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喪事流程是什麼呢
喪事流程是如下:
一、開據死亡證明:正常死亡的遺體憑醫療衛生部門所出據的「居民醫學死亡證明書」,五保戶或故於家中的老人可憑居委會、村委會出據的死亡證明,到就近的醫院換取醫療機構出據的死亡證明。非正常死亡者或無名屍,憑區縣公安、司法部門出據的死亡證明辦理火化手續。
二、聯系喪事業務點:家屬來人或打電話請與殯儀服務中心聯系,確定喪事的時間,選定殯儀館,預定殯儀車、告別室等事宜。
三、接送遺體:辦理喪事當天,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時間、地點等候殯儀車,同時攜帶好死亡證明。
四、在殯儀館:舉行告別儀式,火化遺體後,挑選骨灰盒,最後交納喪葬費用。如若當日取走骨灰需提前聲明。包括:骨灰堂、壁式安葬、骨灰深葬、骨灰林、墓地、骨灰撒海。
葬禮禮儀是各民族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各個地區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數十里的村落,一些講法和做法也不盡相同。對死者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殯儀、舉哀等。除近現代才出現的非宗教性葬禮外,各種喪葬儀規均與宗教觀念有關。
B. 疫情死者遺體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一、嚴控遺體擺放時間。人員死亡後,從死亡之日起計算,火葬或土葬時間不得超過3 天。
二、加強殯葬活動管理。疫情期間,除死者直系親屬和必要的協助人員(不超10 人)外,其他人員嚴禁參與聚集。嚴禁死者家屬用做「法事」、辦宴席等方式操辦喪事。遺體火化時,參加火化的親屬為直系親屬(不超過5 人),其餘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殯儀館。殯儀館暫停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提供守靈和餐飲服務,恢復時間視疫情另行通知。
三、嚴格疫情防護措施。殯儀館要備齊、備足口罩、消毒液、體溫計等防護用品,嚴格做好工作人員個人防護和日常體溫監測。對從事遺體接運、遺體火化的一線工作人員,要落實最為嚴格的防護措施。進入殯儀館的人員必須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洗手消毒。在疫情期間,公安部門將安排轄區派出所民警到殯儀館參與執勤,對勸阻無效強行進入殯儀館的人員依法處理。
四、嚴格做好遺體處置。要堅持依法規范、安全第一、審慎穩妥的原則,做好傳染病人遺體火化工作。對傳染病人遺體,要設立專用通道和隔離區,准備好專用遺體接送車、專業接運擔架、專用火化爐和一次性防護隔離服、醫用口罩等遺體處置所需器材設備,並配備專門的遺體接運人員。傳染病人遺體交接時,要確認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衛生防疫處理。
五、工作人員會深入村組、深入居民住戶宣傳政策,勸阻擬操辦喪事,對勸阻無效、執意操辦的喪主,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六、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各級黨員、幹部在疫情期間如有家人去世的,要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帶頭作用,做好家人思想工作,盡量減少遺體擺放時間,不操辦喪葬事務,不宴請親朋好友。若有 幹部職工大操大辦、設宴請客等行為,經勸阻後仍然繼續操辦的,一經查實,由紀檢部門進行嚴肅處理。
法律依據:《重大突發事件遇難人員遺體處置工作規程》第九條 遇難人員遺體處置一般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由事發地殯儀服務機構承擔。遇難人員多、事發地殯儀服務機構無法獨立承擔遺體處置任務時,民政部門可協調一個或數個鄰近的殯儀服務機構予以分擔。在異地轉移救治過程中死亡的遇難人員,由救治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指定當地的殯儀服務機構負責遺體處置工作。
C. 殯葬一條龍服務內容具體是什麼
我們家在北京,鄰居家奶奶去世的時候用的天順祥殯葬,選的一條龍,具體價格不知道。主要就是幫助辦理死亡證明、凈身穿衣、遺體運輸、遺體寄存、告別廳布置、遺體告別、遺體火化、骨灰寄存等等,繁雜精細的事宜。本家省了很多事,還有就是好多禮儀啊或者溝通啊我們平常百姓都不太接觸,難免會出點差池。
D. 網傳外賣騎手接單送遺體,究竟是惡作劇還是另有隱情
殯儀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外賣員運送遺體”一事是謠言,他們從未接到過外賣員送的遺體,說明這是“惡作劇”。
綜上所述,所謂外賣騎手接單運送遺體一事完全是謠言,根本不存在。
