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日軍進駐越南是引發美國石油禁運的導火索,不南下是美國給日本設置的紅線,南下意味著侵犯歐美國家利益,歐戰爆發時日本宣布了中立,但是隨著日德結盟的進一步加強,美國對日本加強了警惕,後來天津租借事件、鼓浪嶼事件等等沖突使得美國逐漸認識到日本與西方沖突不可避免,必須打壓日本,支持英國、荷蘭和中國,才能捍衛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石油、鋼鐵禁運和ABCD包圍網就是在這種形勢下開始形成的。
日本方面也也得出了「英荷不可分論」和「英美不可分論」,並且要想徹底解決國共對日偽後方的破壞行動、摧毀中國經濟,必須迫使各地租界地當局屈服,要想迫使重慶國民政府屈服,必須佔領印度支那北部,切斷中國經印度支那的國際運輸線,而佔領印度支那北部會引起美英荷三國的強烈反對,但是打敗國民政府,從對華戰爭中脫身是日本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只好冒險派第五師團強行從廣西進駐印支北部,截斷經廣西、雲南通往印支北部的通路。
2. 局勢突變,拜登將美國戰略儲備石油賣給中國,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里大家陷入了一個誤區,並不是拜登總統將石油儲備賣給中國。而是美國的石油企業將石油賣給了中國。
石油的重要性想必各個國家都是非常明白,因此各個國家總是會想方設法的從外界進口更多的石油。同時石油也成為一個國家制裁另一個國家的主要方式,當然這一點只是僅僅針對石油出口大國而言。可是有一個前提,那便是石油出口大國擁有足夠的軍事實力才能夠做到。在任何情況下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無法保護自己本國應有的權益。
美國將儲備石油賣給中國。
一則名為美國將戰略儲備石油賣給中國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很多人對美國的行為表示非常疑問,中美之間的關系雖然並沒有處於破裂期。但是兩國關系自從拜登總統上台之後,一直以來都處於緊張的局勢。不可能會將所謂的戰略儲備使用賣給中國,但是這里大家對美國境內的基本制度並不了解而造成的。
3. 為什麼石油結算非美元不可美國是怎樣通過美元結算獲得利益的
你好,美元也不是萬能的。其實目前人民幣已經開設了4萬個原油交易賬戶,比如伊朗、新加坡等國的石油交易,還有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等大宗交易商品的原油交易等。人民幣已經在世界原油交易結算份額中達到6%,而且增速很快,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一、為何大家都在用美元結算,而不是歐元、日元或人民幣呢?目前石油貿易結算,美元市場份額排第一,接下來是歐元和人民幣。全球多數國家都用美元結算,這得從美元石油說起。
我們都知道,中東石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區,美元石油協議簽訂後,很多國家只能通過在國際上賣商品換美元,然後再進口石油。隨後,美國又繼續在其它國家使用了類似的舉措,最後逐漸形成了世界上主要石油出口都是使用美元結算的格局。
二、大家都在用美元結算石油,會讓美國如何獲利呢?我們都知道,美元是世界通行貨幣,美國可以通過無限量印鈔收割財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鑄幣稅。簡單的說,就是你印了一張百元美元,成本只要10美分,剩下的99.99美元就是你的收益。那如果用美元來結算石油貿易,美國又是如何獲利的呢?一般有兩種獲利方法。
1、比如A國要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的石油,必須從美國那裡獲取100億美元貨幣。為了拿到足額的美元,A國需要向美國出售商品。因為美元掌握在美國的手中,相當於A國有求於美國,這個時候美國掌握了主動權。於是,美國就提出誰家商品價格最低,我就購買誰家的商品,而A國為了要買石油,不得不將價值200億美元的商品,按照100億美元賣給美國了,美國相當於賺了差價。
