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為什麼石油影響經濟
擴展閱讀
天際線怎麼開無限石油 2025-07-23 20:24:00

為什麼石油影響經濟

發布時間: 2023-01-23 01:20:32

A. 石油與世界經濟增長的關系是什麼

石油在目前的國際能源消費中佔到40%,是世界許多國家重要的能源支柱。從這個意義上說,石油是世界經濟的「血液」。從全球范圍來看,世界經濟增長與國際石油需求增長存在著較明顯的相互對應的周期性變化規律。2004年是自1976年以來石油需求增長率最高的一年,但是這個周期已有下降的趨勢。之所以有這么高的增長率是因為美國和中國有非常強勁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25年中,發展中國家從來沒有出現過5%這么高的石油消費增長率。中國達到世界GDP增長的24%,經濟增長率為9.5%,2006年還將持續這個態勢。我們可以看到,2005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從上年的5%降至4%,2006年可能保持相同的增長率。即使這樣,該數值仍然要高於3.3%的長期平均增長率。

近40年來石油消費增長與世界經濟增長變化情況(據IMF,2006;BP,2006)
石油對國家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原油作為一種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原油價格經常伴隨著供應短缺或過剩而發生大幅度波動。石油價格的暴跌和暴漲,都是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並直接影響到一國經濟的發展。據亞太經合組織估計,石油價格每上升10美元/桶,就會使全球通貨膨脹率上升0.5個百分點,經濟增長率下降0.25個百分點。該組織還認為,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已經從2003年的1.1%上升到2%,主要就是由於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而美國經濟的幾次衰退(分別是1990—1991年,1980—1982年,1974—1975年)前,都發生了石油價格的暴漲。
由於原油作為一種商品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原油價格波動不僅直接影響到企業運行的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且還對居民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對於原油凈進口國來說,原油價格上漲直接增加其原油進口成本,並對其經常賬戶產生不利的影響,並進一步影響其經濟運行狀態,嚴重的油價上漲往往導致隨後的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失業人數的增加。
從1970—2004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看,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出現過五次較大幅度的上漲。從歷史上看,油價的大幅度上漲對全球經濟產生明顯的沖擊,其中,最嚴重的沖擊是1973—1980年間的兩次石油危機所產生的沖擊。
時間原油價格對發達國家影響初始價格(美元/桶)最高價格(美元/桶)價格漲幅(%)貿易平衡(億美元)GDP增長(%)1973—1974年3.311.6252-880-2.61978—1980年12.935.9179-2320-3.71989—1990年17.928.358-380-0.21999—2000年18.028.257-960-0.42003—2004年28.937.329-1070-0.3

歷史數據表明,1973年的那次石油沖擊,使得發達國家的經濟陷入了1974—1975年的嚴重衰退,而20世紀70年代末的石油危機更使發達國家出現了1979—1982年長達3年的特大的經濟危機。在後一次經濟衰退中,整個西方陷入了通貨膨脹和工業生產下跌的停滯膨脹,即經濟滯脹。從1971年到2003年美國出現的五次經濟衰退都與油價大幅度上漲有關。除了1973年、1980年衰退與油價上漲基本同步外,其他三次存在一定的滯後。
2004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中高油價與高增長率並存,表明國際油價飆升並沒有像20 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那樣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甚至爆發衰退。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國為首的佔世界經濟最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經濟正處於復甦的上升期,消費出現新熱潮,投資顯著增多,因而經濟發展具有較強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石油消費大國通過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採用替代能源等節能措施,降低了經濟發展對石油的依存度。

