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西亞的石油組織叫什麼名稱
擴展閱讀
地球上水資源怎麼分 2025-07-26 18:58:35
abs修理工具哪個好用 2025-07-26 18:47:24

西亞的石油組織叫什麼名稱

發布時間: 2022-08-19 12:07:01

『壹』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是什麼意思啊

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貳』 印度尼西亞現在還是OPEC成員國么

不是

印度尼西亞退出OPEC

2008-06-09 18:58 文章來源:駐奈及利亞使館經商處
文章類型:編譯 內容分類:新聞

據尼《今日報》報道,日益減少的石油儲量和投資迫使印度尼西亞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印尼能源部長於5月28日在雅加達簽署法令,退出OPEC。印尼於1962年加入OPEC,1977年石油產量達到頂峰。但是現在其石油產量減少了一半,目前日產量不足100萬桶,國內石油消費的三分之一需要進口,從而由一個石油凈出口國轉變成一個石油凈進口國。鑒於此種情況,印尼再呆在OPEC已沒有什麼意義了。

由於國際油價大漲,2008年印尼政府國內石油補貼將達到130億美元。為此,印尼24日起大幅提高全國范圍內燃油價格,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同時,退出OPEC將為印尼節省每年200萬歐元的年費。

『叄』 世界石油聯盟叫什麼

世界石油聯盟叫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60年9月成立。

它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最高權力機構為成員國大會,由成員國代表團組成,負責制定總政策,執行機構為理事會,日常工作由秘書處負責處理。

另設專門機構經濟委員會,以協助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該組織自成立以來,與西方石油壟斷資本堅持斗爭,在提高石油價格和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組織作用:

歐佩克的決定相當影響國際油價。例如,於1973年石油危機,歐佩克拒絕運送石油至於贖罪日戰爭(十月戰爭)支持以色列對抗埃及和敘利亞的西方國家。這使油價上升4倍,從1973年10月17日至1974年3月18日,持續5個月之久。

於1975年1月7日,歐佩克成員國同意將原油價格提高10%。與此同時,歐佩克成員國(包括一些剛把石油工業國有化的國家)響應國際新經濟秩序的呼籲,加入開始聯合初級生產者。

總結於阿爾及爾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高峰會,它呼籲定下穩定而合理的物價、國際食物和農業計劃、由南至北的技術轉移,及經濟系統的民主。

『肆』 SOMO是伊拉克國家石油銷售組織。它的全稱是什麼

State Oil Marketing Organization

『伍』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簡稱是什麼、總部所在地是什麼主要作用是什麼

歐佩克簡介
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 ,簡稱「歐佩克」或油組。歐佩克是一個自願結成的政府間組織,對其成員國的石油政策進行協調、統一。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以及反對國際石油壟斷資本的控制與剝削,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總部設在維也納。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同時,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

歐佩克宗旨: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歐佩克國家
目前成員國地區

以前成員國地區 歐佩克主要機構: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理事會,負責執行大會決議和指導該組織的管理;秘書處,在理事會指導下主持日常事務工作。秘書處內設有一專門機構——經濟委員會,協助該組織把國際石油價格穩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

歐佩克出版物:《石油輸出國組織公報》(月刊):《石油輸出國組織評論》(季刊);《年度報告》;《統計年報》。

為使石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利益都得到保證,歐佩克實行石油生產配額制。為防止石油價格飈升,歐佩克可依據市場形勢增加其石油產量;為阻止石油價格下滑,歐佩克則可依據市場形勢減少其石油產量。

[編輯]歐佩克成員國資格及其成員國
歐佩克組織條例規定:「在根本利益上與各成員國相一致、確實可實現原油凈出口的任何國家,在為全權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接納,並為所有創始成員國一致接納後,可成為本組織的全權成員國。」

歐佩克組織條例進一步區分了3類成員國的范疇:

創始成員國———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會議,並簽署成立歐佩克原始協議的國家;
全權成員國———包括創始成員國,以及加入歐佩克的申請已為大會所接受的所有國家;
准成員國———雖未獲得全權成員國的資格,但在大會規定的特殊情況下仍為大會所接納的國家。
目前,歐佩克共有11個成員國(括弧內為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印度尼西亞(1962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尼日利亞(1971年)、卡達( 1961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和委內瑞拉( 1960年)。

[編輯]歐佩克組織結構

歐佩克維也納總部[編輯]歐佩克大會
歐佩克大會是該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各成員國向大會派出以石油、礦產和能源部長(大臣)為首的代表團。大會每年召開兩次,如有需要還可召開特別會議。大會奉行全體成員國一致原則,每個成員國均為一票,負責制定該組織的大政方針,並決定以何種適當方式加以執行。

歐佩克大會同時還決定是否接納新的成員國,審議理事會就該組織事務提交的報告和建議。大會審議通過對來自任何一個成員國的理事的任命,並選舉理事會主席。大會有權要求理事會就涉及該組織利益的任何事項提交報告或提出建議。大會還要對理事會提交的歐佩克預算報告加以審議,並決定是否進行修訂。

