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職業衛生包括什麼內容
擴展閱讀
中石油期貨虧了多少錢 2025-07-09 01:30:28
倉庫辦公費用入什麼科目 2025-07-09 01:28:26
石油期貨最低需要多少錢 2025-07-09 01:23:03

石油職業衛生包括什麼內容

發布時間: 2023-03-16 07:37:50

A. 職業衛生檢測包括什麼內容

1、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包括單位名稱、地址、勞動定員、崗位劃分、工作班制。

2、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材料,生產的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的種類、數量、純度、雜質及其理化性質。

3、生產工藝和設備,包括設備類型、數量及其布局;氏備主要工藝參數,生產方式,生產狀態。

4、各崗位(工種)作業人員的工作狀況,包括作業人數、工作地點及停留時間、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接觸職業病危害的程度、頻度及持續時間。

5、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擴散規律、存在狀態、估計濃度。

6、工作場所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職業病防護設施及運行情況、個人防護用品及使用情況。

(1)石油職業衛生包括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標准及檢測

《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必須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並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燃肢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衛生監督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各類生產企業應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和衛生要求的工作場所,定期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評價。

遵守工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是各類企業的基本社會責任。企業可以委託環境保護部門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如SGS定期進行工業衛生檢測,實時掌握本企業工業衛生狀況,根據實驗結果適時採取預防和糾正措施,規避健康損害帶來的風險,為企業職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B. 職業衛生檢測包括什麼內容

1、工藝流程、設備、確定有毒有害因素及產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主要設備、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觸時間、確定有代表性的采樣點。

2、編寫《下廠采樣通知單》及《調查寫實報告》。

3、檢測方案中的采樣方案的編制。

4、采樣前的准備根據《職業衛生采樣方案》作采樣前的准備工作,各項工作應按規定認真做好記錄。 

5、現場采樣。

6、分析方案的制定。

7、樣品分析。

8、結果報告。

(2)石油職業衛生包括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猜戚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明兆彎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的要求,用人單位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作業場所進行檢測與評價,明確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其濃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評價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及其效果,對未達到職業病激悶危害防護要求的系統或單元提出職業病控制措施的建議。

通過開展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可以為企業改進職業病防護措施提供指導一些意見、技術依據;為職業健康檢查提供技術參考意見;為企業防範和降低職業衛生風險,加強和規范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同時為職業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實施日常監督管理提供依據。

C. 簡述職業衛生檔案包括哪12項內容

一、職業衛生檔案包括的12項內容:
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責任制檔案。
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檔案。
3、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清單、崗位分布及作業人員接觸情況檔案。
4、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檔案。
5、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報告與記錄檔案。
6、職業病防護用品管理檔案。
7、職業衛生培訓檔案。
8、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與應急處置檔案。
9、職業健康檢查匯總及處置檔案。
10、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 檔案。
11、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檔案。
12、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及其他管理檔案。
二、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要求:
1、用人單位應按照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及本通知的要求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由職業衛生管理部門綜合管理,制定借閱登記等管理制度並設專人管理;用人單位為總公司或集團公司的,公司總部的職業衛生檔案可適當簡化,但其下屬用人單位必須按本通知要求設立職業衛生檔案。
2、《職業衛生檔案》由一個匯總檔案和十二個分檔案組成,匯總檔案升攔和十二個分檔案應分別使用統一的檔案盒分類保存,檔案盒應註明檔案名稱。
3、《職業衛生檔案》是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和監察執法的重要依據,應永久保存,妥善保管。當管理人員變化時,要做好交接工作。
4、《職業衛生檔案》涉及職工個人隱私和單位的保密信息,應做好保密工作。
弊滑5、若用人單位涉及項目及人員較多,可參照樣表增加表格予以補充。
6、《職業衛生檔案》吵卜胡式樣可根據工作實際做適當調整,但所涉及主要內容不能缺少,總檔案和十二個分檔案的設置不能減少。
7、用人單位發生分立、合並、解散、破產等情形的,《職業衛生檔案》應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移交保管。
8、本通知下發前用人單位已建立《職業衛生檔案》的,應按本通知要求重新完善,並分類歸檔保存。

D. 職業衛生檢查包括哪些

問題一:職業衛生檢測包括什麼內容? 檢查內容:
1、用人單位是否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 *** 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用人單位是否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3、用人單位是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用人單位是否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5、用人單位是否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用人單位是否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並確保監測系統處於正常運行狀態。是否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純旦檢測、評價結果是否存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
案。
6、用人單位是否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用人單位必須是否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個人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是否符合防治職業病的要求。
8、用人單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是否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是否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後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
9、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是否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10、用人單位是否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是否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11、用人單位的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是否經過職業衛生培訓,是否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並依法組織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12、用人單位是否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問題二:職業病的健康做笑擾檢查包括哪些 崗前、在崗、離崗、離崗後檢查
日常、應急檢查
詳見GBZ 188-2014

