 ,上半年凈虧損近三百億的原因主要是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占絕大部分的虧損。煉油的業務板塊虧損了105.40億元,銷售業務板塊虧損128.92億元。石油內部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盡管現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短期內全球的經濟復甦和原油市場回升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現在國內經濟運行正在慢慢的恢復,各個行業也在步入正軌,原油的需求量也在有幅度的上升。對於今年重視的環保問題,公司也表示會深入的進行改革創新,更加註重環保綠色低碳發展,完成今年的年度經營任務。
㈩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這么大的坑主要是誰的責任
根據新聞報道,中石油在2020年上半年,虧損達到了300億。當然這只是中石油的中下游業務,其他業務都有盈利。不過這個虧損,也是不可忽視的。從社會形勢來看的話,主要責任應該是疫情蔓延導致石油需求減少,而需求減少則直接導致油價大幅下跌,讓石油產業的中下游出現了問題。從人為來判斷的話,應該是有關領導沒有做好決策,沒能及時止損。
石油虧損也有人為的原因,當疫情出現的時候,石油的相關工作就應該減緩。如果不減緩的話,肯定會導致產品過剩。好在影響的只是中下游板塊,中石油在其他版塊的業務,還是賺了幾百億的。而且虧損也是相對性的,實際上並沒有說的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