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際油價都負數了,兩桶油一季度還虧損360億,怎麼看
虧損有兩個方面原因,
第一是肺炎,大家用油減少,導致儲存油周期更長,成本增高,銷量下滑。
第二是,會計口徑的問題, 這個是主要因素,例如中石油存了2億桶油,原理是45一桶,現在是11一桶,核算資產時候,這個就是虧損,資產貶值了嘛。所以虧損很正常。
一季度,「兩桶油」合計虧損超過350億元。為何在政策「保護」、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三次未作調整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巨虧?
虧損有多方面的原因,具體如下。
其一,一季度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是油價暴跌前進口的高價原油。為了保證生產穩定,石油公司必須事先消耗一定時期加工量的原油庫存。從原油采購到加工成產品銷售的周期約為2-3個月。
3月初,沙特和俄羅斯就減產協議談判失敗,國際油價暴跌。3月7日收盤,WTI原油價格跌至41.2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45.27美元/桶,此後一段時間維持在40美元/桶。
3月17日,到了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期,按照現有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近10個工作日的價格變化做出調整。
換句話說,這時石油公司賣出的成品油價格掛鉤的是4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為此,石油公司損失了約30美元/桶。
其二,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成品油和化工產品的銷售量大幅下滑,不僅影響了營業收入,且延長了高價油的庫存周期,這進一步影響了石油公司的經營業績。
一季度,中國石油(601857.SH/0857.HK)虧損162.3億元,中國石化(600028.SH/0386HK)虧損191.45億元。兩家公司的煉油、銷售板塊均現巨虧。
其中,中國石化煉油板塊經營虧損257.94億元;營銷及分銷板塊經營虧損15.36億元;化工板塊虧損15.68億元。
中國石油煉油與化工板塊虧損額為87.0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利潤117.72億元。
「兩桶油」業務板塊略有不同,受油價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中國石油以上游勘探開發為主,由於國內油氣生產成本較高,當原油價格處於低位時,其上游業績會受到較大沖擊,中下游會有盈利;油價高時,上游則受益較大。
作為全球最大煉油商,中國石化則以煉油和成品油銷售為主,90%的原油依靠進口。油價低時,其原料成本降低,中下游會因此受益;油價高時,業績受損較大。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兩種極端情況會令石油央企出現政策性虧損。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徘徊在20美元/桶附近,甚至一度出現「負油價」,但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三次未作下調。
不調價的依據來自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當國際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桶調控下限時,成品油價格不調整,金額以風險准備金的形式上繳國庫。
當國際油價高於130美元/桶的「天花板價」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同樣導致「兩桶油」出現政策性虧損。
2008年7月,國際原油價格創下 歷史 最高點147美元/桶。WTI和倫特原油全年平均價格分別為100.06美元/桶和97.26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漲了38.66%和34.37%。
彼時為了穩定物價,成品油價格並未同步進行大幅上調,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和原油價格倒掛,石油公司出現政策性虧損。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彭紹宗曾表示,成品油價調整設定上下限,主要是考慮中國既是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也是石油生產大國,油價過高、過低都會帶來不利影響。
2008年,在國際油價均價在100美元上下,國內成品油價格6.3元/升左右。中國政府和三家石油央企為此「補貼」1652億元。
國際油價在2008年登頂 歷史 峰值,中國石油利潤卻同比下降22%;中國石化煉油業務虧損615億元,利潤同比下降47.34%。
因此,石油央企的盈虧並未和國際油價的漲跌完全同步。只有當國際油價運行在40美元/桶-130美元/桶之間時,石油央企的盈虧和市場表現較為一致,當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桶、或者高於130美元/桶時,政策端的影響便會顯現。
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油企也投資了海外的企業,並且大部分的海外投資的石油也在國際市場銷售,建議你可以看看這個視頻
https://www.ixigua.com/i6820317340387770893/
油價和兩桶油的業績長期以來是很的人所詬病的,特別是有車一族和炒股的,兩桶油作為央企背負了很多的任務,維持穩定、稅收、戰略儲備、能源安全等,我國定了一個地板價,每桶原油跌到40美元時國內油價不再調整指在保護石化油服、石油開踩等國內相關產業鏈公司,當然作為央企它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比如前幾年出現的各種油老虎讓國人對它們的印象差到了極點,潛意識里認為兩桶油里還有很多老虎、蒼蠅,造成了信任感缺失。
國際油價跌到了負數並不是現在去拉油別人倒給你錢,負油價的產生是資本的博弈,是美國資本挖韭菜根的一件事,利用油輪稀缺,儲存已滿,時差,規則等,對參與石油期貨資本的收割,兩桶油的成本對油價變化是不敏感的,因為石油不能長期大量無損化的儲存,所以都有庫存,中國的石油儲備在60天左右,所以原油的價格變化要持續60天以上才能體現出成本的變化,如果油價在20美元左右持續到年底,兩桶油的業績就不會虧,石油、煙草、銀行、電力、是國家支柱性產業,他們稅高點、利潤多點,其實是國家的須要,關乎國家大事我們不應該抱怨,而是多一點支持!