E. 上饒市殯葬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殯葬活動及其管理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殯葬活動及其管理,應當遵循綠色生態、文明節約、移風易俗、實行火葬的原則。第四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殯葬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殯葬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新建和改造殯葬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基本建設計劃,建立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制度,健全殯葬管理工作機制和考核管理機制,保障基本殯葬服務經費。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殯葬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公安、自然資源、林業、住房和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健康、文廣新旅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殯葬管理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在本轄區內做好殯葬管理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殯葬管理工作,結合當地實際在村規民約中約定殯葬管理措施。第六條本市行政區域均為火葬區域。第七條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路等媒體和有關單位應當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弘揚文明殯葬新風。第八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殯葬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勸導、舉報。第九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人口死亡信息登記管理工作,建立民政、公安、財政、衛生健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之間人口死亡信息交換、共享機制。第十條殯葬行業協會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維護行業、會員的合法權益,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提高殯葬行業服務水平,促進殯葬事業健康發展。第二章殯葬設施設備管理第十一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民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林業等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域國土空間規劃,結合人口、土地、交通、環境等因素,制定殯葬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第十二條建設殯儀館、火葬場、骨灰堂、公墓、殯儀服務站應當符合國家、本省的規定,以及本地殯葬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並依法辦理用地、建設和其他相關手續。第十三條公墓分為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分為經營性骨灰堂和公益性骨灰堂。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殯葬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優先建設公益性骨灰堂,統籌建設公益性公墓。
禁止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擅自變更為經營性公墓、骨灰堂。第十四條公墓建設應當保護原有自然景觀,綠化覆蓋率不得低於國家和本省的規定。第十五條任何組織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建設殯葬設施。