問題三:職業健康檢查包括那些 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的職業健康體檢表,包括以下內容:
一、體征:
1..一般情況,包括脈率、血壓;
2.五官包括視力、晶體、眼底、外耳、聽力、鼻、口腔、咽喉;
3.內科包括心臟、肺、肝、脾;4.外科包括甲狀腺、淺表淋巴結、皮膚黏膜;
5.神經系統包括皮膚劃紋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張力、共濟運動、感覺異常、三顫、病理反射;
6.其他
二、化驗及其他檢查
包括 血 尿、 肝功能、 胸部X線檢查、心電圖、B超、腦電圖、聽 視覺誘發電位、神經肌電圖等
三。其他

問題四: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哪些 一、首先(聯系)體檢機構(醫院、疾控中心),交費;
第五條 職業健康檢查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
二、約定時間(人多時),領取體檢表;
三、體檢
1、首先是肝功能(驗大血)、B超等不能吃早餐的檢驗,婦科要多喝水;
2、然後其他項目就無所謂了,常規檢查(挨個檢查):血壓、內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心電圖、肺X光等;
3、特種作業人員約定項目。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職業健康檢查應當根據所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類別,按《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及周期》的規定確定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需復查時可根據復查要求相應增加檢查項目。第十四條 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填寫《職業健康檢查表》,從事放射性作業勞動者的健康檢查應當填寫《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檢查表》。第十五條 體檢機構應當自體檢工作結束之日起30日內,將體檢結果書面告知用人單位,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應當說明理由,並告知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將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發現健康損害或者需要復查的,體檢機構除及時通知用人單位外,還應當及時告知勞動者本人。第十六 條體檢機構應當按統計年度匯總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並將匯總材料和患有職業禁忌症的勞動者名單,報告用人單位及其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

問題五:職業健康升笑檢查包括哪些內容 違反職業健康檢查規定的行為主要有三種:
一、超出資質認證或者批准范圍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或者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的;
二、不按照規定履行法定職責的;
三、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
相關機構如有以上行為之一的將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並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認證或者批准機關取消其相應的資格;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問題六:簡述職業衛生檢測報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一、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規范、標準的清單及有關文本。

二、職業衛生管理方針、目標,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年度總結。

三、職業衛生專(兼)職管理組織、職能及人員分工。

四、職業衛生管理方案、程序、作業指導書和其他內部文件。

五、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管理檔案。

問題七: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哪幾種 崗前、在崗、離崗、離崗後檢查
日常、應急檢查
詳見GBZ 188-2014

問題八:職業衛生現場檢測資料包括哪些 根據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高毒物品目錄》
你生產海程中凡是可能產生的、包括在以上范圍內的因素,都應該列入檢測范圍

問題九:職業健康檢查有哪些項目 一、體征:
1..一般情況,包括脈率、血壓; 2.五官包括視力、晶體、眼底、外耳、聽力、鼻、口腔、咽喉; 3.內科包括心臟、肺、肝、脾; 4.外科包括甲狀腺、淺表淋巴結、皮膚黏膜; 5.神經系統包括皮膚劃紋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張力、共濟運動、感覺異常、三顫、病理反射; 6.其他
二、化驗及其他檢查 包括 血 尿、 肝功能、 胸部X線檢查、心電圖、B超、腦電圖、聽 視覺誘發電位、神經肌電圖等
三。其他

E. 什麼是職業衛生

職業衛生,也逗汪稱為勞動衛生或工業衛生。其主要解決和研究的是如何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身體健康,防止各液友種職業病的發生而在技術上、設備上、法律上、組織制度上,以及醫療上所採取的一整套措施。其具體內容包括:

(1)在異常氣候環境下對勞動者健康的保護。

(2)在異常氣壓作業條件下對勞動者健康的保護。

(3)各種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的防護。

(4)對高頻微波、紫外線、激光等的防護技術。

(5)雜訊的防護技術。

(6)振動的防護技術。

(7)工業防塵技術。

(8)預防各種毒物對人體造成的急性及慢性中毒。

(9)為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的視力設計合理的照明和採光條件。

(10)預防各種細菌和寄生蟲對勞動者健康的危害。

(11)研究各種職業性腫瘤的預防及治療。

(12)研究各種疲勞及勞損對勞動者的危害與防治。

(13)監督企業按照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進行各種工業設計、施工、改建、擴建、大修、技術鬧指槐革新和技術改造等。