最近有人在問,為什麼國際油價都那麼低了,最新公布的季報顯示中國的兩桶油一季度還虧了360億元,差不多以每天4億元的速度在「燒錢」?其實答案很簡單,兩桶油作為我們國家的超大型國企,其經營范圍除了煉油、賣油之外,還有其他業務,這中間包括石油開采、石油鑽井,石油工程建設等,可以說包圓了整個石油行業的上、下游;而這些業務很多都是重資本,高技術密集、高勞動密集的產業,這些產業需要相對合理的油價作為支撐,才能獲得利潤。我們可以對比下美國的頁岩油企業,他們目前的採油成本和兩桶油差不多,都是40-50美元/桶。自從油價跌到40美元以下之後,美國頁岩油企業是虧得厲害,很多都陷入破產的境地。
那麼兩桶油為什麼虧損那麼多呢?老易特意找了下他們各自發布的一季度季報,其實裡面說得很清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官網或者證券軟體上去查詢。為了便於大家理解,老易花3分鍾時間簡單幫大家梳理下兩桶油虧在了哪裡――
先說中石油的季報,季報顯示中石油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計算總共虧了 133.49 億元,,歸屬母公司利潤凈虧損162.30億元,虧損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一季度由於疫情嚴重,部分產能轉為噴絨布等防疫物資生產,導致煉油和化工板塊經營虧損87,02億元,其中煉油業務虧損62.92億元,化工業務虧損24.1億元。
2,受到成本品價格下跌和市場需求下降影響,成品油銷售虧損165.93億元
3,銷售進口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虧損39.33億元。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最主要的虧損集中在油氣營收減少和成品油銷售額下降,光這兩塊就虧損超過300億元。(當然也有盈利的業務板塊,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為全部列出)
我們再來看中石化虧在了哪裡――
㈡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中石油到底是因何虧損
中石油上半年虧損300億元,主要是受疫情和油價的影響,因為疫情的原因用油量成陡坡式下降,油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這樣的話肯定是業績下滑嚴重,目前虧損比較大的是石油中下游業務,尤其是銷售和煉油板塊,對於上游的石油開采和勘察倒是沒有影響。不管怎麼說中石油也是我們比較信賴的一個品牌,隨著疫情的漸漸的好轉,相信後半年會有所收益。中石油內部也在積極的尋求辦法和改變策略,畢竟有盈利的公司,說明可能他們內部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他們也有新的進展,據說已經在四川盆地地區開辟了油氣勘探新領域,天然氣和管道也是未來比較新型的產業鏈。
㈢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299.8億元,為何虧損這么嚴重
上半年凈利潤為虧損299.8億元,第一季度虧損162.34億元,創下最差單季表現後,中石油又創下最差半年報表現。不過二季度虧損已經大幅收窄,說明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很可能出現向上的拐點。現在創業板交易額比上周增加了上千億規模,直逼主板,並迅速帶火了低位股的炒作中國只有半年報出爐。
一、要知道我們國家的石油差不多70%靠進口,30%石油就是我國石油開採的主力軍。4月美國原油期貨崩潰史無前例地出現了價格,當前油氣行業仍未回暖,下半年油價反彈面臨較強不確定性,業內公司將持續免費挑戰。8月份還剩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市公司的中報披露也接近尾聲了,毫無疑問今年上半年是很受關注的,疫情之下各行各業表現的怎麼樣。
不知道各位對石油虧損有什麼看法?