禁止在公墓以外的其他區域建造墳墓。第十六條火化機、遺體運輸車輛、遺體冷藏櫃等殯葬設備,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准。禁止製造、銷售和使用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第三章殯葬服務管理第十七條殯儀服務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實行規范、文明服務,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索要或者收受財物。第十八條運輸遺體應當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確保衛生,防止污染環境。第十九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死亡的人員,應當在死亡地或者就近的殯儀館火化。因特殊原因需要將遺體運出本市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手續。
禁止將應當火化的遺體土葬。第二十條火化遺體應當提供公安機關或者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規定的醫療機構出具的死亡證明和喪事承辦人簽署的同意火化確認書。
身份不明遺體火化,在完成遺體取證、公告、審核等程序後,殯儀館可以憑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和同意火化確認書,按相關禮儀和程序火化遺體,並留存相關影像資料。
遺體火化後,殯儀館應當出具火化證明。
死者的親屬為喪事承辦人。沒有親屬的,其遺贈扶養人、供養機構、生前所在單位或者臨終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員會為喪事承辦人。第二十一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強化安葬設施的生態功能,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方式。第二十二條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管理者,經營性公墓、骨灰堂經營者憑火化證明提供骨灰安葬墓位或者存放格位。安葬或者安放完畢後,應當出具安葬或者安放證明。
F. 殯葬服務一條龍有哪些項目
殯葬服務一條龍的項目有:
1、專業指導:為家屬提供臨終禮儀、證件辦理(死亡證明、注銷戶口)、喪葬費補貼、備喪事宜(壽衣、骨灰盒、隨葬品等的選購)等各項臨終事宜的辦理及指導服務。
2、洽談協議:工作人員根據家屬所在位置及逝者葬禮需求,推薦就近殯儀館,選擇不同規格、級別的靈車、告別廳、火化爐等。
3、凈身穿衣:為逝者凈身穿衣前,需按照專業標准和流程做充分的准備,諸如穿工作服、戴頭套、手套、腳套、口罩等。
4、靈車接運:協助家屬預約殯儀館靈車一輛及一名工作人員前往,接送遺體至殯儀館或家屬指定場所。
5、靈堂布置:根據家屬要求及前期策劃,為逝者製作專屬遺像、靈位牌。同時准備靈堂布置用品及居喪期間所需物品。工作人員根據居室空間大小,策劃靈堂規格和樣式,並進行現場布置。
6、告別廳布置:工作人員提前為逝者預訂好告別廳、火化爐等相關事宜,並告訴家屬舉行告別儀式日期及時程表。
7、化妝入殮:化妝入殮前,由專業人員提前把逝者遺體從冷藏櫃中請出進行解凍,然後由專業整容化妝師為逝者化妝整容並整理著裝,最後由專業人士將逝者大殮入棺。
8、遺體告別:協助家屬辦理遺體認領手續,將逝者遺體運至告別廳。遺體告別現場由殯儀服務專員進行全程指導。
9、火化入盒:殯儀服務專員陪同家屬至火化間,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家屬在火化間向逝者行告別禮,然後送靈柩入火化爐。
10、骨灰入葬:白事一條龍服務將提供免費選墓專車,上門接送家屬為逝者選墓。
G. 遺體異地運輸具體怎麼操作
對於屍體的運輸有特殊情況的需要向當地殯儀館申請,用專用殯葬車運送。
為完善殯葬法規,加強殯葬管理,現對屍體運輸作如下規定:
第三條凡屬異地死亡者,其屍體原則上就地、就近盡快處理。如有特殊情況確需運往其他地方的,死者家屬要向縣以上殯葬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並出具證明後,由殯儀館專用車輛運送。
第四條各地衛生、公安、鐵路、交通、民航等有關部門,要協助民政部門管好屍體運輸工作。醫療機構要積極協助殯葬管理部門加強對醫院太平間的屍體管理。嚴禁私自接運屍體。對患有烈性傳染病者的屍體要進行檢疫,並督促死者家屬在24小時內報告殯葬管理部門處理。
凡無醫院死亡證明,無公安派出所注銷戶口證明,無殯葬管理部門運屍證明,而將屍體運往異地的,鐵路、交通和民航部門不予承運,公安部門有權禁止通行。
(7)上饒接送遺體要多少費用擴展閱讀:
有關屍體運輸的相關規定
1、對國際屍體運輸實行統一集中管理。在未來,國際屍體運輸網路服務中心中國殯葬協會和各地區殯儀館負責運輸的屍體和葬禮內外中國,沒有其他部門(包括保險或機構在中國設立了由外國人)擅自承擔此類業務。
2、在改革實行火葬的死亡和埋葬區,其家庭成員聯系當地殯葬管理部門,殯葬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衛生部、公安部、民政部關於《關於使用、和加強死因統計工作的通知》[衛統發(1992)第1號文件]精神,憑衛生、公安部門開具的《居民死亡殯葬證》辦理運屍手續,按當地殯葬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火化或土葬。除特殊情況外,遺體必須由殯儀館承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承運。
