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石油礦藏 » 石油釆集工是做什麼的
擴展閱讀
什麼網貸額度高費用低 2025-07-24 05:14:17
高碑店哪個產品最好 2025-07-24 05:12:43
磷鎂礦配飾的成本是多少 2025-07-24 05:03:56

石油釆集工是做什麼的

發布時間: 2025-07-23 21:41:00

Ⅰ 什麼是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有哪些用途

我國聚丙烯醯胺的應用最早用於礦物精選,而後在製糖、造紙、鋼鐵、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逐漸擴大。目前我國聚丙烯醯胺的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石油開采、水處理、造紙、製糖、洗煤和冶金等領域,其消費結構為:油田開采佔81%,水處理佔9%,造紙佔5%,礦山佔2%,其它佔3%。


一、聚丙烯醯胺用於石油開采:

(a)聚丙烯醯胺用作驅油劑:

在提高石油採收率的三次採油方法中,用聚丙烯醯胺作驅油劑佔有重要地位。聚合物作用是調節注入水的流變性,增加驅動液粘度,改善水驅波發效率,降低地層中水相滲透率,使水與油勻速地向前流動。採用膠束/聚合物驅油時,先將表面活性劑與助劑配成具有超低界面張力的微乳液注入注水井中,再注聚合物溶液,最後注水。水呈柱塞流動向前推進,驅替分散在孔隙內的殘余油,提高原油的釆收率。用於三次採油的聚丙烯醯胺一般質量分數為10%-50%、相對分子質量從幾十萬到千餘萬。我國大型油田包括大慶、勝利、遼河、大港等已進入開采中後期,采出油綜合含水率日趨提高。為穩定我國東部油田產量,採用三次採油技術,提高釆油率,保證油田穩產勢在必行。大慶油田已工業化推廣應用聚丙烯醯胺驅油實驗,並取得較好增油效果。

(b)聚丙烯醯胺用作堵水調整劑:

在油田生產過程中,由於地層的非均質性,常產生水浸問題,需要進行堵水,其實質是改變水在地層中的滲流狀態,以達到減少油田產水、保持地層能量、提高油田最終採收率的目的。聚丙烯醯胺類化學堵水劑具有對油和水的滲透能力的選擇性,對油的滲透性降低最高可超過10%,而對水的滲透性減少可超過90%。選擇性堵水這一特點是其他堵水劑所沒有的,通常視地層類型選擇合適的聚丙烯醯胺分子量。均質性好、平均滲透率高的油層,可選用中相對分子質量5x106-7x106的聚丙烯醯胺;基岩滲透率低的裂縫性油層或滲透率變化大的油層,可選用高相對分子質量10x107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在使用時可不交聯使用,也可與鋁鹽、鉻鹽、鋯鹽等交聯生成凝膠使用,還可添加某些樹脂以形成互容聚合物網路,使之具有更高的耐溫性。該方法已在國內碳酸鹽底水油藏高含水油田堵水中應用,取得明顯效果。採用聚丙烯醯胺還可調整地層內吸水剖面及封堵大孔道。實踐中已取得良好效果。

(c)聚丙烯醯胺用作鑽井液調整劑:

聚丙烯醯胺作為鑽井液調整劑,經常使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醯胺Hp,它由聚丙烯醯胺水解而得。其作用是調節鑽井液的流變性,攜帶岩屑,潤滑鑽頭,減少流體損失等。用聚丙烯醯胺調制的鑽井泥漿比重低,可減輕對油氣層的壓力和堵塞,容易發現油氣層,並有利於鑽進,鑽進速度比常規泥漿高19%,比機械鑽速高45%左右,此外,還可大大減少卡鑽事故,減輕設備磨損,並能防止發生井漏和坍塌

(d)用作壓裂液添加劑。壓裂工藝是油田開發緻密層的重要增產措施。亞甲基聚丙烯醯胺交聯而成的壓裂液,因具有高粘度、低摩阻、良好的懸砂能力、濾失性小、粘度穩定性好、殘渣少、貨源廣以及配製方便和成本低而被廣泛應用網。


二、聚丙烯醯胺用於水處理:

聚丙烯醯胺的醯胺基可與許多物質親和、吸附而形成氫鍵。高分子量聚丙烯醯胺在被吸附的粒子間形成"橋聯",生成絮團,有利於微粒下沉。聚丙烯醯胺類絮凝劑能適應多種絮凝現象,其用量小,效率高,生成的泥渣少,後處理容易,對某些情況具有特殊的價值。我國的原水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行業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聚丙烯醯胺作為絮凝劑。聚丙烯醯胺是目前應用最廣、效能最高的高分子有機合成絮凝劑。

(3)聚丙烯醯胺用於造紙。

聚丙烯醯胺在造紙工業中主要應用於兩方面:一是提高填料、顏料等的存留率,以降低原材料的流失和對環境的污染;二是提高紙張的強度包括干強度和濕強度。另外,使用聚丙烯醯胺還可以提高紙的抗撕性和多孔性,以改進視覺和印刷性能。