2、比如A國支付了100億美元,購買了石油生產國B價值100億美元的石油。此時,A國獲得了100億美元的石油,石油生產國B獲得了100億美元的貨幣。為了要和A國達成貿易平衡,石頭生產國B也購買了A國價值100億美元的商品,A國又獲得了100億美元的貨幣。可是,對於美國,為了要和A國達成貿易平衡,就要求A國購買美國的商品,沒有將價值15億美元的商品,以100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A國。A國獲得了15億美元的商品,美國又回收了100億美元貨幣,美國又相當於賺了差價。
三、其實美國最厲害之處是,通過強大的美元結算體系收割世界財富由於石油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這也讓石油獲得了取代黃金作為美元錨地的資格,進而讓美國通過美元綁定石油,最終走上了美元獨霸世界的地位。
於是,美國就利用AWIFT體系,作為對其他國家經濟制裁,長臂管轄的一種工具。其實SWIFT結算體系就是國際銀行間的支付和信息傳輸系統。
剛開始,它並不是代表你美國的利益。而是代表200個國家,1.1萬家銀行的共同利益。本身它也不排斥任何貨幣,只是為了無障礙地進行國際貿易結算而已。
而美國第二個工具就是美聯儲轉移大額付款的系統(FEDWIRE),這系統是對全世界利用美元進行結算的大額交易進行跟蹤。比如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就是限制別國與伊朗進行大額交易。
因此,面對日益加劇的美國結算霸權,各個國家也在積極建立繞開美元的獨立結算體系。
最後的話:美元石油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什麼石油結算要用美元?
二戰結束後,有70%的黃金在美國而市面交易石油的黃金不足導致交易起來困難和混亂。沙特是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國,有巨大的石油儲備(2017年底探明石油儲備約2608.6億桶)。具有領導地位以及沙特的皇室容易被收買,所以美國選擇了沙特作為談判對象。後來就達成協議,逼使歐佩克石油輸出過組織保證所有原油交易以美元結算,直到目前美元也是主要原油的主要交易結算貨幣。
沙特得到了持久地位和安全,而美國得到了用美元結算,而其他歐佩克國家也能正常愉快地交易石油,表面看來是一舉三得的局面。
而美國又是怎樣利用美元結算獲利的?
原油又稱黑色金子,可想而知原油的重要地位,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為何二戰時候日本會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正因為美國在1941年對日本實行禁運,切斷了日本運往本國的石油路線。導致日本意識到資料耗盡的危機,如果不偷襲美國的話就等死了,之後才殊死一搏。
市場上需要購買石油就必須要有美元,那麼就要持有美元儲備。想要美元儲備就需要購買外匯貨幣和美國國債,這就讓美元購買力上升。關鍵是美國的貨幣美元都是自己印出來的,那麼美國就是空手套白狼,慢慢下來美元就成了世界通用貨幣了。
美元成為世界通用貨幣後,只需要幾張廢紙就能一舉買下全世界的商品,就等於美國不斷印鈔然後買買買,美國想刮羊毛還有很多手段的。
美元在全世界的經濟作用之大,還可以用作政治工具。美國擁有美元的定價權,從而就能影響石油的價格。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依賴石油出口,當石油價格不斷插水就嚴重影響國內經濟。如:委內瑞拉、俄羅斯、伊朗、伊拉克、沙特等等。
未來還會繼續用美元結算?
未來市場還會繼續用美元結算原油嗎?事實上許多國家很想改變,早幾年伊拉克、利比亞政府一直想脫離美元結算從而減輕被制裁的影響,都紛紛改用其他貨幣結算但是下場都是被美國狠狠揍一頓。
不過近兩年這個勢頭發生在伊朗身上,伊朗正在跟歐盟研究用新加密貨幣結算原油並且很快就能實現了,與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伊朗已經不使用美元結算。其實有部分國家開始用人民幣結算,國際市場開始慢慢認可人民幣國際地位和法律保障。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這是美國前國務卿所說的至理名言!
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2018年,時隔45年後躍居世界首位。美國原油產量比2017年增加17%,達到日產量平均1095萬桶。在世界能源市場,美國的存在感或將進一步提高。
為什麼石油交易非用美元結算不可?
