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能源是現代工業的什麼
擴展閱讀
地球上水資源怎麼分 2025-07-26 18:58:35
abs修理工具哪個好用 2025-07-26 18:47:24

石油能源是現代工業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19 22:57:20

『壹』 為什麼說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

這說明石油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因為石油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因為石油的產
品在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交通運輸和國防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石油可以製成發動機燃料,拖
拉機、汽車、飛機、坦克都離不開它;石油還可以煉出優質潤滑油,在機械轉動時減少磨擦力;另
外,它還可以用來做石油化工原料,用於人民的生活,所以,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發展石油工業。

『貳』 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是() A. 石油 B. 煤炭 C. 地熱 D. 水資源

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佔全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0%以上.石油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是我國第二大能源,在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中僅次於煤炭.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石油蘊藏量較為豐富.根據題意.
故選:A.

『叄』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是現代農業的命脈.(1)工業上用來分餾石油的主要設備是______;常採用減壓分餾

(1)石油分溜在分餾塔中進行;低壓情況下,液體沸點會降低,在較低溫度下,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餾分,
故答案為:分餾塔;降低壓強,烴的沸點隨壓強減少而降低,使重油能在較低溫度下分餾;
(2)氯乙烯能發生加聚反應生成氯乙烯塑料:nCH2=CHCl

催化劑

『肆』 為什麼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工業分重工業和輕工業。重工業產出的產品不立即用於消費,一般都需經過二次(或更多)生產而產生消費。比如機械的生產、礦石的加工。輕工業所生產的產品可以直接用於消費。比如紡織。但歸根結底,工業是需要機器來生產。沒有機器就沒有工業。那麼,機器自己會動嗎?不會。是什麼讓機器動起來的呢?是能量。能量從哪裡來呢?人類目前利用的能量形勢有:風能、核能、地熱能、水利勢能、光能等等。但這些形式都沒有直接燃燒石油衍生品從而產生能量來的廣泛。相較於煤炭,石油衍生品燃燒產生的熱力值要高出許多且不產生或較少產生燃燒煤炭時大量產生的硫化物。這種方式穩定、經濟、便捷,成為工業生產最基本的能源提供方式。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工業的輝煌成就。

『伍』 為什麼說石油是工業發展的動力

因為不管什麼地方都需要用到石油。

由於阿曼意識到要提高該國中南部油田的採收率,阿曼蘇丹國採取了從西方石油公司接管業務的步驟。西方石油公司在阿曼進行了30年的強化石油採收率實驗,將該技術應用於美國二疊紀盆地的中部平台,並將阿曼油田提高了15倍,西方國家使用驅油技術在二疊紀盆地的中央平台上進行注氣作業。自1980年代以來,加拿大石油公司已將氣驅技術用於油砂,這是蒸汽輔助重力排水(SAGD)的縮寫。

『陸』 為什麼說石油,天然氣和煤是現代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

以石油為主的三大能源物質提供全人類大部分能源的同時,還是重要化工原料(如塑料,油漆).

『柒』 ______被稱為現代工業的「血液」,______是我國最主要的能源.

石油和煤在工業上有極其重要的應用價值,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煤炭被稱為「工業的糧食」,其中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
故答案為:石油;煤炭.

『捌』 為什麼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石油在工業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燃料動力資源,它的許多優點是其他燃料所無法比擬的。如在物理性質上,石油是可以流動的液體,比重小於水,比其他燃料容易開采;佔有的容積小,容易運輸。同時,與一般燃料比較,它的可燃性好,發熱量高,1 千克石油燃燒起來可以產生1萬多大卡的熱量,比煤炭的發熱量高1倍,比木柴的發熱量高4~5倍。此外,石油又有易燃燒、燃燒充分和燃後不留灰燼的特點,正合於內燃機的要求。所以,在陸地、海上和空中交通方面,以及在各種工廠的生產過程中,石油都是重要的動力燃料。在現代國防方面,新型武器、超音速飛機、導彈和火箭所用的燃料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由於石油具有優越的物理、化學性質,作為能源,有很高的發熱量;作為原料,不僅產量大,而且廣泛用於國民經濟和各個部門。石油化工產品幾乎能用於所有的工業部門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工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化的工業離不開石油,就像人體離不開血液一樣。因此,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望採納

