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做好石油產品質量管理
一.品質控制的演變
1.操作者控制階段:產品質量的優劣由操作者一個人負責控制。
2.班組長控制階段:由班組長負責整個班組的產品質量控制。
3.檢驗員控制階段:設置專職品質檢驗員,專門負責產品質量控制。
4.統計控制階段:採用統計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是品質控制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創了品質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質量管理(TQC):全過程的品質控制。
6.全員品質管理(CWQC):全員品管,全員參與。
二,品質檢驗方法
1、全數檢驗:將送檢批的產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檢驗而不遺漏的檢驗方法。 適用於以下情形:
①批量較小,檢驗簡單且費用較低;
②產品必須是合格;
③產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導致該產品產生致命性影響。
2、抽樣檢驗:從一批產品的所有個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檢驗,並根據樣本的檢驗結果來判斷整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活動,是一種典型的統計推斷工作。
①適用於以下情形:a. 對產品性能檢驗需進行破壞性試驗;
b. 批量太大,無法進行全數檢驗;
c. 需較長的檢驗時間和較高的檢驗費用;
d. 允許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樣檢驗中的有關術語:
a.檢驗批:同樣產品集中在一起作為抽驗對象;一般來說,一個生產批即為一個檢驗批。可以將一個生產批分成若干檢驗批,但一個檢驗批不能包含多個生產批,也不能隨意組合檢驗批。
b.批量:批中所含單位數量;
c.抽樣數:從批中抽取的產品數量;
d.不合格判定數(Re):Refuse的縮寫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數(Ac):Accept的縮寫即接收;
f.合格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縮寫。通俗地講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樣方案的確定: 我廠採用的抽樣方案是根據國家標准GB2828《逐批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來設計的。具體應用步驟如下:
①確定產品的質量判定標准:
②選擇檢查水平:一般檢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檢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況下,採用一般水平Ⅱ。
③選擇合格質量水平(AQL):AQL是選擇抽樣方案的主要依據,應由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確定樣本量字碼,即抽樣數。
⑤選擇抽樣方案類型:如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加嚴抽樣方案,還是多次抽樣方案。
⑥查表確定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Re)。
三、檢驗作業控制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的首要控制點。(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
a 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 全檢, 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 接收; b拒收(即退貨); c 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
e 返工後重檢
④依據的標准:《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准》、《進貨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理化檢驗規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後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對於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 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b. 過程式控制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
c. 多道工序集中檢驗; d. 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 產品完成後檢驗; f. 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迴檢驗。
a. 首件檢驗; b. 材料核對;c. 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准或作業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程、機器運行參數、物料擺放、標識、環境等的檢驗; 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後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
檢驗或驗收檢驗。a. 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b. 檢驗方式:一般採用抽樣檢驗;c.不合格處理;d.記錄;
④依據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工序檢驗標准》、《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等。
3、最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 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並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並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
必須做到:准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並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
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並貯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四、統計技術簡介(參見《統計技術應用指南》)
1、分層法:是運用統計方法作為管理的最基礎工具,目的是把雜亂無序的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和統計。
2、調查表: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常用調查表來收集數據。如不良項目調查表、不合格原因調查表等。
3、排列圖: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根據「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原理(即二八原理)製作而成的。排列圖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圖:是用於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圖表,一般從人、機、料、法、環、測等6個方面分析。
5、直方圖:(略)
6、控制圖:(略)
五、質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環
PDCA管理循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
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
第一為P(計劃)階段,其中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劃,定出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按照制訂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檢查實際執行結果看是否達到計劃的預期效果。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分二步:
⑴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准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
⑵把本輪PDCA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循環中去解決。
2、5W2H法 : Why: 為何----為什麼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麼?准備什麼?
Where: 何處----在何處進行最好?
When: 何時----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完成?