這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各國停止對外流通黃金,因為黃金實在是太珍貴太稀有了。
第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國打的不可開交,美國雖然參戰,但是因為絕佳的地理優勢和經濟環境,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賺的盆滿缽滿,把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黃金都收入了囊中。
二戰過後,美國召集世界各國開了一個會議——布雷頓森林會議。
因為世界上70%以上的黃金都在美國,黃金又是國際通用貨幣,由此各國之間的貿易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錢不夠用」而無法交易。
於是美國想了一個刮羊毛的法子: 廢除「金本位制」,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再與美元掛鉤。 這樣一來,各國要購買黃金,就要先用本國的貨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成黃金,所以美元又被稱為「美金」。
正是這樣,美國一舉成為了世界通用貨幣,比如日本要購買澳大利亞的礦石,那麼,日本首先要將貨幣換成美元,再用美元換成黃金進行購買,但是,黃金運輸不方便,也不容易儲存,所以,日本索性直接使用美元購買,這樣澳大利亞也願意收取。所以,石油等國際大宗交易,幾乎都使用了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問題二,美國怎樣通過美元結算獲得利益?
美國印鈔,可以在全世界購買商品,等於美國可以隨意印鈔,然後在全世界買買買。美國只需要用幾張紙,就可以換來各種礦產、高樓大廈、公司等等。
有美元這個世界通用貨幣,美國就可以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 但是,如果美國發行過多的美元,突然間又大量流回美國,就會造成美元大貶值,從而美元崩盤。所以美國建立了各種金融衍生品,用於吸收美元。
其次,美國在每次大印鈔後,會回收部分貨幣,讓世界人民重新相信強美元 ,比如最近2017年、2018年美聯儲加息、縮表,就是為了回收2008年之後大印鈔的部分貨幣。
美元結算不僅僅讓美國獲得了經濟上的利益,還有政治上的利益,因為主要的石油交易所一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定價權在美國手中,用美元就可以調整石油價格。
石油是不少國家賴以出口的生存方式,比如委內瑞拉、俄羅斯、沙特、伊朗。石油價格暴跌,委內瑞拉經濟已經崩潰,俄羅斯經濟也被美國制裁的不景氣。所以, 美元結算,是美國在金融、政治上的有力武器,是貨幣戰爭中的命脈!
4. 美國道瓊斯石油為什麼不能全部賣出
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QDII-LOF)」)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
2022年2月22日,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QDII-LOF)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1.599元,相對於當日1.4884元的基金份額凈值,溢價幅度達到7.43%。截至2022年2月24日,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QDII-LOF)在二級市場收盤價為1.795元,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凈值。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於高溢價率的基金份額,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5. 一滴油都不讓賣,美國封殺伊朗石油的背後到底是何目的
為了讓伊朗屈服在美國的中東霸權下,所以美國才會封殺伊朗石油。
伊朗的經濟發展70%是靠石油出口,如果美國封殺伊朗石油,那麼伊朗的經濟發展肯定會大幅度下降,而伊朗做了什麼事讓老美做的這么絕。
因此如果美國想要通過石油封殺令來完成對伊朗的制裁,那是不太可能的。美國真想讓伊朗屈服,還不如打一頓來得快。
6. 為什麼美國從一個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天然氣出口國
過去美國與中國一樣,都是國際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之一。美國一直是從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進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但近年來,美國除了自己生產的石油、天然氣自給自足之外,還能夠出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目前,美國的原油供給量年均增長14%,原油日產量在1150萬桶左右,位據世界首位。