㈣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近三百億,造成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8月27日中國石油上半年披露的半年度報告顯示 ,按照國際的財務報告標准,僅僅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石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總數9290.45億 ,比以往下降百分之二十二點三。記者朋友采訪中國石油公司內部員工表示,之所以2020年上半年虧損重要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汽油和相關的化工產品的需求量嚴重萎縮,油價也大幅度的下跌導致虧損。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鼠年裡,全國的人們都在自己的家裡對抗這個新冠肺炎疫,各個行業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沖擊,中國石油也只是其中之一。就在今年上半年,由於疫情蔓延導致世界石油需求萎縮 ,全球石油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導致國際油價在歷史上最大幅度的降低。油價的嚴重下跌,也直接影響到石油行業的其他的板塊,煉油和銷售業務等虧損嚴重 。石油內部人士表示展望下半年,盡管現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短期內全球的經濟復甦和原油市場回升是不太現實的,但是現在國內經濟運行正在慢慢的恢復,石油的需求也在有幅度升高。公司方面會持續深入推進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深入的進行改革創新,更加註重環保綠色低碳發展,更加去注重價值創造,完成今年的年度經營任務。
㈤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該如何止虧轉盈呢
中石油發布的上半年的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8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5.5%,其中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為虧損主力,分別虧損了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 作為中國巨無霸的油企,中石油可以說在市場上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但上半年依然虧損近300億元,確實讓人不可理解。那麼在面對虧損局面的中石油,又該如何扭虧為盈呢?
一.實施精益化生產管理,降本增效。精益化生產管理是豐田公司的一種生產模式,目的是通過消除各種形式的浪費,不斷提升價值流效率。那麼我們也可以把中石油看做是一家製造企業,當然也可以引進豐田的精益生產模式,通過優化內部的供應鏈系統和生產管理模式,對於中石油的煉油企業來說是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效果的。
通過以上幾點的改善,這對於中石油的扭虧為盈來說,應該是可以水到渠成。
㈥ 中國嚴重虧損的四大國營企業是什麼
中國嚴重虧損的四大國營企業是中國郵政、中國鐵路、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郵政,一年虧損179億。中國鐵路,2020年虧損555億。中國石化,2020年上半年虧了228億。中國石油,2020年上半年虧了300億。
中國郵政
中國郵政是我國快遞行業的「標桿」,其涉及我國多個行業尤其快遞和儲蓄。雖然中國郵政快遞的速度可能比不上順豐什麼的,但無論我國什麼地方郵政快遞都能送達。
就好比偏遠山區、邊疆等其它快遞「避而遠之」的地方,中國郵政都是「全包」的。中國郵政快遞相比於其它快遞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寧可不賺錢也要將快遞送達。
中國鐵路總公司
現在名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其注冊資產超萬億元是我國的「頂尖」企業之一。這些年來我國交通行業在瘋狂的發展,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出行和縮短了我們的出行時間。
國鐵集團對於我國的貢獻是非常之大的,為了保障我國居民的出行國鐵集團發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2020年受到「特殊事件」的影響,國鐵集團上半年凈虧損達到近千億元(955億元),算下來一天虧5.2億元左右。
如今國鐵集團擁有200多萬名員工,為了數億人的出行提供保障,對於國鐵集團來說就算是虧本也要運營下去,其也是標準的不賺錢也要為人們服務的國企。
「兩桶油」
眾所周知「兩桶油」指的是中石化、中石油,這邊我們就將它們看成是一家。在今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需求量大幅減少之際,我國「兩桶油」也迎來了巨大的考驗。