(4)聚丙烯醯胺醫葯工業:

PAM水凝膠的特點之一是,在某一臨界溫度下,它在水中的溶脹性隨溫度的微小變化發生激劇的突變、體積的變化可達幾十至幾百倍。這一性質可用於水溶液的提濃過程,避免高溫,這對一些有機物或生物物質提取很有價值。PAM水溶膠還可用於葯物的控制釋放和酶的包埋、蛋白質電泳、人工器官材料、接觸眼鏡片等。

(5)聚丙烯醯胺用於礦冶行業:

采礦過程中,通常使用大量水,最後常需回收水中的有用固體,並將廢水凈化回收使用。應用聚丙烯醯胺絮凝,可促進團粒的下沉、液體的澄清和泥餅的脫水,從而可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尾礦流失和水消耗,降低設備投資和加工成本,並避免環境污染。鈾礦提取是聚丙烯醯胺最早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用酸或磺酸鹽溶液瀝取鈾礦石時,在瀝取物的濃縮和過濾中,添加聚丙烯醯胺處理非常有效。

(6)聚丙烯醯胺用於紡織、印染工業:

聚丙烯醯胺作為織物處理的上漿劑、整理劑,以及可生成柔順、防皺、防黴菌的保護層。利用它的吸濕性強的特點,能減少紡細紗時的斷張率。聚丙烯醯胺作後處理劑可以防止織物的靜電和阻燃。用作印染助劑時,聚丙烯醯胺可使產品附著牢度大、鮮艷度高,還可作為漂白的非硅高分子穩定劑

(7)聚丙烯醯胺其它應用:


水敏性凝膠:聚丙烯醯胺水凝膠在水中的溶脹性在某一臨界溫度隨濕度的微小變化發生急劇的突變,體積變化可達幾十至幾百倍。這一性質可應用於某些水溶液的提濃,而免除使用高溫,對一些有機物質或生物物質的提取頗有價值。食品加工:聚丙烯醯胺可用於製糖工業用化學助劑,此外,可用於各種肉類、水果和蔬菜清洗水的凈化以及果酒和啤酒的澄清,使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醯胺(水解度25%-30%,作為絮凝劑可用於糖漿澄清處理,可以盡可能多的除去非糖分,以提高質量。電鍍工業:在電鍍液中,添加聚丙烯醯胺可使金屬沉澱均勻化,使鍍層更加光亮。

吸水性樹脂:高吸水性樹脂已經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和日常生活,這類聚合物凝膠有較高的強度,吸水量可達自重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以上。近年由於生產尿不濕和衛生巾的高吸水性樹脂需求增長,對聚丙烯醯胺需求量也增長很快。


包裝:25公斤/袋,規格:40-60目,運輸,汽運。價格:按訂貨量 質量:按客戶要求。

http://www.gydfjs.com/proct/?12_225.html

中石油的人均薪酬33萬多,拿這個數的大概得多久

不知道這數據是從哪裡來的?普通工人30年工齡的,每月到手工資就三千多點!也不知道和什麼人均的?

胡說八道,老夫就是中石油退休的,具有高級職稱,享處級待遇,收入年總金額7萬多,我的孑女兩個在油田工做年收入也就3萬多,你從何處得耒人均30多萬,如此造謠惑眾用心何在,挑起 社會 矛盾嗎,我的很多朋友現在還在油田工作,上到正高處級,高級技師,下到初中高級,修井工,釆油工,工資也就從十幾萬到幾萬之間,和電業職工差不多也是不正確的,我所在的油田效益還是不錯的,中原油田,還有一些效益更不好的陸上油田還沒有我們好!

你說的少了,2020年薪酬平均以超過四十萬了,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又被平均了,真正能拿到超過四十萬的是油田實權單位的科級幹部,然後是副處級以上幹部,工資獎金,加年終獎,加季度獎,加各種名目獎。一線工人年收入超八九萬的太少了,說起來都是眼淚。

「人均薪酬33萬多」?哪裡得到的數據?不用想也是「愚蠢」的信息。

應該說中石油和你們國電網人均收入差不了多少,你那裡的情況就是中石油的現況。

我是中石油廊坊管道局下屬單位的員工. 操作崗高級工,每月扣完五險一金剩2900 工齡30年。你說的年薪33萬 我估計副處級工資加上年底獎金不到30萬 正處級應該在50萬左右,正科級工資加年底獎金差不多12萬,副科級差不多10萬。