其實,美國這個國家本身就擁有豐富的油頁岩資源,只是過去因為技術有限,很難將其中富含的油氣提煉出來。但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時,美國德克薩斯人喬治·米切爾的鑽探公司突破了頁岩氣開采技術,主要是用水裂法開采頁氣,於是引發了一場美國頁岩氣革命,大量資本蜂擁進入頁岩氣開發領域!比如200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投資410億美元購買頁岩氣份額很大的XTO能源公司等。
美國目前已經是世界頁岩氣產量第一大國;美國頁岩氣產量是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從2016年開始,美國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2020年將成為全面出口國!由於前期,美國人投入巨資進行科學研究,美國在頁岩油氣方面逐步形成一整套技術,這為開發頁岩油奠定了基礎和條件。
在成功開發了頁岩氣之後,美國人又利用水力壓裂技術轉入頁岩油的開發!頁岩油是頁岩層裡面所包含的石油資源,包括泥頁岩空隙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岩層系中緻密碳威岩或碎屑岩中的石油資源,全世界已探明的頁岩油儲量11-13萬億噸,遠超過石油儲量!美國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美國頁岩油單日產量達到200萬桶,預計到2020年單日產量將達281萬桶。
正是頁岩氣、頁岩油的大規模開發,讓美國在油氣產量上面躍升到世界第一,並從油氣進口國轉變成油氣出口大國。而美國近年來,恰巧是與那些盛產石油的國家有著很深的矛盾,美國經常要通過經濟手段制裁他們。比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這樣會導致世界原油需求存在較大缺口,而美國正好通過擴大產能,來賺取豐厚的油氣利潤。
目前,美國的原油供給量年均增長14%。原油日產量在1150萬桶左右。如果能將伊朗石油出口壓低至100萬桶以下水平,同時,將委內瑞拉石油出口也能壓得可以忽略不計,美國就能進一步佔有國際石油市場份額,這就為美國償還22萬億美元的債務創造了可能性,一旦美國還清了所有國債,政府財政收入也更趨平衡,那不僅是美國政府,還有美元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也會得到顯著提升。美國的經濟實力和 科技 水平都會得到跨越式的發展。
嚴格說來,就原油上美國依然是進口國,到2016年,美國能源自給率為86-91%,只是在精製石油產品上,美國從2011年開始變成出口國。目前美國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三位,煉油居世界第二位。
這是美國能源自主策略的結果,美國在20世紀初是石油出口大國,到20世紀中葉變成石油進口國,這是因為美國經濟和民用高速需求,和美國保護自己的石油儲備和環境而不開採的緣故,此舉導致1973年和1979年石油危機。
之後,美國開始了能源大戰略,一方面大量儲備原油,使得美國石油進口率從35%升高到2005年的60%,另一方面尋找各種辦法。
美國本身石油貯備極多,但聯邦法律為了保護環境不讓開采,近年來相關法規被修改或廢除,這是美國石油產量上升的原因之一。
由於前幾年油價上漲,導致頁岩開采可以盈利,進一步導致頁岩開采技術的革命,美國的頁岩儲量雄踞全球,這是美國石油產量上升的另一個原因。
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也是美國能源自主的策略。
2008年大選,總統辯論的一個話題是美國每年花幾百億美元進口石油,從2012年大選開始,這個話題不復存在了,因為美國能源大戰略成功了。
不僅進口原油減少,在十幾年內會成為真正的石油出口國,而且進口原油只有15%來自沙特之外的其他中東國家。正因為美國基本上不依賴進口石油,而且不依賴中東的石油,美國才能在中東興風作浪,同時OPEC根本無法控制油價。
能源獨立戰略是美國近年來非常成功的大戰略,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關鍵之一。
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石油,天然氣出口國是因為美國開發了頁岩氣,頁岩油;
頁岩氣是非常規天然氣的一種, 主要存在於泥頁岩之中,泥頁岩埋藏比較深,所以開採的難度大,成本高,但儲量巨大,分布廣泛,
美國頁岩分布圖
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德克薩斯人喬治米切爾的鑽探公司突破了頁岩氣開采技術,主要用水裂法開采頁岩氣,引發了一場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大量資本蜂擁進入頁岩氣開發領域! 比如2009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投資410億美元購買頁岩氣份額很大的XTO能源公司,2011年康菲石油公司也投資150億美元用在頁岩氣開發上;
美國目前已經是世界頁岩氣產量第一大國 ;美國頁岩氣產量目前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016年開始,美國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2020年將成為全面出口國!