(14)普及勞動衛生知識,加強勞動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以及職工個人防護和保健工作。

F. 加油站職業衛生小知識

1.在加油站工作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加油站營業首先要有員工,首先應該掌握「加油站操作員」這個工種的職業資格能力,也就是說應該取得「加油站操作員」的職業資格證書,「加油站操作員」工種的證書分為五級(初級)、四級(中級)和三級(高級),由於技能含量較低該工種沒有技師和高級技師。除此之外,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當地安監局的培訓,並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危險化學品操作證》。至少需要專職人員:加油站經理1名,計量員2名(另1名可以由加油站經理兼)、營業員一個班安排1名、賬務員1名、加油員若干; *** 人員有安全員一個班安排1名,班長一個班安排1名,如果開設便利店需要營業員 *** 賣貨。

此外,你朋友要作為加油站管理者,需要掌握油品安全知識、計量知識、油品知識、非油品銷售知識、潤滑油基本知識、客戶服務知識、員工業績考核等。要掌握這些基本的知識有一個途徑,就是去找一本石化或石油加油站的管理規范,裡面什麼都有。
2.加油站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八條規定
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防治八條規定一、必須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嚴禁責任不落實違法違規生產。

二、必須保證工作場所符合職業衛生要求,嚴禁在職業病危害超標環境中作業。三、必須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並保證有效運行,嚴禁不設置不使用。

四、必須為勞動者配備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嚴禁配發假冒偽劣防護用品。五、必須在工作場所與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告知卡,嚴禁隱瞞搜擾李職業病危害。

六、必須定期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嚴禁弄虛作假或少檢漏檢。七、必須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嚴禁不培訓或培訓不合格上崗。

八、必須組織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並建立監護檔案,嚴禁不體檢不建檔。
3.加油站的工作人員職業病是什麼
一、加油加氣站存在世遲的職業危害因素汽油、苯系物、雜訊、一氧化碳、四乙基鉛等1、汽油的危害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易溶於脂肪。

主要是以蒸氣的形式經呼吸道吸入人體,通過血液循環到人的大腦,引起麻醉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及末梢神經產生毒害作用,對骨髓造血機能也可產生不良影響。

侵入途徑:呼吸道、皮膚。臨床中毒表現:①急性中毒:麻醉症狀,精神恍愧、步態不穩、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結膜充血、咳嗽等;重症為吸入高濃度汽油後,可很快出現昏迷、抽搐、肌肉痙攣、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

②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綜合征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頭暈、健忘、失眠、多夢、食慾不振、情緒波動等,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表現為四肢遠端麻木,感覺異常,出現手套、襪套樣分布的痛、觸覺減退及腱反射減弱和消失,嚴重者可出現肢體癱軟,神經-肌電圖顯示為神經源性損害。③皮膚接觸汽油可乾燥、皸裂,出現角化性皮炎;婦女對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經系統症狀外,還可出現月經異常、周期紊亂等。

職業接觸限值李則:PC-TWA300mg/m3。2、四乙基鉛的危害交通運輸行業應用的汽油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四乙基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在燃燒時釋放鉛隨廢氣排入大氣中。

如吸入量過大,能使人大腦萎縮。臨床中毒表現:臨床上有神經、消化、血液等系統的綜合症狀。

神經系統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多發性神經病和腦病。消化系統輕者表現為一般消化道症狀,重者出現腹絞痛。

血液系統主要是鉛干擾血紅蛋白合成過程而引起其代謝產物變化。鉛對腎臟的損害多見於急性、亞急性鉛中毒或較重慢性病例,出現氨基酸蛋白尿、紅細胞、白細胞和管型及腎功能減退,提示中毒性腎病,伴有高血壓。

鉛中毒臨床指標:尿鉛超過0.08mg/l,血鉛超過50μg/t,職業史和臨床症狀是診斷的依據。職業接觸限值:PC-TWA0.02mg/m3。

3、甲苯的危害對皮膚、粘膜有 *** 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短時間內吸入較高濃度本品可出現眼及上呼吸道明顯的 *** 症狀、眼結膜及咽部充血、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四肢無力、步態蹣跚、意識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動、抽搐、昏迷。二、可導致的職業病汽油中毒、職業性鉛中毒、苯中毒。

三、防護措施:1.對油料的毒性要有足夠的認識,不可麻痹。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

2.國家規定汽油蒸氣的最高容許濃度為350mg/m3,所以生產、儲存、使用場所的空間汽油濃度均應在此衛生標准以下,以確保安全生產。3.特別要注意防止汽油潑灑、滲漏,注意工作場所的通風。