[編輯]歐佩克理事會
歐佩克理事會類似於普通商業機構的理事會,由各成員國提名並經大會通過的理事組成,每兩年為一屆。理事會負責管理歐佩克的日常事務,執行大會決議,起草年度預算報告,並提交給大會審議通過。理事會還審議由秘書長向大會提交的有關歐佩克日常事務的報告。

[編輯]歐佩克秘書處
歐佩克秘書處依據歐佩克組織條例,在理事會的領導下負責行使該組織的行政性職能。秘書處由秘書長、調研室、數據服務中心、能源形勢研究部門、石油市場分析部門、行政與人事部門、信息部門、秘書長辦公室以及法律室組成。秘書處1961年設立,辦公地點最初在日內瓦,後於1965年移至維也納。

[編輯]歐佩克運作並發揮其作用
歐佩克各成員國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團團長)在歐佩克大會上對其石油政策加以協調、統一,以促進石油市場的穩定與繁榮。歐佩克秘書處負責該組織的日常事務,接受理事會的指令,由秘書長直接領導。歐佩克下設的經濟委員會、部長監察委員會等多個執行機構,則履行咨詢、磋商、協調等多項職能。

歐佩克成員國對當前形勢和市場走向加以分析預測,明確經濟增長速率和石油供求狀況等多項基本因素,然後據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進行何種調整。例如,在以往數次大會中,歐佩克成員國曾分別確定提高或是減少該組織的總體石油產量,以便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為消費國提供穩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石油供應。

『陸』 世界石油輸出組織有哪些

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的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成立目的在於協調各國石油政策,商定原油產量和價格,採取共同行動反對西方國家對產油國的剝削和掠奪,保護本國資源,維護自身利益。

歐佩克各成員國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團團長)在歐佩克大會上對其石油政策加以協調、統一,以促進石油市場的穩定與繁榮。歐佩克秘書處負責該組織的日常事務,接受理事會的指令,由秘書長直接領導。歐佩克下設的經濟委員會、部長監察委員會等多個執行機構,則履行咨詢、磋商、協調等多項職能。

歐佩克成員國對當前形勢和市場走向加以分析預測,明確經濟增長速率和石油供求狀況等多項基本因素,然後據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進行何種調整。例如,在以往數次大會中,歐佩克成員國曾分別確定提高或是減少該組織的總體石油產量,以便維持石油價格的穩定,為消費國提供穩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石油供應。

歐佩克組織在近年曾多次使得石油價格暴漲來抗衡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平衡世界力量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貯備,約共佔世界石油蘊藏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費量。它們佔全球產油量的40%和出口量的一半。歐佩克的決定相當影響國際油價。

『柒』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組織標志是什麼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組織標志如下:

會徽上的圖案是歐佩克英文的OPEC的四個字母,全稱是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即Organization(組織) of Petroleum(石油) Exporting (輸出)Countries(國家)。

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

『捌』 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何叫"歐佩克"

「歐佩克」即石油輸出國組織(或稱「歐佩克」,OPEC)。它是一個自願結成的政府間組織,對其成員國的石油政策進行協調、統一。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1960年9月10日由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代表在巴格達開會商議成立一個協調機構,9月1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正式宣告成立!目前,歐佩克共有11個成員國(括弧內為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委內瑞拉(1960年),伊朗(1960年)----擁有位居世界第二的石油儲量、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卡達( 1961年)、印度尼西亞(1962年)、利比亞(1962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阿爾及利亞(1969年)、奈及利亞(1971年)
1960年9月成立,其主要機構有大會、理事會和秘書處。總部設在維也納。至1988年共有13個成員國。伊拉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等 5國為創始國。其他成員還有:卡達、阿爾及利亞、厄瓜多、加彭、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奈及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些國家的石油產權、開采、提煉和經營長期被外國壟斷資本所操縱。該組織旨在協調成員國的石油政策,採取集體行動,同國際石油壟斷公司進行談判,以維護自己的石油利益,在70年代,該組織為保護成員國的石油收益,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簽訂提高石油標價的協議,並單方面作出提高石油標價的決定,從而取得調節世界石油市場價格的支配權,一度使西方國家陷入石油危機,並為推動國際經濟舊秩序的改革起了積極作用。進入80年代後,由於世界石油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該組織先後採取「減產保價」和「減價保產」等措施,被迫不斷降低石油價格和限製成員國的產量,使該組織逐漸喪失調節石油價格的支配權。這一發展趨勢非短期所能扭轉。
除了上述13國石油輸出國組織外,還有地區性的國際石油組織。如1965年10月建立的拉丁美洲國家石油互助協會和1968年 1月成立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後者的成員國在1973年10月中東戰爭期間,以石油為武器,採取提價、減產、禁運、增股和國有化等措施,反對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對國際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該組織還於1976年設立國際發展基金,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和財政援助,有力地推動了南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