不僅美國有頁岩氣革命,大量開發頁岩氣,同時利用頁岩氣革命帶來的水力壓裂技術轉入頁岩油的開發! 頁岩油是頁岩層裡面所包含的石油資源,包括泥頁岩空隙中的石油,也包括泥頁岩層系中的緻密碳酸岩或碎屑岩中的石油資源;
全世界頁岩油儲量11-13萬億噸,遠遠超過石油儲量! 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由於有資本優勢,,近些年利用頁岩氣革命帶來的水力壓裂技術大規模開發頁岩油,2012年美國頁岩油單日產量達到200萬桶,預計到2020年單日產浪將達281萬桶!
這也就是為何美國一再打壓委內瑞拉,伊朗的原因!只有制裁委內瑞拉,伊朗,不讓他們出口石油,美國的頁岩氣,頁岩油才有一個廣闊的市場!
美國以往多從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進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但目前除了能夠供自己消費外,還能出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美國有著豐富的油頁岩,只是過去技術有限,很難將其中富含的油氣提煉出來。
但美國是經濟、 科技 高度發達的國家,有錢還有辦不成的事?美國投入巨資進行科學研究,並逐步形成一整套技術,這為開發頁岩油氣奠定了基礎和條件。
有了先進的技術優勢,加上美國軍事和美元霸權做後盾,美國便開始以各種借口,對傳統石油生產國進行制裁,以迫使其石油減產,從而佔有這部分原油份額。
眾所周知,美國這幾年制裁的對象多為盛產石油的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還對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實施了武力侵犯,更是導致國際原油市場供不應求,而美國正好擴大產能,賺取豐厚油氣利潤。
如今,又開始在波斯灣興師動眾,欲將伊朗石油出口壓低至零,以便進一步佔有國際石油市場份額。
目前,美國的原油供給量年均增長14%,原油日產量在1150萬桶左右,據世界首位。伊朗是全球第四個石油儲量大國,儲量在1500億桶以上,受美國制裁影響,今年4月份前,日均出口在200萬桶水平,是第七大石油出口大國。
可想而知,一旦美國將伊朗拿下,美國的石油產量和銷量勢必長期獨占鰲頭,這就為美國償還22萬億美元債務創造了可能。一旦美國還清了所有國債,必然在世界上愈發耀武揚威,專橫跋扈,那時人類災難或將繼續上演。
美國一直都是石油進口國跟石油出口國,這兩者並沒有直接矛盾!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本來自己賣石油,然後順帶扮演一下中間商批發一點別人的石油加在自己的石油商品里售出賺差價,偶爾還以次充好賣勾兌油賺暴利。
美國進口石油是因為美國向那些石油儲藏國家出口商品,美國方面為了平衡跟這些國家的貿易順差採取了商品換石油的交易方式,在出口商品的時候拿石油結算貨款,這種以貨易貨的方法本來就是全球最通用的交易方式。比如美國跟委內瑞拉的關系,美國一直都是委內瑞拉的石油最大出口國,因為美國向委內瑞拉出口大米糧食以及各種日用商品,委內瑞拉拿石油出口跟美國結算。
美國向外出口石油則是因為三個原因,一個是因為美國對外出口商品數額龐大,等價交換回來的石油太多,不僅美國人自己用不完還能有結余來出口;
其次是因為美國自己也是石油儲藏大國,在美國拿商品換回石油的時候美國的石油來采公司同樣也沒閑著,他們開采出來的石油自己用不了也是拿出去賣掉。尤其是頁岩油革命以後,美國的石油產量大增,逐漸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國並不奇怪;
最後一個則是因為美國在勾兌油市場賺足了暴利。同樣是石油但是各國產地的石油雜質成分不同,所以美國從全球各地進口的石油進行勾兌,把劣質油勾兌成上等油售出賺取加價暴利。