『玖』 石油的屬性

石油是現代工業文明的血液。石油的大規模使用影響了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石油具有多重屬性。
第一,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現代社會對石油高度依賴。作為可耗竭資源,石油無法被製造,並作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動力,讓人類對這種商品產生了極大的依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按照傳統的霍特林定理,對於不可再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的資源,它的價格由其稀缺性和替代資源的成本來決定。
第二,石油也是一種商品,並且是一種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生產與大規模消費的工業產品。作為商品,按照經濟學的商品定價理論,石油的價格應該由其邊際生產成本來決定,即滿足全球石油需求的最後一桶油的生產成本決定石油的價格。
第三,石油是世界上最大宗的國際貿易商品。2008年,全球的石油產量為40億噸,其中一半即20億噸被用作國際貿易。相比之下,全球的鐵礦石貿易量僅為8億噸,煤炭的全球貿易量為8億噸左右。作為大宗貿易的商品,石油的定價由供需平衡來決定。在緊張的供需平衡中,邊際需求與邊際供應都對油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四,石油的地緣政治屬性。石油資源的分布極不平衡。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委內瑞拉、俄羅斯、利比亞、奈及利亞等9個主要產油國擁有全球80%的石油儲量,中東地區就擁有全球2/3的剩餘探明儲量。而在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費國中,最主要的石油資源在大部分國家都存在缺口,只有俄羅斯、加拿大和英國的石油能夠滿足本國需要,其他能源消費國同時也是石油凈進口大國。由於石油產量與出口比較集中,發生在產油國的、影響石油生產的事件也就對石油的價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另外對於許多產油國來說,石油是整個國家的國民收入與政府預算的主要來源,因此石油價格不光要考慮到在這些國家生產的成本,還要考慮到滿足這些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所需要的價格水平。高度的依賴性和分布的不平衡使得石油具有明顯的政治屬性,並成為國家之間博弈的工具和武器。政治屬性表明,石油作為商品,並不完全遵循市場規則,有時甚至背離價格。因此,石油天然地與國家經濟安全聯系在了一起,從一種普通的燃料演化為最重要的戰略商品,進而影響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格局的形成,乃至國家之間的沖突與結盟。法國學者菲利普?賽比耶-洛佩茲在談及石油與地緣政治時也指出,「在華盛頓主宰美國事務的部分政治家眼裡,石油是與國防同等敏感的要害領域。正是在這種思維邏輯的指導下,一些本應主宰石油市場運行規律的經濟和財政因素,有時不得不讓位於地緣政治的考量。」
第五,國際石油市場具有壟斷與半壟斷的屬性。從1859年第一口油井在賓夕法尼亞州開始生產以來,世界石油行業(主要是美國石油市場)在經歷了短暫的競爭之後馬上被洛克菲勒集團的標准石油公司所壟斷。1911年,美國根據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拆分了標准石油公司,但沒過幾年就形成了由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組成的「七姐妹」寡頭壟斷。自1971年起,由13個石油輸出國組成的歐佩克代替了「七姐妹」,對全球石油供應實行了寡頭集團壟斷。這一寡頭集團的壟斷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被實質性地打破,石油市場進入了非常有競爭性的全球化市場,歐佩克曾經在1986年和1998年兩度陷入瀕臨崩潰的邊緣。但是,作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里唯一的一個卡特爾組織,歐佩克還是對石油市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歐佩克佔全球石油產量的40%和貿易量的60%,它為應對油價暴漲或暴跌所採取的集體增產或減產計劃和國際油價產生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