Who: 何人----誰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勵法,可以有效地識別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機會。一般應用在分析討論會議中,特別是QC小組會議 、質量分析會等。
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禁止批評:不準批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
2.自由奔放:盡情地想像,自由地發言,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歡迎多提觀點:提出的觀點越多越好;
4.結合改善: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不斷啟發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實記錄:對任何人的發言包括相反的意見都要如實記錄下來。一是獲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給人以重視感,從心理上感召他人多發表意見。
六、如何開展QC小組活動
1 QC小組的組建
①QC小組的定義:QC小組(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即質量管理小組。是指在生產現場或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自願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解決工作場所存在的問題,以達到質量改善的目的。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②QC小組活動的作用:A. 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B. 預防質量問題,並不斷地進行改進;
C. 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強化團隊意識和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③組建QC小組的原則:A. 自願參加,自願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B.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C. 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D. 事實求是,結合實際。
④QC小組的人數:QC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3-10人為宜。
⑤QC小組組長的職責:A.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並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B. 負責聯絡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C.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D.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造寬松的環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E.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各種問題,做好小組活動記錄,並負責整理成果和發表。
2 QC小組活動步驟
① 活動課題的選擇:選題范圍 :提高改善產品質量的課題;降低損耗的課題;優化環境的課題;改善管理的課題;提高職工素質的課題。
對選題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先易後難;提倡大小課題相結合,以小課題為主;選題要具體明確;選題應選周期短,見效快的課題,一個課題一般應在3—6個月完成,最多不超過一年時間。
② 現狀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據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並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③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④原因分析:運用恰當的工具,把現狀調查的主要問題按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大因素,採用調查表、
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的工具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具體原因,並確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團隊的智慧,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採用5W1H法,多問幾個為什麼。因此對
策表應包括:為什麼要制定對策(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哪裡執行(WHere),誰去執行(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和如何執行(How)等。
⑥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行。
⑦效果檢查驗證。
⑧鞏固措施: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並納入有關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制度和規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2. 內地的石油為什麼質量較差內地石油的去向謝謝
簡單一點呢
就是中國的油輕組分少
然後加工的時候,其柴油的產量就少
輕組分的含量比國際輕質原油估計會低十個百分點左右
石油不能簡單像汽柴油一樣用某項指標評價。一般以輕組分的收率和含硫量來評價。
美國愛煉輕質原油,中國喜歡買重質原油,便宜。特別是含硫較高的原油更便宜。
國內高含硫原油的煉制能力較強。
中國原油的輕質油收率很低,使得汽油、柴油等輕質油品的產率很低,而國外的很多原油的輕質收率可以達到80%以上。
中國的原油密度最大的應該是克拉瑪依稠油和遼河油田原油,密度可達到0.9 g/cm3,這種原油適合生產潤滑油。 中國的石油除了自己使用外,中國主要的石油出口地是中國香港地區、東盟、巴拿馬等地區和國家,東盟是缺少原油且是貿易一體化的重點區域,巴拿馬是中國進出口航運的主要運輸渠道,出於未來經濟發展戰略的考慮,中國有必要向這些地區出口石油。並且,中國石油需要填谷削峰,生產量增加意味著在經濟下降周期出口量的上升,進口某些品種的石油、出口某些品種的石油是生產所需。中國石油出口價的博弈不可能脫離國際油價的大背景,僅按照出口量與出口額是無法計算出確切的石油出口價的。中國絕大多數石油通過保稅區出口,還有出口下單時的博弈,情況十分復雜。
3. 什麼過程可以提高石油的質量
A、常壓分餾只能對石油進行初步加工,以原油為原料,使原油中各物質在不同溫度下分離出來,主要產品為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各類烴質量僅占石油總產量的25%,故A錯誤;
B、減壓分餾以重油為原料,主要產品為重柴油、潤滑油、凡士林、石蠟、瀝青等,不會得到汽油,故B錯誤;
C、裂解為高於裂化溫度下深度裂化,以石油分餾產品為原料,裂解所得產物主要是乙烯、丙烯等小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
D、以重質油為原料,將相對分子質量較大、沸點較高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沸點較低的烴的過程項,得到質量更高、產量更多的汽油,故D正確;
故選D.
4. 中化道達爾的油品質量極差,把我的新車給毀了~
中化道達爾的油品質量不錯的,不會毀車。中化道達爾的油。在中國全部都是采購的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可以說和國內加油站的油是一樣的,只是添加一些自己生產的添加劑,對油品略有提高。
中化道達爾燃油有限公司主要在華東地區專業從事成品油銷售網路開發建設工作,致力於在華東地區(江、浙、滬)建立擁有300 座加油站的零售網路。
企業簡介:
中化集團是中國四大國有石油公司之一,在石油、化肥、化工領域實施全球化運作,在業界享有很高聲譽;法國道達爾集團是法國最大的企業集團,全球第四大石油與天然氣公司,業務遍及130多個國家。
中化道達爾燃油有限公司使用中化(SINOCHEM)和道達爾(TOTAL)聯合品牌,發展、建設、經營和管理高標准、高質量、服務完善、環保安全的加油站網路,將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建立擁有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網路。
5. 我從中國石油公司批發了柴油零售,工商說有質量問題。要處罰。怎麼辦
首先看下你的資質,公司在營業執照上有石油製品(危險化學品除外)的公司,是不能經營汽柴油及其他危化品,前提必需取得成品油零售經營許可證,如果你的手續齊全,工商局說你的質量有問題,先自查下,看下你的油罐車在裝卸過程中,是否干凈,在裝車前,車輛有沒有拉別的重油或黑油,杜絕油品污染的問題,造成油品的色度,閃點出現變化,在有卸車後看下你的 存儲油罐是否干凈,不要是拉的好油,容器不幹凈造成油品污染,自查後做到心中有數。以上都沒問題,就不要害怕,你可以要求石油公司給你提供油品檢驗報告,和你的購入發票給工商部門,他們就沒底氣了。另外據我所知,縣級工商部門好像沒有設備和專業人員來檢驗你的油品。從長遠考慮,和氣生財,不要得理不讓人,搞好關系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