美國因為其龐大的工業生產和消費群體,早就是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而且是最大凈進口國。但現在,由於頁岩氣革命,美國已經開始大量出口石油,但同時也在進口石油。同時進口和出口石油,這個很容易理解。低價進口中東的石油,高價出售本土石油給東亞國家。
最近,美國的石油產量達到了約1050萬桶的日產量,接近俄羅斯和沙特的產油量。美國能源部預計。美國原油產出創1970年來新高2019年或將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到2019年,美國石油日產量將達到1200萬桶。
盡管美國與中東許多國家有利益之爭,但是由於對中東油氣的過度依賴,美國在制定對中東的政策時仍有所保留。如今,美國、俄羅斯以及歐洲國家的關系十分微妙。北約和俄羅斯的矛盾不斷加深,但是由於歐洲大部分國家需要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石油、天然氣,其對俄羅斯的能源依存度極高。 (頁岩氣技術開採石油)
即使想要通過制裁等手段阻止俄羅斯在歐亞勢力的不斷擴大,也必須要顧忌歐洲國家內部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由於能源的大量進口而在政治上受到牽制的還有與俄羅斯沖突嚴重的烏克蘭。能源的過度依賴使烏克蘭及相關歐洲國家在與俄羅斯的談判中嚴重喪失話語權。
然而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將會顛覆原本的世界格局。頁岩氣開采前,美國其實已經開始向外出口部分加工過的石油;頁岩氣革命後,美國將有更多的石油可供對外出口。如果這些石油的輸出對象是西歐國家,那麼必將削弱能源對歐洲國家在對俄問題上的限制,深刻影響俄歐關系。
這要講美國的頁岩氣革命了。
在08年底,頁岩氣的水力壓裂技術有了突破,這個技術革新最早就是發生在美國本土。
一時之間,加上了金融危機的助推,大量投資帶著海量中小企業進入頁岩氣領域,進一步將水力壓裂技術的可行性推到極致。
傳統油氣,你可以想像為一個罐子,我們可以直接打開,插吸管喝水。特點是分布集中,單井儲量高,投資需求大,門檻高,利益大。
而頁岩油氣,你可以想像成一本書,書頁里夾雜著一些油氣,不集中,沒法插吸管。我們需要先把書頁壓碎,再抽出逃逸的油氣。特點是分布廣泛,單井儲量低,投資需求小,門檻低,利益小。
然而美國的經濟環境卻太適合開發這種技術了。無數企業倒閉,更多企業生存了下來,把頁岩氣的開采量一下加大到美國能源獨立,把本來全球最高的石油期貨wti倒掛,成為全球石油期貨最低點,也把石油價格壓死在了頁岩油出井價70美元一桶。
因此,美國不需要進口能源了,還需要為國內傳統油氣企業減壓,出口石油和天然氣。
回來看我國,這種模式就很難成功。
一個是兩國的頁岩構成不同,我國的開采難度大,污染高,成本大。
一個是我國沒有那麼發達的經濟體系,國企為主的能源市場不擅長開發頁岩油氣。
第三點是,我們的可開發儲量也沒有美國那麼多。
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買油吧。
1、美國對於原油的需求非常的大,長久以來,美國都是全球原油進口量最大的國家,作為非常依賴進口原油的美國來說,在原油的進口上也是吃過虧的。
早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而當時的美國因為向以色列不斷提供援助,惹怒了中東產油國,這使得產油國對美國實施了原油全面禁運,當時的美國可謂損失慘重,從1975年開始,美國出台《能源政策和節能法》,嚴格限制本國原油出口,一禁就是40年,直到2015年12月奧巴馬才解除了美國的原油出口禁令。這才是美國幾十年來沒有大規模出口原油的原因。
2、隨著近年來美國的原油產量不斷的飆升,這在更大的程度上彌補了美國的原油空缺,2018年11月30日當周,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凈出口總量為21.1萬桶/天,75年來首次成為原油和成品油凈出口國,可以說,美國大量飆升的原油產量致使美國有能力大量出口。