3、原則上,在異地死亡的人的屍體應盡快就地處理。如遇特殊情況確需轉運至其他地點的,死者家屬應向縣級以上殯葬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並出具證明後,由殯儀館專用車輛轉運。
4、當地衛生、公安、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應當協助民政部門做好屍體運輸管理工作。醫療機構應當積極協助殯葬管理部門加強醫院停屍房屍體的管理。嚴禁擅自運輸屍體。
對患有嚴重傳染病的屍體,應當實施隔離檢疫,並督促死者家屬在24小時內到殯葬管理部門處理。鐵路、通信、民航部門不得運輸到另一個地方的屍體沒有醫院出具死亡證明,派出所出具戶口注銷證明或屍體運輸殯葬管理部門出具證書,和公安部門有權禁止通行。
5、外國人、華僑、香港、澳門、台灣同胞,身體外的骨灰埋葬或進入中國境內,應當由他的親戚宣布其駐華使領館或接待單位,起源或當地的身體死後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民政、僑務和外交事務,機關批准。
根據衛生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的若干規定》[(1983)衛防字第5號]和海關總署《關於對屍體、棺柩和骨灰進出境管理問題的通知》[(84)署行字第540號]。辦理遺體進出境手續,遺體將由中國殯葬協會國際遺體網路服務中心或在華設立的地方組織運輸。
6、民政、公安、衛生、通信部門(機構)的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鐵路、海關、民航部門和中國葬禮協會國際屍體運輸網路服務中心可能會依照本規定製定具體實施辦法。
H. 醫院停屍費標准到底是多少,法律有沒有規定
病人在醫院去世的,一般都放在殯儀館停放,物價局規定7天免費,以後每天80元。
I. 辦理喪事一般都是什麼流程呢需要幾天,從人去世開始算
辦理喪事一般的流程是比較簡單的。首先家人要辦理死亡手續,接著注銷戶口,再聯系火化,對方在接收信息之後會接運遺體,然後將遺體火化,最後家人只需要將骨灰安放就好了。每一個地方的習俗是不一樣的,所以具體多少天是不太固定的,可以咨詢家裡面的老一輩。
一、 辦理喪事的注意事項
首先在辦理喪事之前,是必須要有死亡醫學證明書和居民死亡殯葬證的。如果是在家病逝的,就需要取得衛生部門的死亡醫學證明書之後,可以直接到當地衛生防疫站換取居民兵役證,然後再帶著居民畢業證及逝者的戶口、身份證到轄區派出所,銷戶派出所會給居民殯葬證上簽章。在聯系殯儀館的時候,一定要提前了解殯葬所涉及的流程,服務項目以及殯葬的商品,關於殯葬儀式的規范,以及禮廳布置等服務細節也是要把握好的。
二、 關於喪事
喪事就是指人死後殮葬、哀悼等事情。在新中國成立前,傷勢是非常繁瑣的,講究封建禮儀。比如在長輩絕氣前,晚輩守在身旁,直到咽氣,這也就是所謂的送終。在新中國成立後,各級政府都提出了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所以在1960年,全縣各公社建公墓,遷舊墳於公墓,薄棺埋葬。1969年1月開始火化,1975年全縣基本實現火葬化。而且百歲老人仙逝要用紅色送終,不能使用黑白色。現在各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喪葬習俗,雖然喪葬品准備及喪葬程序在不斷的簡化,但是主要的內容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並且流傳是非常深的。而且喪葬習俗雖然懂的人不多,但是做白事司儀行當的人就不少。
綜上所述,當有親屬去世之後,一定要先辦理死亡手續,注銷戶口,接著才能夠做其他的後續。
J. 接運遺體,應准備什麼證件
遺體接運流程
1、逝者親屬在領到醫療衛生部門出具的《居民死亡殯葬證》後,通過殯儀服務電話6261050電話預約殯儀車輛。值班人員根據逝者親屬要求,一次性告知有關事項及需要提供的證明、證件。
2、做好預約車輛登記,將接運時間、地點、逝者姓名、聯系人、聯系電話、車型等情況登記清楚。
3、殯儀館將按約定要求,安排殯儀車輛按時到達約定地點,接運逝者遺體至殯儀館。
若跨省接送
遺體運出本市審批櫃面遞交材料清單
序號 材料名稱 材料遞交方式
1 申辦人的資格(身份)證明 櫃面遞交
2 居民死亡殯葬證 櫃面遞交
3 遺體處理通知書 櫃面遞交
4 遺體接受證明 櫃面遞交
5 其他證明材料 櫃面遞交
說 明:
1.《遺體運出本市申請表》和《跨省市遺體運輸申請委託書》由市殯葬管理處提供,申辦人在櫃面填寫;
2.《居民死亡殯葬證》由本市公安派出所開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須同時持有公安部門開具的《遺體處理通知書》;
3.死者所在地縣級以上民政局或者民政殯葬管理部門開具的《遺體接受證明》,《遺體接受證明》須註明死者身份、遺體運回常住戶籍所在地的理由等,使用外省市殯儀館遺體接運車輛到本市接運遺體的,需同時出具該殯儀館的接運遺體介紹信,介紹信須註明司機信息、車輛牌號、車輛運輸證號等內容(須同時帶上司機駕駛證及車輛行駛證)。