4.嚴禁用嘴吸取油料,特別是含鉛汽油。禁止用含鉛汽油灌裝打火機。

禁止用含鉛汽油洗滌汽車零件和衣服。5.接觸汽油操作應穿工作服,戴防護手套,下班時要用肥皂、清水洗凈手、臉,有條件最好洗澡。

不要接觸汽油後就立即吃食物、抽煙。6.油庫工作人員不要隨意進入油罐內清掃底油。

如需要清洗油罐時,應先採取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等辦法,降低罐內油蒸氣的濃度。進罐人員必須穿上工作服、膠鞋、戴橡皮手套,必要時還要戴上過濾式防毒面具,繫上保險帶和信號繩。

另外,油罐外面應有專人守護,隨時聯系,也便於輪換作業。每人連續工作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

7.工作中發現有頭暈、頭痛、嘔吐等汽油中毒症狀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到空氣新鮮的地方休息。嚴重者應盡快送到醫院。

8.從事接觸汽油作業者,就業前均應進行健康檢查。凡患有神經系統疾患、內分泌疾患、心血管疾患、血液病、肺結核、肝臟病等不宜從事此類工作,在定期健康檢查中,凡確診上述疾病的患者均應調離接觸汽油工作,進行治療與療養。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亦應暫時調離。四、治療急性中毒迅速移離現場,靜卧在空氣新鮮處,將患者腰帶、紐扣松開,保持呼吸道暢通,用肥皂及清水清洗皮膚、頭發等。

眼睛污染者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硼酸眼葯水滴眼。誤服汽油者可灌入牛奶或植物油,然後催吐、洗胃、導瀉。

心臟驟停可行心臟復甦術,禁用腎上腺素,以免引起心室顫動;吸入性肺炎,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癔病樣症狀者給予鎮靜葯物。慢性中毒可採用中醫中葯,亦可給予維生素類及利眠寧等葯物,亦可用小劑量胰島素低血糖療法。

有類似精神分裂症狀者,可按一般精神分裂症治療。皮膚有紅腫、水皰者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

角化、皸裂可用100%尿素軟膏,乾燥者可用蛤蜊油等。汽油吸入性肺炎可給予短程糖皮質激素治療及對症處理。

其他處理一、觀察對象每年體檢一次,重點進行神經系統檢查,盡可能作神經-肌電圖檢查。二、急性中毒輕度患者治癒後,可恢復原工作;重度中毒患者經治療恢復後,應調離汽油作業;吸入性肺炎治癒後, 一般可恢復原工作。

三、慢性中毒患者應調離汽油作業,定期復查,並根據病情適當安排工作或休息。相關知識1.勞動者接觸汽油蒸汽或液體所致的汽油中毒是一種全身性中毒性疾病。

急性中毒以神經或精神症狀為主。誤將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人性肺炎。

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和中毒性周圍神經病。2.急性中毒者,應迅。
4.加油站管理人員如何實施職業病防治法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

設備、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並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職業

病防治法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

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

果如實告知勞動者。勞動者有權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培訓權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

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

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勞動者有權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這些都是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內容。
5.加油站崗位主要存在哪幾種職業病危害
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准;(二)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三)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四)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五)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六)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關於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6.加油站管理人員如何實施職業病防治法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向用人單位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化學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材料的,應當提供中文說明書,並在設備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職業病防治法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勞動者有權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培訓權 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勞動者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勞動者有權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這些都是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內容。

G. 石油天然氣開采加工行業職業衛生評價中需要識別哪些職業病危害因素

石油天然棗團中氣開采加工行業職業衛生評價中需要識別哪些職業病危害因素
這個要分或納為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和海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兩個方面。
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硫化氫、雜訊、電離輻射,以及開采時所凳山使用到的各種助劑;不良的作業條件;
海上石油天然氣開采與之類似,但是略有區別。
建議你自己先找有關文獻看看。

H. 職業衛生是什麼

職業衛生主要是研究工作條件,包括工作過程、工作組織和工作環境對從業人員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冊碰簡創造安全、衛生、舒適、高效的作業條件,使工作適合於個人,進而使每個人都適合於自己的工作,最終達到保護勞動者心身健康、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的。職業衛生實際上是指對各種工作中的職業病州褲危害因素所致的損害或者疾病的預防,屬於預防醫學范疇。吵陵

I. 職業安全衛生制度包括哪些內容

職業安全衛生制度應包括晌攜扒:
(1)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企業應依法按照職業病目錄所列宴昌職業病的危害項目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2)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企業應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3)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企業應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4)職業衛生培訓制度。企業應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
(5)職業病防護用品發放使用制度。企業必須採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並為勞動者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的個人防護用品。
(6)職業病防護設施隱蘆維護保養和使用制度。企業應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職業病危害的告知制度。企業應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