1970—2003年美國原油進口實際價格與經濟衰退的對應關系(美國能源部等,2002年)
但是,油價飆升仍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首先,它抑制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每桶石油的價格上漲5美元並持續一兩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將減少0.3%,同時,油價上漲還帶動了航空、交通運輸、冶金、化工等高能耗行業成本或產品成本上升。其次,高油價還使全球通貨膨脹有死灰復燃之勢,股市和匯市也動盪不已。
值得關注的是,高油價困擾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高油價對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沖擊要比對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的影響更嚴重。據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如果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保持下去,一年內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經濟增長率將分別下降0.3、0.4和0.5個百分點,而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將下降0.8個百分點。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受高油價更大沖擊的原因在於對原油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和能源利用的低效率。美國能源部預計,從2001—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年均將增長1.9%,其中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需求量年均增長率將高達3.2%,增幅大大高於美國的1.5%、日本的0.3%和西歐的0.5%。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亞洲發展中國家原油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發達國家不斷將製造業生產轉移到亞洲地區,也增大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需求。亞洲發展中國家能源利用效率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因素使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抗高油價的能力比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經濟低得多。其二,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到目前為止,高油價還沒有使亞洲經濟增長步伐明顯放慢,但據一些亞洲國家公布的統計數據,高油價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已顯著增大。因而,如果油價長期居高不下,亞洲經濟有陷入「滯脹」的危險。

B. 第三題,石油危機為什麼會對經濟產生不好的影響

20世紀50年代起,石油成為美國的主要能源,進口石油日增。從中東進口大量石油價格長期在每桶2元以下,廉價的石油成為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東產油國早就對低廉的油價不滿。1973年,阿拉伯產油國對美國實行禁運,同時大幅度提高油價。沉重打擊了美國的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

影響:
沉重打擊了大量依賴進口石油的美國經濟,也影響到美國人民的生活。此後,美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節能措施,並開始研究太陽能等新能源。

C. 石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開採石油是非常昂貴的,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打擾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但是作為交通用燃料要減少焚油導致的二氧化碳的釋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發電廠才能夠裝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單個車輛無法裝配這樣的裝置。

雖然現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為選擇,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還不肯定和有爭議。陽光、風、地熱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無法取代石油作為高能量密度的運輸能源。

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

另一個方案是使用生物質能產生的液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來驅動運輸工具,但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讓生質燃料夠環保。總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為主要運輸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3)為什麼石油影響經濟擴展閱讀:

在過去數十年中開採石油以及其副作用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導致了巨大的問題。在有些地區土著居民被驅逐,在分配石油帶來的財富上也可能有些地區造成巨大的沖突。

外部的干涉和對沖突某一方的支持則導致更多的暴力。比如在阿爾及利亞平均每周就有約500次暴力沖突。

目前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原料。絕大多數運輸工具使用石油及其衍生品驅動,此外石油還被用來發電,它也是化學工業重要的原材料。諸多國家有戰備儲油制度。

D. 用經濟學知識和原理解釋: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升,對國家經濟造成的影響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

油價上漲的影響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桶並持續一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其中發展中國家減少0.75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表現為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並拉動物價上漲。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產品出口面臨著下降的潛在危險:一是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使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危險。二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使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

國際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

高油價促使人們在可替代能源中進行選擇,由於消費剛性作用,潔凈煤、天然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選擇的品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但能源結構的跳躍式發展勢必增加能源供應系統成本。

由於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石油消費者必然採取措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對促進提高能源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具有積極作用。

高油價促使世界各國進一步增強對石油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因此我國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經營風險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價使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大大增加了儲備成本。油價每上漲10美元/桶,儲備油采購支出就可能增加上億美元,油價高於一般的價格預期,為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帶來了一定困難。

多管齊下積極應對

面對國際油價上漲,我們應採取多方面措施積極應對:

一、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大力開發、推廣石油替代能源,降低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二、加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增加國內石油供應,減少對國際石油的依賴程度。

三、多元化進口石油,降低由於地區局勢造成的油價波動。

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爭掌握更多的國際油氣資源,提高抵禦高油價風險能力。

五、多方式進口石油,兼顧現貨貿易和期貨貿易,穩定進口石油價格。

六、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提高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七、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和石油安全應急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商業儲備,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八、加快石油工業體制改革,逐步建設石油市場體系,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高世憲)