根據「兩桶油」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年我國「兩桶油」合計虧損了500多億元。對於我國「兩桶油」來說,雖然每年營收能突破萬億元,但自己每年的運營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為了方便我國廣大車主加油,很多不賺錢的加油站「兩桶油」都需要開著,此外其每年在石油勘察、探測上面,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
㈦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中石油為何每年都賠錢
中石油上半年巨虧300億,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處於虧損的狀態。
我們知道,在今年的上半年,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油價下降、需求萎縮,大幅沖擊了石油行業的中下游業務,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虧損嚴重。中石油也表示,在過去的半年裡,中石油集團實現原油價格為39.02美元/桶,比2019年上半年的62.85美元/桶下降37.9%,剔除匯率影響,平均實現原油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5.6%。盡管如此,由於需求的下跌,中石油的業績還是非常難看,尤其是在分板塊業績上反應明顯。從中石油的半年報上來看,在2020年上半年,煉油和銷售業務板塊貢獻了絕大部分的虧損,分別出現虧損105.40億元和128.9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兩個板塊的虧損非常大,但是中石油的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03.51億元,同時,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43.72億元。
總結起來,中石油之所以會出現虧損,一是因為疫情原因,二是因為國家油價大幅下跌,三是因為天然氣價格政策階段性調整。
㈧ 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中國石油在2020年8月27日披露了上半年的的半年年度報告,根據報告里的數據可以看出僅僅在2020年的上半年裡,中國石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總數9290.45億 ,比以往下降百分之二十二點三。根據中國石油的內部相關人士表示,之所以在2020年上年的虧損如此嚴重其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導致。在今年這個特殊的鼠年裡,全國的人們都在自己的家裡對抗這個新冠肺炎疫,社會的需求量嚴重縮水,油價也就大幅度的下跌導致虧損的情況。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到全國,不僅僅我國的經濟受到影響,全球的經濟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國家採取了封城、停工、隔離等措施,生活的中人們的基本都在家裡,很多的需求量都嚴重的縮水,也停止了出了必需品意外的經濟活動,這才導致了經濟的史無前例的下降。
中國石油的內部管理人員對記者朋友表示,截止到今天,國內的的經濟運作,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的回升,市面上的石油的需求也在有幅度升高,我們也會進行改革創新,完成今年的年度經營任務
㈨ 如何看待中國石油巨虧近300億這件事呢
12月27日,路透社爆出中石化暫停兩名高管的交易業務,原因據說是,在原油衍生品市場虧損數十億美元 。其中,該公司一季度虧損162.3億元,二季度虧損137.53億元。據中國石油方面稱,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對此,我們認為,今年大環境不好,的確是導致中石油虧損的直接原因。 不過,中石油也並非所有業務板塊都出現虧損,中國石油的勘探與生產、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在上半年實現盈利,煉油與化工、銷售板塊則虧損巨大。
㈩ 收入全國第二卻稱虧損300億,「兩桶油」到底賺不賺錢
我國雖然是個石油消耗大國,但是卻大部分都要依靠進口,關於價格的變動大多數也都是要根據國際成品油價格的變動而變化。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兩桶油」 幾乎壟斷著國內的成品油市場,並且還是國企,實力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可是這兩家公司經常被曝光出虧損的消息,前段時間,中石油發布了自己的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報告中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其歸屬母公司股東凈虧損299.93億元,同比下降205.5%。其中,煉油業務虧損105.40億元,銷售業務虧損128.92億元。
翻看中石油的財務報表,就算是盈利最少的那一年,利潤都是高達79億元的。而中石化在2015年的時候利潤最低,也是達到了322.81億元。那麼虧損其實根本就是不成立的。「兩桶油」到底是虧損還是賺錢?其實大家應該心中明了。
但是「兩桶油」作為國企,承擔的更多的都是社會責任,所盈利的錢都是歸於國家的,用於各類公共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