這個數據是有可能的,中石油管理人員超多,以一個中型油田為例,一百多員工就可以是一個處級單位(二級單位),下設各種職能科室、分公司(三級單位)等等,三級單位一搬配有經理、書記、二到三個副經理。科級幹部一年拿到手二十萬左右,加上社保、各種福利保守估計四十萬以上。專家分三級,最低的三級專家是科級待遇,各種有職稱的人待遇都不低。各種處級領導更嚇人,經理、書記、副經理(三個以上)、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財務老總、各類助理,當然肯定會有兼職的。一個油田像是這樣的處級(二級)單位和處室咋地也趁他大幾十個,僅採油(處級單位)弄上六、七個不新鮮。就是普通員工也有高低之分,一線員工還是比較高的,鑽井、井下、採油相對辛苦多拿點真是應該的,一般拿到手13~18萬。質疑33萬和提抗議、罵大街的主要是後勤服務人員,是肯定拿不到這個數的。

底層工人,基本每月三四千,好的時候也就五六千,一年到手七八萬塊錢,33萬不知道是和哪些人人均的?你說的可能是幾年工資獎金加一起的

說到錢千萬不要說人均一說人均完蛋員工問一下有誰能拿到33萬再別說一次二次分配,唉領導管理人員那是必須的還說少了[摳鼻][摳鼻][摳鼻][摳鼻][摳鼻]

我算是中石油編制,月薪加五險一金2000多。是不是嚴重拉了中石油的後腿。

中石油人均薪酬33萬/年?到底是杜撰,還是確實如此?

中石油作為上市公司,根據相關要求,有披露財報的義務,且需要及時、准確、無隱瞞地披露相關數據。所以年人均薪酬能否達到33萬,看一下中石油披露的最新年報就知道了:

今年3月份,中石油對外披露了2020年年報,除了營收、利潤等業績情況以外,年報還同時披露了員工薪酬情況。

年報中顯示, 2020年,中石油有員工43.2萬人 ,員工總人數連續4年下降,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員工總人數分別是50.8萬人、49.4萬人、47.6萬人、46萬人;

在支付薪酬方面, 2020年員工總薪酬是1504.36億元 ,較去年減少了約60億。

根據以上兩個數字,很容易算出人均薪酬: 1504.36億元/43.2萬人=34.8萬元,即月均2.9萬元。

當然,年均34.8萬元並非員工拿到手的實際工資,包括社保、公積金、企業年金等都包括在內,而且平常月份是拿不到2.9萬元/月的,有一部分是按季度或者按年、按月發放的績效或獎金。但總體來說,年人均30多萬的薪酬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在中石油工作多久才能拿到30多萬的年薪?

實際上這個問題不應該這么問,在一個企業能拿多少薪酬與工作多久關系不大,關鍵看所處的崗位是什麼,基礎崗位即便工齡再長,拿到的薪酬也十分有限。

我們不妨換一種問法:平均年限如此之多,為什麼多數石油人達不到這個水平?

確實,我身邊也有不少中石油的員工,他們多則八九千元一個月,少則三四千元一個月,那麼為什麼平均薪酬能達到30多萬/年呢?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石油基層員工佔比較大:

底層員工往往對應著低薪酬,如果一個企業底層員工數量多,那麼即便平均薪酬再高,大多數人的第一感覺也是自己「被平均了」。

那中石油從事基礎性崗位的基層員工有多少呢?我們不妨從學歷構成上來分析下:

根據年報,2020年, 中石油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員工有18267人,佔比4.23% ,這部分高學歷的人或者是領導崗位,或者是從事技術工種的崗位,比如勘探、化工等,薪酬水平自然比較高;

與研究生學歷以上的人群對應的是 「高中及以下」學歷的職工,這部分員工的總人數是16.48萬人,佔比38% ,這部分低學歷的人群主要從事基礎性的工作,比如生產、煉油等等,薪酬待遇較低。

正是因為低學歷員工的佔比接近40%,所以大部分人的工資水平是達不到財報34.8萬的標準的,這就是為什麼有「被平均」的感覺。

第二,高管的收入較高:

中石油是一家「集團」,旗下有眾多分公司、子公司,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一些大油田就是中石油的分公司,例如塔里木油田、長慶油田、新疆油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等等,還有勘探、煉油、生產、化工、銷售等類別的分公司。

每個分公司都有高管,而且他們的薪酬水平較高。就拿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來說, 有10位高管的薪酬都達到了100萬元/年以上,兩位副總裁166.6萬、142.5萬;財務總監140.8萬;4位監事的年薪也在百萬之上。

這只是一家公司高層的收入情況,如果把各分公司、子公司高管薪酬全部算上,那麼他們拿到的總薪酬占所有職工總薪酬很大的比例。

高層、低層職工之間的收入差距也是造成「被平均」感覺的重要因素。

綜上而言,中石油職工年薪30多萬並不誇張,年報很直接地印證了這一點。但要想拿高薪,跟在企業工作多久是沒有關系的,關鍵看你處在什麼崗位上,對企業的貢獻有多大,不止是中石油,任何一個企業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