E. 石油對世界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總體來說,20世紀是廉價的石油時代,低廉而又充足的石油支撐了人類工業的大發展,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廉價的石油在20世紀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幾次石油危機使世界為之震撼。20世紀世界石油工業的興起和蓬勃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高潮也有低谷,留給我們更多的是迷茫,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也不清楚地球到底蘊藏多少油氣資源,只是憑借我們現有的手段來發現我們能發現的油氣資源,盡量提高採收率,產出更多的油氣來。石油工業發展到今天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充滿了希望,但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及油氣資源的不斷減少,決定了油氣資源這種不可再生能源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 有人預測21世紀石油時代即將終結,因為人類已經通過各種手段從地下開采了一個多世紀的石油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油氣的產出急劇加大,油氣消費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油氣需求還在以比較快的速度增加著,以這種趨勢持續發展下去,人類將會在21世紀用完地下的油氣資源,石油時代將要在21世紀終結。而21世紀油氣對人類的影響將越來越大,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得依靠油氣資源來維持發展。這里我們憑借自己有限的知識和認識,對21世紀的世界石油工業做一些初步展望。

F. 西亞石油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西亞石油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影響世界經濟未定性。

位於亞、非、歐三洲交界地帶,在阿拉伯、紅海、地中海、黑海、和裏海之間,聯系歐亞非三洲,是海陸空重要的交通樞紐,西亞石油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

石油減產的話自然發達國家的石油自然就不夠用了,肯定會影響經濟的效率。自然使得世界經濟下滑。石油廠量過剩的話,燃油價格降低,使得世界經濟效率提高。

(6)為什麼石油影響經濟擴展閱讀:

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世界石油寶庫」的稱號。西亞的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佔到世界石油總產量的近1/3,出口量佔到世界出口總量的一半左右。西亞所產石油90%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國、西歐和日本。

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重要的產油國。靠出口石油,一些國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海底及兩河流域為世界著名大油田,以波斯灣為中心是一巨大石油帶;大高加索山脈下、黑海附近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為主要開采。西亞石油儲量大、埋藏淺、油質好、易開采。

石油的形成與其地質構造密切相關,波斯灣地區及兩河流域地質構造方面屬於新褶皺山系的邊緣拗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

同時,長期溫暖的海洋環境,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條件,海洋生物遺體沉入海底後,成為生成石油的有機物質來源,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作用,逐漸變成了石油。其他礦藏有鉻、銅、銻、錳、鐵和磷灰石等。



G. 為什麼石油降價會對俄羅斯經濟有影響

  1. 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大國,能源是其支柱產業,石油收益在俄羅斯的經濟比重太大。

  2. 石油暴跌、很多企業倒閉、工人大部分失業、經濟緊縮、國家就要開始宏觀調控了、俄羅斯又是一個原油產業大國,所以導致盧布貶值,來拯救本國經濟。

  3. 石油下跌給俄羅斯造成巨大影響,首先是經濟影響,經濟不好俄羅斯在2020年前的強軍夢將會是一句空話。

  4. 石油價格下跌,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其綜合國力會下降,在國際政治上的話語權也會降低。

H. 石油如何影響全球經濟,政治,軍事,和人民生活

石油,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阿拉伯石油國家聯合起來以石油為武器向西方發難,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史稱「石油戰爭」。這場以石油為武器的戰爭猛烈地狙擊了西方,從根本上終止了戰後西方經濟的廉價能源時代,直接導致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西方經濟的集體「滯漲」,使西方在戰略上遭遇沉重的打擊。從此以後,石油政治成為左右世界政治的重要內容,而石油武器則成為具有全局意義的戰略武器。
石油作為一個國家的戰略儲備資源,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石油經濟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世界的發展,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儲存量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價格上的不斷上漲。「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基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