3、即使在去年年底國際原油價格跌至低點的時候,美國至今依舊在不斷增產原油,如今正值OPEC和俄羅斯減產提價,但是美國對此一心一意的增產,其目的也是為了搶占國際原油市場份額,畢竟美國如今在能源上已經極大層度的實現了自給自足,外加不斷擴大的原油出口,這讓美國可以在原油市場占據更大的主動權。
最後,歸根結底來說,美國從原油進口國變成如今的出口國,不僅是為了為了賺取原油的外匯,更是為了搶占是市場份額,其最終的目的是掌握原油市場的話語權。
在奧巴馬時代,共和黨持續施壓,讓他改變了基本國策,解禁國內石油出口。還有一個背景就是,當時的美國頁岩油革命。
當時的油價有多麼高?100美元,不是現在70美元這個概念,在資本主義的美國,這種利益刺激了海量的資金進入頁岩油開發,結果就是一方面美國從1000萬桶/天的進口迅速縮小至900萬桶左右,出口則逐步增加,出口增加就是侵蝕OPEC+俄羅斯的市場份額。
於是,沙特為首的傳統油產油國准備將美國頁岩油扼殺,沙特持續增加供應,出脫庫存,使得國際油價迅速暴跌,半年後,美國頁岩油商接連關停倒閉。
但是,沙特這種搞法也是一種自殺的搞法,雖然海灣國家的每桶原油成本基本上在10美元左右,但是,他們的財政是跟石油收入捆綁的,按照沙特的財政預算盤子,他們平衡的油價是70美元以上,沙特上一代執政及油長的搞法讓OPEC已經到了無法容忍的狀態。
隨後,2016年年中OPEC大會,所有產油國敦促減產以提振油價,但是沙特和伊朗反對。最終,迫於極大的內政及經濟壓力,2016年年底的OPEC大會達成了減產協議,沙特老油長也下了台,隨後油價展開反彈。
上述過程揭示的是,美國頁岩油的成本極低(危機後已經達到40美元/桶以下),而且在國內GDP比重很低,所以OPEC給了他們喘息之機,他們就可以迅速振作。
加上川普,這個希望振興美國製造的總統上台,也增加了動力。
其實Trump是對的,石油,天然氣很寶貴,但是替代能源非常多(不必列舉),川普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既然已經是夕陽產業,何不更多地換回資金,轉移財富——美國的公開儲量數據至少可以開發50+年以上。
2019年以後,2條二疊紀的輸油管道建成,我們將可以看到,美國將輕松地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及天然氣生產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總結來說,美國的國策改變是正確的,他們在攫取70年石油資源枯竭前的最後一桶黃金。而對於資源匱乏的其他國家來說,必須要尋求更多的供應,以及多元化的能源結構,而且這個事將越來越急迫。
7. 普京已經和美國撕破臉了,為什麼還要賣石油給美國
俄羅斯並沒有賣給美國石油,而是美國從印度和土耳其購買已經加價的俄羅斯石油。
俄羅斯的油價低,商人逐利只要有供需關系就肯定不愁賣不出去,自俄烏爭端開始國際油價一路升高,而俄羅斯因為美國政府,歐盟,北約的聯合制裁很多國家沒有辦法直接從俄羅斯直接購買,現在的俄羅斯石油大部分出口到了亞洲國家,而實際購買者使用者則是歐洲國家。
現在全球糧食較為緊張,大多數的國家包括印度前段時間也發聲明禁止印度糧食出口,糧食能源就是國家的命脈,產糧大國都不出口糧食了現在。
8. 美國賣儲備油庫的石油是為了賺世界各國的錢,還是只賺能源需求國的錢
美國是為了全世界各國的錢。美國作為世界上非常強大的國家,在經濟實力上非常強大,但是美國對於世界石油資源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美國通過儲備油庫來達到自己的經濟利益。
中東地區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地區的觀念是通過石油來換取了很多的財富。但是美國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不可能依靠著在中東進口石油,美國想通過賣儲備油庫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